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这么一来,便轮到那些商者们着急了,不得不把伙计们的待遇大幅度的提高。如过去那般磋磨使唤的事情,那更是少了许多。
    所以说到底,粮食才是老百姓最大的底气。
    说起这粮食,家中人自是十分关心四郎这次官田育种试种的事。
    且也不止他们在意,好些人听闻四郎归家了,第二日也跑来他们家里打探询问了。
    见大家都极为关心小麦与水稻新品种育种试种一事,四郎便将他知晓的,捡着能说的便都与大家说了。
    新粮种竟这般的好?
    抗倒伏这一块确实不错。
    那我们明年是不是都能种植上这些新粮种了?
    应是能的
    第158章 贪欲
    矮杆水稻如今已经育种试种成功,那么自然也就该如之前的小麦一般,选去一部分的地区将其推广下去。
    林立文将首批推广试种的地点选出来后,再做好文书,上报给了永兴帝。
    永兴帝看过文书后,很快便如之前一般召集了司稼寺与屯田司过来商议。然后待到他们商定完,各地区水稻新良种推广一事便算是定下来了。
    于是也正如百姓们所设想的那般,没等多久,京中一些地方的县衙便派出了小吏们下到各村去寻了当地的里正。
    待到他们在屋子里商谈一番后,里正随即便喜气洋洋的从屋中跑了出来,言道朝廷有消息下达,各家百姓需得派遣一人去到他那院中。
    村民们瞧着里正脸上的神色,便忍不住问道:可是有好事?
    里正正在为刚刚得知的消息而欢喜呢,此时也正是诉说欲最强的时候,于是便见他一脸高兴的说道:可不就是好事要来了么!早先林大郎不是带着他那些个农学班的学子们搞新良种试种么?如今育种试种成功了,官府要来咱们村里推广这些新良种了!
    哎呦,这可真是个天大的好事!村民们一听,一个个的也都欢喜了起来。
    林大郎的名号一打出来,然后剩下的事情,压根就用不着里正了。
    阿爹,大郎要给我们发良种了!
    阿娘,快去里正家,大郎来给我们发良种了!
    大兄,大郎要在里正家里给我们发良种了!
    阿爷,大郎
    在村民们一个接着一个的快速奔走传告之下,很快整个村子里的人都知晓了这一好消息。
    大家欢喜异常,也更为的惊讶:什么?大郎来咱们村了?
    大郎在哪?里正家里么?
    我听着也似正在里正家中
    哎呦,那可得赶紧过去!
    走走走,快点去里正家里,大郎来给咱们送良种了!
    等等我,我也要去
    大家欢喜能得到新良种,但也同样欢喜能见到林大郎。于是原本按照里正的要求,是每户派出一个人做代表便可以了,但是到最后,上到耄耋老者,下到尚需妇人抱着的小儿们凡是还能动得起来的,大家全都跑了过来。
    留在里正家中的小吏们瞧见这么大一批村民们跑来,很是吓了一大跳。
    待到从这片乱糟糟的声音里,将事情缘由听闻了个大概后,小吏们不得不扯着个大嗓门喊道:林大人公务繁忙,此次未能过来
    林立文毕竟不似过去那般只负责一个府州的试种推广等事,如今这一批新良种育种试种成功后,皇朝好些个府州都有收到朝廷下发的新良种。
    在这种情况下,林立文即便是想亲自下到各村去,他也分身乏术。
    然后村民们听闻他们想见的林大郎未能到来,大家面上便难免有些许的失望浮现。但很快,随着小吏们讲述新良种的抗倒伏等优势后,欢喜的神色便再度浮现在大家的脸上
    其实整个皇朝适宜推广新良种之地甚多,所以当初林立文所选育种试种的官田数目也众多。只是时下交通不便的问题,距离京城较近一些的地方得以先一步领到了新良种。
    至于别的府州所需推广的新良种,现在正还处于由屯田司负责,分别发往各地的运输路途中。
    时下就是这么个交通,急也是急不来的。
    好在的是,朝廷也知晓这一点,所以小麦新良种之前便已经发放下去了。如今这水稻新良种虽还在路上,但距离明年春耕好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只要路途不出什么大的意外,便是远如西州,柱州等地也是能在年前便可送达的。
    而且对于这一次给各府州运输良种一事,朝廷也是尤为的重视。
    不过这些事情都非只负责种地,以培育新良种为主要职责的林立文负责的,因此他也只知晓了个大概。
    但对于运输如此不便这事,林立文还是忍不住叹气。
    对他来说眼下并不是没有更好的新粮种培育方法,可首要考虑的一点便是,粮种的运输成本。
    比如杂交技术,它的优点便是能将不同个体上的优点集中到一个个体上,从而达到培育者想要达到的目的。
    比如高产,比如增强抗病害等等
    但用这种技术所培育出来的粮种,却也面临着一个问题,那便是老百姓不能留种。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