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戚许的自我怀疑
戚许回到家门口,接近年关,靠着种地养活的人,本就更加清闲一些,不需要提前打招呼,基本都会在家。
更别说此刻正要用中饭的时辰。
他推开门,看到院中腌制的腊肉,深吸了一口气,才推开了屋子的门。
戚父看到推门进来的戚许,有些诧异地站起身:“你怎么回来了?”
戚许看了眼弟弟身上的新衣,还没到除夕,这衣服定然是入冬就做了。
“沈家说快过年了,让我回来看看。”戚许轻声说道。
“你还真是闻着味,正要吃饭呢,你自己去厨房盛碗饭,对了灶炉上的鸡汤别碰,那是给你弟弟补身体的。”戚母正在给小儿喂饭,低着头说道。
戚许点点头,瘸着腿,退了出去。
脚这些天走路已经不太疼了,只是用力的时候还不行,但此刻他却故意一瘸一拐的走进厨房。
可知道他坐在桌边,也没问过一句他的腿怎么回事。
“今早隔壁张婶杀鸡,我好说歹说她才愿意匀我半个,你也不早说,要回来。”戚母说道。
戚许点点头:“娘,我吃不吃都行,没事的。”
沈家也有过就煮半只鸡的时候,虽然鸡腿肯定是清知的,但他碗里也会有肉有汤,反而沈母经常会说,她不爱鸡汤的味,不喝。
“你在沈家,还好吗?”戚父犹豫了半天,开口问道。
戚许还没说话,戚母就说道:“你看他身上穿的料子,肯定是过得不错的。”
戚许的手指微微蜷曲,这是清知给他买的,自然不会差,但此刻他却说道:“他家少爷越来做大的,正好就给我穿了。”
“那他家,有没有曾经的旧衣啊,正好拿来给你弟弟穿啊。”戚母说道。
“哥哥抱!”弟弟年岁小,只知道很久没见哥哥,又不想被压着吃饭,主动伸出了手。
“病都好透了吗?”戚许抱过他,问道。
“虽然好多了,但不得再养养,你在沈家要是看到有什么好的,想想你弟弟。”戚母站起身,擦擦手。
“我听说他家的儿子会有出息的,明年估计就是秀才了,应该不会小气的。”
戚许没说话,只是低着头,看到弟弟的油手摸上自己的衣服,他微微皱眉,不动声色的将人放下。
“爹,我看家里腌了腊肉,给我一提带回去,也算是家里的礼数。”戚许说道。
“什么?我不见你带东西回来,你还要拿走?”戚母的声音锐利。
戚许低着头,衣袖里的银子就像针扎在他的心口,若是娘不说这话,他就会拿出来,但现在他不想给了。
“老大,不是爹不给,还指着这个过年呢,而且沈家能缺这个?”戚父也皱眉说道。
戚母端了鸡汤过来,拉过小儿子,背对着戚许,一口一口的喂着。
鸡汤很香,应该煨了很久,但别说喝了,似乎多看一眼都是戚许的不对。
这场景倒不是他离家才有的,曾经也这样,但他一直觉得弟弟小,家里穷,好的东西给他是应该的,可现在他却迷茫了。
“沈家就让你回来,也没让你带点什么?”戚母还是不死心的问道。
戚许摇摇头:“娘,我是去干活的,人家是付了钱的,愿意让我回来一天,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别给我拽这个我听不懂的,怎么你觉得你上了高枝了?看不起家里了?”戚母站起身,看着他说道。
“好了,孩子难得回来,先让他吃饭!”戚父终于开口。
戚许食不知味的扒着碗里的饭,突然特别想要快点离开。
“老大啊,当初沈家是花了钱,但也就五两,你去干上几个月的活,也差不多了,后面你可以问问是不是能有工钱?”戚父看着他问道。
这段时间,家里有了银钱,又不需要种地,这种日子原来没过过,自然不敢想,现在过上了,自然就想的多了。
“爹,我是落了契的。”戚许放下了碗说道。
“你以为养大你不需要银子啊,不过是五两,怎么就能把你买走了?”戚母走上前,一把拿过他的饭碗,放在了一边:“这么多年的米,你就忘了?”
“这五两银子买的不是我,是弟弟的命。”戚许轻声说道。
“怎么?当初是你自己说有人去做契兄弟,你也愿意,现在又怪我们了是吗?”戚母问道。
戚许深吸了一口气:“娘,我伤了腿你看不出来吗?沈家给我瞧病,也花了银钱,我还没法干活,你觉得那五两真的值吗?你会算账,人家也会。”
戚母还要说什么,戚父站起身拉了她一把,将饭碗端回了戚许的面前:“儿子难得回来,你少说两句。”
他终于有了一丝亏欠之意,却又难掩心底的不满,重重的叹了口气。
沈书元从学堂出来,看到站在门外的戚许微微一怔,昨天父亲就说了让他今天回家,难道有事耽误了?
他走到戚许身边:“爹不是说让你今天回家吗?没回去?”
戚许低着头摇了摇,他回来的一路都在想,是不是自己的问题。
曾经他在家爹娘就是这样的,为什么现在他却觉得不满了?难道真的是沈家的日子太好,让他忘了本?
沈书元感受到了他情绪的低落,有些不解:“家里不好?爹不是说会给你些银钱吗?不够?”
戚许从袖袋里掏出了二两银子:“这是爹给的,让我给家里。”
“怎么没给?”沈书元不解。
“不想给……”戚许紧张地咽了口口水,他不知道沈书元会怎么看待自己。
沈书元停下脚步,认真的看着戚许:“怎么了?”
戚许咬着唇,看着手里的银子,犹豫了半天递给了沈书元:“我不想给,你帮我还给爹。”
沈书元看着手中的银钱,心里却有了计较,当初戚许会来当契兄弟,他也知道缘由,也见过戚父。
戚许的为人他了解,虽然会觉得不该收爹的银钱,但既然收了,他肯定会给家里的。
既然回去了,却没给,只怕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更别说此刻正要用中饭的时辰。
他推开门,看到院中腌制的腊肉,深吸了一口气,才推开了屋子的门。
戚父看到推门进来的戚许,有些诧异地站起身:“你怎么回来了?”
戚许看了眼弟弟身上的新衣,还没到除夕,这衣服定然是入冬就做了。
“沈家说快过年了,让我回来看看。”戚许轻声说道。
“你还真是闻着味,正要吃饭呢,你自己去厨房盛碗饭,对了灶炉上的鸡汤别碰,那是给你弟弟补身体的。”戚母正在给小儿喂饭,低着头说道。
戚许点点头,瘸着腿,退了出去。
脚这些天走路已经不太疼了,只是用力的时候还不行,但此刻他却故意一瘸一拐的走进厨房。
可知道他坐在桌边,也没问过一句他的腿怎么回事。
“今早隔壁张婶杀鸡,我好说歹说她才愿意匀我半个,你也不早说,要回来。”戚母说道。
戚许点点头:“娘,我吃不吃都行,没事的。”
沈家也有过就煮半只鸡的时候,虽然鸡腿肯定是清知的,但他碗里也会有肉有汤,反而沈母经常会说,她不爱鸡汤的味,不喝。
“你在沈家,还好吗?”戚父犹豫了半天,开口问道。
戚许还没说话,戚母就说道:“你看他身上穿的料子,肯定是过得不错的。”
戚许的手指微微蜷曲,这是清知给他买的,自然不会差,但此刻他却说道:“他家少爷越来做大的,正好就给我穿了。”
“那他家,有没有曾经的旧衣啊,正好拿来给你弟弟穿啊。”戚母说道。
“哥哥抱!”弟弟年岁小,只知道很久没见哥哥,又不想被压着吃饭,主动伸出了手。
“病都好透了吗?”戚许抱过他,问道。
“虽然好多了,但不得再养养,你在沈家要是看到有什么好的,想想你弟弟。”戚母站起身,擦擦手。
“我听说他家的儿子会有出息的,明年估计就是秀才了,应该不会小气的。”
戚许没说话,只是低着头,看到弟弟的油手摸上自己的衣服,他微微皱眉,不动声色的将人放下。
“爹,我看家里腌了腊肉,给我一提带回去,也算是家里的礼数。”戚许说道。
“什么?我不见你带东西回来,你还要拿走?”戚母的声音锐利。
戚许低着头,衣袖里的银子就像针扎在他的心口,若是娘不说这话,他就会拿出来,但现在他不想给了。
“老大,不是爹不给,还指着这个过年呢,而且沈家能缺这个?”戚父也皱眉说道。
戚母端了鸡汤过来,拉过小儿子,背对着戚许,一口一口的喂着。
鸡汤很香,应该煨了很久,但别说喝了,似乎多看一眼都是戚许的不对。
这场景倒不是他离家才有的,曾经也这样,但他一直觉得弟弟小,家里穷,好的东西给他是应该的,可现在他却迷茫了。
“沈家就让你回来,也没让你带点什么?”戚母还是不死心的问道。
戚许摇摇头:“娘,我是去干活的,人家是付了钱的,愿意让我回来一天,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别给我拽这个我听不懂的,怎么你觉得你上了高枝了?看不起家里了?”戚母站起身,看着他说道。
“好了,孩子难得回来,先让他吃饭!”戚父终于开口。
戚许食不知味的扒着碗里的饭,突然特别想要快点离开。
“老大啊,当初沈家是花了钱,但也就五两,你去干上几个月的活,也差不多了,后面你可以问问是不是能有工钱?”戚父看着他问道。
这段时间,家里有了银钱,又不需要种地,这种日子原来没过过,自然不敢想,现在过上了,自然就想的多了。
“爹,我是落了契的。”戚许放下了碗说道。
“你以为养大你不需要银子啊,不过是五两,怎么就能把你买走了?”戚母走上前,一把拿过他的饭碗,放在了一边:“这么多年的米,你就忘了?”
“这五两银子买的不是我,是弟弟的命。”戚许轻声说道。
“怎么?当初是你自己说有人去做契兄弟,你也愿意,现在又怪我们了是吗?”戚母问道。
戚许深吸了一口气:“娘,我伤了腿你看不出来吗?沈家给我瞧病,也花了银钱,我还没法干活,你觉得那五两真的值吗?你会算账,人家也会。”
戚母还要说什么,戚父站起身拉了她一把,将饭碗端回了戚许的面前:“儿子难得回来,你少说两句。”
他终于有了一丝亏欠之意,却又难掩心底的不满,重重的叹了口气。
沈书元从学堂出来,看到站在门外的戚许微微一怔,昨天父亲就说了让他今天回家,难道有事耽误了?
他走到戚许身边:“爹不是说让你今天回家吗?没回去?”
戚许低着头摇了摇,他回来的一路都在想,是不是自己的问题。
曾经他在家爹娘就是这样的,为什么现在他却觉得不满了?难道真的是沈家的日子太好,让他忘了本?
沈书元感受到了他情绪的低落,有些不解:“家里不好?爹不是说会给你些银钱吗?不够?”
戚许从袖袋里掏出了二两银子:“这是爹给的,让我给家里。”
“怎么没给?”沈书元不解。
“不想给……”戚许紧张地咽了口口水,他不知道沈书元会怎么看待自己。
沈书元停下脚步,认真的看着戚许:“怎么了?”
戚许咬着唇,看着手里的银子,犹豫了半天递给了沈书元:“我不想给,你帮我还给爹。”
沈书元看着手中的银钱,心里却有了计较,当初戚许会来当契兄弟,他也知道缘由,也见过戚父。
戚许的为人他了解,虽然会觉得不该收爹的银钱,但既然收了,他肯定会给家里的。
既然回去了,却没给,只怕是发生什么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