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更是古代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全书共22877卷,合11095册,里头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古代文化的光辉成就。
《永乐大典》并不是一部丛书,而是一部类书,类书就是将各种书上一些片断的材料进行分类、集中、汇编,包括了天、地、人、物、事等等。
《永乐大典》不仅仅只是记载了一些文献这么简单,它是真的将古今图书所有的内容都以教程的方式的记载下来。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一个医生,在遇到某一个医学难题的时候,你会去翻书看看以前的病例,要是你手头有《永乐大典》,你只要按类查找相关内容,它就会告诉你这个病为什么会这样,会有什么症状,要如何去治疗,要用到哪些草药等等。
如果你是一个木匠,你想打造一个鲁班锁,那只需要去翻阅《永乐大典》木工类,找到鲁班锁,就可以知道要如何去打造,并且你还可以从中了解到鲁班锁的构造原理,彻底学会怎么做鲁班锁。
所以说《永乐大典》包罗万象,它总计有三亿七千多万字,都是那些读书人用官方的楷书馆阁体一笔一画抄写出来的,工整美观还无一错误,纸张选用上等的宣纸,每一册的厚度都在七到八公分,所以这一箱也就只能装二十册左右了。
《永乐大典》中所绘山川、名物、人物、城郭等形态逼真,器物也全用白描手法,精细工致,是古代书籍插图中的精品,如此精湛的画面,在历史艺术史中地位非常之高,可谓是千古绝唱。
然而这部大典的留存却颇为坎坷,首先在嘉靖年间,收藏在京陵文渊阁的《永乐大典》原稿毁于大火,好在正本存于京城免于一难,于是嘉靖皇帝赶紧令人抄写一部副本,耗时六年才完成。
然后在明末清初京城沦陷,正本下落不明,疑是毁于战火之中,于是只剩下京陵文渊阁的《永乐大典》副本了。
接着《永乐大典》副本在雍正时期移存到翰林院后就开始流失了,到乾隆年间只剩9800多册,还是因为要修撰《四库全书》需要借鉴大典的资料才发现已经流失了一千多册的。
大规模的流失是从咸丰年间开始的,翰林院的那些官吏知法犯法、监守自盗,《永乐大典》被官员们偷出去后,有的藏匿起来,有的被洋人高价收购,加剧了它的流散。
到光绪初年只剩5000多册,又过了二十年后再次清点,竟然只剩下800多册了。可见前朝官府的腐败程度。
1900年翰林院被列强放了一把大火,藏书楼遭受空前浩劫,翰林院隔壁的米国使馆在大火中转移走的大典有330多册,随后归还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但大部分又被衙门官吏给瓜分了,只剩下区区的64册,还不到大典的零头啊。
到解放后,保存在京城图书馆的《永乐大典》副本增加到93册,之后陆续有人捐献,也有国外归还的,到去年为止已经有215册了。
“我们馆里现存的215册还都是副本,这些正本重现真是文化界的天大喜事啊。”周有福最后感慨道。
“真没想到《永乐大典》还有这般经历,好在我们找回来这么多了,王向东同志,巴图同志、周有福同志,你们立功了。”部里领导赞许道。
这时候外头传来了争吵声,领导带着众人沿着临时挖出的土阶上到地面,公安警卫正拦住两人不让他们进入。“我们是京城图书馆的,这里发现古籍我们肯定要来验收的,你们拦着想干嘛啊?”这是上回见过的林馆长的声音,看来是得到文化部传来的消息了。
“我们执行命令,未经许可不得进入。”
“行行,那你赶紧去跟领导通报一下,可别误了我们的大事。”
“不用通报了,林馆长,吴老师,你们来迟了,陈主任已经去联系国库了,这批古籍要存放到国库去,为了安全起见,你们就不用下去了。”领导皱了下眉毛走过来说道。
“哦,什么古籍还需要存放到国库啊,小周,你跟我说说。”林馆长把目光投向了周有福。
“馆长,这里的地下室保存着《永乐大典》的正本四十箱,估计有八百册左右,是正本啊。”周有福很兴奋的汇报了。
“什么?《永乐大典》?还是正本?我的天呐。”林馆长脑瓜子嗡嗡的,旁边的吴老师也愣住了,感觉全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脚有些站不稳了。
这两人之前对翰林院的地下勘探工作丝毫不抱希望,一副应付了事的态度,没两天吴老师更是把这个协助工作扔给了周有福,林馆长也同意了,没想到事实却给了他们大大的耳刮子。
“快,快带我们下去看看,真有《永乐大典》正本出现,小周会不会搞错啊。”吴老师迫不及待了。
“不用下去了,为保证国宝的完好无缺,现在谁也不能再开启箱子了。”尹所长拦住了。
“你又是谁?凭什么拦住我们,《永乐大典》作为旷世大典,就应该存放在我们图书馆的,正本副本同时展现,绝对会震惊世界的。”林馆长缓过神来,兴奋的展望起未来的荣耀时刻。
“不用了,这批国宝就保存在国库里,等待专家学者的进一步验证,林馆长,你们以后如果想要参考借鉴就先找文化部申请,再送院办审批吧。”这时回来的陈主任说话了,这话等于是撇开了京城图书馆了,有巴图随时汇报进展情况,他当然知道这两人的态度了,所以也就不客气了。
“这,好吧,那能不能让我们瞻仰一下这些国宝啊?”林馆长心痒难耐。
“都说了在未确定古籍的安全完好之前不能再开盖了,等以后再说吧。”尹所长应道。
“领导没开口你插什么嘴,要不是我提供的翰林院旧址布局图,他们能找到地下室啊,让我们看看又怎么了。”吴老师突然跳出来了,后悔是来不及了,但他也要把自己的功劳摆出来啊,以后在履历上在旁人面前也有展示的资本。(本章完)
《永乐大典》并不是一部丛书,而是一部类书,类书就是将各种书上一些片断的材料进行分类、集中、汇编,包括了天、地、人、物、事等等。
《永乐大典》不仅仅只是记载了一些文献这么简单,它是真的将古今图书所有的内容都以教程的方式的记载下来。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一个医生,在遇到某一个医学难题的时候,你会去翻书看看以前的病例,要是你手头有《永乐大典》,你只要按类查找相关内容,它就会告诉你这个病为什么会这样,会有什么症状,要如何去治疗,要用到哪些草药等等。
如果你是一个木匠,你想打造一个鲁班锁,那只需要去翻阅《永乐大典》木工类,找到鲁班锁,就可以知道要如何去打造,并且你还可以从中了解到鲁班锁的构造原理,彻底学会怎么做鲁班锁。
所以说《永乐大典》包罗万象,它总计有三亿七千多万字,都是那些读书人用官方的楷书馆阁体一笔一画抄写出来的,工整美观还无一错误,纸张选用上等的宣纸,每一册的厚度都在七到八公分,所以这一箱也就只能装二十册左右了。
《永乐大典》中所绘山川、名物、人物、城郭等形态逼真,器物也全用白描手法,精细工致,是古代书籍插图中的精品,如此精湛的画面,在历史艺术史中地位非常之高,可谓是千古绝唱。
然而这部大典的留存却颇为坎坷,首先在嘉靖年间,收藏在京陵文渊阁的《永乐大典》原稿毁于大火,好在正本存于京城免于一难,于是嘉靖皇帝赶紧令人抄写一部副本,耗时六年才完成。
然后在明末清初京城沦陷,正本下落不明,疑是毁于战火之中,于是只剩下京陵文渊阁的《永乐大典》副本了。
接着《永乐大典》副本在雍正时期移存到翰林院后就开始流失了,到乾隆年间只剩9800多册,还是因为要修撰《四库全书》需要借鉴大典的资料才发现已经流失了一千多册的。
大规模的流失是从咸丰年间开始的,翰林院的那些官吏知法犯法、监守自盗,《永乐大典》被官员们偷出去后,有的藏匿起来,有的被洋人高价收购,加剧了它的流散。
到光绪初年只剩5000多册,又过了二十年后再次清点,竟然只剩下800多册了。可见前朝官府的腐败程度。
1900年翰林院被列强放了一把大火,藏书楼遭受空前浩劫,翰林院隔壁的米国使馆在大火中转移走的大典有330多册,随后归还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但大部分又被衙门官吏给瓜分了,只剩下区区的64册,还不到大典的零头啊。
到解放后,保存在京城图书馆的《永乐大典》副本增加到93册,之后陆续有人捐献,也有国外归还的,到去年为止已经有215册了。
“我们馆里现存的215册还都是副本,这些正本重现真是文化界的天大喜事啊。”周有福最后感慨道。
“真没想到《永乐大典》还有这般经历,好在我们找回来这么多了,王向东同志,巴图同志、周有福同志,你们立功了。”部里领导赞许道。
这时候外头传来了争吵声,领导带着众人沿着临时挖出的土阶上到地面,公安警卫正拦住两人不让他们进入。“我们是京城图书馆的,这里发现古籍我们肯定要来验收的,你们拦着想干嘛啊?”这是上回见过的林馆长的声音,看来是得到文化部传来的消息了。
“我们执行命令,未经许可不得进入。”
“行行,那你赶紧去跟领导通报一下,可别误了我们的大事。”
“不用通报了,林馆长,吴老师,你们来迟了,陈主任已经去联系国库了,这批古籍要存放到国库去,为了安全起见,你们就不用下去了。”领导皱了下眉毛走过来说道。
“哦,什么古籍还需要存放到国库啊,小周,你跟我说说。”林馆长把目光投向了周有福。
“馆长,这里的地下室保存着《永乐大典》的正本四十箱,估计有八百册左右,是正本啊。”周有福很兴奋的汇报了。
“什么?《永乐大典》?还是正本?我的天呐。”林馆长脑瓜子嗡嗡的,旁边的吴老师也愣住了,感觉全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脚有些站不稳了。
这两人之前对翰林院的地下勘探工作丝毫不抱希望,一副应付了事的态度,没两天吴老师更是把这个协助工作扔给了周有福,林馆长也同意了,没想到事实却给了他们大大的耳刮子。
“快,快带我们下去看看,真有《永乐大典》正本出现,小周会不会搞错啊。”吴老师迫不及待了。
“不用下去了,为保证国宝的完好无缺,现在谁也不能再开启箱子了。”尹所长拦住了。
“你又是谁?凭什么拦住我们,《永乐大典》作为旷世大典,就应该存放在我们图书馆的,正本副本同时展现,绝对会震惊世界的。”林馆长缓过神来,兴奋的展望起未来的荣耀时刻。
“不用了,这批国宝就保存在国库里,等待专家学者的进一步验证,林馆长,你们以后如果想要参考借鉴就先找文化部申请,再送院办审批吧。”这时回来的陈主任说话了,这话等于是撇开了京城图书馆了,有巴图随时汇报进展情况,他当然知道这两人的态度了,所以也就不客气了。
“这,好吧,那能不能让我们瞻仰一下这些国宝啊?”林馆长心痒难耐。
“都说了在未确定古籍的安全完好之前不能再开盖了,等以后再说吧。”尹所长应道。
“领导没开口你插什么嘴,要不是我提供的翰林院旧址布局图,他们能找到地下室啊,让我们看看又怎么了。”吴老师突然跳出来了,后悔是来不及了,但他也要把自己的功劳摆出来啊,以后在履历上在旁人面前也有展示的资本。(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