待到宴席结束,一家人坐着租来的牛车回去时,黄老太便忍不住在那说道:我瞧着林家二郎也很是不错
    靠着牛车坐着的黄老头本来半眯着的眼睛,这时一下子就睁开了:这事你别想了,咱家什么条件?林家现在又是什么条件?
    这要是相互调换一下,自家也不可能愿意的。
    唉,你说人家孙儿怎就这般有出息黄老太也不是个什么都不明白的人,只是瞧着原来远不如自家的姻亲林家,这才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有了改换门楣的大造化,使得她心中委实羡慕的紧在。
    当初的林立文怪他们自己没看上,如今更是来年一开春便要成婚了,黄老太也就更不去想了。但是那小小年纪就成了秀才老爷的林家二郎,长得好还又没定亲的,她这才没忍住动了点心思。
    如黄老太这般对林立泽起了心思的人,还委实不少。
    这次林家办席,除了林家村的村民们都来了,还有衡县的许多富户和乡绅们也提着贺礼而来。
    于是席面上,便有那么几位对林家透露了些意思。
    他们也知晓林家大郎已经定亲多年,很是惋惜了一番后,便也没打林立文的主意了。但是对着林立泽这个才十三岁便能考中秀才者,很是感兴趣。
    只是都被林老头与林老太他们,一脸笑呵呵的以孩子还小给婉拒掉了。
    而如今在衡县这地方,是没有官员品阶比他家大郎高的,那些人也不敢对他们林家弄出什么以势压人的做派来。见着林家没这个意思后,一个个的倒也放弃了。
    林立文见着林老头将这些说亲的推掉后也放心了些,但还是担心这年头讲究早婚,便在宴席结束后,对着家里人提议道:爷,奶,二叔,二婶!二郎如今年纪还小,又正是该一心扑在学习上的时候,他的婚事你们切勿着急
    他会说这些倒不是因为原文剧情里,男主被指婚公主的事了。而是如今的林立文看林立泽,已经当成了自己的弟弟对待。
    所以在林立文这里,林立泽再是如何聪慧会读书的,也不过是一个十三岁大的孩子而已,这要是放现代才刚入读初中呢!
    这么早就谈婚论嫁,先就不说生理上的事情了,只说心智,怕是林立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将要背负的是什么吧。
    对林立文的话,林老头说道:你放心,你爷我心里不糊涂。
    林老二也说道:对二郎的婚事,我跟你二婶都不着急的
    反正林家如今都没人动给林立泽定亲的心思,大家反倒是全一门心思的扑在林立文的婚事上。
    宴席结束的第二日,也就是这一年的年二十九。林家请了媒人,携带上了大礼,去了钱家请期。
    钱家收下了礼品,也应允了婚期。
    只是因为当地还有正月成婚太岁压头,将不利子孙的说法。于是两家的婚事最终定在了来年的二月初六。
    而林立文上任的时间也是在来年春二月,故他们这婚事刚办完,林立文就得带着钱秀秀去往牧州府城上任。
    林家这边还好,孙媳妇是娶进门来的。且俩人成婚与否,林立文都是要去往府城上任的。反倒是娶了孙媳妇回来,还能有人陪着他一起去,对他的生活也能照顾一二。
    就只这钱家,请期礼一完后,钱夫人看着自家闺女时,眼眶便红了起来。
    最开始定亲虽不情愿,可那会钱夫人只想着,好歹闺女就嫁在同一个村里。有他们做父母的在一旁看顾帮衬着,总归心里也能有点安稳。
    可后来未来女婿林立文越来越出息了,钱夫人是高兴,但闺女便没法留在她能看顾得到的地方了。
    钱老爷心里也难受,可还是说道:行了!闺女总是要嫁出去的还又教导钱秀秀:我瞧着林家人都很是不错,你嫁过去后得对大郎体贴些,对公婆恭顺些便是没我们在一旁看着,你的日子也能过得好的。
    钱秀秀便哽咽着应了一声:女儿谨记爹的教诲。
    反正不管钱家父母对钱秀秀出嫁一事有多舍不得,等到年一过完,更是一眨眼的时间,便到了二月初六正日子这一天了。
    林家娶孙媳妇,那自然是一件大喜事。
    林老大与林周氏便是因为婚期太赶,导致他们这一个多月忙到不行,可这也都是忙得一脸乐呵呵的,心中委实是高兴的很。
    至于林立文,初六这日晚上便起来穿戴好新郎官服,先在自家跟随这年代的礼仪走上一遍,然后他再骑着佩戴红喜绸缎的高头大马,带领着八人大轿的迎亲队伍出发钱家去迎亲。
    而就为了这一日的骑马迎亲,林立文在正月里还跟请来的教授马术的师傅狠学了好多天的骑马术,才有了如今的效果。
    至于钱家这边,于三日前,他们晚上屋子里的灯火便未曾熄灭过了。这也是当地成婚前的一种仪式是用来表达女子即将嫁人心中不舍娘家亲人的意思。
    待到迎亲前一日的晚上,钱家还要给钱秀秀举行上头仪式。
    就是在选定好的时辰里,钱家请来的全福娘子为才沐浴完,并换了一身全新里衣裤的钱秀秀梳发,一边梳发的同时,嘴里还要说出吉祥好寓意的话语,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