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上,人们都被这个消息弄得心神不定。
    李世民面无表情地看了内侍一眼,淡淡吐出了一个字。
    “传!”
    这边话音刚落,便见三个突厥人气势汹汹地从外面走了进来。
    进来之后,先是敷衍地给李世民行了一礼,然后冷声道:
    “大唐皇帝,我突厥五名英勇的武士,无辜被您太子所杀,您得给我们一个合理的交代,否则我百万突厥男儿在边境上枕戈待旦,到时候……哼哼……”
    突厥使团首领抬起头来,一脸傲然。
    “哦?你在威胁朕?”李世民冷冷瞥了那人一眼,不咸不淡地说道。
    “陛下言重了,外臣岂敢!”
    那首领冷冷一笑,旋即话锋一转道:
    “外臣只想提醒陛下,别为了您那愚蠢的儿子,白白丢掉更多人的性命……据我所知,您的军队此时正在外面苦战,要是这时,后院起火,怕是不好顾及吧!”
    使团首领说完后,大殿里人们不由心里一沉。
    最担心的果然还是来了。
    虽然那首领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的都带着赤裸裸的威胁。
    若是大唐不给他一个交代的话,就要燃起战火。
    “大胆,明明是你突厥人冒犯我太子在先!后来又技不如人,这会还有脸来争论?”
    这时,大殿里有人站了出来。
    “据外臣所知,当时太子并未表明身份,在我们人眼中,那不过是一个寻常百姓罢了,打骂几声,开开玩笑而已,哪里算得上冒犯!”
    使团首领一脸不以为然的模样,戏谑道:
    “倒是你家太子,趁着众人行礼之际,暴起杀人,这难道就是你大唐的待客之道吗?”
    使团首领环顾四周,最后目光落在了李世民身上,一字一句道:
    “多说无益,要战要和,还请陛下给个痛快话吧!”
    “哗!”
    使团首领这番话,犹如一记闷锤,砸在了众人心上。
    事关两国战事,无人再敢言语。
    这时,杜楚客站了出来。
    “陛下,突厥使团不过是要一个交代,不妨便让太子出来,赔个不是也就过去了!”
    他小心观察着李世民的脸色,见对方没有吭声,便继续说道:
    “当然了,太子脸面,事关国体,古有勾践卧薪尝胆,后有韩信可受胯下之辱,待到咱们腾出手来,再把这个面子挣回来便是了!眼下,还是要以大局为重啊!”
    杜楚客一边说着,心里一边冷笑。
    只要太子向突厥认了错,那便是一辈子也难以洗刷掉的耻辱。
    嘿嘿,当时候,大事可成啊!
    然而,令他失望的是,李世民只是淡淡看了他一眼,并没有说话。
    眼看着气氛就要陷入僵局,这时,突然一个侍卫从外面跑了进来。
    见到来人,现场响起一片惊呼一声。
    因为所有人都看到了那人肩膀上所背的东西。
    那是一个贴着三根羽毛的竹筒。
    “启奏陛下,西南八百里加急,还请陛下御览!”
    侍卫满脸疲惫,但目光中却带着一丝激动的光芒。
    然而,在场众人并没有察觉到这一点,反而担心起来。
    他们知道梁师都那边眼下正打得热火朝天,久战不下,这会朝廷又和突厥到了擦枪走火的边缘。
    若是那边败了,可就难收场了。
    这时,一直沉默的李世民,不由皱起了眉头。
    原本他还有诸多谋算,可这份战报却把大唐一下子逼到了悬崖边缘。
    胜了倒还好,万一要真的败了……
    李世民看着台阶下的信使,不禁犹豫起来。
    他思绪纷飞,一下子想到了许多东西。
    突厥此次来长安是为了商议边境贸易之事,若是知晓了大唐战败的消息,怕是又要强势拿走一些利润。
    说到底,还是太子过于稚嫩,遇事冲动!
    如此如何叫朕放心把这天下交付到他手上啊!
    眼瞅着大臣们全都是一副望眼欲穿的模样。
    李世民深深吸了口气,然后朝侍卫摆了摆手,道:
    “战报就想不看了,你直接说结果吧,是赢了,还是……输了?”
    反正该来的,迟早都要来的。
    还不如一次给个痛快。
    那侍卫闻言,微微一愣,虽然不知道陛下和大臣们为何是这样的表情,但还是一脸激动地喊了出来。
    “回禀陛下,半个月前,我大唐便已大破梁师都于城下!此战,共歼敌万人!俘虏无数!自此夏州再无战事!”
    “此战,我大唐大胜啊!”
    那信使慷慨激昂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着。
    人们一个个呆若木鸡地愣在那里,显然还没有从震惊中恢复过来。
    “赢了?居然赢了!这是真的吗?我大唐居然赢了!”
    短暂的安静之后,大殿上响起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声音。
    “陛下万胜!”
    “大唐万胜!”
    人们一遍又一遍地欢呼着,纷纷跪倒,朝李世民恭贺了起来。
    望着眼前的一幕,李世民一阵恍惚。
    这个时候,这封捷报宛如一阵清风,吹走了他所有的烦闷。
    很快,信使便将捷报呈了上来。
    李世民手里把玩着竹筒,却没有着急打开,而是看向了下面的突厥使者,笑道:
    “朕记得方才有人似乎说过,想在边境上与我大唐勇士,见见真章是吧?”
    “如此也好,朕也很想见识一下突厥骑兵的风采呢!”
    “这……这不可能!我颉利可汗早已率领大军,千里奔袭,驰援夏州,你们不可能打赢的!这封战报一定是假的!”
    使团首领一脸震惊,瞪大着眼睛,语气都显得慌乱起来。
    闻言,大殿之上,所有人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原来突厥表面上,派人来大唐拖延时间,打探消息,背地里却暗通梁师都,合兵一处了。
    好阴险啊!
    李世民看了眼那名信使,后者顿时心领神会道:
    “你颉利可汗来援不假,只可惜时逢大雪,羊马冻死无数,最后只得……灰溜溜回去了……”
    信使话音一落,大殿上便响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闻言,突厥人脸色瞬间憋得涨红,旋即暗想:
    “这莫不是大唐弄得烟幕弹吧?”
    就在这时,一个突厥使团模样的人从殿外跑了过来,在那名使团首领耳边说了几句什么,后者顿时脸色剧变,直接双腿发软地跪在了地上。
    “噢,伟大的大唐皇帝陛下,我相信这是一次令人悲哀的误会,那五名突厥武士,冒犯了大唐明日的太阳,尊贵的太子殿下。
    上天便降下了责罚,夺走了他们愚蠢的生命!
    为此,外臣仅代表突厥可汗,向大唐表示歉意,以后我们将约束自己的属下,再也不敢惊扰任何大唐子民了!
    这次贸易,我们愿在原来的基础上,让去四成利润,以表诚意!”
    使团首领刚才还磕磕绊绊的汉话,不知为何,一下子变得流利起来。
    看着李世民,满脸讨好的表情。
    李世民看着此时浑身颤抖的使者,笑道:
    “说真的,朕还是喜欢你桀骜不驯的样子……”
    “至于贸易的事情,倒不着急,还是先聊聊赔罪的事情吧……”
    说着,李世民话锋一转道:
    “朕那太子,本是忠厚仁善的性子,你们使团那五人,硬是凑过来脖子,让他杀,这不,一下子把他给吓病了,刚被人抬回去,想要恢复起来,怕是少不了仙丹妙药,你们就说说,这笔帐该怎么算吧?”
    “我去!”
    听到李世民的话,在场众人不由嘴角一抽。
    刚才不是还说太子不讲武德,还偷袭了人家突厥武士吗!
    还被您老人家给骂得,回去禁足了吗?
    怎么这会又成了,受到惊吓,需要调养?
    敢情是对我不利,唯唯诺诺,对我有利,便重拳出击是吧!
    听到李世民的话,使团首领脸色一变,便想反驳几句,可形势比人强。
    眼下大唐剿灭了梁师都,士气正盛,若是再和旁人联起手来,他们突厥也没有啥好果子吃!
    想到这里,几人只能磕头谢恩,表明自己会赔偿谢罪,让大唐满意。
    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
    “如此,就劳烦各位使者破费了。”
    同时将桌子上的豆子,让何力士端了下去。
    “这可都是好东西,想必你们今晚用得着,记得要多喝凉水,才可达到妙用!”
    “多谢陛下恩赐!”
    突厥使者们一脸懵懂地看着那炒好的豆子,也不清楚为啥大唐皇帝说他们晚上用得着,只好先硬着头皮收下。
    突厥人离开后,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左看看右看看,只觉得浑身清爽。
    “传旨下去,太子李承乾,杀敌有功,扬我国威,赏玉如意一对,黄金千两,过几日便是皇后的生辰,便由太子代朕,招待各国使者吧……”
    听到这话,大殿上,人们暗暗点头。
    接待各国使者,这是只有皇帝才能拥有的资格和义务,现在陛下却赏给了太子。
    说明太子在陛下心中,分量越来越重了啊!
    大臣们暗暗揣度着,其中的含义。
    闻言,李泰脸色一僵,傻在了那里,哪里还笑得出来。
    ……
    书房里。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房玄龄,聚在了一起。
    先前大胜梁师都的消息,他们已经知晓。
    几人现在才关心其中的细节。
    长孙无忌拿着奏折,开始念了起来。
    方才念到第一句,李世民便脸色剧变,
    “你说啥?梁师都是被自己弟弟出卖,杀死的?”
    闻言,李世民如遭雷击地愣在了那里。
    因为他突然想起,就在几日前,在教坊司,那个小子曾经说的一句戏言。
    那时,那个小子,意味深长地说道:
    “人还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
    想到这个,李世民震惊得说出不话来。
    “他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韦小宝……”

章节目录

大唐:魏家逆子,开局震惊李世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青衫梅子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衫梅子酒并收藏大唐:魏家逆子,开局震惊李世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