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完了种水稻,田蓝还得去教人种山芋。
本地山芋原先是春种秋收。
铁血抗日军打下兵工厂后回来,田蓝考虑到根据地人口增多,必须得种植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粮食,便要求在开垦的山地上大面积种植山芋。
这玩意儿当主粮肯定比不上大米好吃,但是它产量高,好管理,60年代好多人是靠着它才活了下来。
结果农民们就很纠结,倒不是他们反对吃山芋,而是过了季节,山芋已经种下去长出叶子了,哪里还有种粮?
田蓝就教大家伙儿利用山芋藤扦插种植,迅速扩大了足有两倍的种植面积。
农民们看着绿油油的山地,一个个都咋嘴巴,还有人啧啧赞叹:“我种了一辈子的田了,还是头回见到能这样长山芋的。这真能长出根来吗?”
田蓝笑着解释:“能长根,扦插种植很常见。像洋柿子,南瓜,茄子这些,不一定非得要种子,都可以扦插种植。有的长得比种子种起来的还好。不是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吗?这插的柳条都能变成树的。”
她指着一株山芋藤道,“像这个,就已经生了根定植下来了。”
众人不敢相信,有这么快?这才种下去多久呀?就是直接埋山芋,根也没长出来呢。这才是根山芋藤而已。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立刻就有人扒拉开泥土,看着山芋藤埋在地底下的部分变成了什么样。
大家伙儿凑上去一看,集体发出赞叹,哎呀呀,真的长出根了。这可比种山芋快多了!
田蓝笑着解释:“这山芋原先的产地也不是咱们国家。是咱们的老祖宗去外面做生意时看到山芋产量高,才想办法带回来的。当时人家也不愿意让好东西流过来,老祖宗聪明啊,就用山芋藤编成筐,装着其他货物,这才把山芋带回来了。”
这个传说是真是假,后人众说纷纭。不过倒是完美的说明了山芋的另一个繁殖方式——扦插繁殖。
春天种下山芋之后,等到山芋藤长起来,刚好可以夏天扦插繁殖。这样早秋和晚秋各收一季山芋,可以大大增加粮食的产量。
田蓝笑着鼓励大家:“晚上农民夜校会上课,专门教大家怎么种庄稼。以后我们都学会了,粮食产量起码能翻一倍,就再也不怕饿肚子了。”
众人面面相觑,好些人开始打哈哈。让他们送孩子去上学,他们乐意,先生又不收束脩。可让他们自己上课?开玩笑哦,这都多大年纪了,难不成还指望考个秀才?
陶八姑强调:“厂里招工人可是要识字的。工人的工钱是现大洋,每个月按时发到手上。想要到厂里做工的,必须得认识字。”
她又拿自己举例子,“识字不难的,不用害怕。我以前也不认识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现在,我已经认识好几百个字了。咱们先生教的方法跟以前的先生都不一样,大家学字都特别快。”
大家伙儿叫她说的意动,开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年轻媳妇主动询问:“那咱们进厂做工,一个月能发多少工钱呀?”
“三块大洋。”陶八姑十分笃定,“纺织厂的女工每个月是三块大洋,而且还管饭吃。”
这个时代本地一块大洋差不多能换8斤米,一个月24斤米的工钱真的不算高。
但是工厂管饭呀,这就相当于一个女工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以外,还能再养活一个成年人或者半大的孩子。
这对于村里的农妇而言,已经具备相当的吸引力了。
况且,江南地区工业发展较早。即便是长期困在地里的农民,也以能当工人挣钱为荣。
年轻媳妇和大姑娘们都兴奋不已,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原先不想去上夜校的人,现在也来了兴趣,决定晚上去夜校看看。
他们的公婆父母原先不以为然,嫌弃他们耽误了做家务的时间,结果听到进工厂就有现大洋拿,老辈人立刻闭上了嘴。
地里的确能长庄稼,可以让人填饱肚子。但你不吃盐吗?你平常不需要穿衣服穿鞋子吗?自家田里长不出来的东西,那都得用鸡蛋换,都得用钱买。
能去做工挣现大洋,也不错。
众人忙罢了田里的活,三三两两回家去。现在村里还没搞集体食堂,他们不能跟铁血军一样集体吃饭,而是各自回家用餐。
卢老太爷年纪大了,走路都得拄拐杖,自然不能下地干活。不过他有学问,会写字,领了一个记工分的差事。
田蓝过去跟他打招呼的时候,他就感叹了一句:“还是得搞个食堂,大家一块用饭,能省好多柴火。”
跟着田蓝一块儿过来的陶八姑眼睛都要瞪出来了,这居然是卢老太爷说出来的话?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以前可是考过功名的,还担心起柴火多与少了。
田蓝笑道:“这事只能慢慢来。”
卢老太爷也点头:“事情实在多,只能一桩桩的来了。”
农场工作要筹措,作为地方士绅代表,他经常去开会,也吃过好多次部队的食堂。他感觉还不错。
虽然把地放在一起种损害了卢家的利益,但为了抗日事业,本来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况且人家也不抢,还按照田亩的数量给他家补偿粮食,那也说得过去了。
从前清到现在,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次战乱的卢老太爷想不豁达都难。
--
本地山芋原先是春种秋收。
铁血抗日军打下兵工厂后回来,田蓝考虑到根据地人口增多,必须得种植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粮食,便要求在开垦的山地上大面积种植山芋。
这玩意儿当主粮肯定比不上大米好吃,但是它产量高,好管理,60年代好多人是靠着它才活了下来。
结果农民们就很纠结,倒不是他们反对吃山芋,而是过了季节,山芋已经种下去长出叶子了,哪里还有种粮?
田蓝就教大家伙儿利用山芋藤扦插种植,迅速扩大了足有两倍的种植面积。
农民们看着绿油油的山地,一个个都咋嘴巴,还有人啧啧赞叹:“我种了一辈子的田了,还是头回见到能这样长山芋的。这真能长出根来吗?”
田蓝笑着解释:“能长根,扦插种植很常见。像洋柿子,南瓜,茄子这些,不一定非得要种子,都可以扦插种植。有的长得比种子种起来的还好。不是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吗?这插的柳条都能变成树的。”
她指着一株山芋藤道,“像这个,就已经生了根定植下来了。”
众人不敢相信,有这么快?这才种下去多久呀?就是直接埋山芋,根也没长出来呢。这才是根山芋藤而已。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立刻就有人扒拉开泥土,看着山芋藤埋在地底下的部分变成了什么样。
大家伙儿凑上去一看,集体发出赞叹,哎呀呀,真的长出根了。这可比种山芋快多了!
田蓝笑着解释:“这山芋原先的产地也不是咱们国家。是咱们的老祖宗去外面做生意时看到山芋产量高,才想办法带回来的。当时人家也不愿意让好东西流过来,老祖宗聪明啊,就用山芋藤编成筐,装着其他货物,这才把山芋带回来了。”
这个传说是真是假,后人众说纷纭。不过倒是完美的说明了山芋的另一个繁殖方式——扦插繁殖。
春天种下山芋之后,等到山芋藤长起来,刚好可以夏天扦插繁殖。这样早秋和晚秋各收一季山芋,可以大大增加粮食的产量。
田蓝笑着鼓励大家:“晚上农民夜校会上课,专门教大家怎么种庄稼。以后我们都学会了,粮食产量起码能翻一倍,就再也不怕饿肚子了。”
众人面面相觑,好些人开始打哈哈。让他们送孩子去上学,他们乐意,先生又不收束脩。可让他们自己上课?开玩笑哦,这都多大年纪了,难不成还指望考个秀才?
陶八姑强调:“厂里招工人可是要识字的。工人的工钱是现大洋,每个月按时发到手上。想要到厂里做工的,必须得认识字。”
她又拿自己举例子,“识字不难的,不用害怕。我以前也不认识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现在,我已经认识好几百个字了。咱们先生教的方法跟以前的先生都不一样,大家学字都特别快。”
大家伙儿叫她说的意动,开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年轻媳妇主动询问:“那咱们进厂做工,一个月能发多少工钱呀?”
“三块大洋。”陶八姑十分笃定,“纺织厂的女工每个月是三块大洋,而且还管饭吃。”
这个时代本地一块大洋差不多能换8斤米,一个月24斤米的工钱真的不算高。
但是工厂管饭呀,这就相当于一个女工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以外,还能再养活一个成年人或者半大的孩子。
这对于村里的农妇而言,已经具备相当的吸引力了。
况且,江南地区工业发展较早。即便是长期困在地里的农民,也以能当工人挣钱为荣。
年轻媳妇和大姑娘们都兴奋不已,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原先不想去上夜校的人,现在也来了兴趣,决定晚上去夜校看看。
他们的公婆父母原先不以为然,嫌弃他们耽误了做家务的时间,结果听到进工厂就有现大洋拿,老辈人立刻闭上了嘴。
地里的确能长庄稼,可以让人填饱肚子。但你不吃盐吗?你平常不需要穿衣服穿鞋子吗?自家田里长不出来的东西,那都得用鸡蛋换,都得用钱买。
能去做工挣现大洋,也不错。
众人忙罢了田里的活,三三两两回家去。现在村里还没搞集体食堂,他们不能跟铁血军一样集体吃饭,而是各自回家用餐。
卢老太爷年纪大了,走路都得拄拐杖,自然不能下地干活。不过他有学问,会写字,领了一个记工分的差事。
田蓝过去跟他打招呼的时候,他就感叹了一句:“还是得搞个食堂,大家一块用饭,能省好多柴火。”
跟着田蓝一块儿过来的陶八姑眼睛都要瞪出来了,这居然是卢老太爷说出来的话?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以前可是考过功名的,还担心起柴火多与少了。
田蓝笑道:“这事只能慢慢来。”
卢老太爷也点头:“事情实在多,只能一桩桩的来了。”
农场工作要筹措,作为地方士绅代表,他经常去开会,也吃过好多次部队的食堂。他感觉还不错。
虽然把地放在一起种损害了卢家的利益,但为了抗日事业,本来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况且人家也不抢,还按照田亩的数量给他家补偿粮食,那也说得过去了。
从前清到现在,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次战乱的卢老太爷想不豁达都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