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不是呢,邹副团的手可是握木\仓杆子和拿笔的。这也太闹心了,一个文化人还得干这事儿。”
    采芒草的邹彦一根一根揪了一小把,心中想着,宋妍的手那么嫩,用这个编笤帚会不会弄出伤口。
    邹彦带着一捆芒草回家,宋妍逗他:“不错,没想到咱们堂堂邹副团长也认识这种乡野植物。”
    小田不懂,也跟着夸:“小舅舅真厉害。”在他心里,小舅舅就是无所不能的,当然现在加了个小舅妈。
    邹彦一边将芒草铺到院子里等着明天出太阳晒干一边说:“我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生活,不然阿妍以为我为什么能照料咱们院子里的菜地。”还有一句话他没说出来——别人会的你男人都会。
    提到菜地,宋妍蹲到一旁,看着撒了菜籽却毫无动静的菜地:“邹彦,它们怎么还没发芽?不会是因为我没照顾好吧。”小田也跟着蹲下,两只小手搭在膝盖上——他又穿着他的背带裤舍不得换。
    邹彦把她拉起来揽进屋:“不用着急,这两天肯定会发芽的,现在气候正合适。”
    “好吧。”宋妍恋恋不舍地进屋,“我们吃饭。小田——”
    “小舅妈我来啦。”被小舅舅忘记的小田紧紧跟上。
    晒了两天后,顺滑的白茅完全炸开,上面长的灰白色毛絮像蒲公英一样,轻轻一碰就到处飞。
    宋妍:……
    好像给自己找了个麻烦事。
    不过已经答应了小田,她只能硬着头皮干到底。没见人大外甥眼睛亮晶晶地盯着白茅么,就等着专属扫帚出炉去孝敬他的小舅舅呢。
    未免毛絮飞进屋里,宋妍直接关上堂屋的门,坐在院子里编扫帚。
    她伸出手:“来,小田,让小舅妈看看你的手有多大,咱们量身定制一个。”
    小田听话地把小手搭在她手心。她将小田的手摆弄握成一个圈,估计了一下粗细开始干活。
    先拿十几二十根芒草在手里,将其中的两根芒草从接近长白茅的梢部折弯扭在一起,再将其中一根扭直,换下一根和剩下的那根扭在一起。就这样转圈扭,一部分芒草的杆横着像线圈一样将芒草紧紧圈起来。
    围了芒草的一半高度后,她让小田站起来:“小舅妈来比比,看小田需要多高的扫帚。”小田任由她拽起手臂量高度。
    估摸着差不多,她开始收尾。将芒草的根部收成塔形的扫帚柄,芒草之间互相固定,不需要其他任何工具。
    最后再剪掉多余的部分,一个小扫帚就完成了。
    宋妍坐在椅子上试了试小扫帚,灵巧得很,她说:“喏,以后这就是小田的专属工具了,好好干啊小同志!”她把扫帚递给小田,郑重其事地拍小田的肩膀。
    小田小脸严肃地接过:“小田保证完成任务!”家属院里的孩子说话多多少少会学大人,带上部队的口癖。严肃的口吻配上小嫩脸,可爱极了。
    宋妍点头:“好样的,童子军小同志。从明天起,你就和邹彦同志一起执行任务。”
    第二天,惦记着这件事的小田早早就醒了,自己从床上滑下来去院子里找小舅舅。邹彦把他提溜回去穿衣服和袜子。
    把小外甥收拾明白,邹彦照例去扫院子。小田从院子的角落里拿出自己的小扫帚,跟在邹彦后面“嘿咻嘿咻”地卖力扫地。
    邹彦没管他,让他扫。四岁的小孩就算会模仿动作,也不知道怎么扫,邹彦只当他在玩。
    他在前面扫一截,小田就在后面扫一截,跟得紧紧的。小田眉头紧皱,用了老大的力气。
    邹彦渐渐发现了不对劲。
    芒草笤帚确实很主流,但它有个巨大的缺点,上面长的毛絮会持续到处飞,一般要等到用旧了用秃了,毛絮都掉光了,这种缺点才会消失。
    昨天宋妍编笤帚的时候就领教过了,她坐的周围全都是,编完还得扫地。不过她没意识到扫地的时候也会这样。
    现在,邹彦刚扫完一截,后面的小田挥动扫把,毛絮就飞一截。
    小田越绷着小脸用力孝敬小舅舅,地上的毛絮就越多。
    邹彦停下来思索该什么阻止这个“大孝外甥”。
    “小田,你帮小舅舅做别的事情吧,这个扫帚挥起来是不是挺累的?”
    小田睁着睫毛长长的大眼睛否认:“小田不累。这是小舅妈专门做的小扫帚,小田拿得动。”
    最后邹彦只能拿着小扫把去院子外面使劲拍,把毛絮都拍掉。
    因为这事儿,宋妍晚上受到邹彦好一顿惩罚……她理亏,只能认怂。
    *
    分管部队学校的领导愁死了,好不容易才等来复课的消息,又到处拉人凑齐了教师班子,家属院的孩子们终于能回到学校,军嫂们也能腾出手来做别的事情。没想到被李华同志一顿闹。
    说什么教师队伍里有的人不配,她绝对不允许军人的孩子们被别人带坏。被他勒令不准乱说之后,她又想了新招,非要加一个资格考核,不合格的人不可以当老师。
    这不是得罪人么,工作都安排好了,突然要考核,不通过的还让人回家。
    这领导只能把校长喊来商量:“王校长,李华同志说得也有一定道理。如果她强烈抗议,我想我们还是组织一次考核吧,这样也能服众。”
    王校长也很为难,问:“怎么考?现在连教材都是全新的,教学方针全部调整了,又不能用以前的试卷直接考。而且,这批老师中有的人学历并不高,万一真的有人没通过,好不容易组起来的班子不就没了。”
    这也是无奈之举,外面没有老师,只能从军嫂之中找人缓解困境,可军嫂也不是全都受过教育的,要凑齐人可不容易,只能适当降低标准。军嫂随军不全是为了稳定家庭,也必须为组织做贡献,执行安排的任务,当老师也是一种任务。
    领导说:“那你就安排简单的考核,争取让大家都通过。人都是组织审查筛选过的,是当下最适合的人选。把这批人筛了也再没别的人能拨给你了。”
    王校长头疼地离开,一路都在思索,怎么安排考核才能既服众又不至于损失人员。
    第32章 新的吃醋理由
    王校长回到家中, 他媳妇正坐在小凳上织毛衣。
    他搬来一张矮凳坐到旁边,颇为烦躁地长吁短叹。
    他媳妇手里穿针勾线的动作不停,看一眼针头看一眼王校长问:“唉声叹气地干啥呢, 谁惹你了?”
    “天降难题啊,天降难题。我就一大老粗, 被拎过来凑数当这个半路出家的狗屁校长已经是在难为我, 哦,现在倒好,还要让我想办法考核新老师。”他两手摊开, 右手背打左手心发出“啪”的两声,再次深深叹气,无奈道, “你说说,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他媳妇仍然维持着看一眼手里的东西看一眼他的动作, 问道:“谁安排你考核的?”
    “当然是暂时分管这块的领导。本来说好的老师们报道完等着开学就行, 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闹着要考核老师的资质。”
    他媳妇道:“这还不简单,你是校长,负责管理的,又不负责教学。领导把事情交给你不等于你得自己干。老师们也有不同学历吧?你把学历高的老师都叫到一块儿, 让她们想想办法。”
    王校长如同醍醐灌顶,一下子就醒悟过来。
    没错, 领导把任务甩给他, 他在安排别人干不就行了, 不一定非得自己想考核的策略。再说了, 让即将上任的老师决定考核方法, 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么, 老师就得会安排考试。
    他思考一番,索性想了个最简单的办法,让初中老师考核小学老师,初中老师本身免考核。
    还没到讨论教学方案的时候,一位同志到宋妍家门口,说校长要求明天去学校开会商量事情。宋妍一头雾水,之前没听说还有这个流程。她带着小田来到校长办公室。
    同在办公室的还有四位老师。
    王校长提前在办公室放好几张凳子,这会儿笑眯眯地把手往下压,示意老师们都坐下。
    小田乖乖地跟在宋妍旁边,不吵不闹。王校长没特意逗小田,但赞许地对他笑笑。
    他开门见山地说:“几位同志都是部队安排来教初中生的老师,都是有能力有学历的人。现在呢,因为一些情况,领导要求临时加一场资格考核,考核通过的同志才能当老师,这也是为了让家长和孩子们日后能更加信任学校和老师。”
    其中一个老师问道:“王校长喊我们今天来是让我们在这考试吗?”
    王校长摆摆手道:“不,你们几位同志不需要参加考核,叫你们来开会是为了群策群力,同志们共同商讨如何对小学部的老师进行考核,这个度怎么把握。”
    他补充道:“同志们都知道,复课来之不易,学校的班子也是好不容易凑起来的。小学部的老师能力上肯定是比不上在座的各位同志,所以各位同志确定考核方式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一点,不能用你们的能力去衡量小学部的老师,要充分考虑她们的能力范围。”
    宋妍似乎有一点点明白。学校老师是可以领口粮和工资的,保不齐有有心人嫉妒,想搅合一番。原本定好的就是报道完等着开学就行,并没有考核这回事。现在急匆匆地做出临时决定,肯定是有人提了意见。
    如果没人提意见,程序就可以简化。既然有人提了,就不得不进行资格考核。听校长的意思是要考虑老师们学历不高的情况,考核方式不能太难。
    王校长问:“几位同志想想具体的考核方式?这个任务能完成吧?”
    “没问题。”
    王校长老成持重地点点头:“办公室让给你们讨论,我就不参与了,我充分信任各位同志的能力。迟点我再过来。”成功把任务甩出去的王校长心里偷偷乐,踱着小步离开办公室。
    其中有位同志前几年就是老师,为了随军辞掉工作来了这里。
    她率先说:“咱们这里缺老师,肯定都是跟班上或者一个老师带好几个年级。所以我们可以出几道算术题,将一到五年级的知识点都纳入出题范围,另外再加一项粉笔字板书考核。这样语文和数学都考到了。”
    她提出的考核办法很常规,可惜不太适应实际情况。
    另一个人有些不赞同,试探着提出:“其实,小学部的老师并不一定都念到了小学毕业,有些嫂子就念到三年级,也被选上了。王校长说的要考虑小学部教师同志的能力,应该就是让我们考虑到这部分人。”
    当老师的同志没想到缺人缺到这种程度,念完三年级的人就被招来当小学老师,这真的能行吗?
    她沉默了一会儿。
    “要不这样吧,我们就考背语录。”另一个人兴致高昂地说,“新教材肯定有思想教育的内容。用背语录的方式考核,既不难,又能保证有用。”
    宋妍不太认同背语录的方式,虽说校长暗示她们将考核标准定低一些,但是语录几乎人人会背,随便叫一个家属院的婶子来参加考核都能通过,完全起不到作用。
    她提出了一点改进:“要不这样,把语录里面一些最有名句子的摘出来,空出个别字词让她们填空。这样既能照顾到教师同志的水平,也能有区分度。”
    “这种方式不错。”
    “我也认同。”
    当老师的同志同样认可。这样起码能考核到基本能力,太过敷衍她不能接受,她是有职业道德的。
    她问:“数学还是出题目?把难度放低一点,算算加减乘除。”
    其他人纷纷点头。
    五个人毕竟是有真材实料的,一起商讨效率很高,没多久就选定了既有知名度又适合这次考核水准的句子。
    “那接下来我们一人想两道题?等会儿汇总决定哪些入选。”
    其他人都没有意见。校长办公室一时静悄悄的,预备教师们都绞尽脑汁想题目。
    出数学题也要符合时代风貌,宋妍整理思绪。
    没一会儿她想了两道题。一道是“军人同志列队演习,排长要求五人站成一排,一共站六排,请问包含排长在内一共有多少名军人同志”,另一道也是差不多的载体,只不过难度不再是背乘法口诀就能解题。
    在场的老师们渐渐都完成了构思,所有人把自己的题目说出来供大家评价是否合适。
    宋妍以为自己的题干已经够贴合风貌了,没想到还有更生动的。好几位老师出的题目都是“李大伯向旧地主借了若干元钱,地主要求一年没还上付双倍,多一年再双倍”这种类型,让宋妍大开眼界。
    最终宋妍的第一道题被选上,五个老师凑出了五道难度不同的题,约定答出三道就算合格。
    王校长算着时间回到办公室。
    老师们凑完题目后已经熟络起来在闲聊,见校长来了她们才停下话头。
    他问道:“考核方式定好了?”
    一个老师代表她们回答:“确定了,方式和题目都定好了。”接着她把详细的方案一五一十告诉王校长,等他评判。
    王校长很认可,拿出纸笔让老师们把题目写下来,然后锁进抽屉里。

章节目录

七零娇娇女和大佬的包办婚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阿桔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阿桔桔并收藏七零娇娇女和大佬的包办婚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