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交通极为不便,便导致很多好东西根本推广不开。
    如西州之甜瓜,还真不是林立文夸张,入口当真对得起甜如蜜这个词。但其果期短,存储也难,于是它连西州的门都走不出去。
    而在西州,原产地的它又卖不起价。而且除了解馋外,它还不能果腹。
    在这种情况下,也就不怪西州百姓们不爱种植了。而相对比甜瓜,一些能做菜还能晒干好储存的蔬菜类,百姓们便喜爱得多了。
    因此,在时下要想大面积的推广一样特产,其首要考虑的便是储存和好运输。就好比当初景县的皮蛋和变蛋一样,若非它们保质期变长许多,便是林立文再如何在那些达官贵族间给其推广,只怕他们也只是当时那极为短暂的一时吸引。
    这年头做买卖的,也是需要一定的关系和本事。普通老百姓,大多便是如林二姑所嫁之黄家一般,在县城做点小买卖。但出了县城以外的生意,他们便基本不会考虑了。
    说到底还是因为交通不便,出了县城后做的那些个生意,其中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过大不说,还有其中的损耗等等因此像以黄家这般的家境能做下来的生意规模,算下来后便会发现根本不划算。
    甚至别说是挣钱了,很可能还会亏损。
    因此西州需要吸引的,是那些有背景有关系,实力雄厚的大商者。但是对这种大商者来说,要想吸引他们,必然得有重利。
    而像啤酒这种东西,受众度甚广。其原料可用小麦,而如今西州小麦产量也上来了,制作成本便不会太高。在保质期和运输上来说,时下工艺虽不能达到后世的标准,但整体上也还行了。那么将啤酒打造成西州特产,吸引那些大商者的到来之计划,林立文是觉得可行的。
    待到啤酒推广开来,西州必然便会有许多别处的大商者赶来。林立文虽学的是农业,但是他好歹也是回乡搞过十年种植的。因此对于农产品经济这一块,他也是知晓一点的。
    既是大商者,规模必然不小。之前是西州没有特别能吸引他们的地方,但是只要有一样足够引得他们愿意千里迢迢的跑来做生意,那么顺带着,他们必然也能发现许多西州其余的好特产。
    有了商者愿意购买,百姓自然也就会愿意去种植。而同时,地里所种植的农产品能销售出去,老百姓们才能有钱,日子才能越发的好过。
    而对于闫刺史来说,若是那些大商者真的能被吸引来,便意味着他们西州的税收也能因此增长不少。再者啤酒他如今也品尝过了,完全不同于过去他饮用的那些美酒,此酒另有一种其独特的风味。
    大郎的意思,是你愿意将这酿酒之技法,传授出去?闫刺史难以置信的问道。
    当然。林立文回答的毫不犹豫。
    林立文是从来就没打算去做商者的,但不代表他不想给老百姓提高收入。
    对此,闫刺史自也是十分高兴的。
    只是酿制这啤酒,还需要一味名叫蛇麻草的药材。林立文说道。
    闫刺史:蛇麻草?
    林立文点头:对,五郎还与我说了,此物多产自于柱州。我便想着待到开春后,派遣些许人去一趟柱州,将其找寻回来后,再种植于咱们西州。
    可能行?闫刺史刚问出来,便又笑着说道:倒是我关心则乱了大郎既这般说了,想来于种植上,必是有把握的。
    林立文便道:我自当尽力。
    其实蛇麻草这种植物,插杆便可成活,所以种植起来并不难。但是它耐寒怕热,对光照度要求高,因此柱州那片地区才能大面积生长。而且林立文这些都是理论上所学到的知识,但他却未曾种植过。因此林立文决定先选择选光照好,靠近河流区域,土地较为肥沃的湿地先进行试种。
    不过这些都得是开春之后的事情了,眼下还是好好享受这古代头一遭的冰镇啤酒配烧烤吧!
    最后等到闫刺史离去时,他已经喝得有几分醉意了。
    刺史府衙上房,闫家众人还都等着他给林立文送完年夜饭菜回来呢!结果这一等,等了大半天且不说,还是个浑身酒气的醉鬼。
    大过年的,饶是闫家两个老人不想数落人,也免不了说他几句:怎的在外面喝成这个样子回来!
    嘿嘿!爹,娘,儿子今天给你们带回了一种美酒!闫刺史笑嘻嘻的说道。
    受西州气候等原因,导致此地汉子们大多喜喝酒。只是普通老百姓家是无条件,但闫家作为西州北地的大家族,却还是能饮用得起的。
    何种美酒,快拿来与我尝尝。闫家老太爷别看年纪上来了,每顿一小碗酒却是必不可少。
    啧!闫家老太爷此时眼睛都半眯起来了。
    闫刺史凑他跟前,笑着问道:爹,此酒味道如何?
    入口微苦,但口感却甚为清爽,香气也浓郁。闫家老太爷点头赞道:此酒口味独特,甚是不错。
    趁着雪化之前,林立文又酿制了一批啤酒。
    而且跟上一次试着酿制所不同的是,林立文这一次在屯田司挑选了一批人出来,带着他们酿制出了较多的啤酒。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