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九
夏尔外出时,她常常打开碗橱,从餐巾之中,拿出她扔在里面的绿缎雪茄匣。
她端详着它,打开盖子,甚至闻一闻衬里上马鞭草和烟草混合的气味。这匣子是谁的?……子爵的。说不定是情妇送给他的礼物。她在道斯特,人家子爵呢,如今在巴黎。在巴黎!巴黎是个什么样子?这名字真是如雷贯耳!她低声重复着这两个字,从中获得乐趣。这名字像教堂的钟声在她耳边回荡,像火炬在她眼前放光,连她的生发油瓶子上的商标也被照亮了。
夜里,鱼贩子们赶着大车,从她的窗户底下经过时,她总惊醒过来,听着铁箍的车轮在村里的路上隆隆作响,然后出了村口,上了土道,声音很快就变小了。这时,她情不自禁想道:
“他们明天就到巴黎了!”
于是,她的心跟随他们,上坡下岭,穿越村庄,在星光下沿着大路往前走。不知走了多远,到了某个地方,眼前总变得模糊起来,她的想象就中断了。
她买了一张巴黎地图,经常随着在地图上移动的手指,游览京城。
她订了一份妇女报纸《花篮》,又订了一份《沙龙仙子》。什么首场公演、赛马和晚会的报道,她都贪婪地阅读,一字不漏。
在爱玛心目中,巴黎比海洋还大,笼罩于红霞之中,璀璨夺目。
每天早上,驿站的小伙计来刷马,穿着大木屐,进出都经过走廊,工作服破了许多洞,光脚套一双便鞋。家里只雇得起这种穿短裤的小马夫!而且活一干完,他整天就不再来。夏尔从外边回来,自己把马牵进马厩,自己卸马鞍、戴马笼头,而女用人抱来一捆干草,用尽力气扔进食槽。
爱玛找了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一个长相挺温顺的孤女,来接替娜丝塔西(娜丝塔西终于走了,走时眼泪淌得像小河似的)。她不准小姑娘戴布帽,教她和主人说话要用第三人称,端送茶水要用托盘,进房要先敲门,还教她熨衣服、浆衣服和伺候女主人穿衣服,一心想把她培养成贴身使女。这位新女仆怕辞退,服服帖帖,毫无怨言。
爱玛穿着室内便袍,领口敞得很开,交叉的圆翻领之间,露出带褶衬衫,上面有三颗金纽扣;腰间系一根坠着大流苏的绦带;石榴红小拖鞋,有一簇宽带子搭在脚背上。她买了一本吸墨纸、一沓信笺、一支笔和一些信封,尽管她没有什么人要写信。她渴望去旅行或者回修道院去生活。她想死,又想住到巴黎去。
夏尔天天骑着马,四乡奔波,风雨无阻。他在农民家吃便饭,把手伸进潮乎乎的被窝,给人放血时脸上溅满温热的血,听病人的喘气声,检查病人的大小便,小心翼翼撩起病人肮脏的内衣。但是,每天傍晚回到家里,等待他的总是一炉旺火,预备好的饭菜,擦得干干净净的家具,还有一位精心打扮、招人喜爱的妻子,浑身上下散发着幽香。他真摸不清那香气是从哪儿来的,是不是她的皮肤熏香了她的衬衫。
爱玛总是有许多别出心裁的小花样令他着迷,不是花样翻新,给烛台做了个纸托盘,就是给裙子换了一道花边,或者给一个简单的菜,甚至女用人烧坏了的菜,取一个别致的名字,使得夏尔高高兴兴一扫而光。
夏尔身体好,气色好;他的声誉已经稳稳地确立。老乡们都喜欢他,因为他没有架子,见到孩子就抚摩两下,从来不进酒店,而且言行检点,堪可信任。
可是,夏尔半点雄心壮志也没有!前不久,伊沃托一位医生和他一道会诊,竟然就在病床前,当着病人家属的面,几乎弄得他下不了台。晚上他把这件事讲给爱玛听,爱玛气坏了,大骂他那个同行。夏尔感动得热泪盈眶,在她前额上吻了一下。但她屈辱得气都透不过来,恨不得打他一巴掌。她去走廊里推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让自己平静下来,咬住嘴唇,低声说:
“真是没出息!真是没出息!”
还有让她更生气的:夏尔随着年龄的增长,动作越来越迟缓;吃果点的时候,拿空瓶塞子切着玩;吃过饭,用舌头舔牙齿;喝汤时,喝一口,咕噜一声;人开始发福了,面颊虚胖,本来就显小的眼睛,仿佛被挤向了太阳穴。
有时,爱玛不是帮他把线衫的红边掖到坎肩底下,就是帮他正正领带,或者手套旧了,他还想戴,被她夺过来扔到一边。
然而,在心灵深处,她时时期待着某种事变。她睁大一双绝望的眼睛,在自己孤寂的生活中搜索,就像遇难的水手,遥望水雾溟的天边,寻找一叶白帆。她不知道会碰上什么样的机遇,不知道什么风能把机遇吹到她跟前,会把她带到什么岸边,也不知道是一叶扁舟还是一艘大船,它满载的是忧患还是幸福。
春天又来了,梨树开花,天气转暖,她心头感到阵阵憋闷。
刚到七月,她就扳着指头计算,还有多少个星期才到十月,暗暗希望昂戴维里耶侯爵会在沃比萨尔再举行一次舞会。可是,整个九月份过去了,既没收到信,也没有人登门拜访。
她陷入失望,无聊至极,心又变得空虚了,于是同样的日子,无尽无期地重新开始。
钢琴她也不弹了。弹它做什么?有谁听?她永远不会有那样的机会:在一次音乐会上,身穿短袖天鹅绒长袍,坐在一架艾拉尔钢琴前,灵巧的十指弹着象牙琴键,听众的赞叹声微风般在身边荡漾。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必要潜心练习!至于纸样和编织,她统统扔进了衣柜。有什么用?有什么用?缝纫也令她气恼。她自言自语道:
“书嘛,我也读遍了!”
她无所事事,不是拿火钳烧得红红的,就是看窗外落雨,感到烦恼更沉重地向自己压来。她未尝不想下楼去与女用人聊聊天,可是碍着面子,又打消那念头。
爱玛最不堪忍受的,还是吃饭的时刻。楼下那间小餐厅,炉子冒烟,门吱嘎乱响,墙壁渗水,石板地面总是湿漉漉的。在她看来,人生的悲酸,统统盛在她面前的餐盘里。肉汤的热气,会勾起她心灵深处种种令人恶心的联想。夏尔吃饭总是慢吞吞,而她呢,除了嗑几枚榛子,就是双肘支在桌子上,用餐刀尖在漆布上划道道消遣。
现在,家务事爱玛统统撒手不管了。四旬斋期间,老包法利夫人来道斯特住了几天,看到她的变化,很是诧异。再说,婆婆的意见爱玛似乎也不想再听。甚至有一次,老包法利夫人壮起胆子,谈起主人应该监督仆人,让他们安分守己,爱玛一听,气哼哼白了她一眼,还伴随一声冷笑,老太太吓得再也不敢提这类话。
爱玛越来越乖戾任性。她吩咐为她做几样菜,菜做好了,连碰也不碰;今天光喝牛奶,明天喝十几杯清茶。她经常赌气不出房门,临了又嫌气闷,把所有窗户全打开,换上薄薄的衣衫。
这种不幸的处境,难道会永远继续下去,就永远摆脱不掉吗?然而,瞧瞧那些生活幸福的女人,哪一个她比不上!在沃比萨尔,她就看见过一些公爵夫人,体态比她臃肿,举止比她平庸。她怪上帝不公,常常头倚墙壁,独自落泪。她向往不平静的生活,向往化装晚会,向往放荡不羁的快乐,向往醉生梦死的追求——这一切都是她未曾体验而该享受的。
她的脸色日见苍白,常常感到心跳。夏尔让她服缬草根汤,洗樟脑水澡。可是,这种种努力,似乎更使她烦躁不安。
某些日子,她极度兴奋,唠唠叨叨话特别多,随后立刻陷入委顿之中,一个人待着不动,也不说话,直到自己往胳膊上洒一瓶科伦香水,才恢复过来。
由于她时时抱怨道斯特不好,夏尔心想,她的病根也许是环境的某种影响。他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便开始认真考虑搬到别的地方去住。
夏尔到处打听,了解到新堡区有个富庶大镇,名叫永维寺。那里的医生是个流亡的波兰人,上星期去了别处。夏尔赶紧给当地的药店老板写了一封信,询问镇上有多少人口、离得最近的同行距镇子有多远、前任每年收入多少等等。得到的回答令人满意,所以他决定开春就搬家,如果爱玛的身体不见好转的话。
三月间搬离道斯特时,包法利夫人已经怀孕。(未完待续)
夏尔外出时,她常常打开碗橱,从餐巾之中,拿出她扔在里面的绿缎雪茄匣。
她端详着它,打开盖子,甚至闻一闻衬里上马鞭草和烟草混合的气味。这匣子是谁的?……子爵的。说不定是情妇送给他的礼物。她在道斯特,人家子爵呢,如今在巴黎。在巴黎!巴黎是个什么样子?这名字真是如雷贯耳!她低声重复着这两个字,从中获得乐趣。这名字像教堂的钟声在她耳边回荡,像火炬在她眼前放光,连她的生发油瓶子上的商标也被照亮了。
夜里,鱼贩子们赶着大车,从她的窗户底下经过时,她总惊醒过来,听着铁箍的车轮在村里的路上隆隆作响,然后出了村口,上了土道,声音很快就变小了。这时,她情不自禁想道:
“他们明天就到巴黎了!”
于是,她的心跟随他们,上坡下岭,穿越村庄,在星光下沿着大路往前走。不知走了多远,到了某个地方,眼前总变得模糊起来,她的想象就中断了。
她买了一张巴黎地图,经常随着在地图上移动的手指,游览京城。
她订了一份妇女报纸《花篮》,又订了一份《沙龙仙子》。什么首场公演、赛马和晚会的报道,她都贪婪地阅读,一字不漏。
在爱玛心目中,巴黎比海洋还大,笼罩于红霞之中,璀璨夺目。
每天早上,驿站的小伙计来刷马,穿着大木屐,进出都经过走廊,工作服破了许多洞,光脚套一双便鞋。家里只雇得起这种穿短裤的小马夫!而且活一干完,他整天就不再来。夏尔从外边回来,自己把马牵进马厩,自己卸马鞍、戴马笼头,而女用人抱来一捆干草,用尽力气扔进食槽。
爱玛找了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一个长相挺温顺的孤女,来接替娜丝塔西(娜丝塔西终于走了,走时眼泪淌得像小河似的)。她不准小姑娘戴布帽,教她和主人说话要用第三人称,端送茶水要用托盘,进房要先敲门,还教她熨衣服、浆衣服和伺候女主人穿衣服,一心想把她培养成贴身使女。这位新女仆怕辞退,服服帖帖,毫无怨言。
爱玛穿着室内便袍,领口敞得很开,交叉的圆翻领之间,露出带褶衬衫,上面有三颗金纽扣;腰间系一根坠着大流苏的绦带;石榴红小拖鞋,有一簇宽带子搭在脚背上。她买了一本吸墨纸、一沓信笺、一支笔和一些信封,尽管她没有什么人要写信。她渴望去旅行或者回修道院去生活。她想死,又想住到巴黎去。
夏尔天天骑着马,四乡奔波,风雨无阻。他在农民家吃便饭,把手伸进潮乎乎的被窝,给人放血时脸上溅满温热的血,听病人的喘气声,检查病人的大小便,小心翼翼撩起病人肮脏的内衣。但是,每天傍晚回到家里,等待他的总是一炉旺火,预备好的饭菜,擦得干干净净的家具,还有一位精心打扮、招人喜爱的妻子,浑身上下散发着幽香。他真摸不清那香气是从哪儿来的,是不是她的皮肤熏香了她的衬衫。
爱玛总是有许多别出心裁的小花样令他着迷,不是花样翻新,给烛台做了个纸托盘,就是给裙子换了一道花边,或者给一个简单的菜,甚至女用人烧坏了的菜,取一个别致的名字,使得夏尔高高兴兴一扫而光。
夏尔身体好,气色好;他的声誉已经稳稳地确立。老乡们都喜欢他,因为他没有架子,见到孩子就抚摩两下,从来不进酒店,而且言行检点,堪可信任。
可是,夏尔半点雄心壮志也没有!前不久,伊沃托一位医生和他一道会诊,竟然就在病床前,当着病人家属的面,几乎弄得他下不了台。晚上他把这件事讲给爱玛听,爱玛气坏了,大骂他那个同行。夏尔感动得热泪盈眶,在她前额上吻了一下。但她屈辱得气都透不过来,恨不得打他一巴掌。她去走廊里推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让自己平静下来,咬住嘴唇,低声说:
“真是没出息!真是没出息!”
还有让她更生气的:夏尔随着年龄的增长,动作越来越迟缓;吃果点的时候,拿空瓶塞子切着玩;吃过饭,用舌头舔牙齿;喝汤时,喝一口,咕噜一声;人开始发福了,面颊虚胖,本来就显小的眼睛,仿佛被挤向了太阳穴。
有时,爱玛不是帮他把线衫的红边掖到坎肩底下,就是帮他正正领带,或者手套旧了,他还想戴,被她夺过来扔到一边。
然而,在心灵深处,她时时期待着某种事变。她睁大一双绝望的眼睛,在自己孤寂的生活中搜索,就像遇难的水手,遥望水雾溟的天边,寻找一叶白帆。她不知道会碰上什么样的机遇,不知道什么风能把机遇吹到她跟前,会把她带到什么岸边,也不知道是一叶扁舟还是一艘大船,它满载的是忧患还是幸福。
春天又来了,梨树开花,天气转暖,她心头感到阵阵憋闷。
刚到七月,她就扳着指头计算,还有多少个星期才到十月,暗暗希望昂戴维里耶侯爵会在沃比萨尔再举行一次舞会。可是,整个九月份过去了,既没收到信,也没有人登门拜访。
她陷入失望,无聊至极,心又变得空虚了,于是同样的日子,无尽无期地重新开始。
钢琴她也不弹了。弹它做什么?有谁听?她永远不会有那样的机会:在一次音乐会上,身穿短袖天鹅绒长袍,坐在一架艾拉尔钢琴前,灵巧的十指弹着象牙琴键,听众的赞叹声微风般在身边荡漾。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必要潜心练习!至于纸样和编织,她统统扔进了衣柜。有什么用?有什么用?缝纫也令她气恼。她自言自语道:
“书嘛,我也读遍了!”
她无所事事,不是拿火钳烧得红红的,就是看窗外落雨,感到烦恼更沉重地向自己压来。她未尝不想下楼去与女用人聊聊天,可是碍着面子,又打消那念头。
爱玛最不堪忍受的,还是吃饭的时刻。楼下那间小餐厅,炉子冒烟,门吱嘎乱响,墙壁渗水,石板地面总是湿漉漉的。在她看来,人生的悲酸,统统盛在她面前的餐盘里。肉汤的热气,会勾起她心灵深处种种令人恶心的联想。夏尔吃饭总是慢吞吞,而她呢,除了嗑几枚榛子,就是双肘支在桌子上,用餐刀尖在漆布上划道道消遣。
现在,家务事爱玛统统撒手不管了。四旬斋期间,老包法利夫人来道斯特住了几天,看到她的变化,很是诧异。再说,婆婆的意见爱玛似乎也不想再听。甚至有一次,老包法利夫人壮起胆子,谈起主人应该监督仆人,让他们安分守己,爱玛一听,气哼哼白了她一眼,还伴随一声冷笑,老太太吓得再也不敢提这类话。
爱玛越来越乖戾任性。她吩咐为她做几样菜,菜做好了,连碰也不碰;今天光喝牛奶,明天喝十几杯清茶。她经常赌气不出房门,临了又嫌气闷,把所有窗户全打开,换上薄薄的衣衫。
这种不幸的处境,难道会永远继续下去,就永远摆脱不掉吗?然而,瞧瞧那些生活幸福的女人,哪一个她比不上!在沃比萨尔,她就看见过一些公爵夫人,体态比她臃肿,举止比她平庸。她怪上帝不公,常常头倚墙壁,独自落泪。她向往不平静的生活,向往化装晚会,向往放荡不羁的快乐,向往醉生梦死的追求——这一切都是她未曾体验而该享受的。
她的脸色日见苍白,常常感到心跳。夏尔让她服缬草根汤,洗樟脑水澡。可是,这种种努力,似乎更使她烦躁不安。
某些日子,她极度兴奋,唠唠叨叨话特别多,随后立刻陷入委顿之中,一个人待着不动,也不说话,直到自己往胳膊上洒一瓶科伦香水,才恢复过来。
由于她时时抱怨道斯特不好,夏尔心想,她的病根也许是环境的某种影响。他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便开始认真考虑搬到别的地方去住。
夏尔到处打听,了解到新堡区有个富庶大镇,名叫永维寺。那里的医生是个流亡的波兰人,上星期去了别处。夏尔赶紧给当地的药店老板写了一封信,询问镇上有多少人口、离得最近的同行距镇子有多远、前任每年收入多少等等。得到的回答令人满意,所以他决定开春就搬家,如果爱玛的身体不见好转的话。
三月间搬离道斯特时,包法利夫人已经怀孕。(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