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距离的京都不过十来里路却接连几日没有动静,不仅是况迅的人不安就是京都的城内也多了两分焦虑,茶肆酒楼的议论声不止。
“你们都知道不,城内的粮商全都提高了粮价,比原来贵了一倍不止。”
一个头戴方巾的老秀才哀叹了一口气,端起茶碗一脸的苦涩,“囊中羞涩啊,这再这么涨下去只怕要揭不开锅了。”
这个话题立刻引起了茶楼这些人的同感,隔壁茶桌的人接了话头,“可不是,听说是大军堵住了路粮食运不进来,这么拖着还要涨,粮商库里也没多少粮食。”
“何止是粮食,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怕其他的货物也好跟着涨啊。”
“这可如何是好?”
二楼的的几个穿着锦缎的商人也是愁眉不展,朝楼下的大声说道:“大军这么堵着路,货物进不来出不去,这日子难啊。”
有人问道:“你们听说苍溪县没有,听闻喜乐县主占据了苍溪县,原本县里的百姓很担忧县主全都因祸得福了。”
众人目光一下子就全数落在了那灰衣中年人的身上,那人有些不好意思,很快就说道:“我家夫人的娘家就在苍溪县,喜乐县主将苍溪县的贪官污吏全数下了大狱,为非作歹的人鱼肉百姓的全都抄了家,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抄出来的钱粮全都还之于民。”
茶楼里的人激动了,“哎哟,你说的可是真的?还能还给老百姓?”
灰衣人一脸得意,好似还给了他一般,“那可不苍溪县换了新的县令,那可是文国公府出去的,苍溪县所有的土地都没统计了一番,前几日就开始给准备春耕的百姓发了粮种,就等着春雨落下了。”
这人说罢很是遗憾的叹了口气,“可惜了啊?”
“可惜啥?”
这些人纷纷附和,想不明白都发了粮种了还有啥可惜的?莫不是其中还有事?
这人再次叹了口气才说道:“不是我这种小老百姓脸皮子大的忧国忧民,这春耕在即外面的人将远安王的大军堵了,这是不耽误事吗?”
“端看苍溪县的情形就晓得,只要换了...”这人指了指天,“这大厉的老百姓只怕是都要像苍溪县的百姓一般得福气了,可惜啊。”
众人一脸唏嘘,有书生满脸怒气的说道:“说了四月开恩科,只怕是又要耽搁了。”
若是远安王败了现在那位还能惦记这他们这些人?
就怕恩科就算开了也如之前一般需要门路和银钱打点。
总之,况迅这一堵伤害了京都许多人的利益,到了下午这些传言就在京都传的沸沸扬扬......
摄政王府内,看完密信的摄政王听到下属禀报外面的传言勾唇一笑,还算满意。
一旁的幕僚说道:“可让人加把火,另外通知京都的粮商继续涨价,对外一律就说是大军堵了路,粮食进不来。”
“再让人将恩国公府群蛇乱舞的事提一提,上天的警示得要让人记得才好。”
下面的人心领神会,当即就转身去安排。
摄政王对幕僚说道:“小县主曾言可有本事可以让京都的百姓强逼况迅打开城门,既然小县主不在那就本王来试试。”
幕僚附和道:“百姓最是容易被煽动,再加之利益受损之下只要稍加引导,他们必然将怒气洒向况迅,只要远安王入主京都能快速的平定物价,便是民心所向。”
幕僚对这位远安王十分佩服,明明自己坐上那个位置轻而易举却殚精竭虑的为远安王谋划,只因远安王有着将大厉带向鼎盛的宏达志向。
幕僚默默叹了口气,只可惜喜乐县主年岁不大且已经许了人家,若是配了他家王爷该有多好。
堪堪过了一日,城里的百姓对当今皇帝,皇太后的不满到达了顶点,城门紧闭怒气无法宣泄之下那些家里有儿郎在丽台大营的人家就受到了牵连。
扔石子、丢臭鸡蛋、满口的谴责就成了百姓宣泄的法子。
人群里有人大声提议,“这些人也就是普通的将士,都是做不了主的,咱们今日就去开了城门让远安王的大军进来。”
“让大军进来!”
“让粮食进来!”
数以千计的以万技的百姓高喊着口号从四面八方涌向城门口,守城的兵士们看着密密麻麻的百姓只觉得头皮发麻。
“让大军进来!”
“让粮食进来!”
上万人的声音重叠在一起如雷般响亮,隐隐的传到了五里外的大营,况迅忙差人回去查探,查探之人还未走出营帐从京都报信的人都来了。
“将军,大事不好,城中物价飞涨百姓们集结在城门口叫着开了城门迎接远安王。”
只这一句就让大帐的气氛一凛,将领面色慌乱,况迅的心更是沉到了谷底。
况迅闭上了眼睛,片刻后再睁开的时候是从未有过的坚定和肃杀。
“传令下去,酉时出兵讨伐乱臣贼子远安王。”
局势转眼就到了绝境,眼下是得不得战了,至于那些从来就没掌握过话语权的百姓妄想逼迫他,痴心妄想。
“末将得令!”
将领们神色凝重鱼贯而出,很快呜咽的号角声就响彻大营。
八里外的远安王收到了摄政王的飞鸽传书,交由庄郡王、安元莽等人一一看过,笑道:“况迅被逼急了。”
“哈哈哈,就怕他不急。”
“况迅此人有勇有谋却顾虑之事太多,擅守不擅攻,吃饭情急之下出兵只怕要乱了方寸。”
整军,出发。
好好歇息了几日的大军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喘息,号角声响起他们快速的集合,随着安元莽的一声令下大军开拔,两军真正的对决开始了。
城内的况府,况老太爷跪在祖宗祠堂面前听着下人禀报外面的情形,望着一排排的祖宗牌这位老太傅眼中满是混沌迷茫,不知道究竟是不是他错了。
日头渐渐西斜,城西的喧嚣焦虑之气更盛,况老太爷颤颤巍巍的想要从蒲团上起身,员外一阵慌乱的脚步声传来,在祠堂门口大声喊道:“老爷,大事不好了。”
况老太爷回转头看到老管家满脸是泪瞳孔微缩登时跌做了下去。
------题外话------
哦哦,又没赶上12点前。
“你们都知道不,城内的粮商全都提高了粮价,比原来贵了一倍不止。”
一个头戴方巾的老秀才哀叹了一口气,端起茶碗一脸的苦涩,“囊中羞涩啊,这再这么涨下去只怕要揭不开锅了。”
这个话题立刻引起了茶楼这些人的同感,隔壁茶桌的人接了话头,“可不是,听说是大军堵住了路粮食运不进来,这么拖着还要涨,粮商库里也没多少粮食。”
“何止是粮食,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怕其他的货物也好跟着涨啊。”
“这可如何是好?”
二楼的的几个穿着锦缎的商人也是愁眉不展,朝楼下的大声说道:“大军这么堵着路,货物进不来出不去,这日子难啊。”
有人问道:“你们听说苍溪县没有,听闻喜乐县主占据了苍溪县,原本县里的百姓很担忧县主全都因祸得福了。”
众人目光一下子就全数落在了那灰衣中年人的身上,那人有些不好意思,很快就说道:“我家夫人的娘家就在苍溪县,喜乐县主将苍溪县的贪官污吏全数下了大狱,为非作歹的人鱼肉百姓的全都抄了家,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抄出来的钱粮全都还之于民。”
茶楼里的人激动了,“哎哟,你说的可是真的?还能还给老百姓?”
灰衣人一脸得意,好似还给了他一般,“那可不苍溪县换了新的县令,那可是文国公府出去的,苍溪县所有的土地都没统计了一番,前几日就开始给准备春耕的百姓发了粮种,就等着春雨落下了。”
这人说罢很是遗憾的叹了口气,“可惜了啊?”
“可惜啥?”
这些人纷纷附和,想不明白都发了粮种了还有啥可惜的?莫不是其中还有事?
这人再次叹了口气才说道:“不是我这种小老百姓脸皮子大的忧国忧民,这春耕在即外面的人将远安王的大军堵了,这是不耽误事吗?”
“端看苍溪县的情形就晓得,只要换了...”这人指了指天,“这大厉的老百姓只怕是都要像苍溪县的百姓一般得福气了,可惜啊。”
众人一脸唏嘘,有书生满脸怒气的说道:“说了四月开恩科,只怕是又要耽搁了。”
若是远安王败了现在那位还能惦记这他们这些人?
就怕恩科就算开了也如之前一般需要门路和银钱打点。
总之,况迅这一堵伤害了京都许多人的利益,到了下午这些传言就在京都传的沸沸扬扬......
摄政王府内,看完密信的摄政王听到下属禀报外面的传言勾唇一笑,还算满意。
一旁的幕僚说道:“可让人加把火,另外通知京都的粮商继续涨价,对外一律就说是大军堵了路,粮食进不来。”
“再让人将恩国公府群蛇乱舞的事提一提,上天的警示得要让人记得才好。”
下面的人心领神会,当即就转身去安排。
摄政王对幕僚说道:“小县主曾言可有本事可以让京都的百姓强逼况迅打开城门,既然小县主不在那就本王来试试。”
幕僚附和道:“百姓最是容易被煽动,再加之利益受损之下只要稍加引导,他们必然将怒气洒向况迅,只要远安王入主京都能快速的平定物价,便是民心所向。”
幕僚对这位远安王十分佩服,明明自己坐上那个位置轻而易举却殚精竭虑的为远安王谋划,只因远安王有着将大厉带向鼎盛的宏达志向。
幕僚默默叹了口气,只可惜喜乐县主年岁不大且已经许了人家,若是配了他家王爷该有多好。
堪堪过了一日,城里的百姓对当今皇帝,皇太后的不满到达了顶点,城门紧闭怒气无法宣泄之下那些家里有儿郎在丽台大营的人家就受到了牵连。
扔石子、丢臭鸡蛋、满口的谴责就成了百姓宣泄的法子。
人群里有人大声提议,“这些人也就是普通的将士,都是做不了主的,咱们今日就去开了城门让远安王的大军进来。”
“让大军进来!”
“让粮食进来!”
数以千计的以万技的百姓高喊着口号从四面八方涌向城门口,守城的兵士们看着密密麻麻的百姓只觉得头皮发麻。
“让大军进来!”
“让粮食进来!”
上万人的声音重叠在一起如雷般响亮,隐隐的传到了五里外的大营,况迅忙差人回去查探,查探之人还未走出营帐从京都报信的人都来了。
“将军,大事不好,城中物价飞涨百姓们集结在城门口叫着开了城门迎接远安王。”
只这一句就让大帐的气氛一凛,将领面色慌乱,况迅的心更是沉到了谷底。
况迅闭上了眼睛,片刻后再睁开的时候是从未有过的坚定和肃杀。
“传令下去,酉时出兵讨伐乱臣贼子远安王。”
局势转眼就到了绝境,眼下是得不得战了,至于那些从来就没掌握过话语权的百姓妄想逼迫他,痴心妄想。
“末将得令!”
将领们神色凝重鱼贯而出,很快呜咽的号角声就响彻大营。
八里外的远安王收到了摄政王的飞鸽传书,交由庄郡王、安元莽等人一一看过,笑道:“况迅被逼急了。”
“哈哈哈,就怕他不急。”
“况迅此人有勇有谋却顾虑之事太多,擅守不擅攻,吃饭情急之下出兵只怕要乱了方寸。”
整军,出发。
好好歇息了几日的大军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喘息,号角声响起他们快速的集合,随着安元莽的一声令下大军开拔,两军真正的对决开始了。
城内的况府,况老太爷跪在祖宗祠堂面前听着下人禀报外面的情形,望着一排排的祖宗牌这位老太傅眼中满是混沌迷茫,不知道究竟是不是他错了。
日头渐渐西斜,城西的喧嚣焦虑之气更盛,况老太爷颤颤巍巍的想要从蒲团上起身,员外一阵慌乱的脚步声传来,在祠堂门口大声喊道:“老爷,大事不好了。”
况老太爷回转头看到老管家满脸是泪瞳孔微缩登时跌做了下去。
------题外话------
哦哦,又没赶上12点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