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七瞧见何太冲突然之间使出这‘纵横十九道’的剑法来,也自一惊:范遥能接下何太冲数招凭的不是内力而是东令法诀的神妙,岂知何太冲剑法一变虽然气势十足,但使动时略比先前滞涩,长剑转换之间更是平平折折,全无昆仑剑法的轻灵潇洒之态。然而范遥却是面色泛青,冷然不语,显是已经无暇分神,眼见何太冲使一柄细柔的长剑运如运钢杖,而且越来越重,似无止境,沈七瞧得暗暗称奇。
但凡武功高强之人往往能‘举重若轻’,使重兵刃犹似无物,但‘举轻若重’却又是更进一步的功夫。虽然‘若重’,却非‘真重’,须得有重兵器染之威猛,却具轻兵器之灵巧。
范遥奋力接招,渐觉何太冲长剑一剑重似一剑,压得他内息运行不顺。他本来真气被封,全靠东令法诀之功才解开几个大穴,此刻被对方压得内息不畅,便是输招落败的先兆。
沈七瞧见范遥面上渗出如水注般的汗水,情知这汗水每被挤压出一分,他浑身的真力便被挤出一分。听他呼吸之声虽仍曼长调匀,显是到了紧咬关头。握着圣火令的手掌一紧,竟似感觉不到其中的冰寒。
何太冲所使纵横十九道乃是何足道模仿围棋棋线而来,其中更是夹杂了操琴的手法。当年昆仑三圣何足道对郭襄一见颇为倾心,费尽心思作出一首曲子送给郭襄。当时他一手抚琴一手退敌,端的是高明手段,到了后来他退隐昆仑,潜心武学,便将这门手法传了下来,此刻何太冲陡然使将出来,威力顿时平添数倍。
这套武功之中剑法极少变化,一剑劈出便是一剑。而右手抚琴之法却是千变万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手法由同一个人使出本就十分为难。然而何太冲自小勤学苦练,虽然没有达到分心二用之境,却也相差不远。这一钝一繁之法使将出来,范遥竟是要同时应对两个何太冲一般,堪堪接下一剑便已不支。心中暗道:若是我内力尚在,岂惧你区区剑法?便是朝阳神掌胜你不得,也能战成平手。
沈七站在一旁虽然吃惊何太冲的剑法,却是无法可想。旁眼瞧见何太冲长剑击刺挥掠,招式虽然平平无奇,偏偏威力奇大,当是其中有独特的运气法门。他又瞧了数剑,只觉以前所学剑术变化太繁,花巧太多。又想到神雕中独孤求败在青石上所留‘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其中境界,远胜世上诸般最巧妙的剑招。他一面瞧着何太冲所使剑法,一面凝思自己所学剑招的去势回路,但觉越是平平无奇的剑招,便越是难以抗御。比如挺剑直刺,只要劲力强猛,威力远比任何花哨变幻奇妙的剑招更大。旋即他又想到笑傲江湖中令狐冲所学的独孤九剑,同样传自独孤求败,剑法却变得随心所欲,和重剑之法相去何止千百里?
他这一转思,自然便想到自己的师祖张三丰身上来:张三丰所传太极剑法名扬后世,流传百世之后仍然有着极大的生命力。而正真的太极剑只是大大小小、正反斜直各种各样的圆圈。要说招数,可说只有一招,然而这一招却永是应付不穷,可以说是天下最简单的剑法,又是天下最繁奥的剑法,较之独孤九剑的腾挪变化却又胜上一筹。
张三丰自然知晓剑法变化越多,威力便分散了,但是任何学剑者都必然经历了由简到繁、以繁至简的过程。武当派武学精髓不在于力大力强者胜,而在于借力使力的法门,剑招的变化可以弥补内力上的不足,到了后来招数、内力尽皆为旁枝末节,唯有借势、意境才是真正的上乘武学。临敌时才能以意驭剑,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后来轰然出世的太极拳、太极剑便是秉承了这样的至理,虽说招式再简单不过,却是以普天下武学之招数为根基。只是天下明白这样道理的人虽大有人在,但要做到却何其之难?就如一个从未学过武功的常人,拿了剑乱挥乱舞,招式之间根本谈不上任何精妙之言,可谓简单之极。就算是剑术至精之人,也破不了他的招式,只因简单,‘破敌’二字便谈不上了。只是不曾学过武功之人,招式虽然简单,却会给人轻而易举的打倒。真正上乘的武功,则是能制人而决不能为人所制。沈七此刻机缘巧合之下对其隐然有所领悟,却又不甚明确,模模糊糊的有个影子,偏偏又惹得人心痒难搔。
腾地耳边传来一声暴喝,沈七一惊之下正好瞧见何太冲长剑化作九天之上的蛟龙,直直劈向范遥,嘴角泛起一丝冷笑:这一剑若是劈得实了,堂堂光明右使只怕便成了两半。他惊愕之下残剑一动,堪堪在何太冲劈到范遥之前和其长剑一撞,两人同时退开数步,竟是平分秋色。
何太冲本来志在必得的一剑被沈七接过,愕然之下看着沈七,讶道:“你也解开了穴道?”心中却是郁闷之极:先有范遥冲开自己的穴道,后有沈七亦是如此,难道说我点穴的手法竟是如此不足一提么?这个窝囊的念头让何太冲有怀疑昆仑绝学的冲动。
沈七也自一怔,听到何太冲的讶然才知道自己的穴道已经解开,真气也恢复了运转。
原来他之前思索运剑之法,内息不知不觉的随着思念运转,也走了一个大圈,被封的经脉便此解开。
范遥被何太冲逼得背靠石壁,神态极为狼狈,原本以为必死之境竟然被沈七化解,又是惊魂又是欢喜,呼呼的喘着气,嘶哑着声音叫道:“沈七,范遥欠你一条性命。”
沈七摇头道:“现在还难说得紧。”
何太冲面色一寒,长剑遥遥指定沈七,哼道:“你倒是挺有自知自明,沈七,你且瞧好了:是我昆仑剑法厉害还是你武当剑法厉害。”长剑一挺,但见何太冲剑走轻灵,光闪如虹,吞吐开阖之际,又飘逸,又凝重,端的是名家风范。沈七的一柄残剑从中折断,瞧起来甚是笨重,招数更是呆滞,东劈一剑,西砍一剑,当真不成章法。范遥虽然真气尽皆耗尽,但眼光仍在,不由得大肆赞叹沈七的剑招:沈七的剑招虽然凝滞,转换之中斧凿的痕迹甚深,但已颇见神奇。他脚步移动也极缓慢,何太冲却剑气纵横,平折之间丝毫不惧和沈七残剑硬劈硬砍。只在眨眼之间,已接连劈出七剑之多。
再劈出一剑之后,何太冲的剑招愈来愈快。武当、昆仑两派均以剑法见长,但沈七所学毕竟不如何太冲所知广泛,尽管他隐隐领悟到剑招为末,剑意在先的至理,毕竟时候极短,又不是通悟,又使出几剑之后已略见呆滞,不如之前的浑然天成。饶是如此,不论何太冲如何腾挪劈刺,总是攻不进沈七一柄残剑所严守的门户之内。他心道暗道:换着范遥倒也罢了,沈七不过区区武当三代弟子,我若是再和他纠缠,便是胜了也面上无光。想到这里他一声长啸,剑招陡然变换成了纵横十九道,不见任何变化径自劈来。右臂如捻琴弦,但听‘嗡’的一声悠扬,也不知是琴声还是剑鸣,沈七才奋然接过三剑便觉肩头一痛,竟然被何太冲以‘按’字诀击中‘肩贞穴’。
他闷哼一声,闪身后退,反手一剑劈向何太冲长剑剑身,他手中之间从中折断,自然大占便宜。
何太冲怡然不惧,哼道:“纵横十九道,你能接下三剑也算是了不了啦。”
沈七眼中剑光腾地扩散开来,随即归为一处,待到惊觉之时那剑锋已然到了面门。他骇然之下残剑猛地凭空长出数尺,正是他在石室中领悟到的‘冰皇剑羽’。两柄剑交缠在一起,发出悦耳的争鸣之声,一时难分上下。
沈七和何太冲对剑之时,范遥在旁留神观看,之前他曾和何太冲相斗,彼此之间颇为熟悉。眼见自己和沈七性命皆悬于一线,不由得大是着急,却又偏偏不能出手。他见何太冲一转变换成了纵横十九道,沈七顿时左拙右支,残剑也使得不成章法。
他于剑法上虽有颇深造诣,却未必比何太冲沈七二人更精,但于手法上的变化却在心中有了个大概。此刻站在一旁便瞧出许多路子来,接连叫道:“沈七,点他掌间三寸。”“反击臂里!”“抚指截金玉。”他旁观者清,又曾见识过两人的武功,沈七依言施为,片刻间便将何太冲右手抚琴之法破去,两人长剑又斗在一起。
纵横十九道所怪者乃是将两门大异的剑法手法以特别的心法结合到一起,故产生了数倍的威力,此刻他手法被范遥所破。沈七压力大减,渐渐悟得了许多顺刺、逆击、横削、倒劈的最简单不过剑理,到这时方始大悟,以此使剑,真是无坚不摧,足可笑傲天下。
但凡武功高强之人往往能‘举重若轻’,使重兵刃犹似无物,但‘举轻若重’却又是更进一步的功夫。虽然‘若重’,却非‘真重’,须得有重兵器染之威猛,却具轻兵器之灵巧。
范遥奋力接招,渐觉何太冲长剑一剑重似一剑,压得他内息运行不顺。他本来真气被封,全靠东令法诀之功才解开几个大穴,此刻被对方压得内息不畅,便是输招落败的先兆。
沈七瞧见范遥面上渗出如水注般的汗水,情知这汗水每被挤压出一分,他浑身的真力便被挤出一分。听他呼吸之声虽仍曼长调匀,显是到了紧咬关头。握着圣火令的手掌一紧,竟似感觉不到其中的冰寒。
何太冲所使纵横十九道乃是何足道模仿围棋棋线而来,其中更是夹杂了操琴的手法。当年昆仑三圣何足道对郭襄一见颇为倾心,费尽心思作出一首曲子送给郭襄。当时他一手抚琴一手退敌,端的是高明手段,到了后来他退隐昆仑,潜心武学,便将这门手法传了下来,此刻何太冲陡然使将出来,威力顿时平添数倍。
这套武功之中剑法极少变化,一剑劈出便是一剑。而右手抚琴之法却是千变万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手法由同一个人使出本就十分为难。然而何太冲自小勤学苦练,虽然没有达到分心二用之境,却也相差不远。这一钝一繁之法使将出来,范遥竟是要同时应对两个何太冲一般,堪堪接下一剑便已不支。心中暗道:若是我内力尚在,岂惧你区区剑法?便是朝阳神掌胜你不得,也能战成平手。
沈七站在一旁虽然吃惊何太冲的剑法,却是无法可想。旁眼瞧见何太冲长剑击刺挥掠,招式虽然平平无奇,偏偏威力奇大,当是其中有独特的运气法门。他又瞧了数剑,只觉以前所学剑术变化太繁,花巧太多。又想到神雕中独孤求败在青石上所留‘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其中境界,远胜世上诸般最巧妙的剑招。他一面瞧着何太冲所使剑法,一面凝思自己所学剑招的去势回路,但觉越是平平无奇的剑招,便越是难以抗御。比如挺剑直刺,只要劲力强猛,威力远比任何花哨变幻奇妙的剑招更大。旋即他又想到笑傲江湖中令狐冲所学的独孤九剑,同样传自独孤求败,剑法却变得随心所欲,和重剑之法相去何止千百里?
他这一转思,自然便想到自己的师祖张三丰身上来:张三丰所传太极剑法名扬后世,流传百世之后仍然有着极大的生命力。而正真的太极剑只是大大小小、正反斜直各种各样的圆圈。要说招数,可说只有一招,然而这一招却永是应付不穷,可以说是天下最简单的剑法,又是天下最繁奥的剑法,较之独孤九剑的腾挪变化却又胜上一筹。
张三丰自然知晓剑法变化越多,威力便分散了,但是任何学剑者都必然经历了由简到繁、以繁至简的过程。武当派武学精髓不在于力大力强者胜,而在于借力使力的法门,剑招的变化可以弥补内力上的不足,到了后来招数、内力尽皆为旁枝末节,唯有借势、意境才是真正的上乘武学。临敌时才能以意驭剑,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后来轰然出世的太极拳、太极剑便是秉承了这样的至理,虽说招式再简单不过,却是以普天下武学之招数为根基。只是天下明白这样道理的人虽大有人在,但要做到却何其之难?就如一个从未学过武功的常人,拿了剑乱挥乱舞,招式之间根本谈不上任何精妙之言,可谓简单之极。就算是剑术至精之人,也破不了他的招式,只因简单,‘破敌’二字便谈不上了。只是不曾学过武功之人,招式虽然简单,却会给人轻而易举的打倒。真正上乘的武功,则是能制人而决不能为人所制。沈七此刻机缘巧合之下对其隐然有所领悟,却又不甚明确,模模糊糊的有个影子,偏偏又惹得人心痒难搔。
腾地耳边传来一声暴喝,沈七一惊之下正好瞧见何太冲长剑化作九天之上的蛟龙,直直劈向范遥,嘴角泛起一丝冷笑:这一剑若是劈得实了,堂堂光明右使只怕便成了两半。他惊愕之下残剑一动,堪堪在何太冲劈到范遥之前和其长剑一撞,两人同时退开数步,竟是平分秋色。
何太冲本来志在必得的一剑被沈七接过,愕然之下看着沈七,讶道:“你也解开了穴道?”心中却是郁闷之极:先有范遥冲开自己的穴道,后有沈七亦是如此,难道说我点穴的手法竟是如此不足一提么?这个窝囊的念头让何太冲有怀疑昆仑绝学的冲动。
沈七也自一怔,听到何太冲的讶然才知道自己的穴道已经解开,真气也恢复了运转。
原来他之前思索运剑之法,内息不知不觉的随着思念运转,也走了一个大圈,被封的经脉便此解开。
范遥被何太冲逼得背靠石壁,神态极为狼狈,原本以为必死之境竟然被沈七化解,又是惊魂又是欢喜,呼呼的喘着气,嘶哑着声音叫道:“沈七,范遥欠你一条性命。”
沈七摇头道:“现在还难说得紧。”
何太冲面色一寒,长剑遥遥指定沈七,哼道:“你倒是挺有自知自明,沈七,你且瞧好了:是我昆仑剑法厉害还是你武当剑法厉害。”长剑一挺,但见何太冲剑走轻灵,光闪如虹,吞吐开阖之际,又飘逸,又凝重,端的是名家风范。沈七的一柄残剑从中折断,瞧起来甚是笨重,招数更是呆滞,东劈一剑,西砍一剑,当真不成章法。范遥虽然真气尽皆耗尽,但眼光仍在,不由得大肆赞叹沈七的剑招:沈七的剑招虽然凝滞,转换之中斧凿的痕迹甚深,但已颇见神奇。他脚步移动也极缓慢,何太冲却剑气纵横,平折之间丝毫不惧和沈七残剑硬劈硬砍。只在眨眼之间,已接连劈出七剑之多。
再劈出一剑之后,何太冲的剑招愈来愈快。武当、昆仑两派均以剑法见长,但沈七所学毕竟不如何太冲所知广泛,尽管他隐隐领悟到剑招为末,剑意在先的至理,毕竟时候极短,又不是通悟,又使出几剑之后已略见呆滞,不如之前的浑然天成。饶是如此,不论何太冲如何腾挪劈刺,总是攻不进沈七一柄残剑所严守的门户之内。他心道暗道:换着范遥倒也罢了,沈七不过区区武当三代弟子,我若是再和他纠缠,便是胜了也面上无光。想到这里他一声长啸,剑招陡然变换成了纵横十九道,不见任何变化径自劈来。右臂如捻琴弦,但听‘嗡’的一声悠扬,也不知是琴声还是剑鸣,沈七才奋然接过三剑便觉肩头一痛,竟然被何太冲以‘按’字诀击中‘肩贞穴’。
他闷哼一声,闪身后退,反手一剑劈向何太冲长剑剑身,他手中之间从中折断,自然大占便宜。
何太冲怡然不惧,哼道:“纵横十九道,你能接下三剑也算是了不了啦。”
沈七眼中剑光腾地扩散开来,随即归为一处,待到惊觉之时那剑锋已然到了面门。他骇然之下残剑猛地凭空长出数尺,正是他在石室中领悟到的‘冰皇剑羽’。两柄剑交缠在一起,发出悦耳的争鸣之声,一时难分上下。
沈七和何太冲对剑之时,范遥在旁留神观看,之前他曾和何太冲相斗,彼此之间颇为熟悉。眼见自己和沈七性命皆悬于一线,不由得大是着急,却又偏偏不能出手。他见何太冲一转变换成了纵横十九道,沈七顿时左拙右支,残剑也使得不成章法。
他于剑法上虽有颇深造诣,却未必比何太冲沈七二人更精,但于手法上的变化却在心中有了个大概。此刻站在一旁便瞧出许多路子来,接连叫道:“沈七,点他掌间三寸。”“反击臂里!”“抚指截金玉。”他旁观者清,又曾见识过两人的武功,沈七依言施为,片刻间便将何太冲右手抚琴之法破去,两人长剑又斗在一起。
纵横十九道所怪者乃是将两门大异的剑法手法以特别的心法结合到一起,故产生了数倍的威力,此刻他手法被范遥所破。沈七压力大减,渐渐悟得了许多顺刺、逆击、横削、倒劈的最简单不过剑理,到这时方始大悟,以此使剑,真是无坚不摧,足可笑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