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犹如待宰的成群牛羊,在火铳枪的猛烈弹雨中纷纷倒下的大顺军士卒,被阿济格放过来作为镇守大将的崮山将军金兀术,一面仰头哈哈大笑,一面不断地在嘴里啧啧称奇。
没过一会儿,枪声便停歇了下来。
这金兀术仿佛还没过到瘾一样,猛然间安静下来,竟让他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扭头便张望起来:
“兀冒,兀冒统领,这一次你的这神枪,怎么就打了不到四轮就将汉人杀光了呢?”
为了躲避这个派下来的金兀术,每次只要遇上需要开战时刻,兀冒就会特意将自己隐藏在军阵中不让他看见自己。
而且,自从率领【外族(鞑靼)军团】多达八千人潜回建奴腹地,并按照孟远的部署将其中九成兵力潜伏到了边境线内外,而他自己则单独引着一支三百人的火铳队回到了盛京。
说也奇怪,重新露头的兀冒,仅仅只是经过了几场规模不一的问话,整个盛京的皇族,上至王爷下至门房,居然全都相信了他回来时早就准备好的说辞。
不仅如此,因为有明晃晃的一支正经八百的火铳营摆在面前,现在早已对火器,犹如早期后金对汉人盐铁和文化的渴望一样,现在的整个满清,对火器的追捧和渴望程度,简直到了一种痴狂的地步。
也因此,在确认了兀冒身份并对他的忠诚度进行了一番所谓鉴别后,几乎留在盛京的所有王公贵族,全都选择了向这个从前只有一点薄名的兀冒,伸出了延揽与他的橄榄枝。
从回到盛京之除的如履薄冰,胆战心惊,到最后的如释重负,如鱼得水,兀冒也从一开始的云山雾罩过渡到了现在的八面玲珑,一下子又回到了过去当萨满神棍之时的威风八面和惬意。
直到有一天,他忽然收到了第二天小皇帝福临要亲自接见他的消息,他才再次从心底里遥望着南方那条大河的方向,不断地咬舌惊叹不已地暗道:
“汉人师尊啊,你的神机妙算,果然了得。兀冒回来后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步骤,简直就像在你的掌控之下!”
原来,为了让消失了许久的兀冒,能迅速洗白并重获满清鞑子皇族的信任。
在决定让兀冒担纲作为潜伏到盛京的最佳人选后,孟远不仅将多达八千人众的【外族(鞑靼)军团】放心地交到了他手中。
而且,还同时给了他三个百人火铳枪战队,一是确保他的安全,二则抬高他的回归身价,三来震慑回去后对他意图不轨的宵小。
在这些措施之外,孟远为了让多尔衮之外的另一个摄政王济尔哈朗在看到兀冒的第一眼,不用说一个字就能信任与他,又大胆地剑走偏锋让郑成功也跟着兀冒一起回到了盛京。
可以说,正是郑成功的随行,才是兀冒没怎么使劲就让以镇守盛京的摄政王为首的满清整个王公贵族,几乎在第一时间便相信了消失已久的他。
否则,不仅他消失的那些日子,兀冒说不清楚。
更重要的是,他带到盛京的那一支三百人的火铳营,更说不清楚。
取得了上上下下的信任,以儿皇帝小福临的接见为巅峰标志,因为手握被建奴皇室视之如虎狼的新式火铳枪这种恐怖火器,而且还是一下回来了三百支,兀冒也随之很快重新进入到了鞑子的军政体系。
不久,济尔哈朗便亲自颁布军令,赏兀冒一大片草原,牛羊三百头,汉人女人、鲜卑女人以及新罗女人各一个(相当于一支新式火铳枪换来了一头牛羊,一百支新式火铳枪给一个女人),奴隶三人。
同时,在兀冒继续获任他所在部落头名萨满之上,加封他为其部落所属镶蓝旗统领一职,算是正式拥有了军政实权。
与兀冒相对应的,随行深入到了盛京城内的郑成功,则被儿皇帝小福临亲自诏见并当场赏下金银珠宝一箱,盛京城里一座三进大院子,城外一片封地。
当然,接下来到了济尔哈朗接见时,他们便头穷匕现,笑眯眯地向郑成功提出了希望他在“卖给”兀冒三百支新式火铳枪的基础上,能够友好地通过他郑氏在南-海之上的舰队,“帮忙”也给大清尤其是盛京里的八旗军,向西洋的那些老毛子重金代购一批包括重型红夷大炮、最新式火铳枪在内的大小火器。
为了表示诚意和谢意,济尔哈朗代表满清尤其是整个建奴皇室,先向郑成功赠与了一笔价值不菲的谢金。
随后,又以定金的方式和名义,预付给了郑成功十万金的大明最负盛名,同时也最具硬通货价值的晋商【四海通兑银票】。
这种晋商专有银票,不仅在大明境内可以通存通兑,而且还在东洋扶桑、朝-鲜-半-岛以及南洋、波斯甚至中亚等三十多个国家,竟然也都开有他们的票号通存通兑业务。
对这种近乎于子虚乌有的大水打来的银子,郑成功自然是来者不拒,遵照临行时孟远给他的面授机宜和决断权,全部都照单全收。
甚至,为了打消济尔哈朗及其整个盛京建奴皇室对他和兀冒突然回归的最后一丝疑虑,同时又为了保障和提升兀冒和他在盛京期间进行各种活动的层次和自由度,一向都不喜欢循规蹈矩的郑成功,又在孟远给他的任务权限之外,自作主张地增加了一项业务和承诺:
如果济尔哈朗诚意满满,并且能代表儿皇帝小福临及其整个清廷与他所代表的的郑氏集团签订一个互不侵犯并互通有无的协议,那么,他在盛京考察公干完成后,回到海边郑氏,将根据清廷的诚意和财力,在陆上火器买卖之外,再卖给清廷三艘大型战舰,六艘小型炮船,总数不超过十艘但足够组成一支中型舰队,拱卫他们的北方海域。
而且,郑氏还可以在这批舰船完成交易时,随行附送一支包括舰队教习、工匠和船员在内的各类专门海上人才,以帮助他们迅速形成战力,
没过一会儿,枪声便停歇了下来。
这金兀术仿佛还没过到瘾一样,猛然间安静下来,竟让他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扭头便张望起来:
“兀冒,兀冒统领,这一次你的这神枪,怎么就打了不到四轮就将汉人杀光了呢?”
为了躲避这个派下来的金兀术,每次只要遇上需要开战时刻,兀冒就会特意将自己隐藏在军阵中不让他看见自己。
而且,自从率领【外族(鞑靼)军团】多达八千人潜回建奴腹地,并按照孟远的部署将其中九成兵力潜伏到了边境线内外,而他自己则单独引着一支三百人的火铳队回到了盛京。
说也奇怪,重新露头的兀冒,仅仅只是经过了几场规模不一的问话,整个盛京的皇族,上至王爷下至门房,居然全都相信了他回来时早就准备好的说辞。
不仅如此,因为有明晃晃的一支正经八百的火铳营摆在面前,现在早已对火器,犹如早期后金对汉人盐铁和文化的渴望一样,现在的整个满清,对火器的追捧和渴望程度,简直到了一种痴狂的地步。
也因此,在确认了兀冒身份并对他的忠诚度进行了一番所谓鉴别后,几乎留在盛京的所有王公贵族,全都选择了向这个从前只有一点薄名的兀冒,伸出了延揽与他的橄榄枝。
从回到盛京之除的如履薄冰,胆战心惊,到最后的如释重负,如鱼得水,兀冒也从一开始的云山雾罩过渡到了现在的八面玲珑,一下子又回到了过去当萨满神棍之时的威风八面和惬意。
直到有一天,他忽然收到了第二天小皇帝福临要亲自接见他的消息,他才再次从心底里遥望着南方那条大河的方向,不断地咬舌惊叹不已地暗道:
“汉人师尊啊,你的神机妙算,果然了得。兀冒回来后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步骤,简直就像在你的掌控之下!”
原来,为了让消失了许久的兀冒,能迅速洗白并重获满清鞑子皇族的信任。
在决定让兀冒担纲作为潜伏到盛京的最佳人选后,孟远不仅将多达八千人众的【外族(鞑靼)军团】放心地交到了他手中。
而且,还同时给了他三个百人火铳枪战队,一是确保他的安全,二则抬高他的回归身价,三来震慑回去后对他意图不轨的宵小。
在这些措施之外,孟远为了让多尔衮之外的另一个摄政王济尔哈朗在看到兀冒的第一眼,不用说一个字就能信任与他,又大胆地剑走偏锋让郑成功也跟着兀冒一起回到了盛京。
可以说,正是郑成功的随行,才是兀冒没怎么使劲就让以镇守盛京的摄政王为首的满清整个王公贵族,几乎在第一时间便相信了消失已久的他。
否则,不仅他消失的那些日子,兀冒说不清楚。
更重要的是,他带到盛京的那一支三百人的火铳营,更说不清楚。
取得了上上下下的信任,以儿皇帝小福临的接见为巅峰标志,因为手握被建奴皇室视之如虎狼的新式火铳枪这种恐怖火器,而且还是一下回来了三百支,兀冒也随之很快重新进入到了鞑子的军政体系。
不久,济尔哈朗便亲自颁布军令,赏兀冒一大片草原,牛羊三百头,汉人女人、鲜卑女人以及新罗女人各一个(相当于一支新式火铳枪换来了一头牛羊,一百支新式火铳枪给一个女人),奴隶三人。
同时,在兀冒继续获任他所在部落头名萨满之上,加封他为其部落所属镶蓝旗统领一职,算是正式拥有了军政实权。
与兀冒相对应的,随行深入到了盛京城内的郑成功,则被儿皇帝小福临亲自诏见并当场赏下金银珠宝一箱,盛京城里一座三进大院子,城外一片封地。
当然,接下来到了济尔哈朗接见时,他们便头穷匕现,笑眯眯地向郑成功提出了希望他在“卖给”兀冒三百支新式火铳枪的基础上,能够友好地通过他郑氏在南-海之上的舰队,“帮忙”也给大清尤其是盛京里的八旗军,向西洋的那些老毛子重金代购一批包括重型红夷大炮、最新式火铳枪在内的大小火器。
为了表示诚意和谢意,济尔哈朗代表满清尤其是整个建奴皇室,先向郑成功赠与了一笔价值不菲的谢金。
随后,又以定金的方式和名义,预付给了郑成功十万金的大明最负盛名,同时也最具硬通货价值的晋商【四海通兑银票】。
这种晋商专有银票,不仅在大明境内可以通存通兑,而且还在东洋扶桑、朝-鲜-半-岛以及南洋、波斯甚至中亚等三十多个国家,竟然也都开有他们的票号通存通兑业务。
对这种近乎于子虚乌有的大水打来的银子,郑成功自然是来者不拒,遵照临行时孟远给他的面授机宜和决断权,全部都照单全收。
甚至,为了打消济尔哈朗及其整个盛京建奴皇室对他和兀冒突然回归的最后一丝疑虑,同时又为了保障和提升兀冒和他在盛京期间进行各种活动的层次和自由度,一向都不喜欢循规蹈矩的郑成功,又在孟远给他的任务权限之外,自作主张地增加了一项业务和承诺:
如果济尔哈朗诚意满满,并且能代表儿皇帝小福临及其整个清廷与他所代表的的郑氏集团签订一个互不侵犯并互通有无的协议,那么,他在盛京考察公干完成后,回到海边郑氏,将根据清廷的诚意和财力,在陆上火器买卖之外,再卖给清廷三艘大型战舰,六艘小型炮船,总数不超过十艘但足够组成一支中型舰队,拱卫他们的北方海域。
而且,郑氏还可以在这批舰船完成交易时,随行附送一支包括舰队教习、工匠和船员在内的各类专门海上人才,以帮助他们迅速形成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