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林天远讲完这些,早已是满腹委屈,泣不成声。
李氏怜惜地抱着小儿子,流着泪安慰。
林天鸿悔不当初,捶手顿足地说:“唉!怎么会弄成这样呢!”
林霁遥则忿忿不平地说:“不就是个武功秘笈嘛!记下没记下有什么大不了的!师祖爷爷也太小心眼了吧!依我说,天远被赶出来倒好。”瞥了一眼哥哥林天鸿,接着说:“免得再像他一样,学艺不成,倒把脑袋学傻了。”
这时,“砰”一声响,大门差点被踹飞,林方去而复返。怒气冲冲地进来,指着林天鸿:“你这个逆子,快去跟婉君她爹认错,痛快答应下这门婚事,如若不然,你······你滚出这个家门。”
林天鸿怔了怔,说:“爹,我去跟郑伯伯认错可以,但我不能答应这门婚事。”
“还敢顶嘴!”林方火气无以发泄,气得捶手顿足,原地打转儿,好像突然发现林天远似的,愕然一愣,问道:“哎!你怎么又回来了?”
林天远简略地说了原由,林方简直气昏了头,手舞足蹈地吼叫:“哎呀呀!让你在寺里好生侍奉师祖爷爷,你却做下了这样的混账事!为什么不听嘱咐?为什么要看那经卷?你连师祖爷爷的话也当耳旁风,真是混账!”
林天鸿又赶紧为弟弟解围,说:“爹,这不能怨天远,是我让他记下的。”
听到林天鸿的解释,林方怒气更盛,额头暴起青筋,咆哮大吼:“滚!没一个省心的!都给我滚!我就当没你们这两个儿子。”他摔门进了房间,里面传出捶打桌椅的大响。
兄弟二人目瞪口呆,愣在当地。
李氏心里乱成一团麻,彻底没了主意,推推大儿子,说:“鸿儿,你说话啊!”又摇摇二儿子,哭道:“远儿,你怎么了?放下东西,坐下。”又分别牵着两个儿子的一只手摇动,唉声叹气地说:“你爹只是说气话,怎么会不要儿子呢?来,别傻站着,都坐下。”
林天鸿心知,定是郑伯伯、郑伯母对父亲说了些埋怨责备的话,才使得父亲发这么大的火,说这么激烈的气话。他能理解父亲,也能理解婉君父母,但他对现在的局面一筹莫展,心中纠结苦恼,难以言说。
林天远远比哥哥经事少,受到挫折后心无着落,依恋父母依恋家,本指望着从亲人身上得到些慰藉,却不料莫可名状地被父亲怒斥了一顿。他心中气苦,满是凄凉,眼中盈满泪花,痛苦地摇头,喃喃说:“爹变了,爹不要远儿了,师祖爷爷不许远儿留在寺里,家里也容不得远儿了。远儿走,不再讨人嫌了。”他抬起袖子,倔犟地擦了下眼泪,哽咽着又说:“娘、哥哥、姐姐,远儿走了,再也不回来了,再也不会惹爹生气了。”说着,眼泪夺眶而出。
李氏着急的眼泪崩流,抱着林天远的头,抚摸着,说:“哎呀!儿啊,傻孩子,可别这么说。爹怎么会不要远儿呢?娘知道远儿委屈,来······”
林天远却挣开母亲的怀抱,跪倒地上磕了个头,紧跑两步跃上了鹤背。巨鹤驮着他飞过屋脊,向北方辽阔的天空飞去。
“天远,远儿······”林霁遥连声呼喊着追出大门,只听得空中传来的巨鹤凄厉的鸣叫声,已经看不清半点鹤形人影了。
“怎么都这么倔呢!”林霁遥对着胡同口的大碾盘踢了一脚,无奈地回家了。她安慰还对着天空发愣的母亲:“娘,天远的小脾气您又不是不知道,过几天气消了就会回来的。”回过身来却对林天鸿声色俱厉:“天远赌气跑了,爹还在生气呢,都是你惹得,你看着办吧。”然后对母亲说:“娘,咱们回屋,让他自己拿主意。”她没能拉动母亲的脚步,自己气鼓鼓地回了房间。
李氏愁肠百结、心乱如麻,泪眼巴巴地盯着儿子的脸,说:“鸿儿,你年龄不小了,你得明白你爹的心啊!”
“明白!”林天鸿点了点头,说:“娘,我知道,爹是在说气话,其实是为我们好,可是······”
“哎,明白就好!”李氏麻利地抹掉眼泪,强颜欢笑,笑的凄苦,说:“远儿还太小,只是一时扪不过弯来,过两天想明白了就会回来的,这是家嘛!”说着,眼泪又流出来了,她又利索地擦泪,擤了一把鼻涕,又说:“鸿儿你先坐会儿,娘去做饭。”转头对东厢房喊道:“遥儿啊,来帮娘烧水,杀鸡,咱们今天吃鸡。”低头抹着眼泪,故作刚强地沉声说:“再怎么着,饭还是得照吃!”
林霁遥正把着窗台观察哥哥,看到他依然是坚定不移的神色,她也铁了心的赌气到底,对着窗口喊道:“不去,他不答应和婉君成亲,甭想吃上我做的饭,连口热水也甭想喝。”
“哎,这孩子!”李氏又故作笑脸,说:“这是哪跟哪啊!又碍你什么事了,你怎么还犟上了呢!”无奈地摇了摇头,准备自己去抱柴禾烧水。
“娘,您别忙了!”林天鸿上前握住母亲的双手,摩挲着她手上的老茧,又抬起手指理顺了母亲额前斑白的乱发,极力隐忍着夺眶的泪水,哽了两下喉咙,说:“娘,不吃了。我得先回泰山,师父和师伯还都牵挂着呢。您保重,劝爹不要生气,过些天我再回来看你们。”他把那方绣着“喜鹊登枝”的手帕儿塞到母亲手中,说:“帮我把这个还给婉君吧。”
林霁遥看到哥哥要退还手绢,立刻坐不住了,吼了一声“还!你还得清吗?”她人随声至,冲出了出来。往院中一站,怒气粗喘,竖眉立目,眉间聚起粉红樱桃般的一个疙瘩。她看似凶狠霸气,但话一出口,却带有泣意:“这几年你不在家,婉君哪日不想你念你,别人不知道,我却知道的清楚。听到你飘落到海上,她日日提心吊胆,眼睛都哭肿了几回。你倒好,本领长了,眉眼儿也高了,看不起一起长大的女孩了,成了负情薄幸的人了啊你!”她鼻音一转,眼泪涌出,沙哑着嗓门哭了起来,花容如碎玉,声音也是支离破碎。
“不,不是,我没看不起她,没看不起任何人。我······”林天鸿难以招架妹妹的哭声,更难以承受心中的愧疚,可是也不愿委曲求全,但他实在找不到为自己辩护合适的话,感觉作任何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
林霁遥越哭越气,大声吼道:“你走吧,去找那位千金小姐吧,我们穷女孩活该受罪。你走啊!”大喝一声,气势顿时瓦解,掩面而泣,伤心欲绝,似乎连站都站不稳了。
林天鸿歉疚地望着妹妹,深吸了一口气,又粗重地吐出来,低沉着声音,字重千钧似的说:“我辜负了婉君的一片心意,我对不起她,让她忘了我吧!”说完,毅然转身,走出了家门。
“哎!鸿儿······”李氏追出门外,跌跌撞撞地跑了两步,哭腔哭调地喊道:“鸿儿,办完了事早点回来。”
林天鸿转过身,点了点头说:“我会回来的,娘,您回去吧!”说完,又猛地回过身,大步走了起来,眼中的泪水却再也止不住地涌了出来。
走到村外旷野,他哀叹一声,悲壮、激荡之气顿时填满胸腔,纵声长啸一阵,大踏步走向绵延向东的路。
来到汶上县城时已经是夕阳西下的傍晚了,辉煌满天,城内喧哗纷闹。有一群人围着说书先生听即时编排的评书,那先生编排了押韵合辙的唱词:“铁甲坚船赴深海,长驱直入征东洋。中都虎将陆同章,断案如神武艺强。挺枪深入妖魔阵,势如龙虎无人挡······”唱者激情澎湃,满目崇拜,听众感情投入,悠然神往。
时下,民间说唱小调在舆论传播中有着举足轻重地地位,百姓所了解的风尚动向,多由此出。陆同章早在人们心目中塑造了维护法纪、保护一方平安的高大、刚正形象,为人瞩目,为人传诵,海上的经历又为他加大了光环,在县衙的宣扬和好事者的造势之下,他在中都大地,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了。应各方所需,陆同章在中都大地成了久久传唱不衰的主角。听到如此的褒扬唱诵,同为事件经历者的林天鸿感同身受,颇为自豪,哑然一笑,绕开人群,去了一家小客栈投宿。
第二天,到了泰安城,城墙根下的一个苇席棚顶的说书摊赫然入目,里面人满为患,说书先生也是拿蝴蝶岛血战倭寇的事大作文章。那说书先生眉飞色舞地吟诵:“江河为脉山作骨,中原遍地好儿郎。泰岳擎天千古秀,人杰地灵龙虎藏。侠冠九州犹不够,汪洋大海显锋芒。江湖后浪推前浪,后起之秀志气强。今日咱家要讲的还是在蝴蝶岛大战倭寇的泰山派英侠林天鸿······”
听到这朗朗上口的唱词,林天鸿愕然一惊,心想,因为自己身属泰山派,所以在泰安城成了典型,而说书人为投百姓所好,就把他单独搬出来颂扬。虽然明白这个原由,但他的虚荣心还是有所膨胀,不禁得意起来。迎合着说唱的节拍,他哼着小调,步伐不疾不徐地走向那群人,笑容可掬地对每个擦肩而过的人点头示意。及至深入人群,他豁然大悟,飘忽的心沉寂下来,颇为尴尬。他发觉自己无异于掩耳盗铃似的自欺欺人,没人对他回以赞赏的笑容,根本没有人注意他,他们其实并不知道他就是他们交口称赞的“泰山派后起之秀”,他们只是人云亦云,自得其乐。他迅速调整心态,保持着深沉严肃,不以为意的样子,匆匆离去。
在泰山脚下,他被几个下山采办的伙夫围住了。他们视他为英雄,引以为豪,脸上洋溢着崇拜,喋喋不休地追问经过原委。他们觉得当事人的亲口陈述更为权威,自己再转述时将更有力度。
林天鸿早已没了热情和欢愉,只作了极为简短的回答:“历尽艰难,九死一生。”
伙夫们对这样的回答非常不满意,认为不够形象,不够具体,严重缺少跌宕起伏的情节。他们继续“不耻下问”,林天鸿只能“诲人不倦”地一再完善。
他们推推搡搡地蹒跚而行,一个机灵的小学徒早就欢欣鼓舞地蹦跳着去真武观传达消息了。
林天远讲完这些,早已是满腹委屈,泣不成声。
李氏怜惜地抱着小儿子,流着泪安慰。
林天鸿悔不当初,捶手顿足地说:“唉!怎么会弄成这样呢!”
林霁遥则忿忿不平地说:“不就是个武功秘笈嘛!记下没记下有什么大不了的!师祖爷爷也太小心眼了吧!依我说,天远被赶出来倒好。”瞥了一眼哥哥林天鸿,接着说:“免得再像他一样,学艺不成,倒把脑袋学傻了。”
这时,“砰”一声响,大门差点被踹飞,林方去而复返。怒气冲冲地进来,指着林天鸿:“你这个逆子,快去跟婉君她爹认错,痛快答应下这门婚事,如若不然,你······你滚出这个家门。”
林天鸿怔了怔,说:“爹,我去跟郑伯伯认错可以,但我不能答应这门婚事。”
“还敢顶嘴!”林方火气无以发泄,气得捶手顿足,原地打转儿,好像突然发现林天远似的,愕然一愣,问道:“哎!你怎么又回来了?”
林天远简略地说了原由,林方简直气昏了头,手舞足蹈地吼叫:“哎呀呀!让你在寺里好生侍奉师祖爷爷,你却做下了这样的混账事!为什么不听嘱咐?为什么要看那经卷?你连师祖爷爷的话也当耳旁风,真是混账!”
林天鸿又赶紧为弟弟解围,说:“爹,这不能怨天远,是我让他记下的。”
听到林天鸿的解释,林方怒气更盛,额头暴起青筋,咆哮大吼:“滚!没一个省心的!都给我滚!我就当没你们这两个儿子。”他摔门进了房间,里面传出捶打桌椅的大响。
兄弟二人目瞪口呆,愣在当地。
李氏心里乱成一团麻,彻底没了主意,推推大儿子,说:“鸿儿,你说话啊!”又摇摇二儿子,哭道:“远儿,你怎么了?放下东西,坐下。”又分别牵着两个儿子的一只手摇动,唉声叹气地说:“你爹只是说气话,怎么会不要儿子呢?来,别傻站着,都坐下。”
林天鸿心知,定是郑伯伯、郑伯母对父亲说了些埋怨责备的话,才使得父亲发这么大的火,说这么激烈的气话。他能理解父亲,也能理解婉君父母,但他对现在的局面一筹莫展,心中纠结苦恼,难以言说。
林天远远比哥哥经事少,受到挫折后心无着落,依恋父母依恋家,本指望着从亲人身上得到些慰藉,却不料莫可名状地被父亲怒斥了一顿。他心中气苦,满是凄凉,眼中盈满泪花,痛苦地摇头,喃喃说:“爹变了,爹不要远儿了,师祖爷爷不许远儿留在寺里,家里也容不得远儿了。远儿走,不再讨人嫌了。”他抬起袖子,倔犟地擦了下眼泪,哽咽着又说:“娘、哥哥、姐姐,远儿走了,再也不回来了,再也不会惹爹生气了。”说着,眼泪夺眶而出。
李氏着急的眼泪崩流,抱着林天远的头,抚摸着,说:“哎呀!儿啊,傻孩子,可别这么说。爹怎么会不要远儿呢?娘知道远儿委屈,来······”
林天远却挣开母亲的怀抱,跪倒地上磕了个头,紧跑两步跃上了鹤背。巨鹤驮着他飞过屋脊,向北方辽阔的天空飞去。
“天远,远儿······”林霁遥连声呼喊着追出大门,只听得空中传来的巨鹤凄厉的鸣叫声,已经看不清半点鹤形人影了。
“怎么都这么倔呢!”林霁遥对着胡同口的大碾盘踢了一脚,无奈地回家了。她安慰还对着天空发愣的母亲:“娘,天远的小脾气您又不是不知道,过几天气消了就会回来的。”回过身来却对林天鸿声色俱厉:“天远赌气跑了,爹还在生气呢,都是你惹得,你看着办吧。”然后对母亲说:“娘,咱们回屋,让他自己拿主意。”她没能拉动母亲的脚步,自己气鼓鼓地回了房间。
李氏愁肠百结、心乱如麻,泪眼巴巴地盯着儿子的脸,说:“鸿儿,你年龄不小了,你得明白你爹的心啊!”
“明白!”林天鸿点了点头,说:“娘,我知道,爹是在说气话,其实是为我们好,可是······”
“哎,明白就好!”李氏麻利地抹掉眼泪,强颜欢笑,笑的凄苦,说:“远儿还太小,只是一时扪不过弯来,过两天想明白了就会回来的,这是家嘛!”说着,眼泪又流出来了,她又利索地擦泪,擤了一把鼻涕,又说:“鸿儿你先坐会儿,娘去做饭。”转头对东厢房喊道:“遥儿啊,来帮娘烧水,杀鸡,咱们今天吃鸡。”低头抹着眼泪,故作刚强地沉声说:“再怎么着,饭还是得照吃!”
林霁遥正把着窗台观察哥哥,看到他依然是坚定不移的神色,她也铁了心的赌气到底,对着窗口喊道:“不去,他不答应和婉君成亲,甭想吃上我做的饭,连口热水也甭想喝。”
“哎,这孩子!”李氏又故作笑脸,说:“这是哪跟哪啊!又碍你什么事了,你怎么还犟上了呢!”无奈地摇了摇头,准备自己去抱柴禾烧水。
“娘,您别忙了!”林天鸿上前握住母亲的双手,摩挲着她手上的老茧,又抬起手指理顺了母亲额前斑白的乱发,极力隐忍着夺眶的泪水,哽了两下喉咙,说:“娘,不吃了。我得先回泰山,师父和师伯还都牵挂着呢。您保重,劝爹不要生气,过些天我再回来看你们。”他把那方绣着“喜鹊登枝”的手帕儿塞到母亲手中,说:“帮我把这个还给婉君吧。”
林霁遥看到哥哥要退还手绢,立刻坐不住了,吼了一声“还!你还得清吗?”她人随声至,冲出了出来。往院中一站,怒气粗喘,竖眉立目,眉间聚起粉红樱桃般的一个疙瘩。她看似凶狠霸气,但话一出口,却带有泣意:“这几年你不在家,婉君哪日不想你念你,别人不知道,我却知道的清楚。听到你飘落到海上,她日日提心吊胆,眼睛都哭肿了几回。你倒好,本领长了,眉眼儿也高了,看不起一起长大的女孩了,成了负情薄幸的人了啊你!”她鼻音一转,眼泪涌出,沙哑着嗓门哭了起来,花容如碎玉,声音也是支离破碎。
“不,不是,我没看不起她,没看不起任何人。我······”林天鸿难以招架妹妹的哭声,更难以承受心中的愧疚,可是也不愿委曲求全,但他实在找不到为自己辩护合适的话,感觉作任何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
林霁遥越哭越气,大声吼道:“你走吧,去找那位千金小姐吧,我们穷女孩活该受罪。你走啊!”大喝一声,气势顿时瓦解,掩面而泣,伤心欲绝,似乎连站都站不稳了。
林天鸿歉疚地望着妹妹,深吸了一口气,又粗重地吐出来,低沉着声音,字重千钧似的说:“我辜负了婉君的一片心意,我对不起她,让她忘了我吧!”说完,毅然转身,走出了家门。
“哎!鸿儿······”李氏追出门外,跌跌撞撞地跑了两步,哭腔哭调地喊道:“鸿儿,办完了事早点回来。”
林天鸿转过身,点了点头说:“我会回来的,娘,您回去吧!”说完,又猛地回过身,大步走了起来,眼中的泪水却再也止不住地涌了出来。
走到村外旷野,他哀叹一声,悲壮、激荡之气顿时填满胸腔,纵声长啸一阵,大踏步走向绵延向东的路。
来到汶上县城时已经是夕阳西下的傍晚了,辉煌满天,城内喧哗纷闹。有一群人围着说书先生听即时编排的评书,那先生编排了押韵合辙的唱词:“铁甲坚船赴深海,长驱直入征东洋。中都虎将陆同章,断案如神武艺强。挺枪深入妖魔阵,势如龙虎无人挡······”唱者激情澎湃,满目崇拜,听众感情投入,悠然神往。
时下,民间说唱小调在舆论传播中有着举足轻重地地位,百姓所了解的风尚动向,多由此出。陆同章早在人们心目中塑造了维护法纪、保护一方平安的高大、刚正形象,为人瞩目,为人传诵,海上的经历又为他加大了光环,在县衙的宣扬和好事者的造势之下,他在中都大地,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了。应各方所需,陆同章在中都大地成了久久传唱不衰的主角。听到如此的褒扬唱诵,同为事件经历者的林天鸿感同身受,颇为自豪,哑然一笑,绕开人群,去了一家小客栈投宿。
第二天,到了泰安城,城墙根下的一个苇席棚顶的说书摊赫然入目,里面人满为患,说书先生也是拿蝴蝶岛血战倭寇的事大作文章。那说书先生眉飞色舞地吟诵:“江河为脉山作骨,中原遍地好儿郎。泰岳擎天千古秀,人杰地灵龙虎藏。侠冠九州犹不够,汪洋大海显锋芒。江湖后浪推前浪,后起之秀志气强。今日咱家要讲的还是在蝴蝶岛大战倭寇的泰山派英侠林天鸿······”
听到这朗朗上口的唱词,林天鸿愕然一惊,心想,因为自己身属泰山派,所以在泰安城成了典型,而说书人为投百姓所好,就把他单独搬出来颂扬。虽然明白这个原由,但他的虚荣心还是有所膨胀,不禁得意起来。迎合着说唱的节拍,他哼着小调,步伐不疾不徐地走向那群人,笑容可掬地对每个擦肩而过的人点头示意。及至深入人群,他豁然大悟,飘忽的心沉寂下来,颇为尴尬。他发觉自己无异于掩耳盗铃似的自欺欺人,没人对他回以赞赏的笑容,根本没有人注意他,他们其实并不知道他就是他们交口称赞的“泰山派后起之秀”,他们只是人云亦云,自得其乐。他迅速调整心态,保持着深沉严肃,不以为意的样子,匆匆离去。
在泰山脚下,他被几个下山采办的伙夫围住了。他们视他为英雄,引以为豪,脸上洋溢着崇拜,喋喋不休地追问经过原委。他们觉得当事人的亲口陈述更为权威,自己再转述时将更有力度。
林天鸿早已没了热情和欢愉,只作了极为简短的回答:“历尽艰难,九死一生。”
伙夫们对这样的回答非常不满意,认为不够形象,不够具体,严重缺少跌宕起伏的情节。他们继续“不耻下问”,林天鸿只能“诲人不倦”地一再完善。
他们推推搡搡地蹒跚而行,一个机灵的小学徒早就欢欣鼓舞地蹦跳着去真武观传达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