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里另外一些人没少年这般讲究,便直接拿了衣袖擦拭。
    走吧,先去客栈里入住。领头者说道。
    茶叶采购的事不是一天两天便能办完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商队都需要在这府城住宿上些许时间。
    跟吃食不同,这支茶商队伍在益州是有常住的客栈,如他们这般茶商队伍也很少会去入住不甚熟悉的地方。因为茶叶生意乃高利益,他们这种的商队也是最招人眼的。
    出门在外,多长些心眼也是很有必要的。
    客栈店家显然也还记得这支商队,见着他们如往年那般又过来办理入住时,便与商队里的领头者交谈了起来。
    说是交谈,其实更应该说是店家告诉商者一消息:你们这次也是来得巧了
    领头者:怎了?
    店家:你们没听说吗?双县新茶园今年能有茶叶出了!
    领头者惊讶:不是听闻才栽种四年么?
    茶树是有幼年期的,而且它的幼年期较长,一般需得四到五年。在这期间,基本上是没什么茶叶产出的。
    而茶商做的便是这门生意的,对益州这一块各茶园的事情那指定是要留心关注的。因此他记得双县新茶园是永兴二十九年初冬才开始种植的,算起来的话如今正是第四个年头上。
    店家便道:这你便不知晓了那林大郎说了,茶苗长至幼苗期最后一两年时,便可进行打顶采摘了。然后他还又说道:我还听闻咱们新来的刺史大人近些日子也准备赶去那双县呢
    今年已是永兴三十三年,林立文来到这益州已经五年多,原来的刘刺史自是早就已经被调走。
    现如今的益州刺史姓唐。
    待到跟店家说完话,一群人回到了房间里,商队里一人便赶紧询问道:那咱们要不要也去瞧一瞧?
    领头者:便是能采摘,这头一年的产量怕是也不高吧。
    产量不高是一方面,最要紧的是品质如何也不知晓。这些年大家也只听闻那双县新开垦的茶园在长势这一块很是不错。
    那不去瞧了吗?
    去!便是今年产量不行,咱们也能瞧瞧这新茶园的具体情况。领头者道。
    况且,他们本来也要去双县的,因为双县本就是益州四大主产茶叶的县城之一。而且在品质这一块,双县的古茶可是极为出名。
    几日后,这只茶叶商队便来到了双县县城。
    不知是否是因为双县新茶园今年能打顶采摘的消息传出去了,对比起往年这支商队所瞧见的景象,双县县城今年显得格外的繁华。
    卖冰粉喽,大郎教授的冰粉!
    如今这冰粉也不似过去那般难得了,在产量上来后,其价格也大幅度下滑。但这并不代表冰粉的市场便没了,而是从过去只贵人食用得起的高端食品,变成了众人皆可食用得起的大众美食。
    走高端一些的路线,便如商队之前在益州府城里食铺食用时那般,放置各种鲜果和果干。
    走平民一些的路线,便如眼前这双县县城里售卖的这样,只放一些红糖浆水。
    这也不是说在益州府城时便没有平价的冰粉了,只是那地方更为繁华些,商队又是奔着茶叶生意来的,所出入的地方也更是府城最为繁华的地方,故没有碰见只放红糖浆水的冰粉。
    双县县城同样也有价贵些的冰粉,但整体消费能力摆在这里,街面上便以单放红糖浆水的较多。
    但无一例外的是,这益州的商者都受到了启发,深觉林大郎招牌好用,于是便很喜欢将大郎教授这四个字挂在嘴边。
    只是除了卖冰粉和各种饭食的,在这双县县城里,百姓售卖个果子,也喜欢张嘴便与人介绍:我家的果树可是大郎教授种植的
    效果确实有。
    本地的人先不说了,如商队这般外地来的,只一听闻大郎出来,哪怕一开始并无购买之心但也下意识的停住了脚步。
    客人,可要买些我家的枇杷?大郎教授的嫁接法种植的,果子可好了
    是不是那位林大郎教授的并不清楚,但是这枇杷瞧着确实还不错。个头比以往瞧见的略大些不说,而且现在这季节便能有枇杷了,倒也称得上一个新鲜。
    因着上市时间较早,哪怕是本地所产的水果,在这价格上也并不算便宜。不过能做茶商的人,是不缺这些吃果子的银钱。
    少年便道:我买一些试试。
    哎!
    少年将买来的枇杷又与商队里的众人分食。
    这枇杷味道甚是不错!又香又甜!
    个头也大
    要知晓枇杷这种水果,是外面既有皮,里面还有不小的果核,便使得一个枇杷吃进嘴里并无多少果肉。而且过去的枇杷果酸味重,如今日这般甜度的却很少碰见。
    在品尝过枇杷后,少年便决定将对方剩余的那一箩筐枇杷全给买了。毕竟他这商队里的人多,便是这一箩筐的枇杷分下来,一人能到手的量也不多。
    购买枇杷时,少年还好奇的询问对方,为何他家的枇杷能种得这般的好。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