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的銮舆,在大内侍卫的簇拥下,来到这个地方。顿时引起了建筑群内工匠们的骚动。
灼热炉子前,一名围着皮质围裙,粗壮的汉子,手持巨大的锤子,正在打铁,叮叮作响,自身汗流浃背。
“老陈。听说大王来了。我们去看看吧。”旁边一名精壮的汉子,扔了锤子,打算去凑热闹。
“有什么好看的。大王还不是一个鼻子两只眼睛?”老陈没好气道,但一双透着渴望的眼睛,却出卖了他。
“虽然都是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但那是大王啊。我这辈子没见过。现在可能是唯一一次了。我走了。你继续打铁吧。”
精壮的汉子摇了摇头,解开了围裙,便跑了出去。
“等等我。”老陈一想也是,这辈子可能就这一次机会了,急了,连忙扔了锤子,解开了围裙冲了出去。
在这片建筑群内,有大量的工匠。以铁匠、木匠为主。虽然有重兵把守,兵丁们也怕引起骚动,冲撞了大王。因而极力的阻止工匠们,出门看热闹。
但没用。
这些身强力壮的工匠们,热情无比,冲破了兵丁组成的人墙,来到了外头观看汉王銮舆。
汉王銮舆,却停在了五百米开外的地方。随从的大内侍卫们,露出警惕之色,严阵以待。
工部尚书马有光得到禀报之后,额头上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水。策马来到銮舆前,先把事情说了一遍。然后才说道:“大王。请让臣先过去,约束了工匠。准备妥当,才迎接大王。免得工匠冲撞了大王。”
銮舆中。吴年盘腿而坐,脸上泛起笑意,对銮舆外的马有光说道:“没关系。能来这里的工匠,不都是经过层层审查,确定不会有蒙元或楚国的奸细吗?”
“他们都很可靠。再说了。他们在这里为了国家,而耗费精血气力,是有功劳的。现在不过是想看一看寡人的脸,寡人。怎么可以避而不见呢?”
“队伍继续行进。”
“是。”
马有光闻言擦了擦汗,也不再犹豫。应了一声后,策马在前,引领队伍继续向前。
在现代社会,凡涉及军工的人,都有一个审查。
都得家事清白,没犯罪前科。
吴年对于自己在工部的这些秘密项目,瓶瓶罐罐,十分的在意。审查很严的。
工匠们很激动,但是当他们看到銮舆大驾缓缓行来的时候,却也冷静了下来。然后不知道是谁先跪下,很快就跪了一地。
“大王。”
銮舆停在了工匠们的面前。身穿龙袍的吴年,踩着小板凳下了銮舆,看着前方黑压压的人群,双手虚扶,说道:“诸位免礼。”
“多谢大王。”有人带头,工匠们站了起来,然后都是偷偷打量吴年。
吴年笑了笑,说道:“脸就是让人看的。你们想看就看吧。寡人就站在这里。”
听了吴年的话后,工匠们就激动了起来,抬头大大方方的看着吴年。
有些人还小声说了起来。
“大王真威武。”
“雄壮过人。”
“什么威武、雄壮的。那是形容武将的。形容大王,应该说是雍容华贵,皇者气度。”
吴年哑然失笑,过了一会儿后,工部的官员出马,让这些工匠们回去干活了。马有光松了一口气,引着吴年来到了一座小院内。
随从而来的大内侍卫,立刻散开,把这小院围的水泄不通。
大内侍卫搬来了一张太师椅,一张茶几放下,还弄来了水壶放下。吴年不客气的坐了下来,拿着杯子喝着水。
马有光微微低着头,站在一旁。过了不久,一队工匠带了许多工具、材料走了进来。
他们当着吴年的面,用一个木头制作的磨具,用水泥混合沙子搅拌,然后倒入磨具之中,等水泥凝固,便是一块石板了。
水泥这个东西,吴年比较熟。没什么好奇的。但有一个问题很关键。他抬头问马有光道:“多久能凝固?”
“约六个时辰,就能凝固了。”
马有光秒答道。
“很好。”吴年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与现代社会的水泥,似乎也差不多了。想了一下后,吴年认真对马有光说道:“第一。马上投入人力物力,加大产量。”
“第二。挖掘适用的沙子储备上。”
“第三。大量生产寡人说的钢筋。”
“这个玩意。就是人的肉,而钢筋是人的骨头。钢筋做骨,才能真正的坚固。”
“马大人啊。你是工部尚书。这朝廷上下,林林总总的建筑,都是你来操办的。你应该懂得,这个东西的妙用。”
马有光露出了郑重之色,弯下腰,抱拳行礼道:“大王放心,臣明白。”
抛开大王乱七八糟的主意,比如那蒸汽机之外。这水泥真是妙啊。
朝廷修建一座台子,还需要切割石块。石块还得是好料子。
这水泥与沙子加上水,不仅省时省力,而且也不比石料差。
真是神来之笔啊。
还有那高炉炼钢。
人都说我们大王,那是虓虎。勇猛善战。哪里知道,我们大王还是鲁班在世,是个能工巧匠呢。
这东西没看过,就是纸面上的玩意儿。看过之后,吴年便心中有数了。
马有光能力出众,交给他吴年很放心。
随即,吴年要求马有光带自己前往研究蒸汽机的院子观看。
看了之后,吴年只能说是一堆废铁。他已经把自己知道的蒸汽机的原理,都告诉了工匠。
但是他了解的也不多,更何况这个时代的功业。蒸汽机需要的零件,得工匠们手工锻造出来。
麻烦的很呢。
蒸汽机能不能出来还是个问题,就算出来,也是猴年马月了。
不过,吴年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并不失望。
离开了蒸汽机之后,吴年又参观了其他自己提供思路的项目,转了一个大圈,在天黑之前,启程回去了江县。
“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是时候研究一下,怎么攻打蒙元了。”銮舆很大,相对平稳,但这个时代的马车,颠簸难免。吴年盘腿坐在銮舆中,身体随着颠簸摇摇晃晃,微微低着头沉吟了起来。
灼热炉子前,一名围着皮质围裙,粗壮的汉子,手持巨大的锤子,正在打铁,叮叮作响,自身汗流浃背。
“老陈。听说大王来了。我们去看看吧。”旁边一名精壮的汉子,扔了锤子,打算去凑热闹。
“有什么好看的。大王还不是一个鼻子两只眼睛?”老陈没好气道,但一双透着渴望的眼睛,却出卖了他。
“虽然都是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但那是大王啊。我这辈子没见过。现在可能是唯一一次了。我走了。你继续打铁吧。”
精壮的汉子摇了摇头,解开了围裙,便跑了出去。
“等等我。”老陈一想也是,这辈子可能就这一次机会了,急了,连忙扔了锤子,解开了围裙冲了出去。
在这片建筑群内,有大量的工匠。以铁匠、木匠为主。虽然有重兵把守,兵丁们也怕引起骚动,冲撞了大王。因而极力的阻止工匠们,出门看热闹。
但没用。
这些身强力壮的工匠们,热情无比,冲破了兵丁组成的人墙,来到了外头观看汉王銮舆。
汉王銮舆,却停在了五百米开外的地方。随从的大内侍卫们,露出警惕之色,严阵以待。
工部尚书马有光得到禀报之后,额头上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水。策马来到銮舆前,先把事情说了一遍。然后才说道:“大王。请让臣先过去,约束了工匠。准备妥当,才迎接大王。免得工匠冲撞了大王。”
銮舆中。吴年盘腿而坐,脸上泛起笑意,对銮舆外的马有光说道:“没关系。能来这里的工匠,不都是经过层层审查,确定不会有蒙元或楚国的奸细吗?”
“他们都很可靠。再说了。他们在这里为了国家,而耗费精血气力,是有功劳的。现在不过是想看一看寡人的脸,寡人。怎么可以避而不见呢?”
“队伍继续行进。”
“是。”
马有光闻言擦了擦汗,也不再犹豫。应了一声后,策马在前,引领队伍继续向前。
在现代社会,凡涉及军工的人,都有一个审查。
都得家事清白,没犯罪前科。
吴年对于自己在工部的这些秘密项目,瓶瓶罐罐,十分的在意。审查很严的。
工匠们很激动,但是当他们看到銮舆大驾缓缓行来的时候,却也冷静了下来。然后不知道是谁先跪下,很快就跪了一地。
“大王。”
銮舆停在了工匠们的面前。身穿龙袍的吴年,踩着小板凳下了銮舆,看着前方黑压压的人群,双手虚扶,说道:“诸位免礼。”
“多谢大王。”有人带头,工匠们站了起来,然后都是偷偷打量吴年。
吴年笑了笑,说道:“脸就是让人看的。你们想看就看吧。寡人就站在这里。”
听了吴年的话后,工匠们就激动了起来,抬头大大方方的看着吴年。
有些人还小声说了起来。
“大王真威武。”
“雄壮过人。”
“什么威武、雄壮的。那是形容武将的。形容大王,应该说是雍容华贵,皇者气度。”
吴年哑然失笑,过了一会儿后,工部的官员出马,让这些工匠们回去干活了。马有光松了一口气,引着吴年来到了一座小院内。
随从而来的大内侍卫,立刻散开,把这小院围的水泄不通。
大内侍卫搬来了一张太师椅,一张茶几放下,还弄来了水壶放下。吴年不客气的坐了下来,拿着杯子喝着水。
马有光微微低着头,站在一旁。过了不久,一队工匠带了许多工具、材料走了进来。
他们当着吴年的面,用一个木头制作的磨具,用水泥混合沙子搅拌,然后倒入磨具之中,等水泥凝固,便是一块石板了。
水泥这个东西,吴年比较熟。没什么好奇的。但有一个问题很关键。他抬头问马有光道:“多久能凝固?”
“约六个时辰,就能凝固了。”
马有光秒答道。
“很好。”吴年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与现代社会的水泥,似乎也差不多了。想了一下后,吴年认真对马有光说道:“第一。马上投入人力物力,加大产量。”
“第二。挖掘适用的沙子储备上。”
“第三。大量生产寡人说的钢筋。”
“这个玩意。就是人的肉,而钢筋是人的骨头。钢筋做骨,才能真正的坚固。”
“马大人啊。你是工部尚书。这朝廷上下,林林总总的建筑,都是你来操办的。你应该懂得,这个东西的妙用。”
马有光露出了郑重之色,弯下腰,抱拳行礼道:“大王放心,臣明白。”
抛开大王乱七八糟的主意,比如那蒸汽机之外。这水泥真是妙啊。
朝廷修建一座台子,还需要切割石块。石块还得是好料子。
这水泥与沙子加上水,不仅省时省力,而且也不比石料差。
真是神来之笔啊。
还有那高炉炼钢。
人都说我们大王,那是虓虎。勇猛善战。哪里知道,我们大王还是鲁班在世,是个能工巧匠呢。
这东西没看过,就是纸面上的玩意儿。看过之后,吴年便心中有数了。
马有光能力出众,交给他吴年很放心。
随即,吴年要求马有光带自己前往研究蒸汽机的院子观看。
看了之后,吴年只能说是一堆废铁。他已经把自己知道的蒸汽机的原理,都告诉了工匠。
但是他了解的也不多,更何况这个时代的功业。蒸汽机需要的零件,得工匠们手工锻造出来。
麻烦的很呢。
蒸汽机能不能出来还是个问题,就算出来,也是猴年马月了。
不过,吴年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并不失望。
离开了蒸汽机之后,吴年又参观了其他自己提供思路的项目,转了一个大圈,在天黑之前,启程回去了江县。
“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是时候研究一下,怎么攻打蒙元了。”銮舆很大,相对平稳,但这个时代的马车,颠簸难免。吴年盘腿坐在銮舆中,身体随着颠簸摇摇晃晃,微微低着头沉吟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