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的打算是陶竹真的到了23岁之后再怀孕,不知道各位宝子怎么看呢
第66章 这章比较流水账 探讨学问,时光大法,庄文考秀才
胜过其他考生就赢了?
庄文细细品了品这句话, 随后不由点头,有道理!
他忙低头喝了一口碗里的五谷豆浆,口感有点浓稠, 有一些颗粒感,甜甜的,很香。
“味道很好。”他真心实意的夸赞:“竹哥儿的手艺真的不错。”
“那如果摆摊卖这个,肯定能卖得出去吧?”
黎荞也在喝他那碗豆浆,这五谷豆浆是拿绞肉器做出来的, 细腻程度不如破壁机,带着一些沙沙的颗粒感。
但正是这种颗粒感, 让这种五谷豆浆多了一丝特殊的风味, 黎荞很爱喝。
“当然!味道很好,而且所需的原料不是很贵重。”庄文点头,换做是他, 他是愿意买的。
“所以挣钱这件事, 说难也不难,这个五谷豆浆所需的原料可以随意搭配, 喜欢红枣的,里面可以放几颗红枣。喜欢其他豆类、杂粮的,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添加。”
“咱们大盛, 不管是山区还是临海, 亦或者是平原, 都能找到这些杂粮,所以, 若文哥你将来写策论题, 甭管题目上给出的地点在哪里, 你都可以将这个五谷豆浆写上。”
“这个肯定不能带动一地百姓致富, 但能让官府挣几个小钱。有了这点小钱,就可以搞物资、粮食储备。”
“那你就是给出了实际的、可以操作的措施。比起其他考生的纸上空谈,那你明显胜出。”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黎荞说完喝了口豆浆润口,他看着庄文,等庄文的回答。
庄文睁大了眼睛,赶紧放下手里的碗:“老弟,你是说要把这个五谷豆浆的做法教给我?”
“这个很简单,一学就会。”
黎荞点头。
“不成不成,这是你想出来的挣钱法子,我怎么能用?再说了,我若是用了,那到时候你怎么办?”
庄文赶紧摇头,不同意此事。
“说句讨打的,文哥,我能想到的挣钱法子,不止这一种,所以你该用就用。这法子万能,不管放在什么地区都适用。”
黎荞笑眯眯的道。
庄文:“……”
他长长一叹,可不是嘛,他这老弟的脑袋转的可快了,而且还是有效转动,挣钱的小妙招那是层出不穷啊。
他站起身来,对着黎荞深深作了一揖:“老弟大恩,我这做哥哥的无以为报,这五谷豆浆的方子多少银子?我得买下来。”
“不值几个钱,不需要花银子买。况且,今年圣上会不会出类似的策论题还不一定呢。”
“如今咱们只是以防万一。”
黎荞摇头,拒绝庄文的提议。
看庄文还要再开口,他又道:“等你真的用上了考上了秀才,那咱们来说此事,如何?”
“嗯……这样也好。”
庄文想了想,点头。
“文哥,来,坐坐坐。”黎荞招呼他坐下,他话还没说完:“其实,就算是没有挣钱小妙招,但只要比别的考生多一个步骤,那我觉得也行。”
“什么步骤?”庄文刚在椅子上坐稳,闻言立马朝黎荞跟前凑去,半个身子都歪到了椅子外。
不用挣钱也行?
迎着庄文怀疑、疑惑的眼神,黎荞点头:“我说的这个步骤就是做好平日的物资储备,精打细算。”
“官府收取赋税之后,朝廷允许留下一部分以供官府的日常运转,这留下来的一部分粮食和银子,不要每次都花完,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而且,平日里也可以干点其他的增加官府的收入,有山的,就搞点山货,草药,猎物。有水的,捞点鱼。没山没水的,也可以想办法搞点新吃食。”
“比如说搞个鸡蛋灌饼,煎饼果子。”
提到这两样久违了的吃食,黎荞忍不住停顿了一下。
其实末世来了之后,基地食堂里是有这两种饼的,这两种饼不需要太稀奇的食材,基地食堂可以做。
但他当时只想着修炼,对吃吃喝喝不感兴趣,所以仔细算来,自从末世后,他再也没吃过这两样普通小吃了。
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恰好这时庄文询问什么是鸡蛋灌饼、煎饼果子,他便笑了一下,详细描述了这两种吃食的做法。
庄文听的忍不住流口水,虽然还没吃到嘴巴里,但黎荞整出来吃食就没有不好吃的!
“扯回来扯回来,咱们说正事儿。”
黎荞看庄文思绪飘的有些远,便赶紧把话题往回拉。
“当然,这些小吃不能让当地官府发大财,这些小吃所挣的银子在大灾害跟前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但最起码你拿出态度来了,你是认真要做实事的。”
“别的考生想的都是灾祸发生了之后该如何做,而你想的却是如何预防灾祸,你比别人多打了几口井,多挖了一条河,那你就是比别人提前一步,你走在了别人前头。”
“换做你是批卷人,你喜欢哪种考生?”
庄文:“……”
仔细思索了一番,他忍不住拍了拍大腿,是这个理儿啊!
天下像是黎荞这般满脑子新奇点子的人是少数,绝大部分考生都如同他一般,只知道老老实实的答题,所以他只需要比别人提前半步,那就赢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伸出大拇指在黎荞眼前狠狠晃了几下。
黎荞忍不住笑:“我只是在瞎分析,圣心难测,我说的不一定准。”
“我觉得应该就是这样!”
庄文倒是很有信心。
因为不管怎么看,黎荞此话都极其有理。
什么是醍醐灌顶。
这就是了。
扒拉开他的脑壳给他灌输智慧!
这些话语,私塾的陈夫子从未说过。
陈夫子只是让所有人都死记硬背,先把圣上的文章背熟了,然后一句一句的联系四书五经,再配合着常规的救灾手段,用这种法子去写文章。
用这种法子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没有任何新意。但黎荞此话给他指引了方向!
“老弟,就凭你这聪明劲儿,拿下秀才还不是抬抬手的事儿。”
“……不不不,没真的试过,哪里敢说这种话。况且,我现在只是读了四书五经,三史三传还没看呢。”
黎荞摆手,他对他自己可没有百分百的信心。
“这都是最基本的,考的是记忆力,你现在年轻,背东西记的快,依我看等不到秋收,你就能把三史三传给背完。”
庄文现在对黎荞是心服口服,如同黎大山黎春桃那般,已经开始盲目自信了。
但黎荞闻言,摆手摆的更厉害了:“文哥,《史记》是个拦路虎,我现在可没信心能战胜它。”
说《史记》是拦路虎,那可真的一点儿都不假,因为《史记》一共有五十多万字。
五十多万字!
他买的一整套史记,每一本都好厚好厚。
相应的注释书,更是好厚好厚好厚!
买的时候,看伙计一下子从书架上取下了十本书,他头皮立马就麻了一下。
现在真的该开始读了,他头皮又开始麻。
古代人读书不容易啊,且不说这厚厚的书有多难背,光是要买这一套书,哪怕是手抄本,也要花费二十多两银子。
就算是不买手抄本,而是自己抄写,那全书抄写下来,所花费的笔墨纸砚也是一笔不小的银子。
况且,《史记》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汉书》,《汉书》一共是八十万字,比《史记》还多了二十多万字!
若说他看到《史记》时是头皮发麻,那他看到《汉书》时只想昏过去,怪不得古代读书人考科举得花费几十年的功夫!
另外,《左传》也将近二十万字。
再加上《东观汉记》、《公羊传》、《榖梁传》的字数,他可没信心在秋收前背完。
他只打算在秋收前把三史三传给读熟,搞清楚其具体的意思,背不背的,等进了私塾再说吧。
一味的闷头苦读并不能让他考上科举,他需要夫子的指点。
想到今年的艰难征程,他忍不住叹气:“我不明白为什么科举考试要考那么多历史书。”
这不是在故意为难人么?
考三传他还能理解,因为三传是对五经之一《春秋》的解释和补充。
但三史那么多字,干嘛要考呢。
“因为这三本不仅仅是历史书,还记载了旁的东西,天文地理,制度律法,很是全面。比如说《汉书》中的食货志篇,涉及到了农业和货币,这是讲财政、经济的,官员肯定要懂相关的知识。”
庄文倒是很理解。
“……行叭。”
黎荞心情沉重的点头。
他之前只是把《史记》和《汉书》买回来了,具体的内容他还没来得及看。
如庄文所说,这两本书若是不单单讲历史,那读书人的确该学,这些通过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将来是要做官的。
圣上肯定不喜欢只会背书讲大道理的官员。
圣上要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下属。
这般想着,他又问了庄文一些问题,越问,他越心平气和,对这两本大部头的抵触情绪也慢慢消减。
咳,之前是他文盲,以为这两本书只讲历史和人物,是他肤浅了。
第66章 这章比较流水账 探讨学问,时光大法,庄文考秀才
胜过其他考生就赢了?
庄文细细品了品这句话, 随后不由点头,有道理!
他忙低头喝了一口碗里的五谷豆浆,口感有点浓稠, 有一些颗粒感,甜甜的,很香。
“味道很好。”他真心实意的夸赞:“竹哥儿的手艺真的不错。”
“那如果摆摊卖这个,肯定能卖得出去吧?”
黎荞也在喝他那碗豆浆,这五谷豆浆是拿绞肉器做出来的, 细腻程度不如破壁机,带着一些沙沙的颗粒感。
但正是这种颗粒感, 让这种五谷豆浆多了一丝特殊的风味, 黎荞很爱喝。
“当然!味道很好,而且所需的原料不是很贵重。”庄文点头,换做是他, 他是愿意买的。
“所以挣钱这件事, 说难也不难,这个五谷豆浆所需的原料可以随意搭配, 喜欢红枣的,里面可以放几颗红枣。喜欢其他豆类、杂粮的,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添加。”
“咱们大盛, 不管是山区还是临海, 亦或者是平原, 都能找到这些杂粮,所以, 若文哥你将来写策论题, 甭管题目上给出的地点在哪里, 你都可以将这个五谷豆浆写上。”
“这个肯定不能带动一地百姓致富, 但能让官府挣几个小钱。有了这点小钱,就可以搞物资、粮食储备。”
“那你就是给出了实际的、可以操作的措施。比起其他考生的纸上空谈,那你明显胜出。”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黎荞说完喝了口豆浆润口,他看着庄文,等庄文的回答。
庄文睁大了眼睛,赶紧放下手里的碗:“老弟,你是说要把这个五谷豆浆的做法教给我?”
“这个很简单,一学就会。”
黎荞点头。
“不成不成,这是你想出来的挣钱法子,我怎么能用?再说了,我若是用了,那到时候你怎么办?”
庄文赶紧摇头,不同意此事。
“说句讨打的,文哥,我能想到的挣钱法子,不止这一种,所以你该用就用。这法子万能,不管放在什么地区都适用。”
黎荞笑眯眯的道。
庄文:“……”
他长长一叹,可不是嘛,他这老弟的脑袋转的可快了,而且还是有效转动,挣钱的小妙招那是层出不穷啊。
他站起身来,对着黎荞深深作了一揖:“老弟大恩,我这做哥哥的无以为报,这五谷豆浆的方子多少银子?我得买下来。”
“不值几个钱,不需要花银子买。况且,今年圣上会不会出类似的策论题还不一定呢。”
“如今咱们只是以防万一。”
黎荞摇头,拒绝庄文的提议。
看庄文还要再开口,他又道:“等你真的用上了考上了秀才,那咱们来说此事,如何?”
“嗯……这样也好。”
庄文想了想,点头。
“文哥,来,坐坐坐。”黎荞招呼他坐下,他话还没说完:“其实,就算是没有挣钱小妙招,但只要比别的考生多一个步骤,那我觉得也行。”
“什么步骤?”庄文刚在椅子上坐稳,闻言立马朝黎荞跟前凑去,半个身子都歪到了椅子外。
不用挣钱也行?
迎着庄文怀疑、疑惑的眼神,黎荞点头:“我说的这个步骤就是做好平日的物资储备,精打细算。”
“官府收取赋税之后,朝廷允许留下一部分以供官府的日常运转,这留下来的一部分粮食和银子,不要每次都花完,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而且,平日里也可以干点其他的增加官府的收入,有山的,就搞点山货,草药,猎物。有水的,捞点鱼。没山没水的,也可以想办法搞点新吃食。”
“比如说搞个鸡蛋灌饼,煎饼果子。”
提到这两样久违了的吃食,黎荞忍不住停顿了一下。
其实末世来了之后,基地食堂里是有这两种饼的,这两种饼不需要太稀奇的食材,基地食堂可以做。
但他当时只想着修炼,对吃吃喝喝不感兴趣,所以仔细算来,自从末世后,他再也没吃过这两样普通小吃了。
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恰好这时庄文询问什么是鸡蛋灌饼、煎饼果子,他便笑了一下,详细描述了这两种吃食的做法。
庄文听的忍不住流口水,虽然还没吃到嘴巴里,但黎荞整出来吃食就没有不好吃的!
“扯回来扯回来,咱们说正事儿。”
黎荞看庄文思绪飘的有些远,便赶紧把话题往回拉。
“当然,这些小吃不能让当地官府发大财,这些小吃所挣的银子在大灾害跟前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但最起码你拿出态度来了,你是认真要做实事的。”
“别的考生想的都是灾祸发生了之后该如何做,而你想的却是如何预防灾祸,你比别人多打了几口井,多挖了一条河,那你就是比别人提前一步,你走在了别人前头。”
“换做你是批卷人,你喜欢哪种考生?”
庄文:“……”
仔细思索了一番,他忍不住拍了拍大腿,是这个理儿啊!
天下像是黎荞这般满脑子新奇点子的人是少数,绝大部分考生都如同他一般,只知道老老实实的答题,所以他只需要比别人提前半步,那就赢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伸出大拇指在黎荞眼前狠狠晃了几下。
黎荞忍不住笑:“我只是在瞎分析,圣心难测,我说的不一定准。”
“我觉得应该就是这样!”
庄文倒是很有信心。
因为不管怎么看,黎荞此话都极其有理。
什么是醍醐灌顶。
这就是了。
扒拉开他的脑壳给他灌输智慧!
这些话语,私塾的陈夫子从未说过。
陈夫子只是让所有人都死记硬背,先把圣上的文章背熟了,然后一句一句的联系四书五经,再配合着常规的救灾手段,用这种法子去写文章。
用这种法子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没有任何新意。但黎荞此话给他指引了方向!
“老弟,就凭你这聪明劲儿,拿下秀才还不是抬抬手的事儿。”
“……不不不,没真的试过,哪里敢说这种话。况且,我现在只是读了四书五经,三史三传还没看呢。”
黎荞摆手,他对他自己可没有百分百的信心。
“这都是最基本的,考的是记忆力,你现在年轻,背东西记的快,依我看等不到秋收,你就能把三史三传给背完。”
庄文现在对黎荞是心服口服,如同黎大山黎春桃那般,已经开始盲目自信了。
但黎荞闻言,摆手摆的更厉害了:“文哥,《史记》是个拦路虎,我现在可没信心能战胜它。”
说《史记》是拦路虎,那可真的一点儿都不假,因为《史记》一共有五十多万字。
五十多万字!
他买的一整套史记,每一本都好厚好厚。
相应的注释书,更是好厚好厚好厚!
买的时候,看伙计一下子从书架上取下了十本书,他头皮立马就麻了一下。
现在真的该开始读了,他头皮又开始麻。
古代人读书不容易啊,且不说这厚厚的书有多难背,光是要买这一套书,哪怕是手抄本,也要花费二十多两银子。
就算是不买手抄本,而是自己抄写,那全书抄写下来,所花费的笔墨纸砚也是一笔不小的银子。
况且,《史记》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汉书》,《汉书》一共是八十万字,比《史记》还多了二十多万字!
若说他看到《史记》时是头皮发麻,那他看到《汉书》时只想昏过去,怪不得古代读书人考科举得花费几十年的功夫!
另外,《左传》也将近二十万字。
再加上《东观汉记》、《公羊传》、《榖梁传》的字数,他可没信心在秋收前背完。
他只打算在秋收前把三史三传给读熟,搞清楚其具体的意思,背不背的,等进了私塾再说吧。
一味的闷头苦读并不能让他考上科举,他需要夫子的指点。
想到今年的艰难征程,他忍不住叹气:“我不明白为什么科举考试要考那么多历史书。”
这不是在故意为难人么?
考三传他还能理解,因为三传是对五经之一《春秋》的解释和补充。
但三史那么多字,干嘛要考呢。
“因为这三本不仅仅是历史书,还记载了旁的东西,天文地理,制度律法,很是全面。比如说《汉书》中的食货志篇,涉及到了农业和货币,这是讲财政、经济的,官员肯定要懂相关的知识。”
庄文倒是很理解。
“……行叭。”
黎荞心情沉重的点头。
他之前只是把《史记》和《汉书》买回来了,具体的内容他还没来得及看。
如庄文所说,这两本书若是不单单讲历史,那读书人的确该学,这些通过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将来是要做官的。
圣上肯定不喜欢只会背书讲大道理的官员。
圣上要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下属。
这般想着,他又问了庄文一些问题,越问,他越心平气和,对这两本大部头的抵触情绪也慢慢消减。
咳,之前是他文盲,以为这两本书只讲历史和人物,是他肤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