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来得太突然了,能否让我先考虑一两天?”
“那是当然,你现在答复我,反而显得有点草率。我想你现在年纪还轻,就这样当送货司机,有点大材小用,也不是长久的办法。”
“罗哥,我真心感谢你,不但请我吃饭,还千方百计替我找饭碗。”
“话千万别这么说,你我有缘相识,应该互相照应。”
罗必强还说,县里设立的小车队,统一由县机关事务局管理和调度,局长跟他也是老相识,有事好商量。小车队人员构成以**购买的劳务派遣人员居多,没有正式编制,通俗的叫法叫临时工,月工资大概多少钱等。
“可是,这不失为一个机遇。当今社会,圈子往往决定了个人的.asxs.。一个人没有平台作支撑,想单枪匹马独闯天下,太难了。俗话说得好,大树底下好乘凉。给领导开车,庸俗一点的说法,不但政治地位社会青年无法比,成长的空间更大,出去跟别人说起,别人也会对你客气三分。”
于永乐看罗必强说得在理,不免怦然心动。回家跟父母说了,看他们意见如何。于父举双手赞成,说:“这有什么好考虑的呢?别人烧多少炷高香都找不到这么好的机会呢。”
还说,同样都是踩油门,现在拉的是物,将来拉的是人,人当然比物贵重,这就是人物的由来。
于母掩饰不了内心的欢喜,可是她说:“好是很好,以后给乡下送货该怎么办?”
于父道:“这还不好办,请个人帮忙不就得了,送货这种没技术含量的力气活,是个手脚健全的人就能做。给领导开车就不一样了,不是四只脚走路的蛤蟆就能胜任的。”
于父说完,摇头叹气,心想女人终究是女人,总是妇人之见。先别说熊掌鱼翅不可兼得这样的大道理,单是“芝麻虽有味,不比西瓜甜”如此浅显的取舍之道,也常拿捏不准。
他倒忘了当初于永乐要去考驾照时,自己是如何泼的冷水。
于永乐将自己的决定告诉罗必强,同时问他何时能去面见赵常务,需要走什么程序和做什么准备等。
罗必强说:“梁常务明天上午要参加电视电话会,下午去工业园区现场看项目,我陪同,到时寻机问他何时方便,看他的意见如何,时间确定了我再通知你。”
“强哥,‘谢’字就先不说了,事成之后……”于永乐之前都称呼罗必强为罗哥,这次改叫“强哥”,有意显示出两人关系的亲近。
“你我之间,不必这么客套,客套反而显得疏远了。等我的电话。”
“好的。”
第二天,电话悄无声息,第三天依然太平无事。在等待的日子里,于永乐内心这些年惨遭镇压的多疑心全部苏醒过来了,蠢蠢欲动乃至伺机而动。
第一天他还强作安稳,第二天就开始有点坐不住,每隔十分钟就掏一次手机。可是罗必强好像要考验于永乐的定力似的,到第三天手机依然信守“此时无声胜有声”。
于永乐心想,槽糕!这一等肯定是节外生枝,否则罗必强何至于到现在仍然没有消息通告。一定是事情黄了,罗必强无法交待,愧对自己。心想明天再无电话,一定不顾笑话去电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冥冥中有种预感,这事将这样无疾而终。心里怪怨罗必强,若不是他无风起浪说出这么一个消息,自己心气平和,不至于有这种非分之想,导致此刻寝食难安。
就算赵常务已经物色好别人,此事非罗必强个人所能左右,至少他也有办事不力的责任无可推卸。
于永乐越想越气,心里鄙夷自己同时骂道:“于永乐,以后你再轻易救人,你就是个王八蛋!”
刚骂完,电话铃响:“永乐,赵常务这两天去市里面开会了,下午刚回来。他叮嘱我转告你,明天上午九点钟,到他办公室找他。”
“好的,强哥,我会准时过去。可是,呃,我没有过面试经历的,不知道,呃……该说些什么话合适?”也许是意外的惊喜,于永乐脑海里尽是一片混乱的逻辑,说话都吞吞吐吐。
“哈哈,你放松了心态就好,又不是去闯龙潭虎穴,或者上丈母娘家提亲,没必要那么紧张。赵常务这人很好说话的,去了你就知道。”
赵常务就是常务副县长赵汉荣,去年初刚到信成县担任副县长。
赵汉荣模样看上去斯文清秀,爱戴一副金丝无法眼镜,将儒雅的气质烘托得愈加清晰饱满。
他年纪四十岁左右,调副处已经有三年的时间,年纪轻轻就能爬到如此高度,可见前途不可限量。
去年刚到任时,别人听闻他的履历,就知道此人非同寻常。从大机关空降下来的人,谁没点背景?何况年轻有为,刚到任就是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如此显赫的位置,非常人所敢企望。
熟悉组织运作的人都知道,这种情况要不是下来镀金,补上基层工作经历,让个人履历更加丰满,就是提前熟悉情况,为以后独当一面做好准备。
而从其个人学历、资历和履历来看,常务副县长去掉前面三个字,或许只是时间的问题。
赵汉荣刚到任,以汇报工作为名前来拜见的人趋之若鹜,县直机关人员及直属单位的局长们,巧设名目恭请喝茶的不少,谁知一一被委婉拒绝。一来自己初来乍到,不好过度张扬,免受他人非议。二来恩威未施,若为贪一时之口福,逢他人有请必应,反而杀低自己的身价。
赵汉荣唯一没有拒绝过的人是罗必强。有一次外出招商,罗必强与赵汉荣坐在相邻的座位,闲谈之中,罗必强假装不轻易的问一句道:“县长,听说您也是华南经济学院出来的?”
这一问,拉近了罗必强在自己心里的距离。赵汉荣非不食人间烟火,初来乍到的他也要笼络自己的人脉,培植个人的圈子。话题打开,赵汉荣不仅知道罗必强是自己的学长,两人既系出同门,还拥有同一个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
罗必强官场上浪迹多年,察言观色、曲意逢迎这种三脚猫的功夫早就训练得炉火纯青。倚仗这一层关系,罗必强近水楼台先得月,在跟赵汉荣建立亲密关系上,别人还在苦于思计寻找机会,他一脚油门踩上去,已经是一百八十里的距离。
“那是当然,你现在答复我,反而显得有点草率。我想你现在年纪还轻,就这样当送货司机,有点大材小用,也不是长久的办法。”
“罗哥,我真心感谢你,不但请我吃饭,还千方百计替我找饭碗。”
“话千万别这么说,你我有缘相识,应该互相照应。”
罗必强还说,县里设立的小车队,统一由县机关事务局管理和调度,局长跟他也是老相识,有事好商量。小车队人员构成以**购买的劳务派遣人员居多,没有正式编制,通俗的叫法叫临时工,月工资大概多少钱等。
“可是,这不失为一个机遇。当今社会,圈子往往决定了个人的.asxs.。一个人没有平台作支撑,想单枪匹马独闯天下,太难了。俗话说得好,大树底下好乘凉。给领导开车,庸俗一点的说法,不但政治地位社会青年无法比,成长的空间更大,出去跟别人说起,别人也会对你客气三分。”
于永乐看罗必强说得在理,不免怦然心动。回家跟父母说了,看他们意见如何。于父举双手赞成,说:“这有什么好考虑的呢?别人烧多少炷高香都找不到这么好的机会呢。”
还说,同样都是踩油门,现在拉的是物,将来拉的是人,人当然比物贵重,这就是人物的由来。
于母掩饰不了内心的欢喜,可是她说:“好是很好,以后给乡下送货该怎么办?”
于父道:“这还不好办,请个人帮忙不就得了,送货这种没技术含量的力气活,是个手脚健全的人就能做。给领导开车就不一样了,不是四只脚走路的蛤蟆就能胜任的。”
于父说完,摇头叹气,心想女人终究是女人,总是妇人之见。先别说熊掌鱼翅不可兼得这样的大道理,单是“芝麻虽有味,不比西瓜甜”如此浅显的取舍之道,也常拿捏不准。
他倒忘了当初于永乐要去考驾照时,自己是如何泼的冷水。
于永乐将自己的决定告诉罗必强,同时问他何时能去面见赵常务,需要走什么程序和做什么准备等。
罗必强说:“梁常务明天上午要参加电视电话会,下午去工业园区现场看项目,我陪同,到时寻机问他何时方便,看他的意见如何,时间确定了我再通知你。”
“强哥,‘谢’字就先不说了,事成之后……”于永乐之前都称呼罗必强为罗哥,这次改叫“强哥”,有意显示出两人关系的亲近。
“你我之间,不必这么客套,客套反而显得疏远了。等我的电话。”
“好的。”
第二天,电话悄无声息,第三天依然太平无事。在等待的日子里,于永乐内心这些年惨遭镇压的多疑心全部苏醒过来了,蠢蠢欲动乃至伺机而动。
第一天他还强作安稳,第二天就开始有点坐不住,每隔十分钟就掏一次手机。可是罗必强好像要考验于永乐的定力似的,到第三天手机依然信守“此时无声胜有声”。
于永乐心想,槽糕!这一等肯定是节外生枝,否则罗必强何至于到现在仍然没有消息通告。一定是事情黄了,罗必强无法交待,愧对自己。心想明天再无电话,一定不顾笑话去电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冥冥中有种预感,这事将这样无疾而终。心里怪怨罗必强,若不是他无风起浪说出这么一个消息,自己心气平和,不至于有这种非分之想,导致此刻寝食难安。
就算赵常务已经物色好别人,此事非罗必强个人所能左右,至少他也有办事不力的责任无可推卸。
于永乐越想越气,心里鄙夷自己同时骂道:“于永乐,以后你再轻易救人,你就是个王八蛋!”
刚骂完,电话铃响:“永乐,赵常务这两天去市里面开会了,下午刚回来。他叮嘱我转告你,明天上午九点钟,到他办公室找他。”
“好的,强哥,我会准时过去。可是,呃,我没有过面试经历的,不知道,呃……该说些什么话合适?”也许是意外的惊喜,于永乐脑海里尽是一片混乱的逻辑,说话都吞吞吐吐。
“哈哈,你放松了心态就好,又不是去闯龙潭虎穴,或者上丈母娘家提亲,没必要那么紧张。赵常务这人很好说话的,去了你就知道。”
赵常务就是常务副县长赵汉荣,去年初刚到信成县担任副县长。
赵汉荣模样看上去斯文清秀,爱戴一副金丝无法眼镜,将儒雅的气质烘托得愈加清晰饱满。
他年纪四十岁左右,调副处已经有三年的时间,年纪轻轻就能爬到如此高度,可见前途不可限量。
去年刚到任时,别人听闻他的履历,就知道此人非同寻常。从大机关空降下来的人,谁没点背景?何况年轻有为,刚到任就是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如此显赫的位置,非常人所敢企望。
熟悉组织运作的人都知道,这种情况要不是下来镀金,补上基层工作经历,让个人履历更加丰满,就是提前熟悉情况,为以后独当一面做好准备。
而从其个人学历、资历和履历来看,常务副县长去掉前面三个字,或许只是时间的问题。
赵汉荣刚到任,以汇报工作为名前来拜见的人趋之若鹜,县直机关人员及直属单位的局长们,巧设名目恭请喝茶的不少,谁知一一被委婉拒绝。一来自己初来乍到,不好过度张扬,免受他人非议。二来恩威未施,若为贪一时之口福,逢他人有请必应,反而杀低自己的身价。
赵汉荣唯一没有拒绝过的人是罗必强。有一次外出招商,罗必强与赵汉荣坐在相邻的座位,闲谈之中,罗必强假装不轻易的问一句道:“县长,听说您也是华南经济学院出来的?”
这一问,拉近了罗必强在自己心里的距离。赵汉荣非不食人间烟火,初来乍到的他也要笼络自己的人脉,培植个人的圈子。话题打开,赵汉荣不仅知道罗必强是自己的学长,两人既系出同门,还拥有同一个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
罗必强官场上浪迹多年,察言观色、曲意逢迎这种三脚猫的功夫早就训练得炉火纯青。倚仗这一层关系,罗必强近水楼台先得月,在跟赵汉荣建立亲密关系上,别人还在苦于思计寻找机会,他一脚油门踩上去,已经是一百八十里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