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家也放心,绝对不会耽误到你们在地里的使用的!
    当然若还是不放心,又实在是很想去学的,林大人也说了,大家便可在那日直接去县城屯田司衙门
    这便是早上二郎一报名,里正便答应了的原因。
    衙役们将话传给里正的时候便着重讲了,此农具制作极为简单一事。而对于各村报名人数,是因为官府这边要准备教授大家制作新农具的材料。
    过来学习的人数若是太多,这些材料便也不是一个小数。所以本就极为简单的一种农具,实在犯不着去那么多人。
    所以这一日,西州十四县城辖下的各村庄,几乎都有出现类似这般的争执。不过好在的是,里正们按照林立文的话,对村民们这般解释了一番后,大家便都平复了下来。
    只还有一小部分人,心中还是有些不放心。
    新农具真能这般简单?
    万一他们去了后,没学会可如何是好?
    于是等到那些入选汉子们出发去各自县城屯田司府衙学习制作新农具这一日早上,麦田边挖渠的那些汉子们,便少了好些人。
    你家汉子呢?
    跟着去县城屯田司学制农具去了。
    我家的也去了。
    我家那位也一样,说也就一日功夫,去看看心中能放心些
    新农具制作实在是简单,也就是这年头别看一个县城人口数量不多,但是面积却着实不小。
    所以真正费时间的,其实反而是路上的花费。
    这不,等到傍晚那些没能报上名,没忍住也跑去县城屯田司学新农具制作的那些汉子们,回到家中时,脸上的表情可谓十分的精彩。
    尤其是当他们还要面对亲朋好友一脸期待的询问时,这些个汉子便一脸后悔的说道:别提了,早知晓就该听林大郎的!
    第104章 耱地
    要问他们为何如此?
    因为新农具制作起来实在是过于简单了啊!
    便是制作的材料,也不过是木头,麻绳,质地较硬一些的树枝,以及一些韧性较好的藤蔓。
    毕竟西北这地方,也不是竹子适合的生长地。
    而这些不在里正交上来的名单上,却自己跑来屯田司的汉子们,衙役们先前就得了林立文的吩咐,对他们也很是有耐心的一并教导了。
    屯田司府衙准备的材料不足以让所有人都能人手一份时,他们便让各自村里的几人为一组,拿着一份材料去合力制作。
    且他们这次学制好的农具,还允许大家拿回村去。作为样品,供村子里其他一些没能去的百姓们观看。
    说实话,这次的新农具被拿回到村里后。好些老百姓仔细的瞧了瞧后,甚至都不用人教授,便自行琢磨出大致了。
    嘿,瞧着确实挺简单易的。
    那他们不是白跑去县城一趟了?
    可不就是白跑了么?到底是年轻,心太急,性子还不够沉稳。想那林大郎,何曾骗过咱们?他既然特意这般交代下来不需要去太多人,那肯定就是不需要的!
    也没啥,不就是白跑一趟么?年轻小伙子,多走上点路也算不得什么。哎呀,不说他们了,走,去砍酸枣树枝去!
    这是因为屯田司这次发给大家制作的树枝,选的便是西州这边比较常见的野生酸枣树枝。当然,除了酸枣树枝外,其他的树枝也都是可以的。只是质地较硬着的树枝耐磨些,使用的受命也能长些。
    像一些行动力比较慢的村民们,发现自家附近的一些酸枣树枝被砍了比较多,他们又懒得跑远处去找寻了,便砍了其他的树枝来,也一样将这新农具制作了出来。
    只一点,新农具是制作出来了,但是现在却还不到需要用得上它的时候。因此大家都是把制作好的农具收好,然后拿着麦钐开始准备春小麦的收割了。
    也完全不出意外,西州今年麦地里的收成很是不错,虽然完全没办法跟林立文未穿越前的现代相比较,但对于西州这地方来讲,比往年着实增产不少了。
    没想到石头做成的肥料,竟真能使得麦子增产!待到下面的人将今年收成相关的文书呈上来后,闫刺史特别的高兴。
    要知道在像往年,美田在丰年时方可得麦子一石,也就是说西州这里,过去最好的麦子亩产量也才不过九十二斤左右。
    但今年的西州,老百姓所种麦地里的麦子平均亩产量却在一百五十斤左右!即便是一些薄田里的亩产量,也达到了一石有余!
    这就相当于,今年西州一亩麦地的收成,等于过去丰年时一亩半的亩产量,闫刺史又如何能不高兴呢!
    然而这个百分之五十到六十的增长比例在林立文看来,只是属于正常范围。因为现代针对麦地肥料的不同施肥情况,早就做过无数次的实验和对比了。
    产量还是被缺水影响不小。林立文还惋惜道。
    麦子虽比较耐旱,但却并不是说它生长周期里就完全不需要水。在没有足够水灌溉的麦地,想要达到高产量也是很难的。
    大郎勿要叹气了,如今各县城村庄已经开始制作水车。只需等到明年,麦子亩产量肯定还能增产不少。便是如今年这般的增产,闫刺史就已经很满足了。毕竟原来西州是个什么样的情况,没人比他这个土生土长的西州刺史更为清楚了。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