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激素的认知,都停留在一个较为片面的程度,认为激素就是腺体分泌的物质,非常安全。
    举个例子,很多人都得过皮肤病。
    比如手癣啦,湿疹啦,脚气病……
    市面上治疗各种皮肤病的药物种类丰富,但是一个简单的手癣,买了药涂了后,明明刚涂上去就有了显著效果。不痒了,也不再红肿起水泡。
    正当患者高兴的以为把病治好了的时候,过了几天,手癣复发了。
    于是又涂上那个药膏。
    这次老实的听医生的叮嘱,就算不痒了,红肿和水泡消退了,也不敢停药,继续坚持用药,直至一个疗程。
    皮肤病的疗程一般是皮肤的更新周期。
    大约二十八天的样子。
    也就是四周。
    这时候,有些患者会发现,涂那个药久了后,手癣似乎变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它好像不怕涂抹的这个药膏了。
    其实从一开始,用的这个药膏就不太靠谱。
    因为那些短视的黑心药厂,为了把药卖出去,治疗真菌的药物成份并不多。激素量却是踩着红线加料。
    这就使得原本一支酮康唑能搞定的事情,买它两三支药膏涂了都不管用。
    这种药,长期大面积使用,对肾也是有损害的。
    李敬生看完魔都这家专科医院的治疗单以后,心中就只有两个字“真黑”。
    也就幸好家属看到女儿的情况越来越不好,果断不治了,带她回家。
    否则,只卖一套房子怎么够?
    估计治到后面,人进icu,家属把仅剩的住房卖掉。
    然后全部被这家医院吃掉。
    那个主诊医生,给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越来越差,心里其实就已经知道结果了。
    在没有查出明确病因的情况下,继续类似治疗,这是对患者极不负责任的做法。
    无非就是把患者当成了提款机,想要留着多住一段时间的院,多赚一些钱。
    这就是私营与公立的区别。
    公立医院也有黑心的,但是至少会有一些监督机制。
    私营医院,有些黑医院,那真的是坑死人不偿命。
    当然了,私营医院里面也有好医院。
    阳光诊所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有的私营医院,特别是专科特色医院,是几代人传下来的。一直坚守着医者的那份仁心。
    “这家医院最开始给患者用激素、扩血管、搞癫痫的方法治疗,难道当时也是怀疑患者得的病是癫痫?”
    对于神经领域的疾病,李敬生并不擅长。
    那家神经专科医院,肯定擅长这一领域的疾病治疗。
    从对方的用药来分析,李敬生觉得主诊医生当时很可能怀疑患者得的是癫痫。
    由于没有确诊,所以主诊医生并没有写出来。
    更不会对家属说。
    毕竟万一诊断错误,被家属给告了,那可是非常麻烦。
    有了这个发现后,李敬生再次拿出患者最近做过的核磁共振检查报告查看。
    他发现患者的双侧大脑半球的脑底内侧有较多的细密血管。
    虽然没给人做过开颅手术,但是上大体课的时候,他也是解剖过人体大脑的。
    感觉血管应该没有这么丰富才对。
    这事恐怕得找一位神经内科的专家请教一下。
    只是患者跑了那么多家大医院,如果这些血管有问题,应该早就被诊断出来了。
    李敬生与别的医生不同,他的诊断直觉一向非常敏锐。
    几乎从没有出过错。
    特别是多个医学领域的医术都达到一定水平后,他的诊断直觉也更加敏锐和精准。
    看到这些血管的第一眼,他就觉得有些异常。
    不应该这么丰富、细密。
    就好比一个地区,总面积就只有那么大,住的人太多,就容易发生各种矛盾。
    为了争夺资源,非常容易打架。
    今天张三占了李四的地,明天李四又抢了张三的水。
    孩子的父母还提到过,说是女患读书的时候,成绩很好,人也是特别聪明。
    还有,她在进入初三后,喊过几次头痛。
    “孩子十四五岁,刚开始说头痛的时候,你们带她上医院检查过吗?”
    李敬生询问老头。
    “有到学校旁边的一家医院检查过。只是没查出问题。”
    “做过哪些检查,你还有印象吗?”
    “那时候什么都不懂,只知道一共花了将近三百块钱。”
    “检查的资料还保留着吗?”
    李敬生不死心,又问道。
    第376章 血管的改变必有原因,一步到位的检查
    “没有!”
    家属摇头。
    李敬生的本意是想查看一下最初的检查资料,然后与近期的检查资料做个对比,寻找其中一些蛛丝马迹的变化。
    家属没有保留当初的检查资料,他只能寻找其它的突破途径。
    如果当初刚发病时有脑部ct、核磁之类的影像检查,便能够提供一个很好的对比。
    哪怕只是做个头部彩超,也有很大的诊断意义。
    不过即便是在十一年前,总费用三百多块钱,既要做检查,又要拿药,患者当时做了脑部ct的可能微乎其微。
    那时候很多医院的条件都相当简陋。
    就像李敬生的诊所一样,也是一点点添置新的设备,才变得越来越好。
    那时候,很多医院都只有x线、b超这两种影像检查设备。
    如果去翻阅二十年前的医学教案例,便会发现那时候的生化、影像学检查都很单一。
    李敬生决定等会中午吃完饭,查资料对比一下。
    “大叔,你们先回车上休息,我等会查一下相关资料。我看了一下你带的近期检查资料,有一份脑部核磁共振检查,一份头部ct检查。你们有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基础上,做过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吗?”
    核磁共振检查的精确度极高。
    而且它能够成像一些深腔的病灶,显影效果比ct还强。
    即便到了今天,大医院仍然把它当成一个压箱底的影像学检查。
    绝大多数人只听过mri检查,几乎很少有患者知道核磁共振成像,还有一个专门查血管的mra检查方式。
    它主要显示血管及围绕血管周围的组织,这能够让医生很好的观察血管情况。
    特别是颅内血管的检查,常常会用到它。
    “没做过。”
    老头摇头。
    做核磁共振检查,费用不低。
    也没人会重复做这个检查。
    “行,你们先去休息吧!中午我先去查查资料,然后想办法找其他医生一起诊断一下。你们大老远从外省过来非常不容易,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向我反映,只要在我能力范围之内,都会尽量想办法帮你们解决。”
    李敬生把人劝走后,继续坐诊。
    还好,一大早来了两个棘手的患者后,再没遇到特别难诊治的。
    中午吃饭的时候,他特意上网查了一下颅内血管的解剖图。
    因为这种是标准化的教学图,参考意义要小一些。
    他准备找学校教大体课的老师问问。
    此时,李敬生本身也已经是一个老师了。
    他在江离市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给骨科医学的狄教授当助教。
    叶辉等人都算是他的学生。
    不过他在这家医学院校目前还只是挂职,基本上从没去那边上过课。对学院的人事并不熟悉。
    所以,他准备找母校的一位老师帮这个忙。
    李敬生平时在同学群内几乎不发言。
    因为自从同学们知道他现在混得很好以后,各种套近乎,拉关系,让他很烦。

章节目录

苟在诊所练医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江边鱼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边鱼翁并收藏苟在诊所练医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