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文给的银钱确实不少。
    因为银钱不够多,那些番人们不会这么的积极。至于所花出去的那大笔的银钱,林立文到时便只能再用那些作物,努力从贵人们和富户们身上薅些羊毛赚回来了。
    也正是因为林立文用大笔银钱开道,番人们之后果然也陆续的帮林立文将好些新种子捎带来了皇朝。
    于是在永兴帝在位的最后这几年里,几乎每一年,林立文那庄子上都能种植出一些新农作物。
    当然也有一些种子,对气候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它们喜暖不喜阴,于是林立文便安排人将种子捎带去了南地,拜托当地的农官帮他试种。
    这些农官全是从农学院出来的,所以皆是林立文的学子。对夫子的这点请求,农官们也都很尽心的去完成。
    而在种植成功后,林立文便直接将这批作物上缴给朝廷。同时也将负责种植的农官,一并写进文书里。
    若是可以的话,林立文确实是想每一样新作物都能从那些贵人们身上薅来银钱。毕竟他需要多些银钱,才能如这般大笔大笔的银钱砸出去,让那些番人们心动,主动提皇朝捎带来各种优良的好农作物和牲畜。
    但林立文也并不执迷这赚钱。
    毕竟他赚钱的目的,本也是为了能替皇朝寻觅更多的优良农作物和牲畜,使得百姓的生活更为富足。
    只要这个目的能达到,少赚那么几样农作物他也并不在意。
    这样一来,朝廷得了新物种,对负责头次试种且成功的农官自然也会给予嘉赏和后期推广种植的任用。
    只是想帮夫子的农官们这会便真的是又惊又喜了。
    如他们这般草根出身,大多数的人其实能做到农官对于时下这种大环境来讲,已然便是极限了。但即便如此,在亲朋好友的眼中,他们已然是很有出息的了。对于他们自己而言,目前也很是满意了。
    毕竟哪怕职位再低,他们也是被朝廷登记在册的官。
    这是门庭的改换,也是社会地位上的改变。
    永兴四十六年,七月初七。
    临近傍晚的时候,眼见着城门都要即将关闭了,却见着不少京中百姓或乘坐着牛车马车,或是骑着骡子或者马,又或者是聚集在一起,说说笑笑的往外面走去。
    而守城门的护卫们对此俨然一副习以为常的模样了。
    因为这些百姓并非去别处,而是今日京郊外最大,也是最为繁华的一处草市因七夕节举办了灯会。
    京中这些百姓便是去到那草市上瞧热闹了。
    至于晚上宵禁,城门关闭?那也不用担心,一来那草市今日七夕节灯会将会整个通宵盛宴。二来便是累了,也可在草市上寻处客栈住下。
    说起来这些年各地的草市也发展的越来越繁华了,因为对比起有各种管制的城镇,草市这地方不仅交易自由,交易时间也自由。
    如眼前这个七夕节,放在京城各坊内并非没有这般的热闹。但是京城里还有很多制度,比如宵禁时间一到,各坊内的大门便会关闭。
    百姓虽能在坊内自由活动,但一坊内的热闹又如何能与整个京城的热闹相提并论呢?
    再者便是坊内允许他们自由活动,但却并非事事都可。至少,如眼前的草市这般通宵达旦的开放集市的热闹完全没法比。
    如今皇朝又繁华昌盛,百姓富庶。
    生活上来后,人对精神上的追求便也开始来了。
    所以一些草市能发展到如今这般的程度,并不单单只是人们物资上的需求增大了,同样也有精神娱乐上的需求了。
    至于朝廷这边,早些年便因抵制不住这些草市的繁华兴盛,最后选择了接纳和鼓励支持的政策。那么如今的话,便更是如此了。
    像如今日这般的盛况,负责此处草市的官吏早早的便开始为今晚的治安管理,火患等隐患排查等忙碌起来了
    卖土豆片,土豆条了哦!
    瓜子花生,又香又酥的瓜子花生客人可要来尝一下,这是大郎教授的法子做的,味道可好了!
    人潮涌动的草市街道上,商者们也一个个的一边大声的吆喝着自己的商品,一边挤满亲切的笑容招待过往的客人。
    至于他们嘴里喊出来的那些个吃食,便是这些年来,林立文从那些番人们哪里又高价购买而来的新物种。
    这些新物种也如之前的红薯玉米一样,在经过育种后,如今已经推广至皇朝各地,成为皇朝百姓们常食用的一些吃食了。
    如那土豆片和土豆条,还有花生瓜子等等各种小吃食,也是今日这草市上最为受欢迎的品类之一。因为它们不仅很招小儿们的喜欢。一些年轻的女娘郎君们,对这些吃食也很是喜欢。
    商者也预估到今晚的生意会很不错,便早早把要炸的炸好了一批,再拿那洗干净的款叶包着一份一份的售卖。
    但即便是这样,商者依旧为火爆的生意而忙得手忙脚乱。
    今日,也来到了这草市的林立文,此时便注意到钱秀秀的目光朝着那卖吃食的地方瞥了一下。
    想吃吗?我去给你买些来。林立文说道。
    钱秀秀在面色犹豫了下,然后摇头说道:人好多还是算了吧。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