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说:
课外小知识:NBA第一投手金州勇士队的史蒂芬·库里就住Atherton:)
第17章 送别(1)
民国二十三年夏
七月还未到,父亲竟然带我去了一趟省城。
我出生在省城,只是婴儿时代就迁居到北岛,对省城的繁华一无所知,只从秀燕的口中听说过,河坊街上的杂耍小吃,北山街上的气派大公馆,平海路后面的茶楼影院,甚至于晚上打亮霓虹灯的舞厅,似乎处处歌舞升平,又无处不透着末世纪的荼蘼。
父亲自然不会准我去舞厅影院,连戏也没准我去看过一场,只带我去走访过一间女校。父亲似乎与那里的校长有什么要事相商,自己去了校长办公室,把我留在教室外的长廊上。
学校建在一所崭新的欧式楼房里,有长而寂静的走廊,每走一步都有遥远的回声。走廊的那端传来隐约的钢琴声,然后有飘渺神圣的女声加入进去。阳光从拱形玻璃窗外流淌进来,在地上画下一面面拱形的窗。我屏息站在阳光照不到的阴影里,一动不敢动,似乎我的呼吸稍大声些都会不合宜。
晚上我们借住在舅舅家里。舅舅继承了祖业,在城东的石板巷里开一间裁缝店,一家大小就住在裁缝店的后面。与末日繁华的平海路比,石板巷又是另外一番天地,充满市侩平凡的快乐。虽然由于母亲早逝,舅舅多年没有和我们来往了,但和一般小市民一样,对有文化的人是充满崇敬的。舅舅舅母把自己的房间让出来给父亲歇脚,又把表弟赶出来去屋顶下闷热得可以蒸馒头的阁楼里住。晚餐弄得人仰马翻,舅母杀了一只肥鸡,舅舅端出绍兴花雕配上卤猪头肉,对着父亲的清高冷脸还频频劝酒。父亲虽然寡言少语,饭后表弟向他请教学问,他还是关上书房门和他促膝长谈了一番。临走时舅母塞给我一块城里时兴细花料子,嘱咐我下次再来。
我回南岛学堂的那一天,秀燕来向我宣布好消息:“傅夫人说,今年七夕又请了小妙仙来唱戏。”
秀燕和我同年,都是十六岁。渔民总是十分信奉神明的,村子里不论多穷,总有一座金碧辉煌的龙王庙,而南岛当地还有七夕办成人礼的习俗,父母要领着满十六岁的儿女去庙里供奉祭品,宴请亲友。父亲是外省人,并不看重这些,七夕这一日对秀燕却是极重要的。
秀燕又怨念地喟叹:“我娘在醉仙楼包了宴席,可惜赵德容今年也十六岁,一定也要办宴席的,到时候肯定又要和她碰上。”
我开解她:“那我们溜出来,去隔壁戏院看戏。”
秀燕拍手:“好好!今年还是演《梁祝》。我娘说,傅夫人原本要挑一出更喜庆的,还是三少爷执意挑了《梁祝》。”
秀燕常爱八卦傅博延的小道消息,比如他春天那次回南岛探母亲的病,没过几日很快又回上海读书,傅博延在上海就读洋人办的大学,光是学杂费就不得了,出入的同学都是上海滩上叫得出名号的人物。
秀燕每次说到傅博延,无不是看赵德容好戏的心态,例如这一次,她从鼻孔里哼了一声说:“赵德容自以为跟傅家沾亲带故便高人一等,满打算着过了十六岁就好嫁进傅家。其实傅夫人心里早有了别的打算,未必看得起她。傅夫人要的是门当户对,已经在替傅博延说亲了,看中的姚家在永平可是有大生意的。”
我在心里一哂。幸好,这些八卦于我并没什么关系。
放学回家,我在门口给黑子留了个纸条。冬生并不能时常到学堂来,所以黑子就担负起替我们传递消息的任务。其实并不是总有事,有时候更像是和他聊天,这天我问冬生,可会来戏院看戏。
真的是有事,整晚上就心绪不宁,像是有什么悬在半空,无处着落。第二天大清早赶到学堂,黑子把字条交还给我,我才一颗心落到实处。
看看四处无人,我躲到院子的角落里去看纸条。为了避免被人看见,纸条被我夹在书里,坐在树下的石凳上,即使被人看见也会以为我在用功晨读。
桃花的花期早过,傅宅里的桃树枝繁叶茂,堪堪从墙那头伸出几根枝丫来,挂着几颗沉甸甸的果实,一颗颗涨红了像婴儿的脸,散发甜腻腻的香气。我打开书,冷不防背后有人蒙住我的眼睛。
那手掌带一点清晨的凉意。我料定是秀燕,骇笑说:“小丫头,捣蛋鬼,最好是有什么惊喜,不然我绝不饶你。”
背后没有声音,我几乎可以想见秀燕死死憋住不肯笑的样子。她拉拉我的衣襟,示意我站起来跟她一起走。不知是不是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她带我七拐八拐走了许久。脚下是凹凸不平的石板路,早上新鲜的空气扑在脸上,耳旁有微风扫过树顶的沙沙声。
直至我们走出树荫,阳光底下,远处飘来一点不一样的香气,我才觉出不对。我停下脚步,掰开紧紧蒙住我眼睛的手掌,发现自己已经站在池塘的边缘。
那不一样的香气是大片的荷花,早上刚刚新开,亦粉亦白,点缀在成片的碧绿中间。不远处是蜿蜒的九曲桥,再远处是棕色的回廊和二层小楼的青瓦白墙,我分明只在傅宅门外偷窥时见过的景色。
我回过头,果然是傅博延站在我身后。他展眉一笑:“可惜,原来想引你去那边的亭子里喝茶用点心的,怎么就被你发现了。”
--
课外小知识:NBA第一投手金州勇士队的史蒂芬·库里就住Atherton:)
第17章 送别(1)
民国二十三年夏
七月还未到,父亲竟然带我去了一趟省城。
我出生在省城,只是婴儿时代就迁居到北岛,对省城的繁华一无所知,只从秀燕的口中听说过,河坊街上的杂耍小吃,北山街上的气派大公馆,平海路后面的茶楼影院,甚至于晚上打亮霓虹灯的舞厅,似乎处处歌舞升平,又无处不透着末世纪的荼蘼。
父亲自然不会准我去舞厅影院,连戏也没准我去看过一场,只带我去走访过一间女校。父亲似乎与那里的校长有什么要事相商,自己去了校长办公室,把我留在教室外的长廊上。
学校建在一所崭新的欧式楼房里,有长而寂静的走廊,每走一步都有遥远的回声。走廊的那端传来隐约的钢琴声,然后有飘渺神圣的女声加入进去。阳光从拱形玻璃窗外流淌进来,在地上画下一面面拱形的窗。我屏息站在阳光照不到的阴影里,一动不敢动,似乎我的呼吸稍大声些都会不合宜。
晚上我们借住在舅舅家里。舅舅继承了祖业,在城东的石板巷里开一间裁缝店,一家大小就住在裁缝店的后面。与末日繁华的平海路比,石板巷又是另外一番天地,充满市侩平凡的快乐。虽然由于母亲早逝,舅舅多年没有和我们来往了,但和一般小市民一样,对有文化的人是充满崇敬的。舅舅舅母把自己的房间让出来给父亲歇脚,又把表弟赶出来去屋顶下闷热得可以蒸馒头的阁楼里住。晚餐弄得人仰马翻,舅母杀了一只肥鸡,舅舅端出绍兴花雕配上卤猪头肉,对着父亲的清高冷脸还频频劝酒。父亲虽然寡言少语,饭后表弟向他请教学问,他还是关上书房门和他促膝长谈了一番。临走时舅母塞给我一块城里时兴细花料子,嘱咐我下次再来。
我回南岛学堂的那一天,秀燕来向我宣布好消息:“傅夫人说,今年七夕又请了小妙仙来唱戏。”
秀燕和我同年,都是十六岁。渔民总是十分信奉神明的,村子里不论多穷,总有一座金碧辉煌的龙王庙,而南岛当地还有七夕办成人礼的习俗,父母要领着满十六岁的儿女去庙里供奉祭品,宴请亲友。父亲是外省人,并不看重这些,七夕这一日对秀燕却是极重要的。
秀燕又怨念地喟叹:“我娘在醉仙楼包了宴席,可惜赵德容今年也十六岁,一定也要办宴席的,到时候肯定又要和她碰上。”
我开解她:“那我们溜出来,去隔壁戏院看戏。”
秀燕拍手:“好好!今年还是演《梁祝》。我娘说,傅夫人原本要挑一出更喜庆的,还是三少爷执意挑了《梁祝》。”
秀燕常爱八卦傅博延的小道消息,比如他春天那次回南岛探母亲的病,没过几日很快又回上海读书,傅博延在上海就读洋人办的大学,光是学杂费就不得了,出入的同学都是上海滩上叫得出名号的人物。
秀燕每次说到傅博延,无不是看赵德容好戏的心态,例如这一次,她从鼻孔里哼了一声说:“赵德容自以为跟傅家沾亲带故便高人一等,满打算着过了十六岁就好嫁进傅家。其实傅夫人心里早有了别的打算,未必看得起她。傅夫人要的是门当户对,已经在替傅博延说亲了,看中的姚家在永平可是有大生意的。”
我在心里一哂。幸好,这些八卦于我并没什么关系。
放学回家,我在门口给黑子留了个纸条。冬生并不能时常到学堂来,所以黑子就担负起替我们传递消息的任务。其实并不是总有事,有时候更像是和他聊天,这天我问冬生,可会来戏院看戏。
真的是有事,整晚上就心绪不宁,像是有什么悬在半空,无处着落。第二天大清早赶到学堂,黑子把字条交还给我,我才一颗心落到实处。
看看四处无人,我躲到院子的角落里去看纸条。为了避免被人看见,纸条被我夹在书里,坐在树下的石凳上,即使被人看见也会以为我在用功晨读。
桃花的花期早过,傅宅里的桃树枝繁叶茂,堪堪从墙那头伸出几根枝丫来,挂着几颗沉甸甸的果实,一颗颗涨红了像婴儿的脸,散发甜腻腻的香气。我打开书,冷不防背后有人蒙住我的眼睛。
那手掌带一点清晨的凉意。我料定是秀燕,骇笑说:“小丫头,捣蛋鬼,最好是有什么惊喜,不然我绝不饶你。”
背后没有声音,我几乎可以想见秀燕死死憋住不肯笑的样子。她拉拉我的衣襟,示意我站起来跟她一起走。不知是不是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她带我七拐八拐走了许久。脚下是凹凸不平的石板路,早上新鲜的空气扑在脸上,耳旁有微风扫过树顶的沙沙声。
直至我们走出树荫,阳光底下,远处飘来一点不一样的香气,我才觉出不对。我停下脚步,掰开紧紧蒙住我眼睛的手掌,发现自己已经站在池塘的边缘。
那不一样的香气是大片的荷花,早上刚刚新开,亦粉亦白,点缀在成片的碧绿中间。不远处是蜿蜒的九曲桥,再远处是棕色的回廊和二层小楼的青瓦白墙,我分明只在傅宅门外偷窥时见过的景色。
我回过头,果然是傅博延站在我身后。他展眉一笑:“可惜,原来想引你去那边的亭子里喝茶用点心的,怎么就被你发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