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前后后集结了包括整个蒙古各大部落在内的十一万大军,并且是以多批次、多时段化整为零秘密入关,信心满满的多尔衮满以为这次在文有范文程、宁完我和最新归降的洪承畴,武有多铎、阿济格的诸多猛将,文武皆有大才可用之下,几乎可以说是历次入关中原,算无遗策,谋划最为全面的一次。
同时,这也自建立国号大清之后,几乎是举全国之力,动员了九成以上的兵力倾巢而出。
加上大明皇帝,又在李自成破城中自尽而死,李自成势如破竹的兵势也已成强弩之末。张献忠的大西军,又远在蜀道难难以上青天的巴蜀之地,自立为王而又自顾不暇。
纵观眼前天下大势,简直就是天赐良机,再没有任何时候能与今天的机会,最是有利于他满清问鼎中原的一刻。
多尔衮甚至一连做了好几场梦,梦见他终于拿下了整个中原,功勋远远超过了太-祖-皇帝……
谁知道,当最后一支被他确定为殿军押后隐秘入关的大军,令人匪夷所思同时也是难以置信地竟然在自己的领土内,莫名其妙的被某种说不清是什么力量的神秘力量给一口吃掉,而且还是吃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下。
那一刻,在收到这一确切噩耗的多尔衮,甚至一度怀疑,这种事情是绝不可能发生的,尤其是不可能还是发生在自己的国土这边。
因为,那支六千人的殿军,距离大明边境尚有两百里地。这个距离,已经算得上是还在自己的国土腹地。
若是真有远高于这支六千人殿军的神秘大军,素来机警并且几乎到处都有游弋的八旗探马侦骑,他们不可能是一点讯息都没有觉察的。
所以,多尔衮甚至怀疑,这支被他寄予厚望却突然在自己国土腹地消失的殿军,弄不好,很可能是那个小混蛋罗洛浑在入关前的最后一刻,忽然辜负了他对他的重托,一时间想不通或者又害怕而不知躲到了什么隐秘处去了。
如果说罗洛浑的六千大军的莫名消失,在多尔衮的心里,不过是泛起的一朵小浪花。
那么,作为第一批次隐秘入关的数只大军中的叶布舒部,整整一万二千人的大军,再次以这种匪夷所思而又百思不解的方式消失,对多尔衮的心理冲击和精神打击,可就像一只重锤,将他敲得五内俱焚,痛彻心扉。
要知道,罗洛浑若不是头顶着岳托长子之名,就凭他一个时常喜欢“嗜酒妄议”的混混,多尔衮是绝不会给他一支兵马,冀望他借此获得一点军功为岳托长脸,也为他自己正名。
可是,叶布舒就不同了,与混不吝的罗洛浑相比,两人简直判若云泥——
这不仅仅因为叶布舒是皇二代,罗洛浑是皇三代。
最关键的是,叶布舒身为皇太极四皇子,不仅没有因此骄傲自满,嬉戏胡闹,反而对于弓马兵法,每日都比别人习练得更加勤奋和认真。
也正因如此,多尔衮给叶布舒的冀望,可比给罗洛浑只要他立些军功给他自己镀镀金高太多,不仅将叶布舒放在了第一批次秘密入关的数只大军中,而且还是其中重中之重的骁骑营、健锐营混合编成,兵员配属于身为各路主将的阿济格、多铎等郡王一万五千人的一万二千人。
这样的一万二千人,可比罗洛浑作为押后殿军,其中大多数都是以汉八旗为主,仅有三成真正的八旗军和蒙古八旗的六千人,就不仅仅是人数上的倍增,而是真正战力和每个单独士卒凶悍程度的倍增。
所以如果真要有一个对比的话,罗洛浑不见就不见了,反正迟早也会水落石出的,而且对整个入主中原的大计无伤大碍。
但叶布舒也是这样说不见就不见了,这可就是天大的事情了,甚至很可能还会直接影响到此后的整个大局!
也正因如此,在对大明作战中素来用兵大胆,敢想敢干的多尔衮,因为叶布舒部的莫名失踪,当然也包括罗洛浑部的神秘消失,仗还没有打一次,前后就损失了两只大军,将近两万大军,这对他手上也不过十一万大军而言,怎么说也凭空去了六成之一。
如此的折损,不仅让多尔衮一下子警醒起来,更让他因此心生忌惮,如履薄冰,在出事后的十几天内,向十一万大军、哦不,现在已经只有九万大军,一连发出了十几道金刀密令,严责包括阿济格、多铎以及尼堪等各路主将,没有十万火急的军情,决不允许再各自的隐蔽潜伏地或藏军处擅自肆意行动。
与此同时,他则将自己的本部最为精锐健步营、侍卫营,选出其中佼佼者,会同散落在关宁一线各处的各军,组成了多达三四十支人数仅在三四十人的探马细作,乔装改扮,日夜不停,在关宁一线方圆千里之地,广为撒网,来回寻访。
然而,这种像篦子一般横扫而过的搜寻,虽然找到了一些线索,但拿回来的讯息,不是牛头不对马嘴,就是张冠李戴。
更有甚者,这些寻人的队伍,最后也有一半之数,同样变成了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连他们的影子都找不见,反而给整个搜寻平添了更多的疑惧和恐慌。
无可奈何之下,为了不再徒增恐慌、烦恼和骚动,多尔衮只好忍痛撤回了所有这种毫无建树的探马细作,将其中几乎没有找到任何线索的领队之人,当做替罪羊给全部砍了脑袋,算是为失踪了的叶布舒部、罗洛浑部,画上了一个不是句号的句号。
因为,这时候另一边更为更为重要的探马细作,接连送回的军情,已经不容多尔衮再在这已经成为过去的两个人身上,下这么重要的工夫了。
即便,其中一个还是被他给予了无限厚望的叶布舒。
到了此刻,面对整个逐鹿中原大计,叶布舒也无足轻重了。
而他若不赶紧腾出手来,全力以赴应对来自越来越已经成为现实大敌的李自成的威胁,别说入主中原了,恐怕还能不能在这关宁一线站的一席之地,都是一个问题!
而吴三桂和他的山海关及其关宁铁骑,就成了必争之棋……
同时,这也自建立国号大清之后,几乎是举全国之力,动员了九成以上的兵力倾巢而出。
加上大明皇帝,又在李自成破城中自尽而死,李自成势如破竹的兵势也已成强弩之末。张献忠的大西军,又远在蜀道难难以上青天的巴蜀之地,自立为王而又自顾不暇。
纵观眼前天下大势,简直就是天赐良机,再没有任何时候能与今天的机会,最是有利于他满清问鼎中原的一刻。
多尔衮甚至一连做了好几场梦,梦见他终于拿下了整个中原,功勋远远超过了太-祖-皇帝……
谁知道,当最后一支被他确定为殿军押后隐秘入关的大军,令人匪夷所思同时也是难以置信地竟然在自己的领土内,莫名其妙的被某种说不清是什么力量的神秘力量给一口吃掉,而且还是吃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下。
那一刻,在收到这一确切噩耗的多尔衮,甚至一度怀疑,这种事情是绝不可能发生的,尤其是不可能还是发生在自己的国土这边。
因为,那支六千人的殿军,距离大明边境尚有两百里地。这个距离,已经算得上是还在自己的国土腹地。
若是真有远高于这支六千人殿军的神秘大军,素来机警并且几乎到处都有游弋的八旗探马侦骑,他们不可能是一点讯息都没有觉察的。
所以,多尔衮甚至怀疑,这支被他寄予厚望却突然在自己国土腹地消失的殿军,弄不好,很可能是那个小混蛋罗洛浑在入关前的最后一刻,忽然辜负了他对他的重托,一时间想不通或者又害怕而不知躲到了什么隐秘处去了。
如果说罗洛浑的六千大军的莫名消失,在多尔衮的心里,不过是泛起的一朵小浪花。
那么,作为第一批次隐秘入关的数只大军中的叶布舒部,整整一万二千人的大军,再次以这种匪夷所思而又百思不解的方式消失,对多尔衮的心理冲击和精神打击,可就像一只重锤,将他敲得五内俱焚,痛彻心扉。
要知道,罗洛浑若不是头顶着岳托长子之名,就凭他一个时常喜欢“嗜酒妄议”的混混,多尔衮是绝不会给他一支兵马,冀望他借此获得一点军功为岳托长脸,也为他自己正名。
可是,叶布舒就不同了,与混不吝的罗洛浑相比,两人简直判若云泥——
这不仅仅因为叶布舒是皇二代,罗洛浑是皇三代。
最关键的是,叶布舒身为皇太极四皇子,不仅没有因此骄傲自满,嬉戏胡闹,反而对于弓马兵法,每日都比别人习练得更加勤奋和认真。
也正因如此,多尔衮给叶布舒的冀望,可比给罗洛浑只要他立些军功给他自己镀镀金高太多,不仅将叶布舒放在了第一批次秘密入关的数只大军中,而且还是其中重中之重的骁骑营、健锐营混合编成,兵员配属于身为各路主将的阿济格、多铎等郡王一万五千人的一万二千人。
这样的一万二千人,可比罗洛浑作为押后殿军,其中大多数都是以汉八旗为主,仅有三成真正的八旗军和蒙古八旗的六千人,就不仅仅是人数上的倍增,而是真正战力和每个单独士卒凶悍程度的倍增。
所以如果真要有一个对比的话,罗洛浑不见就不见了,反正迟早也会水落石出的,而且对整个入主中原的大计无伤大碍。
但叶布舒也是这样说不见就不见了,这可就是天大的事情了,甚至很可能还会直接影响到此后的整个大局!
也正因如此,在对大明作战中素来用兵大胆,敢想敢干的多尔衮,因为叶布舒部的莫名失踪,当然也包括罗洛浑部的神秘消失,仗还没有打一次,前后就损失了两只大军,将近两万大军,这对他手上也不过十一万大军而言,怎么说也凭空去了六成之一。
如此的折损,不仅让多尔衮一下子警醒起来,更让他因此心生忌惮,如履薄冰,在出事后的十几天内,向十一万大军、哦不,现在已经只有九万大军,一连发出了十几道金刀密令,严责包括阿济格、多铎以及尼堪等各路主将,没有十万火急的军情,决不允许再各自的隐蔽潜伏地或藏军处擅自肆意行动。
与此同时,他则将自己的本部最为精锐健步营、侍卫营,选出其中佼佼者,会同散落在关宁一线各处的各军,组成了多达三四十支人数仅在三四十人的探马细作,乔装改扮,日夜不停,在关宁一线方圆千里之地,广为撒网,来回寻访。
然而,这种像篦子一般横扫而过的搜寻,虽然找到了一些线索,但拿回来的讯息,不是牛头不对马嘴,就是张冠李戴。
更有甚者,这些寻人的队伍,最后也有一半之数,同样变成了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连他们的影子都找不见,反而给整个搜寻平添了更多的疑惧和恐慌。
无可奈何之下,为了不再徒增恐慌、烦恼和骚动,多尔衮只好忍痛撤回了所有这种毫无建树的探马细作,将其中几乎没有找到任何线索的领队之人,当做替罪羊给全部砍了脑袋,算是为失踪了的叶布舒部、罗洛浑部,画上了一个不是句号的句号。
因为,这时候另一边更为更为重要的探马细作,接连送回的军情,已经不容多尔衮再在这已经成为过去的两个人身上,下这么重要的工夫了。
即便,其中一个还是被他给予了无限厚望的叶布舒。
到了此刻,面对整个逐鹿中原大计,叶布舒也无足轻重了。
而他若不赶紧腾出手来,全力以赴应对来自越来越已经成为现实大敌的李自成的威胁,别说入主中原了,恐怕还能不能在这关宁一线站的一席之地,都是一个问题!
而吴三桂和他的山海关及其关宁铁骑,就成了必争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