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哪天生产队小学,公社小学,或者县里的厂子要招工,要考试的时候我们考不过别人怎么办?!这不就错失了大好的机会了吗?!”
    “我一直相信,机会总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打个比方,要是老周单位要给我介绍进厂工作,能当干事的话不比当工人更好么?!只要我成绩厉害,文化水平高,就能坐在办公室里头,不用在车间挥洒汗水,不用三班倒,工资还比人家高。”
    罗晚意早就想通过自己的举动给知青们提个醒了,今天这样的机会就很好。
    要是哪天周淮南真把随军报告申请下来了,她就得带着孩子们去随军了,以后都没有机会告诉知青们,也没法给他们提醒了。
    “好像,小罗说得确实也是。”
    “学习好肯定比学习不好要好。”
    “就是,学习好得到的机会总是比学习不好的多。”
    “那,我还是听罗晚意的吧。就算这边不招工,说不定我们老家那边招工的话,要是能考就能回去了。”
    “我也同意,反正咱们不上工的时候,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看看书,就当复习和准备了,也没什么损失啊。”
    “说得对,冬天没有活干,不看书就是睡觉,烤火,还不如看看书日子过得更快呢。”
    “我好像没带课本过来。”
    “我有啊,我借你。”
    “那行,回去借我一本。”
    “这个没问题。”
    第232章 目标明确
    罗晚意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方晓红她们竟然立马就决定听她的话,还打算回去就找书出来学习。
    没带课本过来的立马就机智的找同伴借,大家关系处得不错,当然不会借不到。不过,借课本只是暂时的,没带课本过来的就打算今年过年回去的时候,回来时直接把放在家里的课本全都带过来。
    别人都在看书,自己没有书看,这不影响自己进步么?!
    而且,还是罗晚意说得好,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万一说不好听,真有小学招老师,或者县里招工,她们要是能考得过别人,那就不用下地干活了。
    除了不用下地干活,还能领十来块钱的工资,每个星期都能休息一天。
    十几块钱的工资也足够她们买粮食吃了,关键是生产队卖给自己人的粮食还比粮店的要便宜得多。
    罗晚意也和女知青们说了,她这边也有不少的课本,想学习的话可以过来借。
    李明浩很快就抱着不少的本子和笔墨,挑好的一些书。
    家里除了李明浩和张百胜兄弟俩上学需要用作业本外,三个小孩儿和罗晚意也是经常写写画画的,所以每个月都得买一次,就这些东西就花了罗晚意五块多钱了。
    方晓红她们这时也买了点作业本,纸和墨水,毕竟她们决定多看书和复习了,这些东西是少不了的。
    从新华书店出来之后,罗晚意领着大家伙一起先去粮店,又让周正帮忙带些粮食回去,给了他钱票之后就一起离开了。
    现在,每个月都是托周正从公社的粮店带个三四十斤的粮食回去的。
    反正,家里的粮票不用就过期了,不过期的都不会拿出来用。
    基本上,能在生产队里头买粮食的话,罗晚意都不会在粮店买。生产队的粮食便宜,只是她不能买太多的细粮,基本上都是三分之一的粗粮,三分之二的细粮。
    她这样买就是不想太招人眼,有些麻烦不必要。而且,现在周淮南也不在家,她从系统的平台里买米买面买面条掺着吃也没人发现。
    两个大孩子李明浩和张百胜又对粮食不太上心,家里天天这样吃,他们不是没担心过吃完了没有吃的,但是他们去放粮食的地方一看,基本上都放心了。
    上百斤的细粮摆着呢,家里还有好几百斤的粗粮,吃上两个月都没啥问题。
    反正,几个孩子每个月最多去看一下家里的粮食,发现够吃好久就不会再去盯着了。
    久而久之,孩子们后来连每个月都不去看了,彻底的放心了。
    从粮店出去之后,就要去最重要的一站之一,供销社了。
    罗晚意其实一直从系统平台里购买各种调料,家里当然是不缺的。
    不过,明面上家里肯定是要缺要买的,不然一直不买挺让人怀疑的。
    这不,罗晚意买了盐酱醋,火柴,煤油,糖饼点心,还给小花买了一个小小的头花。
    今天万莉也在,见到罗晚意和李明浩高兴得不要不要的,要不是知道她们是结伴回去的,肯定要拉母子俩到家里吃午饭了。
    上次罗晚意带给她的山货万莉收到了,心里觉得挺舒服自己也挺受罗晚意重视的。
    于是,万莉直接去称了各一斤的糖饼塞给李明浩带回去给弟弟妹妹吃。
    罗晚意和李明浩都推辞不过,就只好收下了。
    从供销社出来之后,这次大家伙目标明确,而且是此行的重中之重,那就是国营饭店了。
    第233章 这样的日子太幸福了
    老两样。
    肉包子三十多个,红烧肉三份。
    罗晚意一次性自然是不好买这么多的,除了打眼之外,那些服务员还嫌弃她买得多。
    所以,每次,罗晚意都是请方晓红她们几个帮忙分开买,然后她给钱票。
    这次,自然也是这样。
    多了一个李明浩,就让孩子买十个肉包子,一份红烧肉。
    她自己也是买十个肉包子,一份红烧肉。
    另外的十个肉包子就是请方晓红她们几个帮忙买了,罗晚意提前带好了三个饭盒和三个盆。
    她和李明浩买了这么多东西,然后母子俩又一人点了一份饺子一份面条,大家一起互相分着点,就都能吃上饺子和面条了。
    李明浩心里一直很激动兴奋,到了公社之后,真的是让他大开眼界了。
    而且,他今天才发现了,妈妈对他们真的是太好了,除了给他们好吃好喝,还非常的注重他们的学习生活,他们有这样的妈妈简直就是上辈子积的德。
    这可不是他这样说这样想的,而是在新华书店的时候,那些售货员见到他一个孩子挑了这么多东西,大人怎么这么舍得买?!于是就好奇的和李明浩打听的。
    当然,李明浩可没告诉她们,罗晚意不是自己的亲妈,不过也不是后妈,是比亲妈还要亲的妈,比后妈还要好的妈。
    幸福,是因为有了对比。
    李明浩一路上小嘴角都是上扬的,他快乐得直想唱歌,欢快得想要蹦蹦跳跳。
    一行人和平时一样,大概一点多回到了生产队,罗晚意和李明浩第一时间就往家里走去。
    其实,他们一直就不太放心在家里的张百胜和三个小孩儿。虽然,罗晚意给他们准备好了中午直接吃的馒头和鸡蛋,一些饼干和点心,肯定是饿不着他们的。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好在,他们拍门喊开门的时候,张百胜和三个小孩儿早就一直等在门边了,立马第一时间给他们开了门。
    “妈妈,大哥,你们终于回来了。”
    “妈,大哥,你们可回来了,可想死我们了。”
    “妈妈,想你。”
    “妈,快坐下歇歇。”
    四个孩子围着罗晚意和李明浩,特别是罗晚意被三个小孩儿抱大腿的抱大腿,拉手的拉手,热情得不要不要的。
    李明浩和张百胜赶紧关上院门,然后和弟弟妹妹们一起亲亲热热的簇拥着罗晚意进堂屋。
    中午时,张百胜已经和弟弟妹妹们吃过馒头和鸡蛋了,现在是一点也不饿。
    不过,罗晚意还是给他们一人分了半个肉包子,剩下的可以留着晚上再吃。
    买了那么多的肉包子,罗晚意打算给牛棚的雷老他们送去十五个肉包子和一份红烧肉,给周老叔家送十个肉包子和一份红烧肉。
    三十个肉包子看起来很多,但其实根本不够分。罗晚意和孩子们也要吃的,这年头的肉包子馅料又特别足,猪肉又是纯天然无污染无人工饲料养出来的,真的是特别的好吃。
    所以,给牛棚的肉包子其实真正来说就只有十个,多出来的那五个,罗晚意是打算从番茄系统里边的淘菜菜或者拼多多买些大肉包子。
    四个小孩儿一人拿着半个肉包子,高兴得不行,特别珍惜的一小口一小口的吃着,虽然家里经常能吃上肉和蛋,可他们总是吃不够啊,实在是肉肉太好吃了。
    他们一边美美的吃着肉包子,一边听着大哥说去公社的事情,只觉得这样的日子太幸福了。
    傍晚,李明浩先去给周老叔送了肉包子和红烧肉,等他回来之后,罗晚意就悄悄的去了牛棚,给老人们送肉包子和红烧肉,一些盐酱醋,红糖和点心糖饼,火柴和煤油,蜡烛之类的生活用品。
    至于给他们送粮食,一般都是一个月送一次,一次大概有五十斤细粮,面和大米。
    雷老他们对于现在的生活是真的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他们都知道现在他们在周家庄的生活,比其他的和他们一样的人,不知道好多少倍呢。
    他们给社员们看病,人家都会给个鸡蛋,或者几斤番薯,要么就是一些菜园里的菜,反正总不会让他们空手走。
    不仅如此,在周老支书和老张村医,以及罗晚意他们的一些故意引导下,有些人不给东西就主动给老人们送柴。
    从那以后,雷老他们这些牛棚的人就过得更加的轻松了。
    第234章 福至心灵,灵光一闪
    此时此刻,离周家庄五百多里地的京市。
    “首长,您找我?!”
    周淮南刚刚结束了一天的训练,就被通知陈首长找自己的消息。
    “是的,坐。”
    陈首长示意周淮南坐下来,然后自己才起身去给他倒水。
    周淮南一看他这老首长的样子就知道准是有让他很纠结的事情,而且也是和自己有关,就算不是直接关系,也是间接关系。
    “首长,是不是我这边有什么事情?!”
    他接过了陈首长亲自给自己倒的水,然后一脸疑惑的主动的问道。
    “也不是你的事情,而是和你有点关系,但也不算是。”

章节目录

穿到七零,我嫁全村最有钱的男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起房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起房子并收藏穿到七零,我嫁全村最有钱的男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