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星火把从堂妹姜萱那里受到的启发,也就是尚未问世的《西游记》中孙悟空与车迟国三位国师祈雨斗法的故事,讲了出来。
    听完这个故事,朱棣等人不由地陷入了深思。
    如果这个故事与现实对应起来,谁是车迟国国师?谁把众佛徒驱走做苦役?谁又在主动打赌祈雨?
    表面上看起来,是在讽刺姜星火,但一旦姜星火能把局势反转,那么谁求来雨,谁就是拯救黎民于旱灾的“齐天大圣”!
    “疲敌也好,惑敌也罢,似乎在舆战中,都是辅助的手段?”
    深思后,朱棣看向姜星火:“那么国师在舆战中的杀招,又是什么呢?”
    姜星火干脆答道:“破敌。”
    “道理越辩越明,瞄准敌人在舆论上的最薄弱之处,攻其要害!”
    朱棣对于如何开展舆论战,显然是没什么心得的,如果他有,也不至于被江南士绅们变着花样的骂了四年多。
    但姚广孝却从姜星火的话语中,领悟到了更深一层的含义。
    姜圣,不仅是要破解眼下景清血誓,给变法造成的舆论困境。
    而且还要借着这个机会,直接攻击理学!
    第289章 飞天
    敌人,在舆论上,哪里最薄弱?
    不用朱棣思考,姜星火直接给出了答案。
    “天理。”
    “陛下想来是对程朱理学,也有一定了解的。”
    朱棣硬着头皮点了点头,他确实有一定了解,但这个一定,着实不太多。
    不过大约是晓得朱棣父子的理论水平应该比较薄弱,姚广孝帮忙解释道。
    “程朱理学,认为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天理。”
    “而要追寻这个天理,就要从万事万物的本身上去讲求,也就是格物致知(天理)。”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但是《大学》本身,并没有对格物致知做出解释,现在的解释,是后来人的理解。”
    事实上,在这里,就已经埋下了某种关于最终解释权的隐患,姚广孝继续道。
    “程朱理学里的格物,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是格除心物,如果用佛家的说法,那就是格除贪嗔痴。”
    “第二层,则是格除外物,也就是了解这世间事物的道理,这理只能在具体的事中学,但学会后则可用于一切事中.不拘泥于一二事物,也不要求格除全部外物,但总归君子是要格物的,否则无法致知。”
    “原因就在于,致知,这里面的‘致’是极致的意思,‘知’则不仅仅是知识,还是知性、感知的意思。”
    “格物与致知的关系便是说,格物是致知的经过,致知是格物的目的。格物致知连在一起,就是通过格除心物和外物,让知识和感知达到极致,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思,有些接近。”
    姚广孝对于程朱理学主要内容的讲解,非常简单易懂,朱棣和朱高煦父子听懂了。
    但又没懂。
    朱高煦挠了挠胡子问道:“可这跟舆论战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就在于。”姜星火揭晓道,“程朱理学,无论是二程还是朱熹,都没有告诉这个‘格物’到底是怎么‘格’的,也没有说清楚‘格物’所‘格’出来的‘天理’,究竟是什么样子。”
    “那么.”朱棣忽然有了某种猜测。
    姜星火平静的话语,证实了朱棣的猜测。
    “理学做到不到的,科学能做到!”
    “科学,可以用所有人都看得懂的办法来‘格物’,也能把‘天理’的根本道理,通过实验和理论,让全天下人,都弄清楚。”
    “而第一个要证明的道理,就是雨的道理。”
    姜星火的话语落在朱棣的耳朵里,颇有些振聋发聩。
    “高高在上的成云致雨,是敌人拿来攻击我们的天人感应吧?是字面意义上的‘天理’吧?”
    姜星火的目光陡然变地锐利了起来。
    “可是程朱理学,能解释清楚,成雨的天理是什么吗?”
    “他们不能!”
    “之所以这套理论,没人能否定,就是因为成雨在传统概念里,是老天爷的能力,是无法证伪或者证实的。”
    朱棣微微有些激动了起来,这对于他来说,舆论战这个无形的战场,是一个不亚于上阵砍人的全新挑战。
    “成云致雨的道理,国师确实讲过,可国师该如何给天下人证明呢?”
    姜星火淡淡一笑道:“在诏狱里,受限于环境,自然无法证明,但这不代表,现在不能证明。”
    “科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实证。”
    “只要飞到天上去,人为地促使云层降雨,不就能证明了吗?”
    飞到天上去?
    朱高煦在旁边都顾不上捋他心爱的大胡子了,当场目瞪口呆了起来。
    凡人,如何飞到天上去?
    朱高煦有了一个猜测。
    “——姜先生,您要施展仙法了?”
    姜星火怔了怔,晓得对方是想差了,干脆说道:“不用仙法,人一样可以飞天。”
    飞天,从古至今,一直是人类的终极梦想之一。
    对天空的向往,也让人类诞生了许许多多的美好神话,就比如嫦娥奔月.可那终究是神话,不是真实。
    有史书记载以来,并没有谁,真的飞到天上去。
    所以当“飞天”之说,出现在朱棣面前时,尤其是姜星火告诉他,不需要仙法,凡人也能一样飞天的时候,朱棣也有了几分不可置信。
    难不成,还能给人插上翅膀,凌虚御风?
    “孔明灯,陛下应该见过。”
    朱棣点了点头。
    姜星火又继续说道:“在下会制造一个巨大的孔明灯,然后藉助浮力,将其腾空,携带人飞到天上去。”
    看着几人的神色,姜星火解释道:“其实,这里面的道理并不难理解,也是可以用自然科学六大学科中的物理学来解释,万事万物,都有其根本道理所在。”
    朱高煦此时真的感觉,姜先生的科学,颇为神奇,竟然什么都能解释。
    “原因就在于,密度,也就是一定单位体积的质量,在不同情况下是不一样的,而孔明灯内外的空气密度,因为加热的原因,就会变得不同孔明灯里面一加热,一部分空气就会受热膨胀,而从球体中流出,使得内部的空气密度,比外部空气小,所以,孔明灯可以飞起来。”
    虽然没太听懂,但朱棣按照经验,知道姜星火的这套可以实证的说法,大概率是对的。
    朱棣的问题,在另外一个方面,也是他最关心的方面。
    “那这能载人的大号孔明灯,如果能起飞还能降落的话,岂不是可以用于侦察?站得高看的远,不论是野战还是攻城,都能把对方的布置,看的一清二楚。”
    “正是如此。”姜星火点点头,“在火器时代,这大号孔明灯,也可以用作炮兵的观察哨,校正炮弹落点。”
    “那飞天的孔明灯,是如何降落的呢?总不能用一次,就得死一个人吧?”朱高煦不禁问道。
    虽然也不是死不起,但总觉得有点浪费.
    “跟上升的原理是一样的。”
    姜星火解释道:“如果没有新的热气补充,那么内部的空气密度就会逐渐增大,慢慢降落,而站在大号孔明灯里的人,是可以控制这个过程的,让燃烧释放的热气慢慢减少,自然就可以慢慢降落了。”
    既然上升跟下降的道理是一样的,那就没什么好顾虑的了,一想到以后明军又多了一件战争利器,朱棣的心中,感到了一丝快慰。
    但勤于思考的朱高煦却又问了一个问题。
    “可即便是大号孔明灯,载着人到天上去了,也能顺利地降落,又该怎么让天空降雨呢?”
    “之前我给你讲的降雨的原理,还记得吗?”
    “记得。”
    朱高煦点点头,把之前他告诉父皇要“相信科学”的时候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姜星火说道:“水汽形成云滴,云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吞并更多的小云滴而使自己壮大起来,当空气托不住它时,便从云中直落到地面,成为我们常见的雨。”
    “之所以会干旱,原因要么是压根没有云,要么是云中的云滴不够多,形成不了雨.但江南不是漠北,压根没有云是不可能的,现在春季干旱,只是因为空中的云里云滴不够多。”
    “所以。”朱高煦的眼神一亮,“姜先生有办法,人为地增加云滴?”
    “不错!”
    姜星火赞同了大弟子的说法,随后说道。
    “人只需要乘坐大号孔明灯飞到天上去,在云层中撒下通过化学方法,制作出来的催雨剂,人为地让其成为云中水滴的凝聚核,云滴在其周围迅速凝聚达到一定体积后,自然就降雨了。”
    姜星火的话,在朱棣的耳朵里自动翻译了。
    哦,炼丹是吧?
    这个好说的很,这有从业数十年的专业道士。
    朱棣说道:“朕这就唤袁、张二位真人来。”
    “这个容易,可以稍后再说。”
    姜星火赶忙阻止了朱棣,碘化银在古代的制取,虽然称不上很容易,但对于可以调动整个大明资源的皇权来说,绝非什么无法完成的事情。
    人工降雨,真正困难的,是热气球的制作与实验。
    这东西弄不好,是真的要死人的。
    姜星火朝朱棣说道:“比较难的是大号的孔明灯,还请陛下把内廷的兵仗局,和军中的工匠,拨给在下统一调配。”
    朱棣略加思索便颔首答应:“好,朕同意你试试,不过若遇到危险,千万别逞强。”
    姜星火见已经把解决办法阐释清楚,然后说道。
    “所以,舆论战的第三方面的破敌,便是先挑起关于雨的‘天理’,以及如何格物的争论,最后通过人工降雨的实证,在天下人面前,堂堂正正地来彻底证明程朱理学在这一部分,是错误的,是无法实证的!”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章节目录

大明国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西湖遇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西湖遇雨并收藏大明国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