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水稻已经收割,碧色连波的是刚刚冒出的小麦芽以及大片的空心菜。
其实这个季节三江农场人早就不吃空心菜了,因为到了八月份空心菜就老了,吃腻了的三江人会改种其他鲜嫩的蔬菜。
可他们种的水面空心菜待遇却大不同。因为水分足,菜鲜嫩,口感好,所以到现在割了一茬又一茬,依然受欢迎。
他们计划等到这一茬吃完之后,再改种水芹菜和豆瓣菜,这样也好冬天给大家换换口味。
芦苇床和竹竿床在碧波上微微荡漾。三江平原10月下旬的阳光给它们镀了一层金色,晃得人眼睛都发花。新冒出来的麦苗毛茸茸的,因为铺了一层微微的黄,所以瞧着居然有点儿像刚孵出来的小鸡。一样的柔软鲜嫩,一样的生机勃勃。
薛秀琴立刻奔到湖边,双眼放光地看着湖面:“这个,湖里面养了很多鱼吧?”
高卫东虽然感觉这姑娘似乎关注错了重点,她难道不应该惊讶水上还能种菜吗?
不过,他还是直接抓住了骄傲的底色,故作漫不经心的模样:“唉,我们三江平原别的不多,就是水多湖泊多,没办法,只能问湖要田,所以才把水当成田来用。种着种着就出了点成果,现在不仅农场在推广,周围不少生产队也过来要学习。我估计到时候增加两三万亩的水面种植面积不成问题。哎,不过你们也别沮丧,情况不同,你们那儿缺水,没办法用这招。”
哼,他们鱼米之乡的名头是吹的吗?就是大片的水也能下面鱼上面米。
结果他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薛秀琴居然丝毫不配合,完全没有沮丧的模样,只懊恼地跺脚:“哎呀,我们早就该想到的。司徒磊他们用水缸养鱼,菜篮子种菜,就是一个小型的水塘。我们也可以在宁甘农场这样搞的。哎呀,耽误了一季,损失了好多粮食。”
高卫东跟不上她的节奏。
等等,小姑娘,你在说什么稀奇古怪的话。谁不知道宁甘缺水缺的水都成油了,田蓝到今天想的都是如何节水。
你们还想水上种菜种庄稼?开玩笑哦。你们哪儿来的湖泊?哪儿来的池塘?
薛秀琴立刻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面前的这位男青年。
这人真的是大学生吗?现在大学生的质量委实堪忧。她看着郝建设还以为大学没问题,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很实用。瞧见这位高卫东,她就明白为什么伟大的领袖一定要搞文化运动了。
脑袋瓜子完全读僵了,根本不接地气嘛。
他们宁甘农场的高台鱼塘这么出名,他居然说他们没有池塘可以种菜?
怕不是个傻子吧。
高卫东一时瞠目结舌,居然找不出话来反驳。对,宁甘农场的高台鱼塘他是知道的。他们改造冷浸田,做出垄沟时,大家还说这就是一个微型的高台鱼塘。
可可可,田蓝都天天说宁甘缺水,谁能想到在宁甘利用水塘啊。
好在大学生有急智,高卫东立刻想起来宁甘农场的鱼塘不是一般的鱼塘。那是冲洗盐碱地后渗透出来的水。里面的水又苦又咸,还怎么种庄稼?
薛秀琴愣住了,这事她还真不敢打包票。
她下意识地转头看田蓝,希冀可以从对方口中得到肯定的答案。
田蓝无语,不得不敦敦善诱:“咱们鱼塘里有没有水草?有没有浮萍?它们能活,自然也有菜和庄稼能活。很多农作物都有一定的耐盐碱性,只要含盐量不是太高就行。尤其是雨季,有降水的补充,水会变淡的。”
薛秀琴高兴起来,兴奋地大喊:“对呀,夏天我们也可以长水稻了。夏天的雨也不少呢,我们不缺水!”
田蓝有些担忧:“就是没竹子,做浮床可能有些麻烦。”
看样子,她还得再找找看,看有没有适合宁甘农场生长的竹子。
薛秀琴蹲在水边,眼睛盯着芦苇床,完全不嫌弃:“我看这个就很好啊。对了,你们是怎么做芦苇床的?”
她一回头,竟然瞧见高卫东不声不响地走了。
嗐,这人好奇怪。哪有他这样做主人的?一点儿待客礼节都没有。
田蓝却猜测到了高卫东的悲愤。三江农场本是鱼米之乡,结果被他们挤兑的,好像什么都拿不出手来了一样。
让他这个新三江人脸往哪儿搁?
薛秀琴可不惯着他,哼,别以为他不说,他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做芦苇床。他们宁甘农场那都是一等一的聪明人。他们那儿也长了好多芦苇,他们自己也能做出最好的芦苇床。
哈!等明年看吧,明年他们还能无中生有地多长出几万亩稻子来。
薛秀琴说话的时候双手叉腰,头还高高地昂起,好像宁甘农场的阳光都跟着她一块儿跑过来了。那么灿烂,那么生机勃勃。
这就是一棵大西北的小白杨啊。
田蓝忍不住笑着问:“你们还好吗?”
薛秀琴伸手抱她的胳膊,声音带着爱娇:“好,我们都很好。杜忠江要去农具厂了,是农具厂的师傅点名要的他。”
田蓝大喜过望:“真的?那太好了!”
薛秀琴跟着点头,眼睛亮晶晶的:“是啊,我们都高兴死了!杜忠江可以一心一意地在厂里做农具了。”
这个时代工人是光荣的代名词。他们军垦兵被选去当工人,就是农场对他们的肯定。他们做了什么,农场都看在眼里呢!
--
其实这个季节三江农场人早就不吃空心菜了,因为到了八月份空心菜就老了,吃腻了的三江人会改种其他鲜嫩的蔬菜。
可他们种的水面空心菜待遇却大不同。因为水分足,菜鲜嫩,口感好,所以到现在割了一茬又一茬,依然受欢迎。
他们计划等到这一茬吃完之后,再改种水芹菜和豆瓣菜,这样也好冬天给大家换换口味。
芦苇床和竹竿床在碧波上微微荡漾。三江平原10月下旬的阳光给它们镀了一层金色,晃得人眼睛都发花。新冒出来的麦苗毛茸茸的,因为铺了一层微微的黄,所以瞧着居然有点儿像刚孵出来的小鸡。一样的柔软鲜嫩,一样的生机勃勃。
薛秀琴立刻奔到湖边,双眼放光地看着湖面:“这个,湖里面养了很多鱼吧?”
高卫东虽然感觉这姑娘似乎关注错了重点,她难道不应该惊讶水上还能种菜吗?
不过,他还是直接抓住了骄傲的底色,故作漫不经心的模样:“唉,我们三江平原别的不多,就是水多湖泊多,没办法,只能问湖要田,所以才把水当成田来用。种着种着就出了点成果,现在不仅农场在推广,周围不少生产队也过来要学习。我估计到时候增加两三万亩的水面种植面积不成问题。哎,不过你们也别沮丧,情况不同,你们那儿缺水,没办法用这招。”
哼,他们鱼米之乡的名头是吹的吗?就是大片的水也能下面鱼上面米。
结果他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薛秀琴居然丝毫不配合,完全没有沮丧的模样,只懊恼地跺脚:“哎呀,我们早就该想到的。司徒磊他们用水缸养鱼,菜篮子种菜,就是一个小型的水塘。我们也可以在宁甘农场这样搞的。哎呀,耽误了一季,损失了好多粮食。”
高卫东跟不上她的节奏。
等等,小姑娘,你在说什么稀奇古怪的话。谁不知道宁甘缺水缺的水都成油了,田蓝到今天想的都是如何节水。
你们还想水上种菜种庄稼?开玩笑哦。你们哪儿来的湖泊?哪儿来的池塘?
薛秀琴立刻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面前的这位男青年。
这人真的是大学生吗?现在大学生的质量委实堪忧。她看着郝建设还以为大学没问题,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很实用。瞧见这位高卫东,她就明白为什么伟大的领袖一定要搞文化运动了。
脑袋瓜子完全读僵了,根本不接地气嘛。
他们宁甘农场的高台鱼塘这么出名,他居然说他们没有池塘可以种菜?
怕不是个傻子吧。
高卫东一时瞠目结舌,居然找不出话来反驳。对,宁甘农场的高台鱼塘他是知道的。他们改造冷浸田,做出垄沟时,大家还说这就是一个微型的高台鱼塘。
可可可,田蓝都天天说宁甘缺水,谁能想到在宁甘利用水塘啊。
好在大学生有急智,高卫东立刻想起来宁甘农场的鱼塘不是一般的鱼塘。那是冲洗盐碱地后渗透出来的水。里面的水又苦又咸,还怎么种庄稼?
薛秀琴愣住了,这事她还真不敢打包票。
她下意识地转头看田蓝,希冀可以从对方口中得到肯定的答案。
田蓝无语,不得不敦敦善诱:“咱们鱼塘里有没有水草?有没有浮萍?它们能活,自然也有菜和庄稼能活。很多农作物都有一定的耐盐碱性,只要含盐量不是太高就行。尤其是雨季,有降水的补充,水会变淡的。”
薛秀琴高兴起来,兴奋地大喊:“对呀,夏天我们也可以长水稻了。夏天的雨也不少呢,我们不缺水!”
田蓝有些担忧:“就是没竹子,做浮床可能有些麻烦。”
看样子,她还得再找找看,看有没有适合宁甘农场生长的竹子。
薛秀琴蹲在水边,眼睛盯着芦苇床,完全不嫌弃:“我看这个就很好啊。对了,你们是怎么做芦苇床的?”
她一回头,竟然瞧见高卫东不声不响地走了。
嗐,这人好奇怪。哪有他这样做主人的?一点儿待客礼节都没有。
田蓝却猜测到了高卫东的悲愤。三江农场本是鱼米之乡,结果被他们挤兑的,好像什么都拿不出手来了一样。
让他这个新三江人脸往哪儿搁?
薛秀琴可不惯着他,哼,别以为他不说,他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做芦苇床。他们宁甘农场那都是一等一的聪明人。他们那儿也长了好多芦苇,他们自己也能做出最好的芦苇床。
哈!等明年看吧,明年他们还能无中生有地多长出几万亩稻子来。
薛秀琴说话的时候双手叉腰,头还高高地昂起,好像宁甘农场的阳光都跟着她一块儿跑过来了。那么灿烂,那么生机勃勃。
这就是一棵大西北的小白杨啊。
田蓝忍不住笑着问:“你们还好吗?”
薛秀琴伸手抱她的胳膊,声音带着爱娇:“好,我们都很好。杜忠江要去农具厂了,是农具厂的师傅点名要的他。”
田蓝大喜过望:“真的?那太好了!”
薛秀琴跟着点头,眼睛亮晶晶的:“是啊,我们都高兴死了!杜忠江可以一心一意地在厂里做农具了。”
这个时代工人是光荣的代名词。他们军垦兵被选去当工人,就是农场对他们的肯定。他们做了什么,农场都看在眼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