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成功难成功,定国难定国
“狗屁的计谋,你个小娃娃字都认不全,还跟老子讲计谋!”
看着李定国倔强的小脸,张献忠怪笑一声:“今天虎叔就教你,什么叫拳头大才是正道理!”
说完又对着黄家几名家丁拳打脚踢!
一边看热闹的崇祯和袁可立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惊讶—借势!
他们竟然懂得借势?
“李定国,定国,当真是好名字呀,这孩子脸上虽然脏兮兮的,但从轮廓中隐约能看出相貌不凡,
这种事情,眼中竟然没有太多的害怕,叙事逻辑清楚,是个苗子,给一个机会或许会有另一番景象!
东家,不是开讲武堂了吗?要不带回去?”
听着袁可立的评价,崇祯心中暗叹袁可立看人之准。
何止是另一番景象,那在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
张献忠的四个义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
老大孙可望,勇敢、狡奸,遇敌沉着应变,被军中呼为“一堵墙”,极擅防守!
老三刘文秀,不太出名,但也是一员虎将!
老四艾能奇,以勇猛着称,历史记载能督十九营兵马,也是一员虎将。
三人能力还行,相对于李定国,无论是在名气还是在能力上都弱了不一筹。
他要是告诉袁可立,眼前这个小孩在历史上,号称南明第一军神,连斩建奴两王,宁战死荒野也不投降。
不知道袁可立该如何等的惊讶!
十七岁就能领兵两万,攻打河南和湖广。
抛除他是张献忠义子的身份,统军能力绝对的一流,否则谁敢将两万将士交给一个十七岁的少年。
他与郑成功合称为东西两根擎天大柱。
但很可惜的是成功难成功,定国难定国,最终还是落败了!
他此番前来就是来寻找这几人的,不曾想,延安府竟然同时遇见了张献忠和李定国两人。
两人还有这个交集,简直是巧的不能再巧了。
“闪开、闪开、都闪开!”
黄家终于得到消息了,一大群人冲了过来,围观百姓顿时如鸟兽四散。
场地中,只有张献忠、李定国和脸色满是犹豫的老曹三人。
张献忠满脸无惧之色,李定国年纪虽小,但此刻倒也算镇定,
反倒是老曹脸色变化不定,眼中恐惧、纠结之色闪烁着。
不待黄家的人出声,延安府衙的人也来了,来的是一位巡检!
“张献忠,又是你,怎么哪里都有你的事,前两天你在东城与人打架,念你刚来一个月,就没计较,
今天你又与人发生冲突,你真当本官好脾气不成?赶紧给黄家道歉,然后滚回去!”
“王巡检,你都问发生了什么,谁对谁错,就让我道歉?
他们在我面前当众殴打一个孩子,我难道视而不见?那这身衣服穿了有什么用?”
“你、你,你怎么……”
“王巡检,你将这贼子踢出捕快队伍,剩下的就是我黄家的事情了,不劳您处理!”
见黄家的人出声,王巡检脸色一变,神色有些纠结。
一边是自己黄家和知府大人,官大一级压死人,
他只是个九品,知府是四品,这特么的大了多少级了,知府一句话就能将自己免了自己。
另一边又是自己的下属,自己此刻若是按照黄家的意思办,那以后谁还敢跟着他干?
虽说丢脸也不是一次两次,但这是公众场合,若是丢了脸,那他们的震慑力就没有了,以后这府城还有谁怕自己?
在王巡检两难之际,崇祯朝着人群中的崔明点了点头,崔明会意,立刻上前。
“好大的威风,知道的是这延安城是朝廷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们黄家的呢?”
僵持的现场被崔明的声音打断,黄家众人脸色一变,领头之人怒道:“你又是谁?”
“本官锦衣卫副千户崔明!”
崔明看都没看黄家之人,而是拿出一块令牌给王巡检。
“回去告诉延安知府夏兴亮,今天的事情一天内彻查清楚,写好折子送到西安府布政司衙门,
若是调查结果和锦衣卫调查的不一样,让他后果自负!”
王巡检摸着手中的令牌直哆嗦,这种令牌他以前协助办案的锦衣卫时见过,绝对是货真价实的锦衣卫令牌,也没有人敢造锦衣卫的假。
被锦衣卫盯上,大明之大,绝对无藏身之地。
“下官这就去通知知府大人!”
王巡检恭敬的将令牌双手递给了崔明,而后朝着周边百姓:“都散了,该干嘛干嘛去,再围观,小心本官治你们一个聚众闹事之罪!”
说完,就带着人走了,整个过程都没有看黄家众人一眼。
此刻的黄家满脸的恐惧之色,怎么都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见锦衣卫,而且还是一个副千户。
别看知府是正四品,遇见这种从五品的锦衣卫,那真不够看!
“哈哈哈,黄家完了,被锦衣卫盯上,以他们这些年干的事,绝对会抄家!”
“必须抄家,哈哈,我们有田地可以买了!”
“夏知府也完了,这种事情,他最轻也是个失察、纵容、包庇之罪,
若是锦衣卫查出有利益牵扯,那就彻底完蛋了!”
“这位大人,我要举报延安城程家,他们强占百姓田地,年前还闹出了人命!”
“千户大人,老汉要举报风家,他们欺男霸女,冯家三公子,抢了好几个人妇,将人家丈夫打的半死!”
……
崔明被反应过来的延安城百姓围了起来,都是举报延安府各大家族的。
趁着这个间隙的功夫,袁可立在崇祯的嘱咐中带着几人朝着张献忠和李定国走去。
啪……啪……
袁可立一边走一边鼓掌:“小兄弟,这年头,你这种爱打抱不平的人不多了,老朽佩服!”
“老丈客气,大路不平人人踩!”
张献忠抱拳:“老丈这是?”
“行路的客商,刚吃完饭,就遇见了这事,小兄弟好身手!”
袁可立也拱了拱手:“这府衙你是没法待了,接下来可有去处?”
看着李定国倔强的小脸,张献忠怪笑一声:“今天虎叔就教你,什么叫拳头大才是正道理!”
说完又对着黄家几名家丁拳打脚踢!
一边看热闹的崇祯和袁可立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惊讶—借势!
他们竟然懂得借势?
“李定国,定国,当真是好名字呀,这孩子脸上虽然脏兮兮的,但从轮廓中隐约能看出相貌不凡,
这种事情,眼中竟然没有太多的害怕,叙事逻辑清楚,是个苗子,给一个机会或许会有另一番景象!
东家,不是开讲武堂了吗?要不带回去?”
听着袁可立的评价,崇祯心中暗叹袁可立看人之准。
何止是另一番景象,那在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
张献忠的四个义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
老大孙可望,勇敢、狡奸,遇敌沉着应变,被军中呼为“一堵墙”,极擅防守!
老三刘文秀,不太出名,但也是一员虎将!
老四艾能奇,以勇猛着称,历史记载能督十九营兵马,也是一员虎将。
三人能力还行,相对于李定国,无论是在名气还是在能力上都弱了不一筹。
他要是告诉袁可立,眼前这个小孩在历史上,号称南明第一军神,连斩建奴两王,宁战死荒野也不投降。
不知道袁可立该如何等的惊讶!
十七岁就能领兵两万,攻打河南和湖广。
抛除他是张献忠义子的身份,统军能力绝对的一流,否则谁敢将两万将士交给一个十七岁的少年。
他与郑成功合称为东西两根擎天大柱。
但很可惜的是成功难成功,定国难定国,最终还是落败了!
他此番前来就是来寻找这几人的,不曾想,延安府竟然同时遇见了张献忠和李定国两人。
两人还有这个交集,简直是巧的不能再巧了。
“闪开、闪开、都闪开!”
黄家终于得到消息了,一大群人冲了过来,围观百姓顿时如鸟兽四散。
场地中,只有张献忠、李定国和脸色满是犹豫的老曹三人。
张献忠满脸无惧之色,李定国年纪虽小,但此刻倒也算镇定,
反倒是老曹脸色变化不定,眼中恐惧、纠结之色闪烁着。
不待黄家的人出声,延安府衙的人也来了,来的是一位巡检!
“张献忠,又是你,怎么哪里都有你的事,前两天你在东城与人打架,念你刚来一个月,就没计较,
今天你又与人发生冲突,你真当本官好脾气不成?赶紧给黄家道歉,然后滚回去!”
“王巡检,你都问发生了什么,谁对谁错,就让我道歉?
他们在我面前当众殴打一个孩子,我难道视而不见?那这身衣服穿了有什么用?”
“你、你,你怎么……”
“王巡检,你将这贼子踢出捕快队伍,剩下的就是我黄家的事情了,不劳您处理!”
见黄家的人出声,王巡检脸色一变,神色有些纠结。
一边是自己黄家和知府大人,官大一级压死人,
他只是个九品,知府是四品,这特么的大了多少级了,知府一句话就能将自己免了自己。
另一边又是自己的下属,自己此刻若是按照黄家的意思办,那以后谁还敢跟着他干?
虽说丢脸也不是一次两次,但这是公众场合,若是丢了脸,那他们的震慑力就没有了,以后这府城还有谁怕自己?
在王巡检两难之际,崇祯朝着人群中的崔明点了点头,崔明会意,立刻上前。
“好大的威风,知道的是这延安城是朝廷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们黄家的呢?”
僵持的现场被崔明的声音打断,黄家众人脸色一变,领头之人怒道:“你又是谁?”
“本官锦衣卫副千户崔明!”
崔明看都没看黄家之人,而是拿出一块令牌给王巡检。
“回去告诉延安知府夏兴亮,今天的事情一天内彻查清楚,写好折子送到西安府布政司衙门,
若是调查结果和锦衣卫调查的不一样,让他后果自负!”
王巡检摸着手中的令牌直哆嗦,这种令牌他以前协助办案的锦衣卫时见过,绝对是货真价实的锦衣卫令牌,也没有人敢造锦衣卫的假。
被锦衣卫盯上,大明之大,绝对无藏身之地。
“下官这就去通知知府大人!”
王巡检恭敬的将令牌双手递给了崔明,而后朝着周边百姓:“都散了,该干嘛干嘛去,再围观,小心本官治你们一个聚众闹事之罪!”
说完,就带着人走了,整个过程都没有看黄家众人一眼。
此刻的黄家满脸的恐惧之色,怎么都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见锦衣卫,而且还是一个副千户。
别看知府是正四品,遇见这种从五品的锦衣卫,那真不够看!
“哈哈哈,黄家完了,被锦衣卫盯上,以他们这些年干的事,绝对会抄家!”
“必须抄家,哈哈,我们有田地可以买了!”
“夏知府也完了,这种事情,他最轻也是个失察、纵容、包庇之罪,
若是锦衣卫查出有利益牵扯,那就彻底完蛋了!”
“这位大人,我要举报延安城程家,他们强占百姓田地,年前还闹出了人命!”
“千户大人,老汉要举报风家,他们欺男霸女,冯家三公子,抢了好几个人妇,将人家丈夫打的半死!”
……
崔明被反应过来的延安城百姓围了起来,都是举报延安府各大家族的。
趁着这个间隙的功夫,袁可立在崇祯的嘱咐中带着几人朝着张献忠和李定国走去。
啪……啪……
袁可立一边走一边鼓掌:“小兄弟,这年头,你这种爱打抱不平的人不多了,老朽佩服!”
“老丈客气,大路不平人人踩!”
张献忠抱拳:“老丈这是?”
“行路的客商,刚吃完饭,就遇见了这事,小兄弟好身手!”
袁可立也拱了拱手:“这府衙你是没法待了,接下来可有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