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不能卖!
    那般低廉的价格,如何卖得!
    正是
    荔枝和桂圆在北地那边,也是极为稀罕的水果。甚至作为鲜果时,荔枝在京城还曾经出现过得用金子抢购的现象。
    原因还是因为交通不便利,而荔枝极为不便储存,因此路上耗费巨大。商者们为了能将荔枝及时的送去京城,往往得用上上等的宝马日夜不歇的赶路。
    这种情况下,荔枝身价昂贵也是必然的。
    而荔枝和桂圆做成的果干,在北地那边更是果干里的奢侈品行首。
    但这两样,在产地的价格却只是比寻常水果贵了些许,却绝对称不上高价。尤其是商者们下乡大肆收购时,价格还要压上一压。
    之前便说过了,时下老百姓连县城一年到头都未必能去上一次,消息严重闭塞的他们又如何能知晓在北地贵人们那里,荔枝和桂圆是何等的身价呢?
    可如今不同了,村里的人不仅知晓,他们还卖过高价的各种果干蜜饯后,自是不愿意再以那般低廉的价格售卖给商者们了。
    林立文听闻大家说的,便笑道:果木都是你们自己种的,地也是你们自家的,那么便是商者得了方子,不也一样要先来与你们购置果子?
    时下跟现代还有不同的一点便是,时人并不注重水果,所以以商业经济为目的的去进行大面积水果种植更还未曾有过。
    这在商者和贵人们看来,也毫无必要。毕竟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在运输上面,而不是果子的产量上。
    商者们赚的是贵人们的钱,走的便也是低量高利润的路子。
    这便也给了林立文机会。
    因为商者们确实靠着本钱和关系抓牢了运输,各种技艺方子还有销售。但别忘记了,再好的运输,技艺方子和销售模式,都离不开商品的原材料啊!
    林立文:所以咱们身上最值钱的,并不是技艺方子,而是咱们种地的本事,是地里的产出。
    村民们:
    他们确实从未如林立文刚刚说的那般去想过的。
    至于跟商者比做生意的手段和心眼,在林立文看来,依着时下这种情况,寻常老百姓如何能斗得过?便是能斗得过,那本钱和关系呢?
    可地里的产出不同,那不是一个两个老百姓,而是一大片的老百姓。除非世道混乱,上位者昏庸无能,官员们尸位素餐否则大部分的商者便是想动手,也会有诸多的顾虑和限制。
    林立文便又道:待过些时日,我再教授大家一些嫁接果木的法子。咱们把果木种好,结出更好的果子,卖更好的价格。
    虽《农学》书上是有写了果木嫁接法,但朝廷还是更看重粮食这一块,大力推广教授大家的也是这一部分。而老百姓呢,又大多不识字。可以说皇朝各地基本上除了一村的里正外,只怕别的老百姓家里都很难见到这本书。
    当真?村民们瞬间又欢喜了起来。
    林立文笑道:自是真的。待过几日,我把时间空出来便来教授大家。
    多谢林大人!
    村民们听完林立文的话后,更是喜上眉梢。
    林立文把该说的话也说完了,又因着在茶园那边忙活了一整天,此时早就累了,便对这些村民们说他要进屋休息了。
    至于那泄露方子的老妇,如何处理她的事情该由里正和这村子里的村民们来决定。不管怎么说,因为私心便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
    待到林立文一行人进屋去了后,村民们一时半会的也顾不上那问责那老妇了,只一个个站在那满脸兴奋的讨论着林立文说要教授大家嫁接果木的事。
    双县这地多山地少农田,气候又温暖,在无多的农田可种植时,所以好些老百姓便都有种植各种果木。只是以往的果子售卖不了多少银钱,大家便种得很是随意。但如今不一样了,村民们靠着果子挣来了好些银钱,自也开始重视起那些果木来。
    而且就像林立文刚刚说的,果木是他们的,便是商者们有了方子,总还得来跟他们购置果子吧!
    但若还是过去那般低廉的价格,他们当然不肯再卖了!
    都是一群奸商,欺我们不懂外面的世道!
    正是!若非大郎此次过来,我们还不知要被欺瞒到何时呢!
    那些商者还甚是挑剔
    屋子里面,还未上床休息的林立文也听到了外面村民们的这些激愤的讨论声,使得他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
    依着时下的这种交通,商者们将南地的果子运输往北地,这其中的耗费确实不小。但他们给出的收购价格,按照其中的利润比来算,也还是太过了些。
    甚至都能称得上一句压榨了,所以断不能让他们继续这般低价收购了。
    奇怪,今年怎的才收来这么一点荔枝干和桂圆干?双县一专门售卖果干的铺子里,商者很是疑惑的询问店里伙计。
    说起这荔枝和桂圆,整个益州也属双县的产量是最多的。
    而这家商铺在双县的生意其实很一般,但却在此地开办了数十年,挣的银钱也不少,便是靠着收购荔枝干和桂圆干。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