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距离新的刺史府衙揭彩还有四天。
    武阳侯李广雄的府邸内,书房的灯光昏黄而安静,只有李广雄的笔尖在纸上轻轻划过的声音。
    他的眉头紧锁,对于即将举行的揭彩仪式,他一直在思考着邀请名单的问题。
    这次仪式,不仅是他展示权威的机会,也是李广雄作为循州刺史与武阳城百姓的正式见面。
    因此,邀请的宾客必须精心挑选,他们既要能代表武阳的众多百姓,也要是武阳发展至今的中流砥柱。
    管家陈叔走进书房,轻轻关上门,看到李广雄的模样,便知道侯爷正在为名单的事情烦恼。
    陈叔轻声说道:“广雄,你先休息一会,待会再忙。”
    然后将钟氏炖煮的药膳汤放到书桌上,说道:
    “这是夫人特地为你炖煮的羹汤,说是可以提神安心、滋补养生的。”
    “我正在为新刺史府衙揭彩一事而烦恼呢”
    李广雄将自己罗列的人员名单递给陈叔,说道:
    “我都不知该要邀请哪一些人员,生怕漏了某一个重要人物,陈叔你帮我看看这一份名单如何。”
    “你这人员名单中有一些人我看没有必要邀请。”
    陈叔说着就一一给李广雄指出来:
    “这个邻县名叫‘赵权’的官员,他曾经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多次被百姓投诉。邀请这样的人参加仪式,可能会对广雄你的声誉和仪式的正面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这一位名叫‘陈旧’的文人,他虽然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多年来并没有为武阳城的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其所做的诗歌大多为描述男女性爱之事,更有陈旧所画的‘春宫图’在武阳民间流传,伤风败俗,有辱文人名声。”
    “再着就是赵申晁!”
    李广雄听了陈叔排除的人员中,觉得‘赵权’是贪官污吏,理应排除在外;‘陈旧’虽为文人,但因其创作不堪入目,坊间对其评价争议颇多。
    因此,李广雄决定不邀请赵权和陈旧,以保证仪式的纯洁性和正义感。
    至于赵申晁,李广雄认为应当邀请他。
    借此机会试探一下对方的虚实,也好观望我们邀请的人员中有谁是与赵申晁一伙的,日后将他们一起铲除。
    陈叔听完李广雄的解释,觉得可以邀请赵申晁。
    “陈叔,您看还有哪一些人让我遗漏了。”李广雄问道。
    “您这一份人员名单邀请了循州各地的名门望族、豪绅、文人墨客、知名学者、官员乃至宗教领袖,涵盖的范围之广,各个都是领域内的翘楚。我觉得武阳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中还有几个人可以邀请。”
    陈叔说着就将自己增补的人名写了下来,递给李广雄。
    “乔桑,武阳城本地人,孝廉出生;李刚,长安人士,祖籍陇西郡狄道县,前任武阳城城主,为武阳城做出杰出贡献;张旻,李刚身边副将,也是为武阳城做出重大贡献。”
    李广雄看着几人的名字说道:
    “我居然将李刚城主和张副官给忘记了,哎!陈叔你看我这记性,差一点坏了事,幸亏有陈叔你。”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广雄终于完成了名单的筛选。
    李广雄为了此事可是绞尽脑汁,现在看着手中的名单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同时将自己书写的邀请函内容交给陈叔过目。
    尊敬的贵宾:
    恭逢盛世,国泰民安,我大唐帝国繁荣昌盛,太宗皇帝李世民英明神武,治国有方。在此,我谨代表太宗皇帝,诚邀阁下莅临本朝循州海丰县武阳城,共襄盛举,同谋发展。
    兹定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七月十五日上午巳时,于武阳城刺史府衙举行一场盛大的揭彩仪式,届时将有精彩的文艺表演,展示我大唐丰富的文化底蕴。
    敬请您届时莅临,与余共同见证刺史府揭彩盛况
    顺祝安康!
    循州刺史府
    贞观二十年,七月十三日。
    “嗯!你书信的内容并没有问题,邀请函你要什么的规格。”陈叔问道。
    “当然是要大方得体的,能够彰显品味和地位的。”李广雄答道。
    “这个交给我来办,到时候新刺史府揭彩,届时也是你正式上任循州刺史,”
    陈叔示意李广雄药膳汤要趁热喝,说道:“上任及调任的官员呢?”
    “官员们已经在来武阳城的路上,相信明日就可以到达。”
    李广雄一边说着一边品尝药膳汤。
    “在刺史府揭彩过后,他们也将在武阳这一块地方开启新的仕途。”
    不久,李广雄便将药膳汤一饮而尽。
    陈叔随后整理了盎、碗、汤勺等器皿,默默退出了房间,留下李广雄独自一人静坐在书房之中。
    李广雄深吸一口气,将名单放入书桌的抽屉中。
    他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他知道,这次揭彩仪式将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刻,而名单上的每一个人都将是他在这场盛会中的见证者。
    第二天一早,李广雄便召集了管家陈叔和其他仆人,开始安排发送邀请函的事宜。
    他亲自检查了每一份邀请函的内容,确保没有遗漏任何重要信息。
    然后,他命令人将邀请函分批送往名单上的每一位宾客府邸。
    邀请函的制作非常讲究,每一张都是由上等的丝绸制成,上面用金漆书写着参加揭彩仪式的时间、地点和其他相关信息。
    在信封的封口处,还细心地盖上了李广雄的私人印章,以显示其重要性。
    在发送邀请函的过程中,李广雄的府邸显得格外忙碌。
    仆人们穿梭于府邸和城中的各大家族,他们将邀请函交到每位宾客的手中,并传达了李广雄的诚挚邀请和对仪式的期待。
    至于武阳城外地区的邀请函,李广雄则是令府中家丁快马加鞭送往。
    随着邀请函的陆续发出,李广雄的府邸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陈叔和其他仆人回到了各自的岗位上,开始了一天的日常工作。李广雄则回到了书房,继续处理政务和各类事务。
    在这一天的工作中,李广雄接到了来自各方的回执。
    有的宾客通过家丁送来了亲笔签名的回执,表示将准时参加揭彩仪式;有的则通过书信回复,对李广雄的邀请表示感谢,并承诺会按时出席。
    这些回执的到来,让李广雄心中有了底,知道此次仪式得到了众人的重视和支持。
    李广雄也在思考如何能让这次仪式更加圆满成功。
    他决定在仪式前后举办一些文化交流活动,如诗会、书画展览等,以增进宾客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同时,他也安排了宴席,以确保宾客们在仪式后能够享受到美食佳肴,感受到武阳城的热情好客。
    随着准备工作的深入,李广雄的府邸变得更加忙碌。
    仆人们忙碌地布置场地,准备宴席,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完美无缺。
    李广雄本人也亲自过问,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按照他的设想进行。
    这样的忙碌中,李广雄的心情却是愉快的。
    他知道,自己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一个仪式的成功,更是为了武阳城的繁荣和百姓的福祉。
    他的每一个决策,每一次努力,都是为了给宾客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为了展示武阳城的魅力和实力。
    宾客们的回执如雪花般飞来,每一张都承载着对他和他治理之地的期待与祝福。
    李广雄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相信,这次仪式将成为武阳城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也将为他自己的治理之路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明日便是新刺史府衙揭彩的时刻,也是他正式上任循州刺史,踏上政治舞台的那一刻。

章节目录

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苜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苜年并收藏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