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一盏茶的时间,兰楫之下,小舟破浪,舟靠岸边,数个守卫一拥而上,横枪戟呵斥盘问。
    刘壁连哄带吓,未能喝退,便跃上岸边,敲晕两个,他身后亲兵也闻风而动,一起开道。
    切莫杀人!朱晏亭切切叮嘱。
    她站在船头观战,从鸾刀箭囊中抽箭,远射军士甲胄、帽缨等物,以为掩护,竟也吓退了数人。
    今夜云泽之畔卫士被抽调协助灭火,兵寡防弱,不过十数人,很快便被击溃。
    刘壁等也毫无恋战之意,又快又狠攻击一处,破出缺口,便护卫朱晏亭突围而去。
    数人从燃烧中的丹鸾台底下经过,遥遥还能听见哭嚎之声,人群拥护之间有吴俪仓促来回的厚矮背影,熙熙攘攘的人声,还有云泽畔军士大叫报信的响动。
    不多时,便直取朱氏老宅。
    此时老宅仆从也大多被调取到丹鸾台灭火,守备松散,不堪一击。
    遂趁骚乱击家丁,取马匹,策过章华,东向而去。
    望城坡处,朱晏亭最后一度回望。
    火焰几乎吞噬了整个丹鸾台,忽闻喀嚓巨响,那取自云泽苍莽的数人合抱主梁轰然落地,带着火花狠狠砸在地上。
    国破家亡。
    心里不知为何,浮现了这个词。
    旋即又想本就匪国匪家,做作悲音,于己无益。
    她的感慨唯有片刻,很快便拨转马头,纵马长去,身后庞大的火光几乎点亮了半边天际,也照耀着怪石嶙峋的东行之路。
    *
    作者有话要说:
    凌晨太晚,先短小一更。
    前几天出门在外,可能水土不服,上吐下泻,住院吊针,现已无恙。
    劳大家久侯,明日起爆粗长之更,补回欠账。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卯柒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这里是瑾、晋江□□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禄少666 24瓶;翎苓610 4瓶;宅懒懒 3瓶;阿箬、晴峰笔鹤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章 琅琊(四)
    琅琊临东海,位于临淄王齐雍的封国之内。
    临淄王是先帝同父异母之弟,与长公主齐睠同时因平叛有功而受的封国,如今正值盛年,膝下有一子三女。
    琅琊在他的治下,清平开晏,民安于业,路不拾遗。
    齐凌登基之后,第一次出巡便是东巡。
    元年祭天、二年祭地、三年祭五帝与四时。
    恰逢元初三年,天子驾临淄王治下的琅琊,幸苍梧、临东海、祠五帝。
    祭天仪式之后,还要在此接受山东诸侯国、世家的献礼和朝拜。
    临淄王亦将此奉以为巨大荣宠,诚惶诚恐,提前半年便严控出入、修整宫室、复修驰道,耗钱千万,起泰一庙、祭天台,供天子祭祀所用。
    朱、王两家的车马,在远离琅琊还有五十里的延桑县,便因所携朝贺之物有问题,被扣押了下来。
    出问题的,乃是朱恪所携的一树高三尺的珊瑚。
    那是长公主齐睠的旧物,绵延绮丽,枝柯扶疏,光彩夺目。
    查检军士掀开其幕布之时,众人皆啧啧称叹,王安自是歆羡,朱恪捻须,面有得色,自以为捧出这当世重宝,该叫众人叹服,更能取悦天子。
    却不料,那军士看了一会儿,不露声色又将幕布盖了回去,手一挥:扣下,待查。
    便无限期的把两家车马扣在了延桑县。
    守卫说是待查,却迟迟不来查,一天一夜过后,眼见又有许多世家被放行通过,朱、王两家不免扎了慌。
    明里暗里,不知通了多少关系,想探听是哪处出了问题,数不清的钱财砸进去,却像投石入深潭,一丁点响动都听不到。
    眼看就要眼睁睁错过五日之后的朝拜,王、朱二人自是急的热锅上蚂蚁一样,朱令月更是日夜啼哭,怪她爹没有用。
    朱恪急气交加,一改往日纵容之风,对她破口就骂。
    那朱令月自幼娇生惯养之辈,怎受的这种委屈,更是哭闹不休。
    直将两家栖身的驿馆作弄得吵吵嚷嚷,乌烟瘴气。
    王幼微在蒙着障见她哥哥时,蹙眉轻声道:兄长便不该和他家一道行走,携带的礼品出了问题不说,反倒拖累我家,如若错过此时朝拜,真是顿足悔之!
    王安也来回踱步,瞥一眼窗牗,咬牙道:谁说不是呢,原本就是我家念世交之谊,好心捎带他家,一张符凭,并车前来。现在倒好,这才到延桑,才是临淄王例行抽检,车马就被扣住了。这这都还不是羽林军呢!
    王幼微抿唇,低垂着脸:兄长也莫太急,依我看,问题还出在那一座长公主的珊瑚上,不若说服朱家弃之?
    王安摇头:咱们的车马已被扣下待查,寻个人通融再查都寻不到,砸了它起甚么用。
    王幼微咬着下唇,不由痛惜:嗳!要是携了晏亭姐姐来就好了,若有她在,不至于此。
    听到这个名字,王安面色大改,小心翼翼的四顾,低声严肃警告:这可提不得。你那日去寻她,都是自作聪明了。
    --

章节目录

三十六陂春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衣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衣冉并收藏三十六陂春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