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如永兴帝所预测的一样,接下来林立文便跟永兴帝说起了他这次进宫的目的。
    林立文说道:臣,恳求圣上一件事。
    永兴帝听了这话后,用着很平静的目光看向林立文。
    林立文并没有直接说是什么事,他反倒先对永兴帝先说起了他这些年,在各府州外放,负责某种农作物种植时所看到的景象。
    早些年时,良种尚未得以培育那时候,皇朝各地的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毕生的追求也莫过于吃饱这般最简单的心愿了。然而后来,良种得以培育了好些出来,《农学》一书也随着培育好的粮种,一起被朝廷推广至各府州。
    如那良种尚且还好些,在朝廷推广下去后,大部分的老百姓也种植了起来。但那《农学》书里面所写的种植技术,寻常百姓依旧不知。
    朝廷一直便看重教化百姓,因此各地主官的职责之一,便有教化百姓这一出。但要林立文看来,这种教化不单单是思想上的,也还应该有生活技能上的。
    封建社会下,以种地为生的老百姓最需要朝廷教授他们什么样的生活技能?
    自然是跟种地相关的。
    民富国强。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才有了司稼寺的前身司农寺出现。
    最开始的司农:司农者,田官也(1),其主要职责便是命司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2)
    但后来,司农寺改为司稼寺,田官就变成了如今的京官。其过去主要负责的教授百姓稼穑农桑一事,也不再是他们的主要职责了。
    当然,林立文此刻提起这些,也并非要改制司稼寺。对现有部门官职做改制一事牵扯太大,即便是永兴帝肯同意,只怕那些朝臣们也不会答应。
    对于林立文来说,能通过司稼寺考核,进入到那官办农学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善农事的好手。所以每一个这样的人才,林立文都想把他用起来。所谓的特制科考核,只是林立文根据朝廷当时的需求,先将一部分在茶树种植上出色的人选□□,去解决朝廷暂时最急需的部分。
    之后的这一部分人,有擅长者去到擅长领域去做事。再剩余的那些,既然各地主官皆有征收赋税,教化百姓等职责,那么何不选拔一些善农事者作为下属,分配至各府州协助当地刺史,教导百姓稼穑农桑呢?
    而这,也是林立文之前提议开设官办农学,增设特制科的最终目的。
    事实上,面对永兴帝的老去,林立文也慌了。只是这种慌,林立文并非是在慌自己的前程。
    林立文只是很清楚,如永兴帝这般看重农业,支持他做事的君主实难碰见了。所以林立文的慌,更多的是着急。
    林立文着急有些事情,如果现在还不去做,将来他很可能便再也没有机会去做了。
    因此,林立文在说完那些话后,便朝着永兴帝行了一个大礼,躬身拜在地上。
    这一拜,便是好长时间的安静。
    久到林立文忍不住闭上眼,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了起来。
    终于,上头传来了永兴帝的声音:可。
    臣,谢圣上。这话喊出来后,林立文才发觉长久的等待下,自己的声音都跟变了。
    第205章 再招
    永兴三十六年冬,腊月初九。
    眼见着马上便要过年了,然这一日的早朝上,众朝臣们再一次惊讶的发现,那位林大郎再次出现在了这朝堂之上。
    说起来这位林大郎,官做的也很是有些与众不同。不敢说什么后无来者,但绝对可以称得上一句前无古人了。
    虽是京官,可大多数的时间里,林立文都是被外放去了外地。少部分能留在京中的时候,林立文又多在庄子上忙那培育良种的事。
    朝会林立文没来上过几次,便是永兴帝赏赐给他的京城坊内的那座上好的宅子,林立文也没去住过几回。
    也就是上次林立文从益州回来后,因着永兴帝同意了他开设官办农学一事,农学院的选址又设置在京城内,林立文方才在京城多待了些时间。
    所以此刻面对林立文的突然出现,朝臣们惊讶过后,很快便又不停的在心中暗自猜测了起来。
    今日这个林大郎上朝,莫不是又想折腾什么大事了?
    之所以大家会这么去想,也是因为上一次林立文这般突然出现在朝堂上,便折腾出了官办农学,和开设特制科选拔的事。
    这一次,林立文提议道,官办农学既已开设,那么便应该将它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农学班给朝廷培养和选拔出善农事的人才,那么这些人才就该把他们每一个都用起来。故往后农学班里凡考核达标者,可作为下属农官,将其分配至各府州去协助当地主官,负责教导当地百姓稼穑农桑一事。
    然后这话一出来,朝臣们便被震惊到忍不住纷纷看向林立文,却无人出一声。
    而众人皆不出声的原因,是因为朝臣们虽震惊林立文这一次的大折腾,但却寻不到反驳他的点。更甚至,还有一部分朝臣不仅没有想着去反驳,反而还因林立文的提议,开始认真思考了起来。
    要知道历朝历代,虽讲究的是以士为尊,但同样也都很看重农业。在治国上,统治者一直实施的都是重农抑商的政治思想。更一直以来还有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1)之说。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