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进”“到”
“林冲”“到”
“鲁智深”“到”
“解珍”“到”
“解宝”“到”
“阮小二”“到”
……
“你们6人为一组,作为甲队,对抗乙队,明白吗?”
大宋王朝东京开封府大学城第三体育场,正在进行着蹴鞠训练。
.
晴空万里无云,烈阳当空炙烤。
正在进行训练的学子们,在操场上奔跑着,挥汗如雨,却没人叫苦叫累,或者停下来休息一会,大家这么拼命不单是因为这是一项能强身健体的运动,更多是因为这是一项关系到自己未来命运的运动。
.
大宋王朝每三年举行一场科举大考,参加这场大考,首先必须要持有大学毕业证,其次要通过形形色色的文化考试,然后通过思想政治考核,这之后还要进行政审,政审通过者再参加面试,形象不佳者,谈吐不适者均会在这一关刷掉,最后一关,展示个人才艺,谁也不知道最终的通过标准,因为通过者寥寥。但在二十多年前,出现了一个奇迹,因为谁都知道他是最终如何通过这场史称为大宋王朝第一考的。
.
此人名叫高俅,前面几关过得很顺利,在最后一关的个人展示环节,因为踢得一脚好蹴鞠,他展示了高超的蹴鞠技巧:鸳鸯拐、转乾坤、燕归巢、斜插花、风摆荷、佛顶珠、旱地拾鱼、金佛推磨、双肩背月、拐子流星等,把这些个蹴鞠技术展示得令人眼花缭乱、印象深刻。
恰逢其时,大宋王朝新任元首是公仆赵佶,其人极好蹴鞠,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当然是又劳心又劳身的,闲暇之余,喜欢找个蹴鞠高手过过招,松松骨,顺带了解一下人民群众的娱乐活动质量如何。有好事者拿来高俅那段个人才艺展示的视频,公仆赵佶观之大悦,召来高俅一试,果然技艺非凡,特批高俅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宋公务员,赐大宋王朝太子少保称号,享副军职级待遇,领殿前指挥使衔。此事被大宋电视台进行过大篇幅报道,主要歌颂的是公仆赵佶劳苦工作之余还不忘关心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又如何慧眼识得千里马等等。
.
作为大宋王朝最有影响力的官方媒体,此事一经报道,果然引起了预料中的积极反响,各路媒体持续跟进:
大宋日报在头版发表署名文章《蹴鞠运动的重要意义》,文中指出:蹴鞠运动始终代表大宋王朝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蹴鞠运动始终代表大宋王朝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蹴鞠运动始终代表大宋王朝最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
《蹴鞠运动-大宋王朝未来体育运动的发展方向》,这是东京开封府体育视界杂志社的最新重磅文章。
《论学前教育普及蹴鞠运动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大宋教育特约专访礼部各级官员后发表的重量级文章,各级官员一致认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时不我待,应该立即在学前教育阶段就普及蹴鞠运动。
.
时年秋季,第八十九届枢密院全体会议在东京开封府召开,来自社会各界的院士们针对当前的社会热点展开了讨论:
有院士认为房价有序地、稳定地、可控地上涨有利大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也有院士认为还是保持当前的价格三年后再涨较为适宜,原因是今年来自北辽、西夏等国的投资负增长,圈地运动放缓,失地农民人口相比同期负增长,城镇化进程相比同期也负增长,民众购买力不足,缓上三年等民众攒点钱了,感觉有能力买房了再涨。
为此争得是白沫四溅,目赤脖粗,甚至有人脱下靴子,扔到对方脸上。
但是对于蹴鞠运动的立法问题,代表社会各界的院士们出奇地一致,一致同意蹴鞠运动作为大宋王朝的国球,会议还还一致表决通过了《蹴鞠法》,规定自即日起,蹴鞠运动自学前教育开始普及,以后每一届的科举大考,才艺展示环节增加一项必考项目,那就是蹴鞠,除此之外,考生还可多择一项才艺来展示。
……
各路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预料之中,年方三十有七的高俅被选为当年度大宋王朝十大杰出青年,年轻有为,红顶加身,前途不可限量,他日更晋为太尉,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
自此,蹴鞠运动在大宋王朝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不但各州各府的大学城修建了可以进行蹴鞠运动的体育场,甚至幼儿园里,也修建了小型的蹴鞠场地,有些幼儿园,面积较小,没有足够的场地建设蹴鞠运动场,就拆了滑梯、跳跳床、沙地和秋千。教育,当然是要从娃娃抓起的。
.
之后的大宋第一考---科举大考,最后的才艺展示环节,总会出现许多可歌可泣的案例:
可歌的原因是高俅之后的大考头几年,蹴鞠运动还没有从娃娃学起,许多考生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把蹴鞠作为自己的才艺来展示,这种精神是一种正能量,值得大书特书,值得弘扬,值得歌颂;
可泣的原因是一部分考生,经过校外蹴鞠短期培训班学习之后,每每在才艺展示环节展现突击练就的蹴鞠技巧,挑战比高俅更高难度的技巧,后果是每逢科举大考的才艺展示环节,考场外总要侯着一长串急救车,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精神。
.
大学城里的学子们,均以高俅为偶像,平日里苦练蹴鞠技艺,希望有朝一日通过大宋第一考,也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宋公务员,为人民服务。林冲也是高俅的粉丝。
上午的蹴鞠训练课结束了,林冲回到宿舍,擦了把汗,洗了把脸,去水房冲了个凉水澡。看看表,午餐时间已到,林冲便取出饭卡,准备去用午餐,刚到门口。
“林冲,等一下!”有人在后面喊道。
“林冲”“到”
“鲁智深”“到”
“解珍”“到”
“解宝”“到”
“阮小二”“到”
……
“你们6人为一组,作为甲队,对抗乙队,明白吗?”
大宋王朝东京开封府大学城第三体育场,正在进行着蹴鞠训练。
.
晴空万里无云,烈阳当空炙烤。
正在进行训练的学子们,在操场上奔跑着,挥汗如雨,却没人叫苦叫累,或者停下来休息一会,大家这么拼命不单是因为这是一项能强身健体的运动,更多是因为这是一项关系到自己未来命运的运动。
.
大宋王朝每三年举行一场科举大考,参加这场大考,首先必须要持有大学毕业证,其次要通过形形色色的文化考试,然后通过思想政治考核,这之后还要进行政审,政审通过者再参加面试,形象不佳者,谈吐不适者均会在这一关刷掉,最后一关,展示个人才艺,谁也不知道最终的通过标准,因为通过者寥寥。但在二十多年前,出现了一个奇迹,因为谁都知道他是最终如何通过这场史称为大宋王朝第一考的。
.
此人名叫高俅,前面几关过得很顺利,在最后一关的个人展示环节,因为踢得一脚好蹴鞠,他展示了高超的蹴鞠技巧:鸳鸯拐、转乾坤、燕归巢、斜插花、风摆荷、佛顶珠、旱地拾鱼、金佛推磨、双肩背月、拐子流星等,把这些个蹴鞠技术展示得令人眼花缭乱、印象深刻。
恰逢其时,大宋王朝新任元首是公仆赵佶,其人极好蹴鞠,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当然是又劳心又劳身的,闲暇之余,喜欢找个蹴鞠高手过过招,松松骨,顺带了解一下人民群众的娱乐活动质量如何。有好事者拿来高俅那段个人才艺展示的视频,公仆赵佶观之大悦,召来高俅一试,果然技艺非凡,特批高俅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宋公务员,赐大宋王朝太子少保称号,享副军职级待遇,领殿前指挥使衔。此事被大宋电视台进行过大篇幅报道,主要歌颂的是公仆赵佶劳苦工作之余还不忘关心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又如何慧眼识得千里马等等。
.
作为大宋王朝最有影响力的官方媒体,此事一经报道,果然引起了预料中的积极反响,各路媒体持续跟进:
大宋日报在头版发表署名文章《蹴鞠运动的重要意义》,文中指出:蹴鞠运动始终代表大宋王朝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蹴鞠运动始终代表大宋王朝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蹴鞠运动始终代表大宋王朝最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
《蹴鞠运动-大宋王朝未来体育运动的发展方向》,这是东京开封府体育视界杂志社的最新重磅文章。
《论学前教育普及蹴鞠运动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大宋教育特约专访礼部各级官员后发表的重量级文章,各级官员一致认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时不我待,应该立即在学前教育阶段就普及蹴鞠运动。
.
时年秋季,第八十九届枢密院全体会议在东京开封府召开,来自社会各界的院士们针对当前的社会热点展开了讨论:
有院士认为房价有序地、稳定地、可控地上涨有利大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也有院士认为还是保持当前的价格三年后再涨较为适宜,原因是今年来自北辽、西夏等国的投资负增长,圈地运动放缓,失地农民人口相比同期负增长,城镇化进程相比同期也负增长,民众购买力不足,缓上三年等民众攒点钱了,感觉有能力买房了再涨。
为此争得是白沫四溅,目赤脖粗,甚至有人脱下靴子,扔到对方脸上。
但是对于蹴鞠运动的立法问题,代表社会各界的院士们出奇地一致,一致同意蹴鞠运动作为大宋王朝的国球,会议还还一致表决通过了《蹴鞠法》,规定自即日起,蹴鞠运动自学前教育开始普及,以后每一届的科举大考,才艺展示环节增加一项必考项目,那就是蹴鞠,除此之外,考生还可多择一项才艺来展示。
……
各路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预料之中,年方三十有七的高俅被选为当年度大宋王朝十大杰出青年,年轻有为,红顶加身,前途不可限量,他日更晋为太尉,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
自此,蹴鞠运动在大宋王朝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不但各州各府的大学城修建了可以进行蹴鞠运动的体育场,甚至幼儿园里,也修建了小型的蹴鞠场地,有些幼儿园,面积较小,没有足够的场地建设蹴鞠运动场,就拆了滑梯、跳跳床、沙地和秋千。教育,当然是要从娃娃抓起的。
.
之后的大宋第一考---科举大考,最后的才艺展示环节,总会出现许多可歌可泣的案例:
可歌的原因是高俅之后的大考头几年,蹴鞠运动还没有从娃娃学起,许多考生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把蹴鞠作为自己的才艺来展示,这种精神是一种正能量,值得大书特书,值得弘扬,值得歌颂;
可泣的原因是一部分考生,经过校外蹴鞠短期培训班学习之后,每每在才艺展示环节展现突击练就的蹴鞠技巧,挑战比高俅更高难度的技巧,后果是每逢科举大考的才艺展示环节,考场外总要侯着一长串急救车,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精神。
.
大学城里的学子们,均以高俅为偶像,平日里苦练蹴鞠技艺,希望有朝一日通过大宋第一考,也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宋公务员,为人民服务。林冲也是高俅的粉丝。
上午的蹴鞠训练课结束了,林冲回到宿舍,擦了把汗,洗了把脸,去水房冲了个凉水澡。看看表,午餐时间已到,林冲便取出饭卡,准备去用午餐,刚到门口。
“林冲,等一下!”有人在后面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