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三府实在太小了,不管住在什么地方,出个门,最多最慢也就走十几天,就能到达江县了。
读书人中有闲,有钱的人,互相串联,如海纳百川一般,汇聚向江县。
辅汉将军府,前院一间房间内。刘知行与张海平坐在一起喝茶。刘知行一脸苦笑。
张海平一脸凝重,叹气问道:“刘大人啊。现在事情闹大了,你打算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啊。”刘知行跟着叹了一口气,放下了手中的茶盏,摇头说道。
“大人说的未免太轻松了。难道要派兵镇压吗?这些读书人可多数都是家世清白,没有与蒙元人苟合的人。”
“这未来我们辅汉将军要运转,要吸取新鲜血液。他们是最优的官源。要是不把这件事情摆平了。以后不好办事啊。”
张海平苦笑连连道。
“不好办。也得办啊。读书人必须改变。”刘知行苦笑之余,态度十分的坚决。
张海片仔细的看了看刘知行的表情,心中有了一些猜测。刘知行在科举上是离经叛道的人。
他聪明而有才学,但只考了个秀才。他说,秀才的身份足够用了,人间缺少的不是一个举人,一个进士,而是缺少能做事的人。首发
所以他学习筑城技术、粮草转运、治民之术、兵书,甚至他连耕田、照顾庄稼都懂。
但是刘知行再怎么离经叛道,也不敢在科举上做这些改变。
而能让刘知行态度这么坚定的,只有一个人的命令了。
将军。
“将军还真是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人啊。连科举、儒家,说插手,也就插手了。”
张海平的心中暗道。对于这件事情本身,他有些悲观。但是对于吴年的勇气,他又很是称赞。
如果不是这样的勇气。将军怎么可能以三百精兵起家,对抗蒙元十个万户的战兵呢?
那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事情越演越烈,终于到了刘知行不得不出面的时候。
这日上午。
春寒正盛,整个辅汉将军府的官员,穿着厚厚的衣裳,忙前忙后。
新招的六个万户的事情,还没有过去呢。为那些楚国降兵,安排女子就地成家,这是一个庞大的工作量。
再加上十八个万户战兵的粮草转运,兵器、战马等等。
现在又来了一个建立各级官学。
这一桩桩的事情。都是吴年拍案出的主意,官员们忙的团团转,脚不沾地。
大量的读书人,聚集在辅汉将军府大门前。对官学的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中不仅有潜力无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德高望重的人。
刘知行这样的大总管,也不得不出面,召见了读书人的代表,进来将军府的堂屋内说话。
这也是读书人的传统了。
在楚国。经常有国子监的监生,聚集在一起,对时局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干出一些“叛逆”的事情。
堂屋内。
刘知行、张海平隔着茶几,坐在北边的位置上。三个人从外走了进来。其中一人便是静海县秀才刘成。
一人是南海府大儒李阳,一人是广川府大儒章敏。
二人都是四五十岁,饱读诗书。
三人都不认识刘知行、张海平,但是进来之前,便已经被告知了。现在看到堂屋内只有两个人,也好猜测各自的身份。
而刘知行就不说了,人人都知道他是吴年的“萧何、诸葛亮”,管理内政,足兵足粮,劳苦功高。
张海平做了这许久的应庆府知府,风评也是不错。
三人对二人都很客气,躬身行礼道:“见过刘大人。张大人。”
“免礼。坐。”刘知行轻轻点头,也很客气的抬起右手,请三人坐下。
“谢坐。”三人一起拱手,然后从容的来到了两旁的位置坐下了。
“读书人的意思,我明白。就由我来向三位说明一下。”刘知行的态度很低,抬头说道。
“多谢刘大人,能抽空见我们。但恕我们无礼,我们想直接面见将军。”李阳抬起头来,虽然抱拳行礼,但颇有来者不善的味道。
“是的。我们要面见将军。”刘成也是在旁,抱拳说道。
刘知行与张海平对视了一眼,一齐露出了苦笑之色。
“好。诸位稍等。我去面见将军。”刘知行点了点头站起,然后对张海平交代了一声,便走出了堂屋,前往后院面见吴年。
后院暖阁内。炭炉烧的旺盛。吴年让女婢去沏了姜茶,招待刘知行。
两个人一起端着姜茶喝,说着话。
“知行。这三个人都是什么身份?”吴年好奇问道。
“都是清白有气节的读书人。”
“刘成。静海秀才。蒙元人席卷辽东之后,派人诱他出来做官,他没同意。蒙元人让他去参加科举,他也没去。”
“李阳。南海府克县人。一辈子也没有参加科举,但是才富五车。开创了一所书院,培养了许多读书人。国债发行的时候,他购买了三千两的记名国债。他不经商,也不是外国商人。却购买没有利息的记名国债,可见他对将军的支持。”
“章敏。广川府虎林县人。以前是个举人。蒙元入侵的时候,他没有屈服,带着族人上山拒守。”
“章家有子弟五人出来做官。其中三个人在军中做文吏,两个人在广川府做事。”
“一人还是知县。”
刘知行对此如数家珍,一五一十的对吴年说了出来。
“都是好的读书人啊。”吴年听了之后,轻轻点头,语气很是尊重。但是事情棘手啊。
要是这些人哪怕有一点污点,都好摆平。反而是一身洁白,不好摆平。
想了一下后,吴年对刘知行说道:“好吧。我就见一见他们。”
“是。”刘知行应了一声,放下了姜茶,转身走了出去。
“我该怎么摆平这三个读书人呢?”吴年举起右手,轻轻捏着自己的下巴,有些犯难了起来。
但很快,他就有了主意。
这三个人是自己人。
对自己人,只有开诚布公,推心置腹。
读书人中有闲,有钱的人,互相串联,如海纳百川一般,汇聚向江县。
辅汉将军府,前院一间房间内。刘知行与张海平坐在一起喝茶。刘知行一脸苦笑。
张海平一脸凝重,叹气问道:“刘大人啊。现在事情闹大了,你打算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啊。”刘知行跟着叹了一口气,放下了手中的茶盏,摇头说道。
“大人说的未免太轻松了。难道要派兵镇压吗?这些读书人可多数都是家世清白,没有与蒙元人苟合的人。”
“这未来我们辅汉将军要运转,要吸取新鲜血液。他们是最优的官源。要是不把这件事情摆平了。以后不好办事啊。”
张海平苦笑连连道。
“不好办。也得办啊。读书人必须改变。”刘知行苦笑之余,态度十分的坚决。
张海片仔细的看了看刘知行的表情,心中有了一些猜测。刘知行在科举上是离经叛道的人。
他聪明而有才学,但只考了个秀才。他说,秀才的身份足够用了,人间缺少的不是一个举人,一个进士,而是缺少能做事的人。首发
所以他学习筑城技术、粮草转运、治民之术、兵书,甚至他连耕田、照顾庄稼都懂。
但是刘知行再怎么离经叛道,也不敢在科举上做这些改变。
而能让刘知行态度这么坚定的,只有一个人的命令了。
将军。
“将军还真是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人啊。连科举、儒家,说插手,也就插手了。”
张海平的心中暗道。对于这件事情本身,他有些悲观。但是对于吴年的勇气,他又很是称赞。
如果不是这样的勇气。将军怎么可能以三百精兵起家,对抗蒙元十个万户的战兵呢?
那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事情越演越烈,终于到了刘知行不得不出面的时候。
这日上午。
春寒正盛,整个辅汉将军府的官员,穿着厚厚的衣裳,忙前忙后。
新招的六个万户的事情,还没有过去呢。为那些楚国降兵,安排女子就地成家,这是一个庞大的工作量。
再加上十八个万户战兵的粮草转运,兵器、战马等等。
现在又来了一个建立各级官学。
这一桩桩的事情。都是吴年拍案出的主意,官员们忙的团团转,脚不沾地。
大量的读书人,聚集在辅汉将军府大门前。对官学的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中不仅有潜力无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德高望重的人。
刘知行这样的大总管,也不得不出面,召见了读书人的代表,进来将军府的堂屋内说话。
这也是读书人的传统了。
在楚国。经常有国子监的监生,聚集在一起,对时局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干出一些“叛逆”的事情。
堂屋内。
刘知行、张海平隔着茶几,坐在北边的位置上。三个人从外走了进来。其中一人便是静海县秀才刘成。
一人是南海府大儒李阳,一人是广川府大儒章敏。
二人都是四五十岁,饱读诗书。
三人都不认识刘知行、张海平,但是进来之前,便已经被告知了。现在看到堂屋内只有两个人,也好猜测各自的身份。
而刘知行就不说了,人人都知道他是吴年的“萧何、诸葛亮”,管理内政,足兵足粮,劳苦功高。
张海平做了这许久的应庆府知府,风评也是不错。
三人对二人都很客气,躬身行礼道:“见过刘大人。张大人。”
“免礼。坐。”刘知行轻轻点头,也很客气的抬起右手,请三人坐下。
“谢坐。”三人一起拱手,然后从容的来到了两旁的位置坐下了。
“读书人的意思,我明白。就由我来向三位说明一下。”刘知行的态度很低,抬头说道。
“多谢刘大人,能抽空见我们。但恕我们无礼,我们想直接面见将军。”李阳抬起头来,虽然抱拳行礼,但颇有来者不善的味道。
“是的。我们要面见将军。”刘成也是在旁,抱拳说道。
刘知行与张海平对视了一眼,一齐露出了苦笑之色。
“好。诸位稍等。我去面见将军。”刘知行点了点头站起,然后对张海平交代了一声,便走出了堂屋,前往后院面见吴年。
后院暖阁内。炭炉烧的旺盛。吴年让女婢去沏了姜茶,招待刘知行。
两个人一起端着姜茶喝,说着话。
“知行。这三个人都是什么身份?”吴年好奇问道。
“都是清白有气节的读书人。”
“刘成。静海秀才。蒙元人席卷辽东之后,派人诱他出来做官,他没同意。蒙元人让他去参加科举,他也没去。”
“李阳。南海府克县人。一辈子也没有参加科举,但是才富五车。开创了一所书院,培养了许多读书人。国债发行的时候,他购买了三千两的记名国债。他不经商,也不是外国商人。却购买没有利息的记名国债,可见他对将军的支持。”
“章敏。广川府虎林县人。以前是个举人。蒙元入侵的时候,他没有屈服,带着族人上山拒守。”
“章家有子弟五人出来做官。其中三个人在军中做文吏,两个人在广川府做事。”
“一人还是知县。”
刘知行对此如数家珍,一五一十的对吴年说了出来。
“都是好的读书人啊。”吴年听了之后,轻轻点头,语气很是尊重。但是事情棘手啊。
要是这些人哪怕有一点污点,都好摆平。反而是一身洁白,不好摆平。
想了一下后,吴年对刘知行说道:“好吧。我就见一见他们。”
“是。”刘知行应了一声,放下了姜茶,转身走了出去。
“我该怎么摆平这三个读书人呢?”吴年举起右手,轻轻捏着自己的下巴,有些犯难了起来。
但很快,他就有了主意。
这三个人是自己人。
对自己人,只有开诚布公,推心置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