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的铿锵有力,女学生先被感动到了,大家接二连三地拼命鼓掌。
士兵们见状,感觉自己不能落在人后,也将两个巴掌拍得啪啪响,试图在声音上压过对方。
田蓝都下意识地侧过脑袋去,防止自己的脸皮绷不住。
多大的人了,怎么还跟小学生一样呢?
陈立恒可比她强多了,面色纹丝不动,依然能够按照原有的节奏说下去:“要实现这个目标,第一步,我们必须得建设好我们的根据地,将它变成我们的大本营。那么要如何建设?那就必须得开展三冬运动。何为三冬?就是冬耕冬学冬防。”
这些是他一早跟田蓝商量好的,采取了拿来主义,直接用了历史上抗日根据地积累的成功经验。
这可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积攒出来的看家本事。他们能不好好用吗?
所谓冬耕,就是同根据地的老百姓一旦发展生产,争取多打粮食,好支援抗战。
所谓冬防,就是加紧战备,坚决开展武装斗争,粉碎敌人的围剿与扫荡。
至于冬学,简单点讲就是加强自身和群众的政治学习和宣传教育。要让大家明白我们为什么打仗,我们为什么又要积极投入这场战斗?
陈立恒的话刚说完,士兵们就发出哗然声。新鲜了,头回听说当兵的还要耕地。假如想种田的话,他们也不会背井离乡出来当兵了。
周老师和一众女学生也觉得新奇,她们同样也没见过当兵的种地。难道要实行屯田制度吗?
陈立恒等大家讨论完了才开口:“假如敌人包围了聚龙山,切断的所有上山的道路,大家打算怎么活下去?衣服可以不换,只要能忍受,冬天穿夹袄,夏天掏出棉花就变成了单衣,也能凑合下去。但是人肚子里不能一日无粮,没有饭吃,那是会饿死人的。我们自己耕作,我们帮助老百姓一道耕种,多打粮食,就能肚里有粮,心中不慌。”
众人勉勉强强被说服了。
其实他们心中也有数。这聚龙山穷到土匪都不愿意出没,可见地里能产出的庄稼也有限。
全村不过100来号人,他们连士兵家学生都有120号人,快和村民持平了。相当于人家要分出一半的粮食来供养他们,估计压力也大的很。
陈立恒趁热打铁,强调帮助村民耕种的重要性:“大家也看到了,他们看我们就像看土匪一样。这不怨老百姓,只怨我们军人的形象实在太差,比土匪还糟糕。现在,我们只能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是真正保家卫国的将士,不是穿着兵服的强盗。只有获得老百姓诚心实意的支持,我们才能真正在聚龙山扎下根来。”
何大勇不耐烦地挥挥手,开口打断他的话:“行了行了,别叨叨了,赶紧说说冬防怎么做吧。”
当兵的,打仗才是重点。
陈立恒看了他一眼,到底没说什么,只就着他的话继续安排下去:“防务工作要做好,首先必须得加强巡逻。进山的路,我们都得派人把守,防止腹背受敌。”
这些是他擅长的部分。
在他当兵时期,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因为中苏关系紧张,所以他们都得做好钻进大山打游击的准备。
陈立恒一条条地往下讲:“游击精神是什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对,没错,这就是□□打仗的方法,事实证明效果很好。委员长有枪有炮还有飞机围剿了那么多次,也没有消灭掉他们。现在众志成城一致抗日,国公合作,我们就要好好学习人家成功的经验。阵地战,我们打不赢,已经打输了很多次。在敌后开展游击战,才是我们现在应当做的事。”
他没有深入讲解,只阐明了大概意思,然后安排人手站岗巡逻。
接下来,就是冬学的事了。
这工作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内部学习。等到大家自己学明白了,再开始进行对村民的教育。
士兵们纷纷反对,他们有什么好学的?开玩笑呢。又是学习又是耕田,他们还当不当兵了?
冬学这部分由女师的师生们负责,陈立恒没有越俎代庖,而是将话语权让给了田蓝。
田蓝由着他们吵吵嚷嚷,等到大家的声音小了,才指着陈立恒开口看士兵们:“我听说陈副官是到军队一年多,就成了大家的顶头上司。他为什么升官如此快?大家知道原因吗?”
底下的士兵们偷偷交换眼色,娃娃脸先大声捧场:“因为陈副官武术强打枪好,校场上谁都不是他的对手。”
“除此以外呢?”田蓝谆谆善诱,“我相信在场的诸位应当也是一身好武艺,个个神枪手,为什么被提拔的不是你们?”
大家自觉受之有愧。对军人而言,什么都比不上真功夫来的让他们心服口服。
田蓝笑道:“我替大家回答,也许有人会说他捧你们先前的长官臭脚捧的好。但,事实真相当真如此吗?他真正的优势在哪儿?部队军官的优势在哪儿?你们仔细想想,他们是不是基本上都是军校出身,念过书,有文化?”
众人恍然,的确如此。
即便日本人的飞机刚飞进城就桃之夭夭的霍振彪也是陆军学校出来的。唉,他的老师要是知道学生是这德性,估计能活活气死。
田蓝认真道:“所以不管大家为什么当兵,但凡想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就必须得有文化。你们想想,要是上峰给你拍了电报,你连字都不认识,你怎么接受命令?其他战区的战报传来,你也一个大字不识,那人家就是把情况送到你眼前,也是白搭,你又不认识。对,你要说,我可以安排个副官专门给我念这些,我只要会打仗就行。可是人家副官会打仗,功夫强枪法好,还识文断字有文化,会看兵书,能分析全场战局。人家凭什么给你当副官?战场上,大家凭真本事说话。”
--
士兵们见状,感觉自己不能落在人后,也将两个巴掌拍得啪啪响,试图在声音上压过对方。
田蓝都下意识地侧过脑袋去,防止自己的脸皮绷不住。
多大的人了,怎么还跟小学生一样呢?
陈立恒可比她强多了,面色纹丝不动,依然能够按照原有的节奏说下去:“要实现这个目标,第一步,我们必须得建设好我们的根据地,将它变成我们的大本营。那么要如何建设?那就必须得开展三冬运动。何为三冬?就是冬耕冬学冬防。”
这些是他一早跟田蓝商量好的,采取了拿来主义,直接用了历史上抗日根据地积累的成功经验。
这可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积攒出来的看家本事。他们能不好好用吗?
所谓冬耕,就是同根据地的老百姓一旦发展生产,争取多打粮食,好支援抗战。
所谓冬防,就是加紧战备,坚决开展武装斗争,粉碎敌人的围剿与扫荡。
至于冬学,简单点讲就是加强自身和群众的政治学习和宣传教育。要让大家明白我们为什么打仗,我们为什么又要积极投入这场战斗?
陈立恒的话刚说完,士兵们就发出哗然声。新鲜了,头回听说当兵的还要耕地。假如想种田的话,他们也不会背井离乡出来当兵了。
周老师和一众女学生也觉得新奇,她们同样也没见过当兵的种地。难道要实行屯田制度吗?
陈立恒等大家讨论完了才开口:“假如敌人包围了聚龙山,切断的所有上山的道路,大家打算怎么活下去?衣服可以不换,只要能忍受,冬天穿夹袄,夏天掏出棉花就变成了单衣,也能凑合下去。但是人肚子里不能一日无粮,没有饭吃,那是会饿死人的。我们自己耕作,我们帮助老百姓一道耕种,多打粮食,就能肚里有粮,心中不慌。”
众人勉勉强强被说服了。
其实他们心中也有数。这聚龙山穷到土匪都不愿意出没,可见地里能产出的庄稼也有限。
全村不过100来号人,他们连士兵家学生都有120号人,快和村民持平了。相当于人家要分出一半的粮食来供养他们,估计压力也大的很。
陈立恒趁热打铁,强调帮助村民耕种的重要性:“大家也看到了,他们看我们就像看土匪一样。这不怨老百姓,只怨我们军人的形象实在太差,比土匪还糟糕。现在,我们只能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是真正保家卫国的将士,不是穿着兵服的强盗。只有获得老百姓诚心实意的支持,我们才能真正在聚龙山扎下根来。”
何大勇不耐烦地挥挥手,开口打断他的话:“行了行了,别叨叨了,赶紧说说冬防怎么做吧。”
当兵的,打仗才是重点。
陈立恒看了他一眼,到底没说什么,只就着他的话继续安排下去:“防务工作要做好,首先必须得加强巡逻。进山的路,我们都得派人把守,防止腹背受敌。”
这些是他擅长的部分。
在他当兵时期,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因为中苏关系紧张,所以他们都得做好钻进大山打游击的准备。
陈立恒一条条地往下讲:“游击精神是什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对,没错,这就是□□打仗的方法,事实证明效果很好。委员长有枪有炮还有飞机围剿了那么多次,也没有消灭掉他们。现在众志成城一致抗日,国公合作,我们就要好好学习人家成功的经验。阵地战,我们打不赢,已经打输了很多次。在敌后开展游击战,才是我们现在应当做的事。”
他没有深入讲解,只阐明了大概意思,然后安排人手站岗巡逻。
接下来,就是冬学的事了。
这工作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内部学习。等到大家自己学明白了,再开始进行对村民的教育。
士兵们纷纷反对,他们有什么好学的?开玩笑呢。又是学习又是耕田,他们还当不当兵了?
冬学这部分由女师的师生们负责,陈立恒没有越俎代庖,而是将话语权让给了田蓝。
田蓝由着他们吵吵嚷嚷,等到大家的声音小了,才指着陈立恒开口看士兵们:“我听说陈副官是到军队一年多,就成了大家的顶头上司。他为什么升官如此快?大家知道原因吗?”
底下的士兵们偷偷交换眼色,娃娃脸先大声捧场:“因为陈副官武术强打枪好,校场上谁都不是他的对手。”
“除此以外呢?”田蓝谆谆善诱,“我相信在场的诸位应当也是一身好武艺,个个神枪手,为什么被提拔的不是你们?”
大家自觉受之有愧。对军人而言,什么都比不上真功夫来的让他们心服口服。
田蓝笑道:“我替大家回答,也许有人会说他捧你们先前的长官臭脚捧的好。但,事实真相当真如此吗?他真正的优势在哪儿?部队军官的优势在哪儿?你们仔细想想,他们是不是基本上都是军校出身,念过书,有文化?”
众人恍然,的确如此。
即便日本人的飞机刚飞进城就桃之夭夭的霍振彪也是陆军学校出来的。唉,他的老师要是知道学生是这德性,估计能活活气死。
田蓝认真道:“所以不管大家为什么当兵,但凡想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就必须得有文化。你们想想,要是上峰给你拍了电报,你连字都不认识,你怎么接受命令?其他战区的战报传来,你也一个大字不识,那人家就是把情况送到你眼前,也是白搭,你又不认识。对,你要说,我可以安排个副官专门给我念这些,我只要会打仗就行。可是人家副官会打仗,功夫强枪法好,还识文断字有文化,会看兵书,能分析全场战局。人家凭什么给你当副官?战场上,大家凭真本事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