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见着这些年纪轻轻的少年们,为着新良种育种试种每日在地里辛勤劳作。虽不缺买吃的银钱,但却好些都无做饭的经验,因而吃食上尤为简陋。
    若不然你们将粮食给我,我让我家妇人给你做来?相处熟了些后,一汉子终于忍不住说道。
    他家条件虽不好,但他那妇人手艺却素来不错。再者便是手艺差些,也总好过这些少年们一锅乱炖的吃食好。
    这,这如何使得!一少年忙推却。
    没什么使得不使得的!汉子言道:你们也放心,我定不会贪了你们的粮食去。
    快莫要这般说!另一少年忙道:是我等怕太过麻烦兄嫂了。
    不过是给你们做点吃食,这有何麻烦的!汉子说着,当日便从少年们这里拿了一袋粮食归家。
    只是待到拿回家后,汉子又面带犹豫了起来。
    说起来这事,他该先跟自家妇人好生商量一番才做的。奈何今日汉子见着那两个少年的吃食,好好的粮食糟蹋了不说,最要紧的是他们还没吃好。
    说是来教授他们种植的,可地里的农活这两个少年每日也是跟着一块在地里干,而干农活时要是需要好伙食补上体力的。
    汉子最后是硬着头皮,好生的与他家妇人解释了一番:我瞧着他们也没吃好,便才想着累你帮忙做来。
    但万没想到的是,妇人并没有生气,反而还说道:他们才这点年纪,又还没成家的,哪里会照顾自己啊!你该早些与我说的
    那两个少年这次过来是为着新良种试种,可此次试种成功后,真正得益的便是他们这些普通百姓。再者他们过来后,除了忙着试种的事,一些农事上的技艺也时有教授大家。尤其是《农学》上面好些他们因为不识字,官府宣传时又只讲解大概的地方,这次询问他们全都得到了解答
    如今不过是费点时间,给这两个少年做点饭,又不花费自家的粮食,妇人便觉得没什么不可以的。
    而如这两个少年这般的,在别处官田里也有发生类似的场景。
    所以或是如汉子这般让自家妇人帮忙学子们做两顿饭,又或是一些农户偶尔给他们送一点自家做的吃食过去。
    这几年得了林大郎的福,不论是麦子还是水稻,亩产量都大幅度的上升。老百姓家中的日子比之之前好过了许多,对于这些个拜师了林大郎,此次更是来帮他们育种新良种的少年们,些许的粮食他们自是也舍得给了
    也须知这世上,天生善人少,天生恶人也少。
    故人心终能换人心。
    少年们即便一开始只是为着银钱和前程而来,在被百姓们这般友待时,心性自然也就跟着变化了
    他们或许成为不了大善人,但此刻的他们却愿意将自己这两年所学到的技艺,更为用心的去教授官田里的农户们。
    林立文在巡查时,也注意到这些学子们吃食上的问题了。这些学子们年纪都不大,便是家境较差,但平日里上灶台的也没几个。
    在农学班这两年,大家更是吃惯了食堂,更没机会自己做饭了。
    而对于这件事,林立文想到的暂时的解决办法便是给学子们另外多拨出一笔银钱,用以他们在官田里请人做饭的花费。
    反正大家下乡后的吃食花销也都是林立文负责,如今他也不差再多支出这一笔花销了。
    而有了这笔专款银钱,农事班的学子们在各官田的日子顿时便好过许多了。
    一日三餐到点有人帮忙做好,甚至得了他们银钱的妇人们觉得不好意思,还帮着他们偶尔打扫一下卫生和清洗缝补些衣物。
    对于这些,林立文便不管了。
    毕竟这也是好事,百姓们之所以会主动帮学子们做这些事,自是因为他们觉得值得。
    须知好这种事,从来都是互相的。
    但学子们那边的事情可以不管了,在他们身上多花费出来的这些银钱,林立文自是要从别处挣回来的。
    而这个别处,自还是京中的那些贵人们。
    毕竟他们有钱嘛,又喜爱享受和炫耀。这让林立文如何能忍得住,不去薅他们身上的羊毛呢!
    于是等到林立文一边巡查,一边安排好学子们一日三餐上的事情归来后,京中的贵人们便听闻自家仆从来报。
    言道那位林大郎,又来给贵人们赠送水果了。
    大抵是这几年已经习惯被那位林大郎薅羊毛了,众贵人们这次面色均很是平静的对自家仆从言道:拿上来与我瞧瞧这次又是何种水果。
    这一次,仆从们提来了好大一篮子的水果。
    第144章 石榴
    原本大家对于林大郎善种水果这一事,已经不足为奇了。但因着这一次送来的一篮子各不同的水果,却再一次在京城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说起来,这满满一篮子的水果里,大多都是贵人们曾经所熟悉的。
    之所以用曾经,是因为这些水果他们知道是什么东西,但是却在林立文对其进行嫁接改良后,形状与颜色都发生了些许的变化。
    比如说柰。
    柰是北地最为常见的一种水果了,味道不好,百姓都不爱吃。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