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是。”邵芸琅如今越发觉得谢家是个好归处,可她实在没什么机会见到谢渊。
    “到了。”秦晗跳下马车,伸手扶了邵芸琅一把,瞧见她下车与走路的姿态,秦晗双愣了一下。
    总觉得这位二妹妹礼仪形态都练得极好,她似乎总能在不经意的地方让人眼前一亮,可平日却藏得极深。
    不过想想她在家里的处境也能明白一二,庶女总归是庶女,太出挑可不是什么好事。
    “天下第一楼,没想到嫂子竟然订到了这里的位置。”邵芸琅抬头看着那御赐的牌匾说道。
    秦晗双红着脸说:“是你大哥定的,走吧,他们应该都在。”
    上到二楼,邵芸琅果然看到了一家子兄弟姐妹,连最小的邵子瑞都在,还挺齐。
    第151章 状元游街
    邵宛妍瞧见她便说:“二姐姐不是不想出门么?怎么来了?”
    邵芸琅站到她身旁,正好能看到外头的街道,视野极好,“嗯,被人拖出来的。”
    邵宛妍以为是秦晗双带邵芸琅出门的,娇嗔道;“还是大嫂的面子大。”
    邵宛卿坐在一旁喝茶,听到这话瞥了秦晗双一眼,或许是梁氏常在她耳边唠叨,她对这位大嫂也不如之前的喜欢了。
    她们都是要嫁出去的女儿,而大嫂将来也会是武侯府的当家人,她不得不与大嫂搞好关系。
    秦晗双没有解释,坐在邵子瑜身旁,两人也没有过多的交流,但就是能让人看出是一对恩爱夫妻。
    说起来,这二人成亲后一直如胶似漆,邵子瑜从前很少会反抗梁氏,但也因秦晗双和梁氏吵过嘴了,否则梁氏也不会恨死了这个儿媳妇。
    邵芸琅当个旁观者,目前看邵子瑜还算不错,但男人啊,过了这个新鲜劲,就未必能保持这份初心了。
    “来了来了,快看,新科状元要来了!”
    殿试结束后,皇榜昭告天下,一甲三人的大名也随之传遍全国。
    邵芸琅即使没有关注皇榜也知道这一届的状元郎是谁,但当她看到与徐衍同行的二人时,还是有些惊讶。
    没想到这一届的榜眼和探花都是熟人。
    探花是礼部尚书府的岳大郎,也就是谢灵之的未婚夫,榜眼则是后来在朝中与徐衍势不两立的一名南方学子。
    “状元郎好年轻啊!”有人惊呼道。
    “这一届的一甲都是年轻俊才啊,天佑大庆!”
    “听说状元郎还未成亲,这一下,家里的门槛肯定都要被媒婆踏平了。”
    “可不是,他家就在京城,揭榜那日,徐家就被邻居亲朋挤满了,大宴宾客三日,可惜,徐老爷没能撑到看到儿子中状元就闭眼了。”
    “嗨,那老家伙当初对儿子女儿冷心冷肺,死了好,否则将来肯定拖状元郎的后腿。”
    邵芸琅在二楼都能听到许多小道消息,徐衍的父亲去世在意料之中,当初溪源庵被烧,她后来与徐母也没见过,更不知道她是否收留了那位毁了容的烧火丫头。
    如果这辈子那丫头还是成了徐衍的妾,那只能说二人有缘了。
    徐衍骑着马儿,胸前绑着大红花在街上行走,时不时有人丢东西下来,闹得他一直脸红红的,这简直比殿试还折磨人。
    路过天下第一楼时,他瞥见二楼窗户那有个眼熟的姑娘,与其他女子瞧见自己的态度不同,她大大方方地露着脸,平静地看着他,与他对视也丝毫不怂。
    一段时日不见,她似乎长大了不少,也变得更加好看了。
    只是,那样的家世,自己便是中了状元也高攀不上的。
    邵芸琅看着他们远去,回头说:“好了,看也看完了,咱们是不是该用膳了?”
    “你就知道吃!不过今日大哥请客,咱们就尝一尝这天下第一楼的美食吧!”邵宛妍开心地说。
    饭后,邵子瑜先离开了,他还在书院读书,每隔几日才能回来一趟。
    剩下的女孩子们带着一个小娃娃也没地方去,便准备打道回府。
    出门时,隔壁的厢房门开了,走出了几个风度翩翩的公子哥。
    邵芸琅一眼就瞧见了谢渊,他无论和谁站在一起都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个,当然,并不仅仅是因为他长得好看。
    而是这样的天气,旁人都穿着单件薄衫,只有他还要披一件薄披风。
    两边正好堵在走廊上,进退不得。
    对方瞧见是一群姑娘家,忙退到一旁让出位置,彬彬有礼的模样让人心生好感。
    邵芸琅走过谢渊身前时抬头看了他一眼,对方与她对视笑了笑,指了指她的脸颊。
    邵芸琅伸手一摸,才发现嘴角粘着一颗芝麻,竟然一直无人发现。
    她开口无声地说了句:“多谢。”
    谢渊轻轻颔首,看着她走下楼梯。
    邵宛卿走在后头,瞧见他二人的互动,心思活络起来。
    她怎么就没想到谢家呢?这谢渊虽说病入膏肓,可不也一直活着吗?
    听说皇帝原先中意的四皇子妃是谢灵之,消息才刚传出来,谢灵之就定了亲,但谢家这股助力,四皇子肯定也是非常想要的。
    邵宛妍上车后说:“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今日若是碰到的是杨钺那群纨绔,肯定不会这般有礼。”
    邵宛茹与她同辆车,听到这话也只是胡乱应了一声,自从刚才见过状元游街后就一直心不在焉,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回家。
    等进了自己的院子,房门一关,邵宛茹趴在桌上哭了起来。
    丫鬟们束手无策,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邵宛茹哭累后才与心腹丫鬟说:“如今大姐婚事已定,二姐似乎也有了眉目,可我的亲事呢?大伯母根本提都没提,母亲远在西北,难道就任由我的亲事无人管吗?”
    “姑娘,不会的,您可是堂堂威远大将军的嫡女,听说来上门提亲的人不少,只是大夫人都给回绝了。”
    “是啊,提亲的人不少,可是谁我们都不知道,大伯母连说都没跟我说一声就全回绝了,外头的人一听,还以为武侯府的三姑娘有多挑剔呢。”
    “可能是不合适吧。”丫鬟只能如此安慰道。
    邵宛茹今日瞧见那状元郎的风采,懵懂地体会到了一丝情愫,由此想到了自己的亲事,越想越伤心。
    她只比邵宛卿小半岁而已,同龄的女孩一个个都有好消息传来,她怎能不急?
    “笔墨伺候,我要给爹娘写信。”
    邵宛卿一回府就去找梁氏,听到梁氏正在屋里训话,话里话外都是对大嫂的不满。
    她敲门进去,让丫鬟们退下,抱怨道:“娘,您又和大嫂置气!”
    “谁敢和她置气啊,她如今翅膀硬的很,对我视若无睹了。”
    “您盯着大嫂做什么?这家里的事情还不够您忙的吗?之前说的二妹妹的亲事,您可让人去打听了?”
    说起正事,梁氏也认真起来,“那赵府如今也不如从前风光了,驸马也无实职,我们真的要与他家结亲?”
    邵宛卿哪管赵家如何,她当初只是想将邵芸琅送到长公主身边受难罢了。
    她笑了笑,温婉地说:“也对,是我考虑不周了,赵家确实配不上二妹妹的身份,那您看,谢家如何?”
    第152章 送信
    “谢家?哪个谢家?”梁氏怀疑地看向邵宛卿,以为她糊涂了。
    邵宛卿在她身旁坐下,轻轻靠在她肩膀上,小女儿姿态尽显,轻声说:“就是谢首辅家啊,咱们武侯府的门第也不差。”
    梁氏眼中露出宠溺的神色,抚摸着女儿的长发,“可谢家并没有适龄的郎君,你总不能让那孽种给谢家二老爷做填房吧?”
    谢二老爷年轻时丧妻,如今年过三十还是单身一人,给他做媒的人也很多。
    “她一个庶女,继室也不是不能做,不过我认为她跟谢家幼子更般配。”
    “你疯了!”梁氏推开她,皱眉问:“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正经人家谁会与那病秧子结亲?”
    “娘,谢渊虽然病体难愈,可他才貌双全,又正当年,我听说谢家也有意为他挑选妻室,这个时候与谢家结亲必定是雪中送炭的恩情,可以促进两家情谊。”
    “但外人只会说我这个嫡母苛待庶女,连你也会被人诟病的。”
    “可若她自己喜欢呢?谢渊的才貌不用我多说了吧,女孩子很容易心动的。”
    梁氏认真想了想,这桩婚事当然是利大于弊的,谢首辅乃是文臣之首,这样的家世配庶女绰绰有余。
    “只怕谢老夫人不会愿意要一个庶女做儿媳。”
    别看谢渊娶妻难,可那也是谢家太挑剔的原因,否则有大把的人家愿意将女儿送去给那个病秧子。
    “好事多磨,外祖母与谢老夫人颇有交情,不如让外祖母先去探探口风?”
    “行吧,我会安排的。”梁氏盯着她说:“我知道你在为将来铺路,这很好,但你也要记住,位置越高,越应该爱惜羽毛,就如同四皇子一般,一步错就难以回头了。”
    “是,女儿谨记。”
    邵芸琅并不知道因为那短暂的接触,邵宛卿就将主意打到她身上了,如果她知道,肯定要拍手叫好。
    这简直是瞌睡了送枕头,替她达成心愿啊。
    “姑娘,您这本诗集看过许多遍了,抄也抄过好几遍了,怎么还在看?”惜月好奇地问。
    邵芸琅最近都在研读谢渊出过的一本诗集,他确实有才,做的诗比旁人多了几分看透生死的淡然,很能触动她的心扉。
    “博山君子,这是哪位大师?”
    “我也不知,随便看看罢了。”邵芸琅骗她说。
    “您上次让我去找的四书五经注解似乎也是这位大师的。”
    “嗯。”她放下笔,对惜月说:“你明日外出替我送一封信,要亲手交到孙小福手中。”
    “可孙小福不是南下还未归么?”
    邵芸琅拍了下脑袋,她竟然忘了这回事,“罢了,那等他回来吧。”
    惜月瞧了一眼紧闭的书房门,压低声音问:“姑娘怎么不用青碧的兄长了?如果只是送信,他也行啊。”
    闺阁女子,除了她们这些丫鬟,确实没什么可用之人,邵芸琅如今要办一件事都是千难万难。
    “罗松婚期将近,就不去麻烦他了。”邵芸琅淡淡地说。

章节目录

庶女嫡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北木南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北木南乔并收藏庶女嫡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