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简直就是仙品!
确定手里的龙不是真龙,姜启有些淡淡的遗憾,他以为能见到真龙呢?
不过遗憾完,他又有了别的好奇。
“姜团,你的世界是不是有真龙,不然怎么能把龙做的这样细致,连龙身上的鳞片和胡须,都看起来那么真实?”
姜启的问题,让姜团满脸黑线,真龙?去哪儿见?梦里吗?
“没有吧,有些神话传说中,是说有龙的存在,可到底是真是假,根本无法分辨。
之所以能做的这么形象,是经过无数人完善后的结果。”
知道姜团也没见过真龙,姜启人先是有些失望,之后很快振作起来,龙那么神秘的东西,怎么能说见就见呢?
没见过,不代表没有。像以前,他还不知道自己建立的王朝有神灵呢,后来不也梦到了吗?
要是姜团知道,系统的“托梦”,让姜启相信龙的存在,估计会很高兴。因为终于找到了嘲笑系统的理由。
把好好一个不信神帝王,影响成了一个相信龙存在的普通人,这跟系统所期望的帮助姜启强大,简直是驴头不对马嘴,这还不值得嘲笑?
可惜,姜团不知道,所以他少了一个嘲笑系统的机会。
“父皇,这个龙……。”
就算姜怀知道,姜团送给自己的龙是假的,他依旧很激动,至少以后不用想象,可以用眼睛看到龙是什么样了。
这个龙是姜团送给自己的,按理说他拿着就行,然而身为太子,他知道这样一个非常有象征意义的东西,自己不可能留在手里。
他想了想继续说道:“父皇,龙就留在您那里吧!”
儿子的态度,姜启很满意,他看着手里小巧精致的龙,在心里感叹了一下姜团生活世界的工艺精湛。
接着对儿子说道:“这龙,我先帮你保存,你要是想看,可以随时来找父皇。”
说完,他又对着姜团说:“姜团,这个东西对大夏来说很重要,朕替太子谢谢你的礼物。”
姜团不明白龙对大夏朝的意义,不过他明白,精神信仰对一个人甚至是一个朝代的重要性。
对于姜启的做法,他没有反对,只是感觉囧囧的。
一个冰箱贴,一个送给孩子的玩具而已,竟然跟一个朝代的信仰联系到一起,听起来挺玄幻。
自己拿出来的礼物不适合送人,姜团还挺不好意思。
“太子啊,你等我再想想,肯定能找到适合送给你的礼物。”
太子刚想推辞一下,便听到自家父皇的咳嗽声。
他看了一眼,懂了,父皇这是想从姜先生那里再得到些好处啊!
他已经从父皇那里听说过姜先生的事了,知道姜先生是来帮助他们的,自然明白对方拿出来越多的东西越好。
虽然父皇的做法有些占人便宜,但是大夏现在情况很不好,很需要姜先生帮助。
所以他只能顺着父皇的意思接受了,大不了,他以后好好补偿姜先生好了。
想通这些,姜怀真心实意的跟姜团道了谢。
“怀,谢过姜先生。”
一场关于冰箱贴引起的风波过去,姜团把注意力重新放回豆浆上。
他之前想干什么来着?哦,对了,找糖来着。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宁铃已经很有眼色的让人把蜂蜜找来。
姜团先是让大家喝了一口,什么都没有放的原味豆浆,之后又让内侍给大家放了蜂蜜,让大家再尝尝甜豆浆的味道。
原味豆浆的味道,已经让在场的人非常惊奇了,毕竟他们真的没有喝过这种口感的饮品。
说起来,大夏朝饮品的种类,加起来也没几种。
据姜团的了解,他们平常除了白水,大多都是喝点儿花茶,想丰富口感的时候加点儿蜂蜜、盐之类的东西。
是的,没有听错,大夏朝人就是会在花茶里放盐,姜团第一次喝的时候,立刻就吐了。
一杯茶里,有鲜花的甜香味,有盐的苦涩味,加在一起,简直是在挑战人的味蕾。
喝了那口茶,姜团越发觉得大夏朝人可怜了。吃,吃的不好,喝,喝的不好,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
除了花茶,一些大夏人,还会喝酒。
但是大夏朝酿酒是用粮食,涉及到粮食,酒自然就成了大部分普通人消费不起的一种饮品。
喝习惯了花茶和酒,猛然喝到豆浆,大家激动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
“父皇,这豆浆看着像羊乳,可是喝起来却没有羊乳的腥味,加了蜂蜜之后,甜甜的香香的,更好喝了。”
喝过羊乳的姜怀表示,和有膻味的羊乳一比,加了蜂蜜的豆浆简直就是仙品。
姜启喝了一口豆浆,和儿子看法一致,大臣们也都差不多。
见大家喝完豆浆,姜团又让内侍给大家盛一些,做豆腐剩下的豆腐脑儿,正在这时,熬煮盐的内侍说,盐好了。
他一看,这不正好吗?直接给每一碗豆腐脑儿里,都放了一点儿盐,让大家尝尝味道。
端过自己的那一碗,姜团先尝了尝,好吃的他都要哭了!
他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做豆腐脑儿,能做的这么成功,也没想到,仅仅一天的时间,自己会对没有苦味的盐如此想念。
“陛下,尝尝吧,豆腐脑儿加没有苦味的盐,还是挺好吃的。”
作为一个北方人,姜团不能说对甜豆腐脑儿深恶痛绝,可也说不上喜欢。
要让他给这群古代人推荐的话,他绝对不会说豆腐脑儿里面还能放糖吃,这算是他的一点点小私心吧。
当然,要是有人把糖放进豆腐脑儿里,并觉得很好吃,他就只能感叹大家口味的差异,以及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了。
被姜团推荐,姜启和群臣们没有着急开始吃,他们先是仔细看了看陶碗里的豆腐脑儿。
在他们看来,这叫豆腐脑儿的东西,白白嫩嫩,平滑异常,就像是上好的玉石,让人不禁疑惑,这东西真能吃吗?
他们的疑惑,随着姜团吸溜一口,豆腐脑儿吃进嘴里的声音,直接打散。
看完豆腐脑儿,他们又把视线转移到陶锅里的盐上。
不过遗憾完,他又有了别的好奇。
“姜团,你的世界是不是有真龙,不然怎么能把龙做的这样细致,连龙身上的鳞片和胡须,都看起来那么真实?”
姜启的问题,让姜团满脸黑线,真龙?去哪儿见?梦里吗?
“没有吧,有些神话传说中,是说有龙的存在,可到底是真是假,根本无法分辨。
之所以能做的这么形象,是经过无数人完善后的结果。”
知道姜团也没见过真龙,姜启人先是有些失望,之后很快振作起来,龙那么神秘的东西,怎么能说见就见呢?
没见过,不代表没有。像以前,他还不知道自己建立的王朝有神灵呢,后来不也梦到了吗?
要是姜团知道,系统的“托梦”,让姜启相信龙的存在,估计会很高兴。因为终于找到了嘲笑系统的理由。
把好好一个不信神帝王,影响成了一个相信龙存在的普通人,这跟系统所期望的帮助姜启强大,简直是驴头不对马嘴,这还不值得嘲笑?
可惜,姜团不知道,所以他少了一个嘲笑系统的机会。
“父皇,这个龙……。”
就算姜怀知道,姜团送给自己的龙是假的,他依旧很激动,至少以后不用想象,可以用眼睛看到龙是什么样了。
这个龙是姜团送给自己的,按理说他拿着就行,然而身为太子,他知道这样一个非常有象征意义的东西,自己不可能留在手里。
他想了想继续说道:“父皇,龙就留在您那里吧!”
儿子的态度,姜启很满意,他看着手里小巧精致的龙,在心里感叹了一下姜团生活世界的工艺精湛。
接着对儿子说道:“这龙,我先帮你保存,你要是想看,可以随时来找父皇。”
说完,他又对着姜团说:“姜团,这个东西对大夏来说很重要,朕替太子谢谢你的礼物。”
姜团不明白龙对大夏朝的意义,不过他明白,精神信仰对一个人甚至是一个朝代的重要性。
对于姜启的做法,他没有反对,只是感觉囧囧的。
一个冰箱贴,一个送给孩子的玩具而已,竟然跟一个朝代的信仰联系到一起,听起来挺玄幻。
自己拿出来的礼物不适合送人,姜团还挺不好意思。
“太子啊,你等我再想想,肯定能找到适合送给你的礼物。”
太子刚想推辞一下,便听到自家父皇的咳嗽声。
他看了一眼,懂了,父皇这是想从姜先生那里再得到些好处啊!
他已经从父皇那里听说过姜先生的事了,知道姜先生是来帮助他们的,自然明白对方拿出来越多的东西越好。
虽然父皇的做法有些占人便宜,但是大夏现在情况很不好,很需要姜先生帮助。
所以他只能顺着父皇的意思接受了,大不了,他以后好好补偿姜先生好了。
想通这些,姜怀真心实意的跟姜团道了谢。
“怀,谢过姜先生。”
一场关于冰箱贴引起的风波过去,姜团把注意力重新放回豆浆上。
他之前想干什么来着?哦,对了,找糖来着。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宁铃已经很有眼色的让人把蜂蜜找来。
姜团先是让大家喝了一口,什么都没有放的原味豆浆,之后又让内侍给大家放了蜂蜜,让大家再尝尝甜豆浆的味道。
原味豆浆的味道,已经让在场的人非常惊奇了,毕竟他们真的没有喝过这种口感的饮品。
说起来,大夏朝饮品的种类,加起来也没几种。
据姜团的了解,他们平常除了白水,大多都是喝点儿花茶,想丰富口感的时候加点儿蜂蜜、盐之类的东西。
是的,没有听错,大夏朝人就是会在花茶里放盐,姜团第一次喝的时候,立刻就吐了。
一杯茶里,有鲜花的甜香味,有盐的苦涩味,加在一起,简直是在挑战人的味蕾。
喝了那口茶,姜团越发觉得大夏朝人可怜了。吃,吃的不好,喝,喝的不好,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
除了花茶,一些大夏人,还会喝酒。
但是大夏朝酿酒是用粮食,涉及到粮食,酒自然就成了大部分普通人消费不起的一种饮品。
喝习惯了花茶和酒,猛然喝到豆浆,大家激动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
“父皇,这豆浆看着像羊乳,可是喝起来却没有羊乳的腥味,加了蜂蜜之后,甜甜的香香的,更好喝了。”
喝过羊乳的姜怀表示,和有膻味的羊乳一比,加了蜂蜜的豆浆简直就是仙品。
姜启喝了一口豆浆,和儿子看法一致,大臣们也都差不多。
见大家喝完豆浆,姜团又让内侍给大家盛一些,做豆腐剩下的豆腐脑儿,正在这时,熬煮盐的内侍说,盐好了。
他一看,这不正好吗?直接给每一碗豆腐脑儿里,都放了一点儿盐,让大家尝尝味道。
端过自己的那一碗,姜团先尝了尝,好吃的他都要哭了!
他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做豆腐脑儿,能做的这么成功,也没想到,仅仅一天的时间,自己会对没有苦味的盐如此想念。
“陛下,尝尝吧,豆腐脑儿加没有苦味的盐,还是挺好吃的。”
作为一个北方人,姜团不能说对甜豆腐脑儿深恶痛绝,可也说不上喜欢。
要让他给这群古代人推荐的话,他绝对不会说豆腐脑儿里面还能放糖吃,这算是他的一点点小私心吧。
当然,要是有人把糖放进豆腐脑儿里,并觉得很好吃,他就只能感叹大家口味的差异,以及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了。
被姜团推荐,姜启和群臣们没有着急开始吃,他们先是仔细看了看陶碗里的豆腐脑儿。
在他们看来,这叫豆腐脑儿的东西,白白嫩嫩,平滑异常,就像是上好的玉石,让人不禁疑惑,这东西真能吃吗?
他们的疑惑,随着姜团吸溜一口,豆腐脑儿吃进嘴里的声音,直接打散。
看完豆腐脑儿,他们又把视线转移到陶锅里的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