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谢府,二人看到门外站着四五名访客,正在与门房拉拉扯扯。
    见到二人回来,门房赶紧跑来汇报:“表公子,这几位说是要见您,我跟他们说您不在府上,他们非要进去等。”
    谢灵之诧异地打量着那几人,穿着打扮看着只是普通的老农,与她并无交集。
    “这位就是谢岑谢公子吧?”几人围了过来,神色拘谨,眼神躲闪,像是有口难言。
    “你们是……?”
    一名老农看看左右,见无外人才道出实情,“不瞒公子,我们几位是这附近的蚕农,想通过您见一见谢家三夫人,有事相求,还请行个方便。”
    “见我三婶?”谢灵之提高警觉,认真问道:“你们找她何事?她一个妇道人家并不管外面的事。”
    “唐突之处还请见谅,我们也是……也实在没办
    法,才来碰碰运气的,个中缘由,想亲口与谢三夫人说道。”
    谢灵之不明所以,不敢私自做主,只说:“你们请告知姓名与来历,我进去找三婶汇报一声,见与不见全看她自己。”
    “应该的应该的……”五人相继报出姓名与身份,竟然来自不同的村镇,而且全是养蚕为生的蚕农。
    谢灵之吩咐门房招待他们用些茶水和食物,满心疑虑地进门。
    大堂里灯火通明,有笑声传来,谢灵之问下人:“家中有访客?”
    “是徐大人来了。”
    “徐衍,他来做什么?”谢灵之嘀咕了一句,带着蔡晨走了进去。
    原来徐衍是来辞别的。
    他要赴京上任了,姑苏这边也交接清楚了,明日就要回京。
    蔡晨听到这消息时双目瞪大,心中腹诽:这人一定是故意选择与姐姐同日回京,好结伴而行。
    他还不死心!
    蔡晨又萌生了要送邵芸琅回京的想法,姐姐很快就要嫁给杨大哥了,可不能被这道貌岸然的徐大人勾走。
    谢灵之与他相熟,身份不用掩饰,寒暄了几句就去找邵芸琅。
    “我见他们打扮朴素,表情不像作假,就是不知所谓何事,你要见他们吗?”
    邵芸琅也甚是好奇,吩咐人去带人进来,自己换了一身衣裳去见客。
    她不好独自见客,便拉了谢灵之和蔡晨作陪,还有谢府的管家在场。
    等听明了他们的来意,邵芸琅更加惊讶了。
    “你们求我收购你们的生丝?”
    邵芸琅不明白这样的请求从何而来。
    第407章 买卖
    “为何找我?”邵芸琅继续问道。
    几人齐齐跪下,给邵芸琅磕了个头,几乎是含着眼泪哭诉道:“我们这一带的蚕农,从前都是将生丝卖给沈家。
    自从沈家生意败了后,今年春天就没人来找我们买生丝了,我们以为是商家不懂我们那儿有货,便带着样品到城里来找买家。
    四处打听求人采买,可得到的答案都是一致的,姑苏商会统一定了生丝采购价格,比往年翻了一番。”
    蔡晨不解地问:“那不是好事吗?”
    蚕农们摇头叹气,“我们本也以为是好事,可价格上涨后,今年的绸缎价格必然上涨,那么所需要的蚕丝就少了,我们这一带的蚕丝也就无人问津了。”
    邵芸琅知道是这个理,那年绸缎价格猛涨,她和杨钺大赚了一笔,但与往年相比,那一年卖出去的绸缎也是最少的一年。
    生丝价格涨了,必定带动绸缎的价格上涨,东西一贵就不好卖了。
    “那你们来求我作何?我并不是商人。”邵芸琅不解地问。
    难道他们以为自己办了善堂就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了?
    “我们知道,也实在是走投无路才来求您,村里人都说您是女菩萨,救了许多人。
    今年一整年的蚕丝都还压在手里,分文收入也无,我们几个村子的蚕农都快吃不上饭了。
    您不是商人,所以您肯定不必遵循商会的规定,我们愿意按往年九成的价格卖给您,数量有些多,但您可
    以运到外地转卖,绝对不会让您吃亏的。”
    这买卖听着就极为划算。
    谢灵之这样不懂庶务的都能听出盈利来,于是好奇地问:“难道就没有其他商人压低价格去收购?那商会定的价格大家为何都要遵守?”
    邵芸琅解释说:“姑苏商会有官府扶持,入会的商家极多,一旦违背了商会的规定,他们在某个行业可能就混不下去了。
    但铤而走险的商人肯定有,就不知道后果如何了。”
    “您说的对,夏天时,有商人偷偷来找我们买丝,价格都定好了,定钱也付了,结果货还没出村子就被商会的人给拦了,那商人被打个半死,据说还是外地来的。”老蚕农说完这话,脸上满是绝望。
    他们无法理解,他们正当买卖怎么就错了,往年沈家一支独大,一直压低生丝的价格,他们不得不卖。
    好不容易沈家倒了,他们以为终于能正常交易了,没想到又来这一出。
    再这么下去,他们这些养蚕为生的村子都不要活了。
    邵芸琅没去接触这一行,也就没听过这件事,听着匪夷所思,但定然是对某些人有利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站在权利顶峰的人,只需一个简单的指令,就能难倒底层一大片人。
    这就是现实。
    “夫人,我们的蚕丝都是上等品质,处理的非常干净,每道工序都十分严谨,您尽可以验货。”
    邵芸琅在思考,他们这样的人家,小打小闹的生意可
    以做,毕竟谁家没有几间嫁妆铺子?
    可一旦做大了,性质就不一样了,传出去难免有辱家风,与民争利,又是这最下等的商贾之事,容易生出事端。
    “我们也知道这要求十分难为人,可实在是走投无路了,还请夫人救救我们!”几人跪着磕头,每一下都敲在在场几人的心头上。
    蔡晨忍不住站出来说:“姐姐,不如我……”
    “闭嘴!”邵芸琅呵斥一声,不允许他插手此事。
    她就算做再大的买卖,无非是让人诟病,但蔡晨如果行商,那前程就完了。
    “你们一共有多少生丝?”
    “我们五个村子加起来,一共有上万斤的生丝。”
    “这么多?”蔡晨瞪大了眼,这么多生丝能做多少布匹?
    “我们这气候好,一年三季可养蚕,积累下来就多了。”
    怕邵芸琅嫌多,一名蚕农焦急地说;“您如果要不了这么多,买一半也成,价格……价格还能再商量。”
    “老程头,你疯了?”其他几人忙制止他,这个价格已经是他们能接受的底线了,再低,他们连老本都要赔进去了。
    邵芸琅心中算了一遍,对他们说:“我可以答应你们,但我有要求,具体的事情明日我让管事与你们细谈。”
    老农们激动地再次磕头跪谢,怕她变卦,立即说:“那我们在门外等着,明日不知是哪位管事与我们详谈?”
    邵芸琅让丫鬟去看看松烟回来了没有,并且吩咐管家;“在
    前院给他们安排个住处,就在谢府住上一宿。”
    “不用不用,我们去外头随便找家客栈住下便是了。”
    “我今夜与管事合计合计,或许明日一早就能定下来,你们在府上方便随传随到。”
    几人这才惊喜交加地跟着管家出去了。
    等松烟进来,邵芸琅已经写下了初步的计划。
    蔡晨和谢灵之都没离开,他们也想知道,邵芸琅会如何处理这批生丝。
    这对他们来说是极为陌生的领域,哪怕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最好的办法。
    松烟听完事情的经过,只说了一句:“属下可以秘密押运货物出去,买家找远一些的,不会让人察觉。”
    “不,我要光明正大地买下这批蚕丝,在城外建一座属于慈幼堂的织造坊,找师傅教他们纺织与印染,等孩子长大些,就能进织造坊做事,给自己赚生活费。”
    “这恐怕不容易,如今善堂里十岁以上的孩童只有八人,就算全都学会了,人手也不足。”
    “所以我打算从那五个村子里招工,养蚕的农户对蚕丝再熟悉不过,会纺织的妇人也不少,我们解决了他们一个大难题,冬日无事,正好来帮我们织布。”
    松烟觉得这思路是好的,只是起步有点难,而且这批生丝数量极多,他们一个刚起步的织造坊未必能消耗完。
    邵芸琅继续说:“这第一批生丝留下一部分织布,剩余的做成丝棉袄、丝棉被,轻便保暖,如果速度够快
    还能赶上今年冬天用。”
    松烟笑着说:“这样一来确实简单许多,就算一时间卖不完也可以来年再售卖,那我明日就去寻地方建坊厂。”
    “让他们将第一批货送到郊外的农庄,先在那边开工,等你建好了坊厂再搬地方。”邵芸琅叮嘱他:“记住,对外就说这些蚕农善心大发,家里囤积了大量的生丝卖不出去,半卖半送给慈幼堂的孩子与老人,让他们寒冬有衣穿有被盖,要让商会那些人无话可说。”
    “是,属下明白。”
    “如有捣乱者,一律押送官府处置。”
    第408章 出行
    几位老蚕农一宿没睡,聚在一起等消息。
    “那谢三夫人是答应了,可难免家里人不同意,或是办事的下人不同意,她一个妇道人家,能做的了主吗?”
    虽然村里去慈幼堂做事的人将谢三夫人夸的很好,但那都是外面看着好,在家里能当家作主才是真的好。
    “瞧她那气派不像假的,今天也就知道答案了,咱们耐心等等。”
    “上万斤的生丝,谢三夫人拿得出那么多银两吗?”
    “别操心这个,若是拿不出来,她就不会答应了,实在为难,咱们也可以通融的,这么大的府邸,赊着明年给后年给都行,还怕她赖账了不成?”

章节目录

庶女嫡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北木南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北木南乔并收藏庶女嫡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