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双县这地方也不愧是冬日都见不着雪的,只除了上山那一日的突然暴雨外,最近这几日都是艳阳高照的好晴天。
    今日莫要赶路了,就在这驿站住一晚吧。林立文言道。
    虽说还有七八日便要过年,但不下乡巡查,一路只走路况较好的官道的话,还是能行驶马车的。那么凭借着马车的脚程,也就最多两三日的时间,大家便可回到益州府城了。
    至于驿站这里,按照皇朝规制,全年都得有官吏在里面坐班的。
    姜旭在进了驿站后,第一时间便去马厩里瞧了马。
    马其实被照顾得还不错,姜旭过去瞧的时候,它正低头吃着小吏给的干草。
    也别看不使银钱时,驿站这种地方的普遍待遇都不怎么样。但再怎么着,身份压制的情况下,有些事情他们也不敢做的太过了。那就更别说林立文之前将马车留在这里,还使了银钱。
    而在姜旭去马厩瞧马的时候,林立文找驿站的小吏要了些清水,拿进了他所入住的房间里。
    林立文之前跟村民们说的那些话也不全是推辞,他确实要急着赶回府城忙事务。
    建立大型茶园,不单单只是种植上的事情,它前期需要准备的工作真的太多了。像地质,气候,土壤酸碱度是必要考虑的,同时场地的选取,也是需要慎重。
    所以茶园最终的选取地,不仅要各方面都适宜种植茶树,也还要尽可能的避开主要粮食作物的适宜种植区。
    也因此林立文不得不提前这么多时间来到益州,方便他开展前期的准备工作。而经过这些时日的考察,成果自是有的。比如茶园的选取地,林立文心中也有了几个初选目标了。
    只是茶园选地是选好了,但是茶树在种植之前,还有好些工作要做。
    待到林立文在进了房间里后,便拿着驿站小吏给的清水,倒了些许进他随身携带的装有研磨好的墨水竹筒里。再用树枝搅拌了一下,使得这几日有些许干涸起来的墨水,与刚倒进来的清水能较好的融合在一起。
    当然,似他这般的搅拌墨汁用来书写的不讲究做法,若是让时下一些文人瞧见了,少不得要喷上几句。
    不过对于林立文来说,墨水的作用就是用来书写时显字用的。只要颜色在,纸张上能将他所写所绘的东西展现出来便可以了。
    最后绘制围成的茶园图,其实是份极为简陋的粗略图。
    因为最后的茶园设计,还需要有进一步的测量数据才能确定。而弄好茶园的整体设计后,接下来还有开辟等各种工作要做了。
    眼下又临近过年,待到过完年后要不了多久春耕便要到来。到那时候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官田未必能分得出足够的人手出来。便是官府招农户做工,农户们也需得忙自家地里的农活。
    所以大面积茶园开垦的事肯定是一时半会完不成的,不过它倒也不是那么的着急。因为益州这地方的气候,茶树插杆种植几乎全年都可进行。
    至于种子繁殖的话,秋冬季播种的茶籽还不需要像春季那般,进行特殊的处理。
    于是待到三日后,也是林立文回到府城的第二日,林立文便来到了刺史府,将他所做好的茶树种植计划书交于了刘刺史。
    辛苦林大人了。刘刺史笑着摸了摸自己的胡须,然后一边接过文书,一边对着林立文说道。
    要知道在林立文等一行人在唐主事带路下,前脚刚驾着马车离开府城去到各县城巡查时,后脚便有人将他的行动告知到了刺史府来。
    插杆种植?茶树竟然也能这般种植的吗?在看完林立文所制的茶树种植计划书后,刘刺史满脸的惊讶。
    皇朝的刺史跟刺史,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这种区别不单单是上中下三等府州导致的当地刺史的官职品级与俸禄上,还有仕途前景与银钱收入。
    是的,就是直白的银钱收入。
    在时下,不管是府州还是县城,只要是一地主官都会有一部分的灰色地带的收入。而这一部分的收入,其实还是朝廷默许的。
    就好比拿林立文刚穿越来时的衡县来说,衡县一县衙的在职官吏规制上就只有那么多,可实际上要维持一整个县衙的治安管理规范等,那么点人手肯定是不够的。
    衡县县衙的实际工作人员,其实更是朝廷规制上的数倍之多。那么多出来的这许多的人,他们的薪酬从哪来?没有编制的情况下,朝廷是不可能发放俸禄的。至于这些人,便是给官府做事,想来也没人能大方无私到白做工的程度。
    到最后,其实还得当地的主官想办法。朝廷也是知晓这些,所以才会默许这种灰色地带的出现。
    因此地方上的政绩,不管是何名目,其实都逃不开其最终的目的税银。
    朝廷需要税银,增强国力。各地官府也需要税银,因为他们不仅有一大批的人要养。甚至税银征收不上来,弄不好还要遭到朝廷的问责吃罪。
    于是好的府州县城,官员们自是抢着去做。而下等府州,县城等,那些官员们可谓是人人避之不及。
    就好比当初的景县。
    景县便是因为湖田水患之害,导致地里根本无法种植农作物。于是老百姓跑了,税银自然征收不上来,导致当时的官府府衙里,真就没几个官吏在。而彭县令作为一县的县令,当时他家里的好些事,那都得自家人去动手做的。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