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夫子告诫她,三年内不许她动手制香,若是小玩小闹弄些胭脂水粉却是可以的,只不许独自制香,有香方子也不能。
制香是个极复杂的事,就怕她学了半调子偏兴冲冲的想制一回,香没制好,反把人的兴致作疲了,以后再学不成名堂了。
许夫子考量的确有道理,香道如医道一般,不学习不知其深奥,玲珑看了这些书,依然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只觉愈看愈浑沌,没奈何,只能死记硬背下来,等有一日能愈看愈清明,那才算是真正入了门。
茹婉只翻了翻书,就觉深晦难懂,她是实没耐心学这个,有学这个的功夫,不如多学几个花样,多记几种绣法,多掐几朵头花。玲珑见她真不感兴趣,便笑笑不说话了,只是礼还是要学的。
学了礼,日后别人无礼时,就有了反驳的依据,才能站在制高点来制约他人;学了规矩,在自己不出格时,也能管制出了格的人……礼与规,既是压迫与制约,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工具。
只是如今,怕是没有哪个女子有这种觉悟。
顾父比在徽南忙多了,那时隔三差五的会与知交朋友们相聚,现在半旬才能抽出一天时间带儿子们出去,每日上衙很早,下衙又晚,府里点了灯,他才回来,带着一身汗水捂酸的味道。即便是这样,他也不爱洗澡,就只用湿棉巾通身擦一遍,换上一套薄绸单衫,和家人闲坐说话。
如今家里,内事安顺,顾父便不多言这个,外事也不好说,说了也没人能听懂,就只能孩子们的事。
维梌已经十九岁了,能成亲了,维杞十八岁,也能说亲了,维樘十六岁,也能说亲了,玲珑十三了,更要说亲了……忽啦啦,几个孩子都到了要成家立业的年纪,孩子们都平安长成了,可喜可贺,不免也要感慨一下,光阴如棱催人成长也催人老。
维梌是订了亲的,原来是等他考中就成婚,结果这两年事太多,一直没考成,今年秋天是一定要回淮南考的。如今已不管他考不考得中了,他还能等,人家姑娘却是不能等了,再等就要误了花信,冬天必是要成婚的。
只是他未婚妻的家族,也远在徽南,两地相隔几百里,还隔了数条江河,下聘礼、娶新妇都比较麻烦,且原来计划好的嫁娶份例也要变一下。
顾父顾母两个商量着,给每个庶子多添三百两,去岁给茹婳多添了二百两,今年再给维梌多添三百两,已是家里能拿出的全部银两了。毕竟顾家之前就没甚存余,来苏北的时间又短,家里能拿出来的就只这么多了,纵是再有心,也无力了。
还得趁早去请期问期,这么远的路,两三趟下来,也就到冬天了,那时维梌刚好从淮南回来,正好成婚。
时间挺紧,如今就该准备起来了。
歇了一月有余的顾母不得不再次接手家事。
这才发现,家里那四个钻滑的妇人,如今可老实,也不偷奸耍滑了,也不说主人家不厚道了,各自管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种了不大不小一块菜田,每日勤快的很。玲珑答应她们,每日除了家用的蔬菜之外,剩余的都由她们自已处理,或是送人或是售卖,全凭她们。只是菜要是种的不好,这差事就要收回来了,日后只给她们每月三百大钱,若是闹事不服管教或是吃酒赌博,就撵出去。
然后,四个妇人就顺服了。
厨房定了菜例,每日再不用愁该做什么饭食了,这些菜品几日就换一轮,大家都觉着新鲜,厨下省事还省钱。
跟在小郎们身边的人,管理的也严格了,小郎们读书时,不许他们去外面混耍,或是在学院打扫卫生,或是跟在厨房打下手,顺便学两手煮饭的本事,日后小郎们出门游学时,也不必风餐露宿。有时会被玲珑打发出去,去市井里打听物价,粳米是多少钱一升,糙米是多少钱一升,精盐是多少钱一斤,粗盐是多少钱一斤,生肉价是多少,水货的价格各是多少……跑了几天,物价都打听出来了,几个小子也不敢再随意出入府宅了,宁愿在家洒扫大院子,都不愿晒的汗流浃背问的口干舌燥跑的脚底起泡了。
顾母还当玲珑问这些只是为了防止厨房的人贪污了家里的钱物,怕玲珑抠那些蝇头微利而担了苛刻吝啬的名声,特意说教了一回。
玲珑哭笑不得。
顾父倒没料到玲珑会有此一举,不免欣慰,又怕自己猜的不对,也是特意问了玲珑为何这么做。
玲珑说:“归家回在船上听闻闽州患了海匪,苏北与闽地一衣带水的,怕这里也生乱。商家的信息大多比较灵通,若有事,他们定能先于众人得到消息,由此……未乱时,盐粮价不动,若有乱像,盐价粮价必是会有大变动……”
顾父真是又骄傲又惋惜,还带了些许的生气,气这个孩子太自作主张了,外面的事自有他们来操心,她一个小娘子整日操这些成何体统。
终是不忍再苛责,寻了一天,带家里几个小郎在市井中磨了一天,问了许多事,终于让家里几个小郎知道了些人间俗事。纸上谈来的浅,只通个皮毛,要知世事,还得走进世俗中去。
维杞维樘感悟有限,唯有维梌,自从上次迷茫之后,经过此次的体验,心里好似突然明朗了许多,只是他如今,尚且不敢对圣人之言有所怀疑,也不敢对朱子程子通释有所怀疑,可若是不设怀疑,那便是自己错了?一时,整个人又陷入了新的迷茫中。
所幸,他要回淮南了,这一路,又将多留给他一些新的思考。
时人多称:“行万里路,莫如读万卷书。”是谓知而后行。维梌如今的认知体系太浅,无法说出这个学说的悖论处,只能慢慢一点点的探索,走完万里路再说是先知还是先行。
五月一毕,维梌维杞两个就带人回淮南了,今年终于有机会回祖地,两人还带了祭祖的任务,顺便看望一回祖地的族人和亲眷们。
维梌兄弟两走了没几天,大伯家在外游学的大堂兄和一众同游突然来了苏北。
大堂兄维枃身形高瘦,遗传了邹家的大高个儿,一路行来,受了不少风霜,又瘦又黑,精神却足,笑起来也爽朗,论不上多英俊,却是个很有气度的男子。
游历至江南,维枃有些问题不得解惑,就转道来苏北向叔父请教,正好也有些问题要和维梌探讨一番,只是不巧,维梌正好出门了。
别家的学子如何,顾家是不管的,但在顾家,考中秀才后,必是要游学的,游历这一番,于学问上能凝炼精进不少,于世态人情上,也通达不少,有了这两样打底,幸而为官之后,才不至于做了糊涂事,带累家里名声。
只能说,顾祖父的这项决定英名极了,顾大伯与顾父都曾是游历过的,所以才能寒门学子身份挤身入了书香门第。
维枃在苏北没住多长时间,歇了十几天,也辅导了维樘十几天的功课,然后又与一众同游们离开了。
玲珑顺便将给顾祖父顾祖母等人带的东西让维枃捎回来,维枃也是第一次捎这么多的东西,两个人可拿不了,特意买了一匹马,驮着东西回冀中。
家里就这么一时热闹一时冷清的,除了准备维梌的亲事,顾母完全不理外事,在她心里,好生打发走维棦就是大事,好生将维梌的新妇娶回来也是大事,余者,都与她相关不大。
横竖家里的天是由丈夫顶着,只要丈夫一直在,家里的天就蹋不了。
她就是如此相信着丈夫,也在玲珑的指点下,有条不紊的备着维梌的婚事,一切就绪,只等维梌回来,去徽南迎亲。
23. 变故,武将,亲事 三更合一
眼瞅着入冬了, 维梌还没回来,顾母整日念叨,虽说维梌不是她生的, 可养了这么些年, 和亲生的也不差什么,孩子出门了,该挂念还是会挂念的。
维梌的亲娘姓舍, 很少见的姓氏,很安分,生了儿女, 自己一概不管, 儿子交由家主教养, 女儿教由主母教养, 平日就是低头做针线,话也不多,但还是对维梌的新妇抱了些好奇的。
和顾母闲聊时就好奇的问:“维梌的新妇相貌如何?”
顾母说:“我也只见过两面, 是个腼腆的孩子, 样貌倒是俊的很,说话也文静, 那品性和茹婳有两分相像。”
舍姨娘想了会儿也想不出是个怎么样的俊法, 又说:“容貌如何倒是其次,只要品行不错着就好。”
另一个叶姨娘就笑:“除非是天生的坏种, 正经细心教养过的姑娘, 品行都是不会差的。”
顾母也说:“这话很是,想必是不差的,咱们家大人与她们家大人是旧交情了,她们家也是见过大郎许多次的, 原是顾念着两家交成通家之好才愿意结亲的,若是自家孩子品行不佳,是不能同意结这门亲的。”
正是这话,舍姨娘于是放了心,又想着,若是品行好,本事不如家里这三个小娘子也使得,回家来,有的是时间教。如果有能耐,则更好了,日后也不怕她撑不起家事。
制香是个极复杂的事,就怕她学了半调子偏兴冲冲的想制一回,香没制好,反把人的兴致作疲了,以后再学不成名堂了。
许夫子考量的确有道理,香道如医道一般,不学习不知其深奥,玲珑看了这些书,依然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只觉愈看愈浑沌,没奈何,只能死记硬背下来,等有一日能愈看愈清明,那才算是真正入了门。
茹婉只翻了翻书,就觉深晦难懂,她是实没耐心学这个,有学这个的功夫,不如多学几个花样,多记几种绣法,多掐几朵头花。玲珑见她真不感兴趣,便笑笑不说话了,只是礼还是要学的。
学了礼,日后别人无礼时,就有了反驳的依据,才能站在制高点来制约他人;学了规矩,在自己不出格时,也能管制出了格的人……礼与规,既是压迫与制约,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工具。
只是如今,怕是没有哪个女子有这种觉悟。
顾父比在徽南忙多了,那时隔三差五的会与知交朋友们相聚,现在半旬才能抽出一天时间带儿子们出去,每日上衙很早,下衙又晚,府里点了灯,他才回来,带着一身汗水捂酸的味道。即便是这样,他也不爱洗澡,就只用湿棉巾通身擦一遍,换上一套薄绸单衫,和家人闲坐说话。
如今家里,内事安顺,顾父便不多言这个,外事也不好说,说了也没人能听懂,就只能孩子们的事。
维梌已经十九岁了,能成亲了,维杞十八岁,也能说亲了,维樘十六岁,也能说亲了,玲珑十三了,更要说亲了……忽啦啦,几个孩子都到了要成家立业的年纪,孩子们都平安长成了,可喜可贺,不免也要感慨一下,光阴如棱催人成长也催人老。
维梌是订了亲的,原来是等他考中就成婚,结果这两年事太多,一直没考成,今年秋天是一定要回淮南考的。如今已不管他考不考得中了,他还能等,人家姑娘却是不能等了,再等就要误了花信,冬天必是要成婚的。
只是他未婚妻的家族,也远在徽南,两地相隔几百里,还隔了数条江河,下聘礼、娶新妇都比较麻烦,且原来计划好的嫁娶份例也要变一下。
顾父顾母两个商量着,给每个庶子多添三百两,去岁给茹婳多添了二百两,今年再给维梌多添三百两,已是家里能拿出的全部银两了。毕竟顾家之前就没甚存余,来苏北的时间又短,家里能拿出来的就只这么多了,纵是再有心,也无力了。
还得趁早去请期问期,这么远的路,两三趟下来,也就到冬天了,那时维梌刚好从淮南回来,正好成婚。
时间挺紧,如今就该准备起来了。
歇了一月有余的顾母不得不再次接手家事。
这才发现,家里那四个钻滑的妇人,如今可老实,也不偷奸耍滑了,也不说主人家不厚道了,各自管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种了不大不小一块菜田,每日勤快的很。玲珑答应她们,每日除了家用的蔬菜之外,剩余的都由她们自已处理,或是送人或是售卖,全凭她们。只是菜要是种的不好,这差事就要收回来了,日后只给她们每月三百大钱,若是闹事不服管教或是吃酒赌博,就撵出去。
然后,四个妇人就顺服了。
厨房定了菜例,每日再不用愁该做什么饭食了,这些菜品几日就换一轮,大家都觉着新鲜,厨下省事还省钱。
跟在小郎们身边的人,管理的也严格了,小郎们读书时,不许他们去外面混耍,或是在学院打扫卫生,或是跟在厨房打下手,顺便学两手煮饭的本事,日后小郎们出门游学时,也不必风餐露宿。有时会被玲珑打发出去,去市井里打听物价,粳米是多少钱一升,糙米是多少钱一升,精盐是多少钱一斤,粗盐是多少钱一斤,生肉价是多少,水货的价格各是多少……跑了几天,物价都打听出来了,几个小子也不敢再随意出入府宅了,宁愿在家洒扫大院子,都不愿晒的汗流浃背问的口干舌燥跑的脚底起泡了。
顾母还当玲珑问这些只是为了防止厨房的人贪污了家里的钱物,怕玲珑抠那些蝇头微利而担了苛刻吝啬的名声,特意说教了一回。
玲珑哭笑不得。
顾父倒没料到玲珑会有此一举,不免欣慰,又怕自己猜的不对,也是特意问了玲珑为何这么做。
玲珑说:“归家回在船上听闻闽州患了海匪,苏北与闽地一衣带水的,怕这里也生乱。商家的信息大多比较灵通,若有事,他们定能先于众人得到消息,由此……未乱时,盐粮价不动,若有乱像,盐价粮价必是会有大变动……”
顾父真是又骄傲又惋惜,还带了些许的生气,气这个孩子太自作主张了,外面的事自有他们来操心,她一个小娘子整日操这些成何体统。
终是不忍再苛责,寻了一天,带家里几个小郎在市井中磨了一天,问了许多事,终于让家里几个小郎知道了些人间俗事。纸上谈来的浅,只通个皮毛,要知世事,还得走进世俗中去。
维杞维樘感悟有限,唯有维梌,自从上次迷茫之后,经过此次的体验,心里好似突然明朗了许多,只是他如今,尚且不敢对圣人之言有所怀疑,也不敢对朱子程子通释有所怀疑,可若是不设怀疑,那便是自己错了?一时,整个人又陷入了新的迷茫中。
所幸,他要回淮南了,这一路,又将多留给他一些新的思考。
时人多称:“行万里路,莫如读万卷书。”是谓知而后行。维梌如今的认知体系太浅,无法说出这个学说的悖论处,只能慢慢一点点的探索,走完万里路再说是先知还是先行。
五月一毕,维梌维杞两个就带人回淮南了,今年终于有机会回祖地,两人还带了祭祖的任务,顺便看望一回祖地的族人和亲眷们。
维梌兄弟两走了没几天,大伯家在外游学的大堂兄和一众同游突然来了苏北。
大堂兄维枃身形高瘦,遗传了邹家的大高个儿,一路行来,受了不少风霜,又瘦又黑,精神却足,笑起来也爽朗,论不上多英俊,却是个很有气度的男子。
游历至江南,维枃有些问题不得解惑,就转道来苏北向叔父请教,正好也有些问题要和维梌探讨一番,只是不巧,维梌正好出门了。
别家的学子如何,顾家是不管的,但在顾家,考中秀才后,必是要游学的,游历这一番,于学问上能凝炼精进不少,于世态人情上,也通达不少,有了这两样打底,幸而为官之后,才不至于做了糊涂事,带累家里名声。
只能说,顾祖父的这项决定英名极了,顾大伯与顾父都曾是游历过的,所以才能寒门学子身份挤身入了书香门第。
维枃在苏北没住多长时间,歇了十几天,也辅导了维樘十几天的功课,然后又与一众同游们离开了。
玲珑顺便将给顾祖父顾祖母等人带的东西让维枃捎回来,维枃也是第一次捎这么多的东西,两个人可拿不了,特意买了一匹马,驮着东西回冀中。
家里就这么一时热闹一时冷清的,除了准备维梌的亲事,顾母完全不理外事,在她心里,好生打发走维棦就是大事,好生将维梌的新妇娶回来也是大事,余者,都与她相关不大。
横竖家里的天是由丈夫顶着,只要丈夫一直在,家里的天就蹋不了。
她就是如此相信着丈夫,也在玲珑的指点下,有条不紊的备着维梌的婚事,一切就绪,只等维梌回来,去徽南迎亲。
23. 变故,武将,亲事 三更合一
眼瞅着入冬了, 维梌还没回来,顾母整日念叨,虽说维梌不是她生的, 可养了这么些年, 和亲生的也不差什么,孩子出门了,该挂念还是会挂念的。
维梌的亲娘姓舍, 很少见的姓氏,很安分,生了儿女, 自己一概不管, 儿子交由家主教养, 女儿教由主母教养, 平日就是低头做针线,话也不多,但还是对维梌的新妇抱了些好奇的。
和顾母闲聊时就好奇的问:“维梌的新妇相貌如何?”
顾母说:“我也只见过两面, 是个腼腆的孩子, 样貌倒是俊的很,说话也文静, 那品性和茹婳有两分相像。”
舍姨娘想了会儿也想不出是个怎么样的俊法, 又说:“容貌如何倒是其次,只要品行不错着就好。”
另一个叶姨娘就笑:“除非是天生的坏种, 正经细心教养过的姑娘, 品行都是不会差的。”
顾母也说:“这话很是,想必是不差的,咱们家大人与她们家大人是旧交情了,她们家也是见过大郎许多次的, 原是顾念着两家交成通家之好才愿意结亲的,若是自家孩子品行不佳,是不能同意结这门亲的。”
正是这话,舍姨娘于是放了心,又想着,若是品行好,本事不如家里这三个小娘子也使得,回家来,有的是时间教。如果有能耐,则更好了,日后也不怕她撑不起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