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过去,商者可绝没有这么舍得的。
    这批甘蔗的味道也确实如商者说的那般,比较甘甜多汁。于是客人们吃着很满意,自然也都或多或少的挑选了好些离去。
    待到终于将这一批客人送走,店里自是比较脏乱,伙计也没等商者吩咐,赶紧拿了扫帚过来打扫。
    商者则坐在柜台上数着刚刚收来的银钱,面上可算是多了几分真切的笑容了。
    至于之前的埋怨诉苦,其实也还好。
    还是那句话,虽单价利润远不如以前了,但是销量上却大幅度的增长了许多所以走量便走量吧,生意其实还是做得下去的。
    第157章 底气
    农事班的学子们在外辛苦忙碌一整年,如今终于圆满完成任务归来,林立文自是要先给大家放个假。
    当然在放假前,林立文也没忘记先把他们的嘉赏给发了。
    虽说之前大家早就算过了,对嘉赏银钱的数目更是清楚。可真等银钱发放下来的那一刻,众学子们面上的笑容便怎么都压抑不住了。
    待到银钱发完,林立文还又给众人发了粮食等福利。
    因着这次福利发得有些多,林立文便早早的就给大家安排好了佃户驾着牛车送他们归家等事情。
    那些个农事班的学子们,揣着沉甸甸的银钱与各种福利,按照较为相近的地址自发自觉的组成一组坐上同一辆牛车。
    你们那一组怎就能完成的这般好。佃户在前面赶着牛车缓缓地前行着,后面坐着的三个学子此时已经聊了起来。
    虽这三名学子的住家相隔的比较近,但是当初分组时,他们却并未在同一租里。
    是呢,你快与我说说你们那一组的种植我们彼此交流一下。另一名学子直接这般言道。
    随后,这三名农学班学子便就自己这一年在各自官田里的种植情况,相互进行了一番交流。
    一直待到牛车行驶到一名学子家所在的村庄时,瞧见下面行驶的居然是一条宽敞而又较为平整的马路时,大家突然就停止了之前的话题。
    咦,这路比去年时竟然宽敞了许多。一名学子更是因此惊讶的言道。
    这路是修宽敞了些。原本一直安静的赶着牛车的佃户,这时突然接话说道。
    虽说农事班的学子们是有一年未曾归家了,但逢年过节应发他们的福利,林立文都有安排庄子上的佃户驾着牛车给学子们送到其家里去。
    路修好了,地里种的东西才好运出去。佃户还又这般言道。
    地里种的东西?学子好奇的问道。
    各种粮食啊,甘蔗啊,水果啊这两年价格都还挺不错的。佃户乐呵呵的这般言道。
    那挺好的。学子们听着也很是高兴。
    他们虽是在农学班里上学,拿的是薪酬,但是这年头谁家还没个十几亩的地啊!所以地里的农作物能卖得起价格,对他们来讲,那绝对是一件好事。
    然后待到牛车稳稳的停在一座农家前,牛车上的一名少年便一边从上面拿着东西下来,一边冲着虚掩着门的屋子,欢快的大声喊道:爹,娘,我回来了!
    只是喊是喊了,虚掩着的门里却一直未见着有人出来。
    竟不在家?莫不是去地里劳作了?少年嘀咕道。
    应是这样另一名学子言道。
    然后同坐的两名学子也都跳下牛车,帮同窗搬运牛车上的东西。
    四郎,你回来啦!这时一道惊喜的声音突然响起。
    只见被唤做四郎的学子家的隔壁屋里,此时走出来一上了年纪的老妇,她刚在屋里听到外面有人喊门,便才走出来瞧瞧。
    二婶。四郎忙笑着唤了老妇一声。
    老妇见着他大袋小袋的往下来,便主动说道:你爹娘阿兄他们都去了镇子上的作坊做事,得天擦黑时才能归家。
    什么作坊?四郎一脸的茫然。
    他们去的是糖坊老妇简单的与他解释了一遍。
    他们这村子这两年甘蔗种植的比较多,所以去年年底,镇子上的一家人便办了一个制糖坊。
    而如这种镇子上的小作坊,招人通常都是一阵一阵的。
    最开始的时候,糖坊要的人也不多。但是在前些日子甘蔗进入成熟期后,糖坊那边能收来价格较去年更为便宜的许多甘蔗后,立刻便大批量的招工了。
    此时水稻已经收割完毕,地里的农忙基本过去了,于是村子里好些人便去那里寻短工做了。
    且他们这镇子上,如今除了糖坊,还有米粉坊,各种果酱坊
    要说这个果酱坊啊,也是去年年底镇子上才有的。是商者们为了节省时下因运输不便而导致的路途上的各种耗费,他们便索性在一些果木较多的地方,开办个小工坊。将当地收来的水果,如柰和梨子等这一类的制作成果酱后,再运输回去。
    毕竟在制作果糖时和一些点心里所需的一些配料,所用到的果子也需得先将其做成果酱才可。
    在这般情况下,即便这些个工坊的规模都不算大,但需要招的工人便也不少。
    银钱给的也不少呢!老妇还言道。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