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着对方满意,林立文脸上的笑容也更深了些。
    毕竟再厉害的技术人员,进行实验时也绝对离不了金钱。且一旦试种成功,明年永兴帝很可能要在牧州各县城进行一系列的种植推广。到那时,负责牧州各县城推广的人必然还会是林立文。他若是想明年推广一事能顺畅些,崔刺史的态度与配合就尤为重要。
    有时候一些好的利民措施,还需要好的执行者才行,所以林立文也不介意多哄着崔刺史一些。
    不就是投资爸爸嘛,还是个特别好说话的,林立文瞬间干劲十足。他便还指着另外二十亩收完早稻的水田与崔刺史一一说道:这十亩田地马上便要翻垦,重新下底肥后进行插秧连种而这十亩,大人您且仔细看,收割时我是特意命人保留下大半看看这样一来,稻谷还能不能再发第二茬。
    所以这种种植方法才会叫再生稻。
    第75章 赋税
    林立文之所以会想出种植再生稻,是因为再生稻有一个很大的优点,便是它的生长周期短。再生稻的第二茬是从植株上重新发芽生长起来的,能减少前期许多生长周期,所以它的整个成熟期一般只需要两个月。
    这样的话,若是牧州气候温度时长不足以够两季稻的生长,或者是现阶段种子稳定性不行,致使晚稻试种失败但是林立文相信,再生稻却是无论如何都能够生长起来的。
    而那十名农家好手打从上次询问了林立文什么是再生稻后,便对这十亩实验地比别的实验地更为上心些。
    之前收割的时候,林立文与他们讲过,植株得预留三分之二,他们便生怕预留少了亦或者是多了,一个个都恨不得拿尺子去量了。因为对比起其他的种植方式,再生稻这种不需要再度播种的低成本种植,是最能戳动这年代地里刨食人的心的。
    也是他们能毫无顾虑的去学起来的。
    毕竟头一茬粮食已经收获了,剩下的那些稻草虽也有用,但却不是什么损失不起的东西。像往年将这些稻草收回来后,用到最后还有许多却进了灶膛里。
    所以他们这些人心中的想法便是,定要好好的将这再生稻的种植法子学到手。待来年他们也好在自己地里种植,然后多收上一茬粮食。
    收割前一旬左右施肥一次,其肥为豆渣发酵忙碌完一整天后回了宿舍,有一农家好手一面坐在床上洗脚,一面默念着再生稻种植法子:收割后一两日,田中覆水再施肥,其肥为豆渣发酵与草木灰
    旁边有人听见他这声音后,便与另一人说道:我今日特意跑去那田里瞧了,那些割了的植株有些竟然已经开始抽穗了!抽穗便意味着再生稻是真能重新长出谷子来。
    且说话这人虽与他们住同一宿舍,但却并不是被选去给林立文帮忙的那十名农家好手当中的。只是如今整个屯田司,怕是没有人不关注再生稻的事了。
    我也瞧见了!另一人道:这才收割二三十来天吧?怎就开始抽穗了?
    与林立文帮忙的那十名农家好手之一,此刻便在一旁补充道:是第二十三天。
    具体的天数一被报出来后,更使得另外一些未能负责试验田的人大为震惊:那这般看来,岂不是再等一两个月便能成熟了?
    当然能!先前那人一脸得意的说道:大郎早先与我等就说过,再生稻生长只需两个来月。
    果不其然,这话一出来,宿舍里面一片惊呼声。
    天,这再生稻成熟竟然只要两个来月的时间!
    这一年只播种一次,便可收获两茬谷子若非亲眼所见,我是想都不敢想。
    一时之间,那十名被选给林立文帮忙的农家好手,便更被同伴们羡慕了。
    毕竟同样是在屯田司里面种地的人,但是跟了林立文后,这十人却能第一时间学到许多新奇又好使的种田法子。那些法子不论是哪一样,学好了都是能让他们受益不浅的。
    哪怕是那十名好手一直在那与众人说,林立文曾经对他们说过,他所有的种田法子都会想办法传授出去的可这些人却还是每日用羡慕的眼神看着他们。
    此时,那十亩高产水稻也开始成熟。
    作为高产粮培育田,便是此刻种子性能还不算稳定,但其收获也委实让人惊喜了。
    十亩地,此刻一共收获稻谷四千一百六十斤有余!
    亩产第一次破四百斤的高产量,委实狠狠惊了一把在场的所有人。
    崔刺史欢喜到不行了,连连对着林立文夸了又夸。
    夸了好一番后,平静些许的崔刺史便开口问道:大郎,你这般收割,可是也要试种那再生稻?经过上次林立文细致的解说后,崔刺史瞧着地里收割时留下一大截的植株,立刻就联想到了再生稻。
    大人,此地正是也要试种再生稻。林立文在府城生活好歹几个月了,又仔细观察过当地的气候,觉得本地所种植的中稻也有一定希望在此种植成功再生稻。
    甚好!崔刺史很是高兴的还说道:先前过来时,我瞧着早先那些田地里的作物,长势也很不错!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