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准备过新年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转眼就到年底。
吴氏的宝贝儿子杨昌富也回来了,他平时都在镇上的学院上学,偶尔才会回来一两天,这过年学院也就放假了。
他虽然放假了但整天的往镇上跑,听吴氏的话说是他跟着县太爷去认识镇上的有钱人,为了以后做官打关系。
马上要过年了,临水村家家户户也都忙了起来,就连小孩子都帮着干些活,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
在临水村有个过年的顺口溜:“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杀年猪,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杨家没有分家,肖月也就不用自己准备什么,只要在干活的时候过去帮忙就行了。
祭灶神要用灶糖,肖月不会做就只能烧火了,灶糖是李氏和林氏两个人做的。
当然吴氏是负责监工的,她就坐在厨房门口看着三个儿媳妇做灶糖防止她们偷吃。
到了晚上杨老爷子带着杨家的三个儿子一起在厨房里祭灶神。
打扫房子也好办,就各自扫自己的屋子。
吴氏这个时候也没有叫几个媳妇来扫是自己动手,因为在吴氏的屋子里藏着钱、钥匙、吃食等,她不愿让别人知道放这些东西的地方就只能自己动手了。
李氏是囫囵地打扫完,就出门聊天了。
林氏则是闭着门在屋里打扫,也不怕那些灰尘呛到她。林氏这个人是个心思多的,她生怕杨家的其他人看到了他们三房屋里的东西,整天关着自己屋子的门。
肖月跟杨昌发成亲时他们的屋子刚清洁过的,屋里还很干净,肖月就只把东西都整理了一下象征性的收拾收拾。
磨豆腐那天是肖月做饭的日子,一大早吴氏就把泡好的黄豆给了她,让她拿到村里有磨坊的那家去磨成豆浆。村里有磨坊的那家就是卖豆腐的,村里人只有过年的时候会做豆腐,平日里吃的那么一点儿都是从豆腐坊买。
豆腐坊是一户姓陈的人家开的,这家人是一对30多岁的夫妇,村里人都叫他们豆腐叔,豆腐婶。两人只有一个儿子叫陈俊,平日里他都赶着牛车到各处去卖豆腐,集会的时候去镇上卖豆腐,这家人是村里的有钱人。家里去年刚盖了新屋,一座漂亮的青砖房,用石头围的院墙,看起来整齐干净。前面是豆腐坊后面是住的地方,磨完豆子给5文钱就行。
肖月到的时候前面没有人,她就在门口喊人:“豆腐婶,在吗?”
“在呢,”随着声音豆腐婶出来了满脸是笑,系着围裙,手上还拿着扫帚,“是昌发媳妇呀,来磨豆子。”
“嗯。豆腐婶在扫屋子。”
“嗯,把院子后面收拾一下,行了,你把豆子倒上去,我去把驴子赶过来。”
“好,谢谢婶子了。”
“没事没事。”
肖月把豆子倒到了磨盘上,豆腐婶把驴子牵了过来,在驴子的眼睛上蒙了块布,驴子就开始绕着磨盘转圈。肖月则跟豆腐婶在聊天。
磨完之后肖月付了钱就提着豆浆回去了,豆腐是吴氏亲自做的,因为这是过年时招待客人的菜,吴氏不放心几个媳妇的手艺,每年都是她自己做,豆腐做好之后她都会端到自己的屋里。
杨家养了2只猪,卖了一只杀一只,杀的那只猪有一大半的肉都卖掉了,按照吴氏的话就是过年有个肉味就行了,肉吃的多了明年就该饿肚子了。
杀猪那天,屠户一早就过来了,杨老爷子带着杨昌贵和杨昌发一起打下手,肖月跟林氏一起烧热水。屠户的手艺很好,把猪杀了之后帮着把肉分块,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提着猪头走了。
在临水村讲究些的人家除了给屠户付钱外还会给几斤肉,吴氏把钱看得很重,觉得屠户拿钱办事就不应该再收肉了,因此每年都是把猪头给屠户。
到了蒸馒头的那天,一大早吴氏就把三个媳妇都喊了起来,面是前一天就和好的,屋子里面暖和放在里面一夜就发好了。
临水村的习俗就是在年前的时候蒸好几锅的馒头和包子,一是在正月里吃,二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粮食能够丰收,家家有余粮。临水村的人一般都会在腊月二十六的左右几天蒸馒头,而蒸馒头的那天家里是不能来外人的,不然不吉利会惊到主管粮食的仓神。因此谁家要是蒸馒头的话就会把家门关着,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家在蒸馒头就不会去串门。
包子的馅就是豆腐、白菜、萝卜,因为要用的量多所以前一天的时候就已经全部清洗干净切成了小丁,现在就只要调味和匀就好了,面就是玉米面和白面掺和的。
吴氏带着三个媳妇包包子,像揉面这种力气活就是杨昌贵干,杨大宝在烧火。第一锅的时候一定要有包子,因为出锅之后先要祭神才能吃,大人们在忙小孩子就跑前跑后的。
等包子出锅祭神之后一个个顾不得烫就往嘴里送,这个时候大人们也就不管他们了。不过吴氏对于媳妇还是要管的每人两个多了没有,整整忙活了一天才全部弄完,把包子馒头都放到瓦盆里面,吴氏就全部端到了自己的屋子里。
肖月对于吴氏的这种性子已经是懒得理了,吴氏喜欢讲所有的东西都握在自己的手中,这几天为了过年准备的肉、豆腐、馒头、包子等她都放进了自己的屋子,搞得屋子里面各种味道都有而且落脚的地方也越来越小。
今天蒸了馒头就没有做晚饭,吴氏给每个人分了馒头、包子,肖月端了分的3个馒头和2个包子以及一大碗水回了屋子,今天家里忙肖月也只能隔一会儿进屋看看杨昌发,他一个人屋子里也是很无聊。
屋子里面杨昌发也是一直盯着门口,肖月进来他马上说:“媳妇,回来了,馒头蒸完了?”
肖月点头,把晚饭端给杨昌发吃,她忙了一天已经腰酸背痛的,没有胃口吃饭,洗漱完了就浑身无力地躺在了杨昌发的身边。
杨昌发吃完了转身看到肖月闭着眼睛躺在自己身边,他伸手在肖月的腰上慢慢的按着,身体紧绷的酸疼在杨昌发的按摩下慢慢放松,不知不觉肖月就睡着了,杨昌发知道她是累了,给她盖好被子自己也躺在她的身边睡了过去。
第二十章 心又近了一步
大年三十这天,因为晚上要吃年夜饭,吴氏连早饭都没有让媳妇做,只是给每个人热了一个馒头,然后就赶着众人都去忙活了。
在家里各个地方都要贴上神像,水井旁边贴龙王,正对着门口的是土地神,粮仓那里是仓神,院子里是天地神,堂屋中央是财神,大门上是门神,灶神二十三已经贴了就不用贴了,还有门上的春联,杨家因为有杨昌富这个读书人所以春联都是他写。
下午申时的时候,吴氏带领着三个儿媳妇做年夜饭,杨老爷子带着杨昌贵、杨昌富和杨大宝、杨二宝、杨三宝去了坟上烧纸。杨昌发走不了远路就没有去,过年了要去祖坟上烧纸请祖宗回去过年,顺便看看家里的日子,以保佑日子会越来越好,所以年夜饭不管怎样都要做好。
年夜饭做好之后还要把家里的地都扫一遍意味“扫穷”也就是送穷出门,扫过之后直到大年初二都不能再动扫帚,不然就会把好运扫掉。
等到天快要黑的时候吴氏就给所有的神上香,每个神像前面点根成人食指般大小的蜡烛和三根香,一切都弄好之后就去放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使得整座小山村都热闹起来。鞭炮的声音加上香火的味道以及饭菜的香味凑成了浓浓的年味。
杨家每一年的鞭炮都是杨昌富这个体面人去放的,今年也不例外。
在杨昌发的腿养了一个月的时候,肖月回娘家让自己的爹给做了双前世的那种腋下拐杖,她用布和棉花做了个厚垫子放在顶端,这样杨昌发也就可以下地了,今天他也来到了堂屋跟大家一起吃年夜饭。
尽管平时吴氏很抠但是年夜饭还是不敢糊弄的,因此年夜饭也是有鸡有鸭有肉,还有一条鱼,这已经是很丰富的。大家吃的还算是开心,杨老爷子还拿出了一坛子的酒和三个儿子高兴的喝着,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吃完了年夜饭就各自回了屋,守夜就由一家之主的杨老爷子来守。
肖月扶着杨昌发慢慢地走回了屋子,杨昌发显然是喝的高兴了,回屋之后还在傻笑。肖月拧了毛巾过来给他擦了手和脸,又给他洗了脚然后让他躺进了被窝里。她洗漱完毕换上自己做的睡衣,刚躺进被窝里面就被拉进了一个怀抱,肖月担心着杨昌发的腿所以不敢乱动,“你别乱动,小心腿。”
杨昌发嘿嘿地傻笑着说:“没事,都这么长时间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转眼就到年底。
吴氏的宝贝儿子杨昌富也回来了,他平时都在镇上的学院上学,偶尔才会回来一两天,这过年学院也就放假了。
他虽然放假了但整天的往镇上跑,听吴氏的话说是他跟着县太爷去认识镇上的有钱人,为了以后做官打关系。
马上要过年了,临水村家家户户也都忙了起来,就连小孩子都帮着干些活,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
在临水村有个过年的顺口溜:“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杀年猪,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杨家没有分家,肖月也就不用自己准备什么,只要在干活的时候过去帮忙就行了。
祭灶神要用灶糖,肖月不会做就只能烧火了,灶糖是李氏和林氏两个人做的。
当然吴氏是负责监工的,她就坐在厨房门口看着三个儿媳妇做灶糖防止她们偷吃。
到了晚上杨老爷子带着杨家的三个儿子一起在厨房里祭灶神。
打扫房子也好办,就各自扫自己的屋子。
吴氏这个时候也没有叫几个媳妇来扫是自己动手,因为在吴氏的屋子里藏着钱、钥匙、吃食等,她不愿让别人知道放这些东西的地方就只能自己动手了。
李氏是囫囵地打扫完,就出门聊天了。
林氏则是闭着门在屋里打扫,也不怕那些灰尘呛到她。林氏这个人是个心思多的,她生怕杨家的其他人看到了他们三房屋里的东西,整天关着自己屋子的门。
肖月跟杨昌发成亲时他们的屋子刚清洁过的,屋里还很干净,肖月就只把东西都整理了一下象征性的收拾收拾。
磨豆腐那天是肖月做饭的日子,一大早吴氏就把泡好的黄豆给了她,让她拿到村里有磨坊的那家去磨成豆浆。村里有磨坊的那家就是卖豆腐的,村里人只有过年的时候会做豆腐,平日里吃的那么一点儿都是从豆腐坊买。
豆腐坊是一户姓陈的人家开的,这家人是一对30多岁的夫妇,村里人都叫他们豆腐叔,豆腐婶。两人只有一个儿子叫陈俊,平日里他都赶着牛车到各处去卖豆腐,集会的时候去镇上卖豆腐,这家人是村里的有钱人。家里去年刚盖了新屋,一座漂亮的青砖房,用石头围的院墙,看起来整齐干净。前面是豆腐坊后面是住的地方,磨完豆子给5文钱就行。
肖月到的时候前面没有人,她就在门口喊人:“豆腐婶,在吗?”
“在呢,”随着声音豆腐婶出来了满脸是笑,系着围裙,手上还拿着扫帚,“是昌发媳妇呀,来磨豆子。”
“嗯。豆腐婶在扫屋子。”
“嗯,把院子后面收拾一下,行了,你把豆子倒上去,我去把驴子赶过来。”
“好,谢谢婶子了。”
“没事没事。”
肖月把豆子倒到了磨盘上,豆腐婶把驴子牵了过来,在驴子的眼睛上蒙了块布,驴子就开始绕着磨盘转圈。肖月则跟豆腐婶在聊天。
磨完之后肖月付了钱就提着豆浆回去了,豆腐是吴氏亲自做的,因为这是过年时招待客人的菜,吴氏不放心几个媳妇的手艺,每年都是她自己做,豆腐做好之后她都会端到自己的屋里。
杨家养了2只猪,卖了一只杀一只,杀的那只猪有一大半的肉都卖掉了,按照吴氏的话就是过年有个肉味就行了,肉吃的多了明年就该饿肚子了。
杀猪那天,屠户一早就过来了,杨老爷子带着杨昌贵和杨昌发一起打下手,肖月跟林氏一起烧热水。屠户的手艺很好,把猪杀了之后帮着把肉分块,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提着猪头走了。
在临水村讲究些的人家除了给屠户付钱外还会给几斤肉,吴氏把钱看得很重,觉得屠户拿钱办事就不应该再收肉了,因此每年都是把猪头给屠户。
到了蒸馒头的那天,一大早吴氏就把三个媳妇都喊了起来,面是前一天就和好的,屋子里面暖和放在里面一夜就发好了。
临水村的习俗就是在年前的时候蒸好几锅的馒头和包子,一是在正月里吃,二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粮食能够丰收,家家有余粮。临水村的人一般都会在腊月二十六的左右几天蒸馒头,而蒸馒头的那天家里是不能来外人的,不然不吉利会惊到主管粮食的仓神。因此谁家要是蒸馒头的话就会把家门关着,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家在蒸馒头就不会去串门。
包子的馅就是豆腐、白菜、萝卜,因为要用的量多所以前一天的时候就已经全部清洗干净切成了小丁,现在就只要调味和匀就好了,面就是玉米面和白面掺和的。
吴氏带着三个媳妇包包子,像揉面这种力气活就是杨昌贵干,杨大宝在烧火。第一锅的时候一定要有包子,因为出锅之后先要祭神才能吃,大人们在忙小孩子就跑前跑后的。
等包子出锅祭神之后一个个顾不得烫就往嘴里送,这个时候大人们也就不管他们了。不过吴氏对于媳妇还是要管的每人两个多了没有,整整忙活了一天才全部弄完,把包子馒头都放到瓦盆里面,吴氏就全部端到了自己的屋子里。
肖月对于吴氏的这种性子已经是懒得理了,吴氏喜欢讲所有的东西都握在自己的手中,这几天为了过年准备的肉、豆腐、馒头、包子等她都放进了自己的屋子,搞得屋子里面各种味道都有而且落脚的地方也越来越小。
今天蒸了馒头就没有做晚饭,吴氏给每个人分了馒头、包子,肖月端了分的3个馒头和2个包子以及一大碗水回了屋子,今天家里忙肖月也只能隔一会儿进屋看看杨昌发,他一个人屋子里也是很无聊。
屋子里面杨昌发也是一直盯着门口,肖月进来他马上说:“媳妇,回来了,馒头蒸完了?”
肖月点头,把晚饭端给杨昌发吃,她忙了一天已经腰酸背痛的,没有胃口吃饭,洗漱完了就浑身无力地躺在了杨昌发的身边。
杨昌发吃完了转身看到肖月闭着眼睛躺在自己身边,他伸手在肖月的腰上慢慢的按着,身体紧绷的酸疼在杨昌发的按摩下慢慢放松,不知不觉肖月就睡着了,杨昌发知道她是累了,给她盖好被子自己也躺在她的身边睡了过去。
第二十章 心又近了一步
大年三十这天,因为晚上要吃年夜饭,吴氏连早饭都没有让媳妇做,只是给每个人热了一个馒头,然后就赶着众人都去忙活了。
在家里各个地方都要贴上神像,水井旁边贴龙王,正对着门口的是土地神,粮仓那里是仓神,院子里是天地神,堂屋中央是财神,大门上是门神,灶神二十三已经贴了就不用贴了,还有门上的春联,杨家因为有杨昌富这个读书人所以春联都是他写。
下午申时的时候,吴氏带领着三个儿媳妇做年夜饭,杨老爷子带着杨昌贵、杨昌富和杨大宝、杨二宝、杨三宝去了坟上烧纸。杨昌发走不了远路就没有去,过年了要去祖坟上烧纸请祖宗回去过年,顺便看看家里的日子,以保佑日子会越来越好,所以年夜饭不管怎样都要做好。
年夜饭做好之后还要把家里的地都扫一遍意味“扫穷”也就是送穷出门,扫过之后直到大年初二都不能再动扫帚,不然就会把好运扫掉。
等到天快要黑的时候吴氏就给所有的神上香,每个神像前面点根成人食指般大小的蜡烛和三根香,一切都弄好之后就去放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使得整座小山村都热闹起来。鞭炮的声音加上香火的味道以及饭菜的香味凑成了浓浓的年味。
杨家每一年的鞭炮都是杨昌富这个体面人去放的,今年也不例外。
在杨昌发的腿养了一个月的时候,肖月回娘家让自己的爹给做了双前世的那种腋下拐杖,她用布和棉花做了个厚垫子放在顶端,这样杨昌发也就可以下地了,今天他也来到了堂屋跟大家一起吃年夜饭。
尽管平时吴氏很抠但是年夜饭还是不敢糊弄的,因此年夜饭也是有鸡有鸭有肉,还有一条鱼,这已经是很丰富的。大家吃的还算是开心,杨老爷子还拿出了一坛子的酒和三个儿子高兴的喝着,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吃完了年夜饭就各自回了屋,守夜就由一家之主的杨老爷子来守。
肖月扶着杨昌发慢慢地走回了屋子,杨昌发显然是喝的高兴了,回屋之后还在傻笑。肖月拧了毛巾过来给他擦了手和脸,又给他洗了脚然后让他躺进了被窝里。她洗漱完毕换上自己做的睡衣,刚躺进被窝里面就被拉进了一个怀抱,肖月担心着杨昌发的腿所以不敢乱动,“你别乱动,小心腿。”
杨昌发嘿嘿地傻笑着说:“没事,都这么长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