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离去
人们常说旅行是感情的试金石。往日里,偶然的遗忘与失效的默契都稀松平常,但旅途中的疲惫总会令人失去沟通的力气,最终要么爆发争吵,要么积怨在心。幸运的是,它们没在这些时日发生。她不必全副武装地担忧着什么,临时改变的行程也没让一切变得不愉快。会圆满落幕的,大概。
清晨,冷风吹进屋子,阳光迟迟不落下来,被阴沉的云翳挡在天际。他们今天没有计划,可以去海边,也可以进入岛屿上匮乏的茂盛森林,无所谓哪里,只是随便走走。剩下几十个小时,她不再刻意收回想要牵住他的手,却仍旧心神难安。她描了眉,笔触不如昨日平稳,还不小心把一盒化妆品扫到地上。几乎同时,外面传来叩门声。仲影前去应门,过一会儿,他走回来,低身碰了碰符黎的长发,示意她出去。
不好的预感。颜令儿站在门口,满面忧愁——她极少露出这种表情。酒店走廊里空空荡荡,一片寂静,只有侍者远去的脚步声。
“……你看班群了吗。”
“还没,怎么了?”
令儿严峻的口吻让她的心脏沉重地坠痛了一下。
“班长走了。”
“什么?”
“好像是抑郁症。”
符黎冲回床边拿起手机。大学的班级群组霎时跃至对话列表顶端,显示有99则未读讯息。许久未联络的同学都出现了:惋惜、怀念、花、白色的蜡烛、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气”、庄子、上帝和存在主义。她向上滑动,浏览着,但仿佛自己是一具机械。寝室群里,小乐和南南提起密闭的房间和炭火,认为那是“比较轻松”的了结方式。然后,她看见班长发送的最新动态,她的家人登上了账号,如同时常在社交网络上见到的那样,代为宣告女儿的离世。
她转过头看向门口的朋友。所有思绪都停滞了,被锁进房间里洁白的墙面上。令儿别开视线,盯着门边的木质柜子,不知道应不应该回忆起过去。
“我们今天去哪里。”
符黎摇了摇头,突然想起了什么,打开了自己的移动支付软件。
“那让仲老师决定吧……”令儿长叹道。
“你看,班长上周还在帮我回收能量。”
她举起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上周二早上八点的讯息。“你的过期能量被我复活啦”——一条来自好友的自动通知。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这项支付软件里的公益项目成了两人之间唯一的交集。符黎总是忘记收取绿色能量,而班长总是顺手帮忙挽救。她在那儿感谢了她,今年和去年都有,但始终未曾得到回应。
“啊……真的。”
“……”
“我们晚几分钟再出发吧,我有点胃疼。”
“我带药了,需要吗?”
“我也带了。”
“那待会儿见。”
符黎送走令儿,关门,坐回到床上。她想到她们的大学,宿舍楼里一间间老旧寝室,女孩子们挤在里面,睡着吱吱作响的上下铺。班长就住在她们对门,隔着楼道里两块光滑的地砖,一步之遥。她梳着齐刘海,披肩发,尖下巴,后来某个学期做了近视手术,摘掉了厚厚的眼镜。她很热情,爱笑,喜欢过来借些奇怪的小东西。有一次,她穿着拖鞋敲门,问正躺在上铺看书的符黎“你们有没有银耳”。在宿舍使用电器是违规的,但那天,她说她想煲汤。为什么不去食堂问问呢?她起身回答。结果班长真的在那里要到了一点儿处理过的银耳,还有几块冰糖。
五六年过去了,许多事都已经变成碎片,不时潜下去,不时浮起来。记忆模糊的时候,符黎会下意识怀疑它究竟有没有在现实中发生过。可她仍然记得班长那碗汤的味道像滚烫的糖水。毋庸置疑,她们是认识的。现在,她死了,选择自戕。她尊重她的决定,但感觉身体各处隐隐作痛。死亡并不少见。当年,她因为时间安排没有选择名为“死亡哲学”的选修课。但也许人拥有灵魂;也许下个月,小行星要撞击地球,没有人类能幸免于难。她呆滞地思考着,如果当初选了那门课,它会给自己留下什么。
仲影收拾了她摔碎的眼影盒,听见两人在门口的对话。符黎背对他,注视着门边的墙壁。她可能需要些时间独处。他等待着,维持静默,直至她主动开口。
“这真的是件很坏的事吗?”
她问。他走到她身侧坐下,没有直接回答。
“对于不再睁开眼睛的人而言,死亡的是我们。”
他置换了视角,提供一种颇具文学性的回应。
“是啊……”
她从中感到些许宁静,连意识都慢了下来。死亡的是我们。在那之中,究竟什么是常态,什么才是偶然。
过了一会儿,她又说:
“永生也不意味着永远幸福。”
“有时生命越长,痛苦越多。”他说。
“你觉得神志清醒的状况下,自杀是人的自由吗?”
“人已经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
他们有相同的想法。符黎就像要自我说服那样,与他聊起了死亡。她的躯体产生痛感,理智却还在运作。五分钟后,箫凝前来敲门,说她们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
雪国南部的最后一站由仲影决定。她们没有关心目的地,只跟随他上了通往湖畔的公交车。景色在倒退:垂下的屋檐,窗台,树篱,绿得幽暗的林荫路。途中,符黎与颜令儿不断说起大学同学,如今他们在哪里,在做什么,谁和谁还有没有在一起,当年哪位老师升职成了院长。湖边不久就到了,或许也很久。水是蓝色的,在阴天下,一眼望不尽边缘的岸。
这里的风景令人心境平和。人们聚集在岸边某处,大约二十几个人,在清冷的异国已经算得上热闹。旁边立了一块板子,用几种语言写着一句话:完成即是消逝。人群围着一个圆形镂空装置,栏杆竖立,外层架着一圈结绳和装饰物,犹如一盏梦幻的捕梦网。
“一位装置艺术家。”仲影把手机递过来。屏幕上是那位女艺术家的社交账号,图片记录了她的生活以及创作过程。她为这件艺术品花费了六年,去了远方,如今她要做好最后一步:点火,让它旋转起来,然后崩塌。
“六年,只存在这一瞬……”符黎喃喃自语道。
“重要的是过程。”
她听过许多次类似的话语,但从未有哪一句比眼下这一刻的更深入人心。
风吹得湖水泛起层层波纹。颜令儿从另一侧走来,说想再和她聊聊。她们坐在了稍远的草地上,各自望着那座圆形装置。低落与伤感的时候,人们总是容易敞开心扉。
“你说她怎么会得抑郁症呢?”
她紧皱眉头,好像胃里仍然不舒服。
“没准和我们的专业有点关系,也没准……抑郁是人类的常态吧。”
方才在车上,两个人不约而同避开了有关班长的话题,但如果不去谈论,就好像解不开心中的郁结。
符黎轻声叹息,又自责道:“如果每次她帮我复活能量,我都说一句谢谢……”
令儿摇了摇头:“不要想那些了,其实当年和班长最熟的也不是我们。”
“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是觉得很不真实。”
“别忘了,悲伤会延迟发作。”她提醒道,“不过,至少她不会衰老了,还比咱们先一步确定到底有没有上帝和孟婆。”
“是啊……”符黎垂下目光,“就算没选择这种方式……你看昨天的新闻了吗,南方城市,街头随机伤人。”
“看了,伤的都是女孩。”她忽然冷笑了一声,“人生苦短,死就死了,没死的时候就凑合活吧。”
这不像令儿会吐露的态度。上次她也提过殉情,但更早之前,她分明说的是“yolo”。符黎抬起头,思忖着。湖边,女艺术家在等候降临——一个她认为合适的时机。人们翘首以盼,同时互相低声交流,陌生的,寻常的,各种事。
“你们俩怎么样了?”箫凝和仲影在人群后面。她将相机暂时易主,他接过去,端正,将镜头对准艺术品。“后天你还走么,不然干脆留下吧。”
她看向他的侧脸,说:“我们大学的时候不是达成过共识吗?为了一个人去一座城市是多傻的事。”
“我可不记得,一定是你们达成了共识,但我不在。”
树叶沙沙作响,携来几分萧瑟,空气中带着潮湿的凉意,让身体渐渐冷下来。再过几分钟,艺术家就要亲手划出火光,投向她长久以来的心血。
“可能是我想多了,”符黎再度低垂眼眸,“他哥哥找我说了话,好像在暗示我生个女孩。”
“拿绿卡的代价。但是,你们商量了吗。”
“……我没告诉他有这件事。”
“难以启齿?”令儿只向前方望着。
她自言自语般地回应:“我怕他会给出我想要的回答……那样,我就没有理由不留在这儿了。”
避之不谈,一部分为了保持清醒,另一部分为了给贪婪留有余地。颜令儿多少懂得其中的用意,轻轻笑她:“冷血的女人。”
“只是小聪明而已。”她抱紧了双膝,“说说你吧,你父亲……怎么样了。”
“就是……”令儿顿了顿,“就是你能想象到的破事,一个从不负责的男人,找上门来想要重新控制你。”
“他找到你了……有危险吗?”
“小时候我打不过他,但现在不一定了。”
关于童年创伤,令儿只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而那些,符黎从未亲身经历。在过去,她的母亲与父亲给了她充裕的爱,不强硬,也不隐晦,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因为恰好,她是他们的女儿。
“我想和他彻底断绝关系,我们。但是我妈有点儿软弱……她喜欢看武侠片,英姿飒爽的,自己反而下不了决心。”
“箫凝知道吗?”
“我不想连累她。”
天色更沉。女艺术家找到了属于她的那一刻,把火丢进镂空的中心。火焰跳耀,升高,捕梦网般的结绳和羽毛绽开了,像要飞舞,又像逃离。为什么无火的时候它看上去酷似旋转木马,有了光亮却变成一座牢笼。她们仰起头注视着那儿,仿佛听见消逝的零落声响。蓦地,符黎想起仲影和梦境中的那只黑兔子,想起他们说过的话。
——也许“上辈子”已经是了。
——在一个不幸的世界里,幸运是一种特权。
病症、伤痛、出生……人们面临着盛大的随机事件,犹如蒙住眼睛向圆盘丢出飞镖。符黎的目光变得朦胧,为自己天生就拥有的一些东西感到愧疚。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对不起。”
她轻声说。令儿撑起下巴,看着她,谴责得有些温柔:“我不知道为一个人留在一个地方算不算傻,但我知道,你是个傻瓜。”
“是啊,”她眨着眼,笑了,将水光泛去,“那又怎么样。”
她们站起来,望向前方。那里光芒四溢,装置的羽翼缓缓飞旋,向地面倾倒。“等我准备好,就去处理这件事。”令儿挽了一下符黎的手臂,如同以前,走在树影斑驳的大学校园。那晚,如她所说,哀伤延迟了一整天,终于涌上来。她忆起有关那个同龄女孩的一切,她的语气,她偶尔来照照寝室门后的穿衣镜,她买又贵又不实用的衣服……所有都逝去了,不复存在。她走到窗边,面对异国的白夜,无声地哭了出来。
清晨,冷风吹进屋子,阳光迟迟不落下来,被阴沉的云翳挡在天际。他们今天没有计划,可以去海边,也可以进入岛屿上匮乏的茂盛森林,无所谓哪里,只是随便走走。剩下几十个小时,她不再刻意收回想要牵住他的手,却仍旧心神难安。她描了眉,笔触不如昨日平稳,还不小心把一盒化妆品扫到地上。几乎同时,外面传来叩门声。仲影前去应门,过一会儿,他走回来,低身碰了碰符黎的长发,示意她出去。
不好的预感。颜令儿站在门口,满面忧愁——她极少露出这种表情。酒店走廊里空空荡荡,一片寂静,只有侍者远去的脚步声。
“……你看班群了吗。”
“还没,怎么了?”
令儿严峻的口吻让她的心脏沉重地坠痛了一下。
“班长走了。”
“什么?”
“好像是抑郁症。”
符黎冲回床边拿起手机。大学的班级群组霎时跃至对话列表顶端,显示有99则未读讯息。许久未联络的同学都出现了:惋惜、怀念、花、白色的蜡烛、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气”、庄子、上帝和存在主义。她向上滑动,浏览着,但仿佛自己是一具机械。寝室群里,小乐和南南提起密闭的房间和炭火,认为那是“比较轻松”的了结方式。然后,她看见班长发送的最新动态,她的家人登上了账号,如同时常在社交网络上见到的那样,代为宣告女儿的离世。
她转过头看向门口的朋友。所有思绪都停滞了,被锁进房间里洁白的墙面上。令儿别开视线,盯着门边的木质柜子,不知道应不应该回忆起过去。
“我们今天去哪里。”
符黎摇了摇头,突然想起了什么,打开了自己的移动支付软件。
“那让仲老师决定吧……”令儿长叹道。
“你看,班长上周还在帮我回收能量。”
她举起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上周二早上八点的讯息。“你的过期能量被我复活啦”——一条来自好友的自动通知。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这项支付软件里的公益项目成了两人之间唯一的交集。符黎总是忘记收取绿色能量,而班长总是顺手帮忙挽救。她在那儿感谢了她,今年和去年都有,但始终未曾得到回应。
“啊……真的。”
“……”
“我们晚几分钟再出发吧,我有点胃疼。”
“我带药了,需要吗?”
“我也带了。”
“那待会儿见。”
符黎送走令儿,关门,坐回到床上。她想到她们的大学,宿舍楼里一间间老旧寝室,女孩子们挤在里面,睡着吱吱作响的上下铺。班长就住在她们对门,隔着楼道里两块光滑的地砖,一步之遥。她梳着齐刘海,披肩发,尖下巴,后来某个学期做了近视手术,摘掉了厚厚的眼镜。她很热情,爱笑,喜欢过来借些奇怪的小东西。有一次,她穿着拖鞋敲门,问正躺在上铺看书的符黎“你们有没有银耳”。在宿舍使用电器是违规的,但那天,她说她想煲汤。为什么不去食堂问问呢?她起身回答。结果班长真的在那里要到了一点儿处理过的银耳,还有几块冰糖。
五六年过去了,许多事都已经变成碎片,不时潜下去,不时浮起来。记忆模糊的时候,符黎会下意识怀疑它究竟有没有在现实中发生过。可她仍然记得班长那碗汤的味道像滚烫的糖水。毋庸置疑,她们是认识的。现在,她死了,选择自戕。她尊重她的决定,但感觉身体各处隐隐作痛。死亡并不少见。当年,她因为时间安排没有选择名为“死亡哲学”的选修课。但也许人拥有灵魂;也许下个月,小行星要撞击地球,没有人类能幸免于难。她呆滞地思考着,如果当初选了那门课,它会给自己留下什么。
仲影收拾了她摔碎的眼影盒,听见两人在门口的对话。符黎背对他,注视着门边的墙壁。她可能需要些时间独处。他等待着,维持静默,直至她主动开口。
“这真的是件很坏的事吗?”
她问。他走到她身侧坐下,没有直接回答。
“对于不再睁开眼睛的人而言,死亡的是我们。”
他置换了视角,提供一种颇具文学性的回应。
“是啊……”
她从中感到些许宁静,连意识都慢了下来。死亡的是我们。在那之中,究竟什么是常态,什么才是偶然。
过了一会儿,她又说:
“永生也不意味着永远幸福。”
“有时生命越长,痛苦越多。”他说。
“你觉得神志清醒的状况下,自杀是人的自由吗?”
“人已经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
他们有相同的想法。符黎就像要自我说服那样,与他聊起了死亡。她的躯体产生痛感,理智却还在运作。五分钟后,箫凝前来敲门,说她们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
雪国南部的最后一站由仲影决定。她们没有关心目的地,只跟随他上了通往湖畔的公交车。景色在倒退:垂下的屋檐,窗台,树篱,绿得幽暗的林荫路。途中,符黎与颜令儿不断说起大学同学,如今他们在哪里,在做什么,谁和谁还有没有在一起,当年哪位老师升职成了院长。湖边不久就到了,或许也很久。水是蓝色的,在阴天下,一眼望不尽边缘的岸。
这里的风景令人心境平和。人们聚集在岸边某处,大约二十几个人,在清冷的异国已经算得上热闹。旁边立了一块板子,用几种语言写着一句话:完成即是消逝。人群围着一个圆形镂空装置,栏杆竖立,外层架着一圈结绳和装饰物,犹如一盏梦幻的捕梦网。
“一位装置艺术家。”仲影把手机递过来。屏幕上是那位女艺术家的社交账号,图片记录了她的生活以及创作过程。她为这件艺术品花费了六年,去了远方,如今她要做好最后一步:点火,让它旋转起来,然后崩塌。
“六年,只存在这一瞬……”符黎喃喃自语道。
“重要的是过程。”
她听过许多次类似的话语,但从未有哪一句比眼下这一刻的更深入人心。
风吹得湖水泛起层层波纹。颜令儿从另一侧走来,说想再和她聊聊。她们坐在了稍远的草地上,各自望着那座圆形装置。低落与伤感的时候,人们总是容易敞开心扉。
“你说她怎么会得抑郁症呢?”
她紧皱眉头,好像胃里仍然不舒服。
“没准和我们的专业有点关系,也没准……抑郁是人类的常态吧。”
方才在车上,两个人不约而同避开了有关班长的话题,但如果不去谈论,就好像解不开心中的郁结。
符黎轻声叹息,又自责道:“如果每次她帮我复活能量,我都说一句谢谢……”
令儿摇了摇头:“不要想那些了,其实当年和班长最熟的也不是我们。”
“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是觉得很不真实。”
“别忘了,悲伤会延迟发作。”她提醒道,“不过,至少她不会衰老了,还比咱们先一步确定到底有没有上帝和孟婆。”
“是啊……”符黎垂下目光,“就算没选择这种方式……你看昨天的新闻了吗,南方城市,街头随机伤人。”
“看了,伤的都是女孩。”她忽然冷笑了一声,“人生苦短,死就死了,没死的时候就凑合活吧。”
这不像令儿会吐露的态度。上次她也提过殉情,但更早之前,她分明说的是“yolo”。符黎抬起头,思忖着。湖边,女艺术家在等候降临——一个她认为合适的时机。人们翘首以盼,同时互相低声交流,陌生的,寻常的,各种事。
“你们俩怎么样了?”箫凝和仲影在人群后面。她将相机暂时易主,他接过去,端正,将镜头对准艺术品。“后天你还走么,不然干脆留下吧。”
她看向他的侧脸,说:“我们大学的时候不是达成过共识吗?为了一个人去一座城市是多傻的事。”
“我可不记得,一定是你们达成了共识,但我不在。”
树叶沙沙作响,携来几分萧瑟,空气中带着潮湿的凉意,让身体渐渐冷下来。再过几分钟,艺术家就要亲手划出火光,投向她长久以来的心血。
“可能是我想多了,”符黎再度低垂眼眸,“他哥哥找我说了话,好像在暗示我生个女孩。”
“拿绿卡的代价。但是,你们商量了吗。”
“……我没告诉他有这件事。”
“难以启齿?”令儿只向前方望着。
她自言自语般地回应:“我怕他会给出我想要的回答……那样,我就没有理由不留在这儿了。”
避之不谈,一部分为了保持清醒,另一部分为了给贪婪留有余地。颜令儿多少懂得其中的用意,轻轻笑她:“冷血的女人。”
“只是小聪明而已。”她抱紧了双膝,“说说你吧,你父亲……怎么样了。”
“就是……”令儿顿了顿,“就是你能想象到的破事,一个从不负责的男人,找上门来想要重新控制你。”
“他找到你了……有危险吗?”
“小时候我打不过他,但现在不一定了。”
关于童年创伤,令儿只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而那些,符黎从未亲身经历。在过去,她的母亲与父亲给了她充裕的爱,不强硬,也不隐晦,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因为恰好,她是他们的女儿。
“我想和他彻底断绝关系,我们。但是我妈有点儿软弱……她喜欢看武侠片,英姿飒爽的,自己反而下不了决心。”
“箫凝知道吗?”
“我不想连累她。”
天色更沉。女艺术家找到了属于她的那一刻,把火丢进镂空的中心。火焰跳耀,升高,捕梦网般的结绳和羽毛绽开了,像要飞舞,又像逃离。为什么无火的时候它看上去酷似旋转木马,有了光亮却变成一座牢笼。她们仰起头注视着那儿,仿佛听见消逝的零落声响。蓦地,符黎想起仲影和梦境中的那只黑兔子,想起他们说过的话。
——也许“上辈子”已经是了。
——在一个不幸的世界里,幸运是一种特权。
病症、伤痛、出生……人们面临着盛大的随机事件,犹如蒙住眼睛向圆盘丢出飞镖。符黎的目光变得朦胧,为自己天生就拥有的一些东西感到愧疚。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对不起。”
她轻声说。令儿撑起下巴,看着她,谴责得有些温柔:“我不知道为一个人留在一个地方算不算傻,但我知道,你是个傻瓜。”
“是啊,”她眨着眼,笑了,将水光泛去,“那又怎么样。”
她们站起来,望向前方。那里光芒四溢,装置的羽翼缓缓飞旋,向地面倾倒。“等我准备好,就去处理这件事。”令儿挽了一下符黎的手臂,如同以前,走在树影斑驳的大学校园。那晚,如她所说,哀伤延迟了一整天,终于涌上来。她忆起有关那个同龄女孩的一切,她的语气,她偶尔来照照寝室门后的穿衣镜,她买又贵又不实用的衣服……所有都逝去了,不复存在。她走到窗边,面对异国的白夜,无声地哭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