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2006年11月16日星期四)听了北京大学bimba周剑熙的精彩演讲想到了以下的文字。
很多人误解了大学里的素质教育,其实大学的教育以及其课本并不能给你什么素质上的教化,或者说很少。而是重在自己不断的在学里相对较自由的时间里自我学习(当然这一点所有大学生基本上都知道,但做起来有点难度)。如何学习,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以及尽可能的实践去发展自己想发展的方面。别说实践机会太少,我认为是太多了。如上讲台发表演讲,回答老师的问题,与陌生朋友间的交流,与老师的交流,解决舍友间有分歧的问题,在社团组织分工协作等等,总之太多了。并且别放弃爱好和特长,往往人生的闪光点和人生的乐趣就正是你的那些看似不务正事的特长与爱好。或许这些特长和爱好并未获得什么学历上的证明,不过并不能因此否定它们有一天会成为你成功的王牌。譬如海大校友吴松营就是如此。有一个惯常舞文弄墨的文学爱好者,看似风花雪月无病呻吟,实则是在与灵魂对话并默默发展自己的爱好,后来学理工科的他就成了炙手可热的办报人。正是爱好铸造了他今时今日的成就。
很多人埋怨大学的环境怎样怎样的不好。我个人浅薄认为,无须抱怨。其实,每个地方都差不多。在北大就读国际mba的周剑熙说,北大也没什么,真的。也许你会说,氛围不同啊。的确不同。但是即来之则安之。我们要看重大学里那么多可以自由学习的时间。而这些宝贵的具有特定时空意义的时间,一旦我们走出了大学校门,就再也不会回来了。这些大学时间,从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有的。
很多人到了大学都懒得开金口。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到了大学就很少问老师问题了。或许是比较聪明吧,都懂了。但我试过假装很随意的问过一些同学,他们大多都说,懒得问。我又问,不会的问题积累着会不会难受啊?回答是,我就是这样的,习惯了。有的就说,这个都不会考的,你别太认真了。其实,这里的”懒得问”是一个托词。我就试过在大一时问老师问题有人在背后笑我(大概是笑我小学生的习惯还带到大学来,刚开始我还以为是我背后贴了什么搞笑的东东)。这里更准确来说是,觉得问问题很丢面子。别人不懂都不问,我问了就显得自己逊色了。在大学里的天子骄子还这么认为,这是二十一世纪了啊,我的朋友。在网上看到许多被公认为是丢面子的事,有些大学生都做了,但到头来反而向他人请教一个问题也介意,认为是丢面子的事。悲!我仿佛听到一千两百多年前写>的韩文公在哭泣,又仿佛看到两千多年前提倡”不耻下问”的孔夫子开始愁眉不展。(另: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问题为耻。但现在用多,意思已可延展为:不要以请教别人问题为耻。并不强调被问的人是否如不如自己。)
我本也是大学在校生,说以上这些话好像还不够资格,特别是在这个热爱论资格的社会。别人会边读我的文章边在心里反问:你算老几啊?那我也回应了吧,在心里轻轻回答:老三了。(因为是大三了。)
请允许我狂言一句,等到我够资格了,或许还懒得开金口。所以就出现这种情况了,够资格的人懒得开口要高出场费。请了还要耍大牌。而不够资格的人说了没人听。这就像一个失败的人谈他失败的经历,尽管很有启发性可以让许多人避免重蹈覆辙,但一般不会有太多的听众或者根本没有;而一个成功的人讲失败的经历,中国人就向拜神一样冲过去听(疯狂英语李阳就是一例,尽管我很欣赏并学习他的勇于创新和坚持到底的精神。)尽管成功人士只是喊一下别人喊过的口号,再从一些专业演讲的书里学来一些调动现场气氛的演讲方式。他真正隐秘的细则化的东西,即真正促使他如何在人生涂炭中前行的,并最终获得成功的东西却往往不讲,有讲也不怎么强调,一带而过让有心人去发掘。因为这些许多是对他的知名度和公众光辉形象的塑造是不利的。多数成功人士的演讲渐渐变成扩大知名度以便提高出场费的专业演讲形象。
关于资格的东西就说到这里。暂且不论什么资格吧。我也只是听了演讲后,讲点感想,想必合情合理也合法,不关什么资格的事吧。
所以我很少去听成功人士的演讲。什么博士的那些我更不听。因为我得结合自身,考虑一下值不值得花一个多小时去听一场演讲,充分的估计会不会听到我想要的东西,这才是关键,而那个演讲者的来头要考虑在内,但绝不是关键因素。倒是一些年轻的演讲者,因为更接近我们,我会去听,最好是那些演讲场数还不够多,面对众多大学生们,还会有点紧张。那么他可以学习的东西就多了。譬如你可以想象那个演讲者就是你。你会如何从自我介绍开始,然后渐渐克服紧张感,到进入演讲状态,再到开始能轻松自如的运用你信手拈来的幽默风趣和亮点智慧,最后让所有听众觉得一个多小时的演讲那么快就过去了。那么你离演讲者就近了。因为你在学会发现,你在同步学习。而不是简单的你讲我听。就像在最后的问问题环节一样,我很佩服那些通过思考后问出的问题。一语中的,问出很受听众关注的问题。
观迎回贴交流,共同进步。为着期未考试复习,时间仓促,语句上有失之偏颇处,有请见谅了。
2006-11-17
很多人误解了大学里的素质教育,其实大学的教育以及其课本并不能给你什么素质上的教化,或者说很少。而是重在自己不断的在学里相对较自由的时间里自我学习(当然这一点所有大学生基本上都知道,但做起来有点难度)。如何学习,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以及尽可能的实践去发展自己想发展的方面。别说实践机会太少,我认为是太多了。如上讲台发表演讲,回答老师的问题,与陌生朋友间的交流,与老师的交流,解决舍友间有分歧的问题,在社团组织分工协作等等,总之太多了。并且别放弃爱好和特长,往往人生的闪光点和人生的乐趣就正是你的那些看似不务正事的特长与爱好。或许这些特长和爱好并未获得什么学历上的证明,不过并不能因此否定它们有一天会成为你成功的王牌。譬如海大校友吴松营就是如此。有一个惯常舞文弄墨的文学爱好者,看似风花雪月无病呻吟,实则是在与灵魂对话并默默发展自己的爱好,后来学理工科的他就成了炙手可热的办报人。正是爱好铸造了他今时今日的成就。
很多人埋怨大学的环境怎样怎样的不好。我个人浅薄认为,无须抱怨。其实,每个地方都差不多。在北大就读国际mba的周剑熙说,北大也没什么,真的。也许你会说,氛围不同啊。的确不同。但是即来之则安之。我们要看重大学里那么多可以自由学习的时间。而这些宝贵的具有特定时空意义的时间,一旦我们走出了大学校门,就再也不会回来了。这些大学时间,从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有的。
很多人到了大学都懒得开金口。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到了大学就很少问老师问题了。或许是比较聪明吧,都懂了。但我试过假装很随意的问过一些同学,他们大多都说,懒得问。我又问,不会的问题积累着会不会难受啊?回答是,我就是这样的,习惯了。有的就说,这个都不会考的,你别太认真了。其实,这里的”懒得问”是一个托词。我就试过在大一时问老师问题有人在背后笑我(大概是笑我小学生的习惯还带到大学来,刚开始我还以为是我背后贴了什么搞笑的东东)。这里更准确来说是,觉得问问题很丢面子。别人不懂都不问,我问了就显得自己逊色了。在大学里的天子骄子还这么认为,这是二十一世纪了啊,我的朋友。在网上看到许多被公认为是丢面子的事,有些大学生都做了,但到头来反而向他人请教一个问题也介意,认为是丢面子的事。悲!我仿佛听到一千两百多年前写>的韩文公在哭泣,又仿佛看到两千多年前提倡”不耻下问”的孔夫子开始愁眉不展。(另: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问题为耻。但现在用多,意思已可延展为:不要以请教别人问题为耻。并不强调被问的人是否如不如自己。)
我本也是大学在校生,说以上这些话好像还不够资格,特别是在这个热爱论资格的社会。别人会边读我的文章边在心里反问:你算老几啊?那我也回应了吧,在心里轻轻回答:老三了。(因为是大三了。)
请允许我狂言一句,等到我够资格了,或许还懒得开金口。所以就出现这种情况了,够资格的人懒得开口要高出场费。请了还要耍大牌。而不够资格的人说了没人听。这就像一个失败的人谈他失败的经历,尽管很有启发性可以让许多人避免重蹈覆辙,但一般不会有太多的听众或者根本没有;而一个成功的人讲失败的经历,中国人就向拜神一样冲过去听(疯狂英语李阳就是一例,尽管我很欣赏并学习他的勇于创新和坚持到底的精神。)尽管成功人士只是喊一下别人喊过的口号,再从一些专业演讲的书里学来一些调动现场气氛的演讲方式。他真正隐秘的细则化的东西,即真正促使他如何在人生涂炭中前行的,并最终获得成功的东西却往往不讲,有讲也不怎么强调,一带而过让有心人去发掘。因为这些许多是对他的知名度和公众光辉形象的塑造是不利的。多数成功人士的演讲渐渐变成扩大知名度以便提高出场费的专业演讲形象。
关于资格的东西就说到这里。暂且不论什么资格吧。我也只是听了演讲后,讲点感想,想必合情合理也合法,不关什么资格的事吧。
所以我很少去听成功人士的演讲。什么博士的那些我更不听。因为我得结合自身,考虑一下值不值得花一个多小时去听一场演讲,充分的估计会不会听到我想要的东西,这才是关键,而那个演讲者的来头要考虑在内,但绝不是关键因素。倒是一些年轻的演讲者,因为更接近我们,我会去听,最好是那些演讲场数还不够多,面对众多大学生们,还会有点紧张。那么他可以学习的东西就多了。譬如你可以想象那个演讲者就是你。你会如何从自我介绍开始,然后渐渐克服紧张感,到进入演讲状态,再到开始能轻松自如的运用你信手拈来的幽默风趣和亮点智慧,最后让所有听众觉得一个多小时的演讲那么快就过去了。那么你离演讲者就近了。因为你在学会发现,你在同步学习。而不是简单的你讲我听。就像在最后的问问题环节一样,我很佩服那些通过思考后问出的问题。一语中的,问出很受听众关注的问题。
观迎回贴交流,共同进步。为着期未考试复习,时间仓促,语句上有失之偏颇处,有请见谅了。
2006-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