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文:如此便叨扰一番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还从怀里掏出了钱袋。
    里正瞧着林立文竟还要给他银钱,便忙推却:大人,不过是借宿一宿而已这如何能使得?不可,这万万不可!
    林立文便言道:除了借宿一宿,我这边其实还想劳烦里正与我们四人准备晚上的餔食
    那也不过一顿吃食而已!里正依旧推却。
    对于这般情况,过去时常需要在乡间借宿的林立文应对起来也是极为有经验的。
    所以最后的结果是里正抗不过林立文,收下了他给的银钱。但是晚上这顿餔食,里正自是也拿出了不少好的食物招待他们。
    待到吃完餔食,他们四人还分别洗了个热水澡,然后舒舒服服的躺在了里正让其妇人给他们准备好的床铺上。
    如这种的住宿条件,那自是比在驿站时要来得舒适的多了。再加上他们今日这一奔波,也确实格外的疲惫,于是很快,睡在隔壁屋内的赵武与唐主事,便一前一后的发出响亮的鼾声来。
    只是与隔壁屋子大不相同的是,为着以防万一,与林立文同睡一张床以做贴身保护的杨越,此时却一直未能入睡。
    且跟他一样还没睡着的,还有林立文。
    杨越翻来覆去,发现还是无法入睡时,便忍不住轻轻唤了一声:大人。
    林立文也放低了声音:何事?
    属下觉得,之前避雨时,那屋主人过于警惕了些,且唐主事当时的神色也有些奇怪杨越到底还是把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
    受上次差点被东胡人劫持走的影响,杨越这次跟随在林立文身边保护时,对周遭的一切便格外的敏感和注意。
    那屋主人的过于警惕和唐主事的异常表现又那般的明显,杨越自是在心中对此起了疑。
    林立文自是也注意到了。
    他想了下,便道:先莫要声张,咱们暗地里瞧瞧情况再说
    第164章 砍树
    昨天下午那雨下得极大,还一直到傍晚才停,不过今日林立文一觉醒来,外面瞧着却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好晴天了。
    阿武和阿旭呢?林立文洗漱完毕,都准备开始食用里正家帮忙准备的朝食了,却还未见着这俩人。
    他们俩与我说是想在附近转一转。杨越一边回答,一边不经意的瞥了一眼一旁的唐主事。
    实际上是早上杨越起来与赵武练完手脚后,想到上次他们差点被东胡人劫持走一事,到底还是没忍住将心中的疑惑与赵武稍微说了下。
    在杨越看来,万事宁可是自己多心,也绝不要重蹈覆辙。
    恰好姜旭对村子里所种的许多南方果树感兴趣,正想好生的研究一下,赵武索性便以陪伴他做借口,俩人一道出去了。
    大人,他们回来了!然后正说着呢,杨越耳尖,先一步听到了院子外面的动静。
    没一会,林立文也听到了赵武和姜旭俩人的说话声。
    姜旭的声音里还明显能听出兴奋。
    毕竟南地和北地的气候大不相同,因此两地的作物也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在水果这一块,就这么一个小村庄里,姜旭便发现了好几种他们北地根本见都未曾见过的水果树。
    夫子。
    大人。
    俩人一前一后的进屋,姜旭脸上的表情自是十分轻松的,只是赵武的神色却明显差了些。
    杨越只瞧了一眼,便知晓他应是什么都没打探出来。不过这也是杨越预料之中的事,倒也算不得有多失望。
    只是在之后的巡查中,杨越告诉自己,需得越发的小心警惕了才行。
    此刻人都到齐了,里正家也帮忙把朝食摆上桌了。除了食物外,里正还给他们泡了今年自家采摘的茶叶。
    嗯?这茶好生香浓!赵武并不是个懂茶的人,此刻都忍不住出声赞叹道。
    确实是好茶。杨越也紧随其后赞叹。
    至于姜旭,他在来益州之前都还未曾喝过茶,就只觉得这茶确实挺香的。但他更为好奇这茶是从哪里采摘来的。因为他这一路跟随林立文巡查而来,并未在村中发现有种植茶树的地方。
    可是从山中采摘而来?林立文询问道。
    正是山里采摘的,每年开春后,村里人便约伴去山里采茶。我们这山里的茶品质好,制成的茶叶价格也好,多少也能给家中挣点银钱。里正满脸自豪的言道。
    对于里正说的这些,不仅唐主事之前有跟林立文简单的提过,便是在查询历年来的茶叶生产量上,也是有过记载的。
    所以走到这个村子并不是巡查中的偶然碰到,而是林立文一早便制定好了的必巡查路线。
    因为益州的茶叶主要来自于两个途径,一是茶园种植而成,二便是当地的村民们所采摘的各种野茶。
    野茶其实是个统称,实际上这些茶树只是生长的环境多为山间林地,周围鲜少有人居住。但在经历过这许多年的茶历史后,这些茶树或多或少的都有受到了一定的人工干预。
    然后在茶农和茶商那里,他们对各县城所产的这些野茶还都有做了细致的划分。比如双县这边的野茶一般多生长于山间,在其独特的气候环境等影响下,其茶叶的品质极佳,于是很是受茶商们的喜爱。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