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出苗后再长个大约两个月,就可以进行第一次采割了。这第一次采割下来的紫菜一般被称作“头水紫菜”,算是同一种紫菜里头品质最好的紫菜了,且这“头水紫菜”往往能卖到较高的价钱,反之二、三水紫菜的价钱则会低上一些。
而紫菜为何会有“头水”、“二水”、“三水”之别呢?
原来这紫菜不但生长周期短,且还可以不断的进行采割———采割下头水紫菜后,之后每隔二十天左右就能进行第二、三次采割,且一般早上采割较为合适。
因此这紫菜一成熟到能够采割,杨家一家人就都十分兴奋和跃跃欲试,更是都争着要帮忙采割养在海滩上的紫菜,毕竟采割养在海滩上的紫菜没有什么难度,大家伙儿都能胜任。
不过虽然这采紫菜没什么难度,但临采前鱼儿还是把自己从前世带来的知识告诉了大家,让大家一律采取“拔收”的方法,且一定要“拔大留小”,这样才能有利于紫菜继续增加产量。
不过即便是在现代,养殖紫菜也不是一项一本万利的买卖、多少都存有一定的风险,鱼儿大体知道在采苗、养成期间,常见的敌害有:硅藻、浒苔、野鸭、鱼类、油污等。
虽然这些敌害有些在北宋不存在,但一些天然敌害却还是有的,因此养殖期间鱼儿倒也在这几方面多费了些心思,能避免的敌害尽量避免,不能避免的也只能顺其自然、尽量把损失控制在最低。
因此鱼儿带领杨家种的紫菜说到底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可抗拒的风险,不过排除那些风险、去掉一些损失后,杨家种的紫菜依然给他们带来了一笔不少的收入,让杨家迈了个大步子、提前进入了小康。
而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好结果,最大的原因乃是紫菜在北宋属稀罕物,因此哪怕杨家的收成比鱼儿预期的还要少上许多,那些紫菜也足以替杨家挣回一笔数目不小的银子了。
而杨家第一年既然赚了个满盆钵,那第二年自然是要再接再厉的养紫菜了,毕竟杨家还是第一次找到一个赚钱赚得这么快的路子,自是要好好的加以利用。
不过此后杨家也多了一个烦恼———必须想方设法的低调行事、以及低调的养紫菜,用尽各种方法掩盖自家养紫菜的法子,不让那些见杨家发家了就眼红的人打探到消息。
虽然鱼儿知道养紫菜的方法早晚会被人挖掘到,不过眼下他们家也只能守住一时算一时了。
唯一让鱼儿觉得庆幸的是,同村的村民眼下还没意识到只要把竹帘稳稳当当的挂在海滩上,如此简单就能养紫菜。毕竟这方法实在是太过简单了,就算初始有人看出来了,也一心认定除此之外、其中一定还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玄机。虽然村民的这些想法很可笑,但这样一来却是对杨家比较有利……
因此这一年可以说是杨家最忙的一年,也是杨家小日子慢慢红火起来的第一年,更是杨家逐步迈向小康的初始之年!
而这杨家能够赚个满盆钵,家里上上下下的人都有功劳,不过大家伙儿却都认为功劳最大的人乃是鱼儿。因此把头几水的紫菜都卖了个好价钱后,刘氏便把鱼儿给找来了,笑着问鱼儿这个大功臣该如何分配赚来的这些银子……
“阿妹,托了你那个妙点子的福,咱家这一年可是得了不少银子,终于能在亲戚好友面前直起身子骨说话了!”
原来杨家的亲戚好友得知杨家靠着养紫菜赚了一笔后,前前后后上门来打秋风、套近乎的有不少,也正是这些人突然换了副嘴脸前来串门,才让刘氏提起此事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不过刘氏感慨过后,很快就问起鱼儿正经事来:“阿妹,咱家今年赚的这些银子,阿母和你阿爹商量过了,觉得最要紧的便是先匀出两份来,一分留着给你筹备妆奁、一份留着给你小哥娶媳妇儿用……”
刘氏这样安排鱼儿自是没有异议,而刘氏见鱼儿点头,才接着往下说道:“把这两份银钱匀出来后,剩下的银子还有不少,这银子是多亏了阿妹你我们才赚回来的,因此你爹说让你决定怎么分配这些银子,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鱼儿闻言马上撅起了小嘴儿,佯装不悦的娇嗔道:“阿母,您说的这是什么话儿?我们都是一家人,哪还需要分什么‘你我’?再说了,阿爹是一家之主,这银子他想怎么分配就怎么分配,哪轮得到我一个小辈来说话?”
“偏偏这就是你阿爹的意思,我也是照着他的意思同你说,”刘氏见鱼儿佯装生气,不由笑着把她搂到了怀里,一边像小时候那样轻轻的抚着鱼儿的背、一边柔声说道:“傻丫头,阿爹和阿母哪是同你见外?我们是觉得你一向是个有主意的孩子,也总能替我们家赚银子回来,因此才决定把银子交给你分配,你就别再推辞了,好好的想想怎么用这笔银子赚更多的银子才是!”
刘氏这么一说,反倒显得鱼儿有些小家子气,于是鱼儿当下便有些不好意思的钻到刘氏怀里,像麻花似的扭了半天、并撒了好一会儿娇,才靠在刘氏怀里认真的思索起来……
片刻之后,鱼儿心里很快就有了一番安排:“阿母,余下的银子里,我想拿出一部分给小哥到城里开个铺子。这铺子开了后,不但可以让小哥卖些他自个儿编制的竹制品,还能连带着卖些别的物事,这也算是个长久、稳定的营生,经营好了小哥也能帮着多分担一些家里的开支了。”
鱼儿之所以这样想,乃是因为眼下杨六郎干的就是货郎这一行……
原来杨六郎把年师傅的手艺学到手后,除了每逢初一、十五挑着竹制品到集市卖外,平日里也会挑着各类竹制品走街串巷的叫卖。
除此之外,一脑袋机灵、比较有做生意头脑的杨六郎,还会低价去买一些别的物事,和竹制品搭在一起叫卖。因为杨六郎觉得卖一种物事、他也要走街串巷的叫卖,那还不如多挑上一些别的物事顺道一块儿卖。
而这杨六郎本就是个机灵的小子,这几年走街串巷多了,人也越发变得圆滑起来,颇有几分精明小商贩的架势。鱼儿正是看到他这个优点,才会提议拿出一部分钱让杨六郎在城里开个铺子,并坚信以杨六郎的本事,一定能慢慢的把铺子做好、做大。
而鱼儿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后,刘氏很快就陷入沉思细细的琢磨起鱼儿的话来。其实杨家借着养紫菜大赚了一笔后,刘氏也曾经想过拿这些钱到城里开个铺子、做点小买卖,并慢慢的让这个小买卖成为家里的经济来源……
毕竟杨大柱的年纪渐渐大了,再过几年出海打渔这样的体力活已不适合他干了。但单单靠杨三郎一人出海打渔又无法维持一大家子的生计,因此为了杨大柱,杨家早晚得想出别的生财之道才是,且这个生财之道还得家里有个人适合干才行!
而刘氏对自家的几个儿子的秉性也十分清楚———杨六郎迂腐刻板、这样的性子做生意还不亏得一塌糊涂;杨三郎老实憨厚、这样的性子做生意也不行;而杨四郎虽然天赋异禀、打小就把书念得很好,但却也因为这小小的天赋、骨子里多了那么一分清高倨傲,那分清高让他打死也不愿意去当铺子的掌柜的。
因此若是杨家真是开了铺子,自是不可能交给他们三人打理,而他们三人不能成为打理铺子的合适人选,那剩下的人选就只有杨六郎一人了。
不过刘氏有些担心杨六郎虽然性子机灵,但是在没真正的做过生意、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真当了掌柜的也会无法胜任。
于是仔细斟酌过后,刘氏还是把自己的顾虑告诉了鱼儿:“阿妹,你几个哥哥里头,的确是你小哥最适合打理铺子,可他从小到大都没真真正正的做过生意,也不知能不能把铺子打理好,要是到时候亏了,那……”
刘氏的顾虑鱼儿早就仔细想过了,因此鱼儿听了刘氏的话后笑着答道:“阿母,这一点您无需担心,这做生意最重要的便是要擅长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而小哥平日里走街串巷的叫卖物事,什么样的人他没打过交道?”
“再说了,前几年小哥曾和我一起在酒肆里卖过豆腐乳,还在城里摆摊卖过烧烤,这些可不就是做生意的经验?有了这些经验,我相信小哥只要多费点心思,一定能把铺子打理好,甚至今后他还可能会让我们家开上分店呢!”
“话虽如此,可我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刘氏忧心忡忡的说道。
鱼儿见状一脸无奈的挽了刘氏的手,并挑些话来宽她的心:“阿母,这世上有哪样生意是稳赚不赔的?做什么买卖都是有一定风险的,这些风险是我们无法避免的……”
--------------------------------------------------------------------------
大家记得到书页去投票啊,是新书调查哦~
话说,小云其实很想下本写古代庶女的奋斗史啊,不过貌似大家都比较喜欢种田文,为嘛我的想法总和大家不一样捏,呜呜呜~(未完待续)
而紫菜为何会有“头水”、“二水”、“三水”之别呢?
原来这紫菜不但生长周期短,且还可以不断的进行采割———采割下头水紫菜后,之后每隔二十天左右就能进行第二、三次采割,且一般早上采割较为合适。
因此这紫菜一成熟到能够采割,杨家一家人就都十分兴奋和跃跃欲试,更是都争着要帮忙采割养在海滩上的紫菜,毕竟采割养在海滩上的紫菜没有什么难度,大家伙儿都能胜任。
不过虽然这采紫菜没什么难度,但临采前鱼儿还是把自己从前世带来的知识告诉了大家,让大家一律采取“拔收”的方法,且一定要“拔大留小”,这样才能有利于紫菜继续增加产量。
不过即便是在现代,养殖紫菜也不是一项一本万利的买卖、多少都存有一定的风险,鱼儿大体知道在采苗、养成期间,常见的敌害有:硅藻、浒苔、野鸭、鱼类、油污等。
虽然这些敌害有些在北宋不存在,但一些天然敌害却还是有的,因此养殖期间鱼儿倒也在这几方面多费了些心思,能避免的敌害尽量避免,不能避免的也只能顺其自然、尽量把损失控制在最低。
因此鱼儿带领杨家种的紫菜说到底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可抗拒的风险,不过排除那些风险、去掉一些损失后,杨家种的紫菜依然给他们带来了一笔不少的收入,让杨家迈了个大步子、提前进入了小康。
而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好结果,最大的原因乃是紫菜在北宋属稀罕物,因此哪怕杨家的收成比鱼儿预期的还要少上许多,那些紫菜也足以替杨家挣回一笔数目不小的银子了。
而杨家第一年既然赚了个满盆钵,那第二年自然是要再接再厉的养紫菜了,毕竟杨家还是第一次找到一个赚钱赚得这么快的路子,自是要好好的加以利用。
不过此后杨家也多了一个烦恼———必须想方设法的低调行事、以及低调的养紫菜,用尽各种方法掩盖自家养紫菜的法子,不让那些见杨家发家了就眼红的人打探到消息。
虽然鱼儿知道养紫菜的方法早晚会被人挖掘到,不过眼下他们家也只能守住一时算一时了。
唯一让鱼儿觉得庆幸的是,同村的村民眼下还没意识到只要把竹帘稳稳当当的挂在海滩上,如此简单就能养紫菜。毕竟这方法实在是太过简单了,就算初始有人看出来了,也一心认定除此之外、其中一定还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玄机。虽然村民的这些想法很可笑,但这样一来却是对杨家比较有利……
因此这一年可以说是杨家最忙的一年,也是杨家小日子慢慢红火起来的第一年,更是杨家逐步迈向小康的初始之年!
而这杨家能够赚个满盆钵,家里上上下下的人都有功劳,不过大家伙儿却都认为功劳最大的人乃是鱼儿。因此把头几水的紫菜都卖了个好价钱后,刘氏便把鱼儿给找来了,笑着问鱼儿这个大功臣该如何分配赚来的这些银子……
“阿妹,托了你那个妙点子的福,咱家这一年可是得了不少银子,终于能在亲戚好友面前直起身子骨说话了!”
原来杨家的亲戚好友得知杨家靠着养紫菜赚了一笔后,前前后后上门来打秋风、套近乎的有不少,也正是这些人突然换了副嘴脸前来串门,才让刘氏提起此事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不过刘氏感慨过后,很快就问起鱼儿正经事来:“阿妹,咱家今年赚的这些银子,阿母和你阿爹商量过了,觉得最要紧的便是先匀出两份来,一分留着给你筹备妆奁、一份留着给你小哥娶媳妇儿用……”
刘氏这样安排鱼儿自是没有异议,而刘氏见鱼儿点头,才接着往下说道:“把这两份银钱匀出来后,剩下的银子还有不少,这银子是多亏了阿妹你我们才赚回来的,因此你爹说让你决定怎么分配这些银子,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鱼儿闻言马上撅起了小嘴儿,佯装不悦的娇嗔道:“阿母,您说的这是什么话儿?我们都是一家人,哪还需要分什么‘你我’?再说了,阿爹是一家之主,这银子他想怎么分配就怎么分配,哪轮得到我一个小辈来说话?”
“偏偏这就是你阿爹的意思,我也是照着他的意思同你说,”刘氏见鱼儿佯装生气,不由笑着把她搂到了怀里,一边像小时候那样轻轻的抚着鱼儿的背、一边柔声说道:“傻丫头,阿爹和阿母哪是同你见外?我们是觉得你一向是个有主意的孩子,也总能替我们家赚银子回来,因此才决定把银子交给你分配,你就别再推辞了,好好的想想怎么用这笔银子赚更多的银子才是!”
刘氏这么一说,反倒显得鱼儿有些小家子气,于是鱼儿当下便有些不好意思的钻到刘氏怀里,像麻花似的扭了半天、并撒了好一会儿娇,才靠在刘氏怀里认真的思索起来……
片刻之后,鱼儿心里很快就有了一番安排:“阿母,余下的银子里,我想拿出一部分给小哥到城里开个铺子。这铺子开了后,不但可以让小哥卖些他自个儿编制的竹制品,还能连带着卖些别的物事,这也算是个长久、稳定的营生,经营好了小哥也能帮着多分担一些家里的开支了。”
鱼儿之所以这样想,乃是因为眼下杨六郎干的就是货郎这一行……
原来杨六郎把年师傅的手艺学到手后,除了每逢初一、十五挑着竹制品到集市卖外,平日里也会挑着各类竹制品走街串巷的叫卖。
除此之外,一脑袋机灵、比较有做生意头脑的杨六郎,还会低价去买一些别的物事,和竹制品搭在一起叫卖。因为杨六郎觉得卖一种物事、他也要走街串巷的叫卖,那还不如多挑上一些别的物事顺道一块儿卖。
而这杨六郎本就是个机灵的小子,这几年走街串巷多了,人也越发变得圆滑起来,颇有几分精明小商贩的架势。鱼儿正是看到他这个优点,才会提议拿出一部分钱让杨六郎在城里开个铺子,并坚信以杨六郎的本事,一定能慢慢的把铺子做好、做大。
而鱼儿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后,刘氏很快就陷入沉思细细的琢磨起鱼儿的话来。其实杨家借着养紫菜大赚了一笔后,刘氏也曾经想过拿这些钱到城里开个铺子、做点小买卖,并慢慢的让这个小买卖成为家里的经济来源……
毕竟杨大柱的年纪渐渐大了,再过几年出海打渔这样的体力活已不适合他干了。但单单靠杨三郎一人出海打渔又无法维持一大家子的生计,因此为了杨大柱,杨家早晚得想出别的生财之道才是,且这个生财之道还得家里有个人适合干才行!
而刘氏对自家的几个儿子的秉性也十分清楚———杨六郎迂腐刻板、这样的性子做生意还不亏得一塌糊涂;杨三郎老实憨厚、这样的性子做生意也不行;而杨四郎虽然天赋异禀、打小就把书念得很好,但却也因为这小小的天赋、骨子里多了那么一分清高倨傲,那分清高让他打死也不愿意去当铺子的掌柜的。
因此若是杨家真是开了铺子,自是不可能交给他们三人打理,而他们三人不能成为打理铺子的合适人选,那剩下的人选就只有杨六郎一人了。
不过刘氏有些担心杨六郎虽然性子机灵,但是在没真正的做过生意、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真当了掌柜的也会无法胜任。
于是仔细斟酌过后,刘氏还是把自己的顾虑告诉了鱼儿:“阿妹,你几个哥哥里头,的确是你小哥最适合打理铺子,可他从小到大都没真真正正的做过生意,也不知能不能把铺子打理好,要是到时候亏了,那……”
刘氏的顾虑鱼儿早就仔细想过了,因此鱼儿听了刘氏的话后笑着答道:“阿母,这一点您无需担心,这做生意最重要的便是要擅长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而小哥平日里走街串巷的叫卖物事,什么样的人他没打过交道?”
“再说了,前几年小哥曾和我一起在酒肆里卖过豆腐乳,还在城里摆摊卖过烧烤,这些可不就是做生意的经验?有了这些经验,我相信小哥只要多费点心思,一定能把铺子打理好,甚至今后他还可能会让我们家开上分店呢!”
“话虽如此,可我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刘氏忧心忡忡的说道。
鱼儿见状一脸无奈的挽了刘氏的手,并挑些话来宽她的心:“阿母,这世上有哪样生意是稳赚不赔的?做什么买卖都是有一定风险的,这些风险是我们无法避免的……”
--------------------------------------------------------------------------
大家记得到书页去投票啊,是新书调查哦~
话说,小云其实很想下本写古代庶女的奋斗史啊,不过貌似大家都比较喜欢种田文,为嘛我的想法总和大家不一样捏,呜呜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