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丰伯三人先行至大河处,沿河一路向西,爬了个缓坡,自坡顶向下看去,一片深谷内散发氤氲之气,想来温泉便是在此处了。
下坡穿过一片密林,行至密林尽处,苏攸攸感觉周身渐暖,但见前方一潭碧泉,由一丛横卧的巨石半包围着,从水底汩汩散发出的热气,向四面八方散发开去,扑面而来。
而距温泉不远处,竟还有一座茅草屋,丰伯将苏攸攸二人带至岸边巨石上,交代几句,便自去了茅草屋歇息。
这巨石砌了台阶,直达温泉底部,从近处看,整个温泉还分了大小两个池子,小的这边极浅,刚好适合孩童,或坐或躺,大的一边就很宽敞,像个小型泳池。
周妈妈附身试了水温,正适宜,便帮苏攸攸褪去衣衫,小心扶她入了水。
一进池子,水温微烫,待适应一会儿,苏攸攸顿觉通体舒畅。见周妈妈只在岸上为她拆了头绳,待要给她洗头,便道:
“周妈妈去那大池子里,这样给我洗头擦背也方便些。”
周妈妈为难再三,见苏攸攸丝毫不介意,方才褪去外袍,但依然着了中衣,下了池子,站在大池里为苏攸攸洗头,苏攸攸则枕在石上闭目养神,甚是享受。
书房内,苏见尘看着匆匆赶来的黎安,凝了神色,道:
“可是有京城来信?”
“回尘公子,正是叶鸣来信。”
说着将信递上前来。
苏见尘接过信件,当即拆开,读完之后心神恍惚,一旁的文先生瞧他神情古怪,忍不住问道:
“信中如何说?可是大理寺那案子有了定论?”
苏见尘也不言语,直接将信递给了文先生,便兀自坐下发起呆来。
文先生急忙拿过信,一目十行扫了几下,一旁的黎安也是好奇,文先生便念道:
“瑞历二十二年正月十六,大理寺奉皇帝口谕,连夜审理江州洛县李氏灭门一案。
正月十七,大理寺结案,并当朝宣判,二皇子安王赵云城暗中勾结工部,户部及江州府上下一应大小官员十余人等,于江州泽县一处私建兵器库,私造兵器,藏弓弩箭矢数十万只。涉事殒命者不计其数,其中包括洛县知县李积一家与主簿方良。二皇子赵云城罪不可恕,数罪并罚,削其王位封号,押入大牢,三日后问斩。
其母妃景贵妃因教子无方,铸成大错,降贵妃为嫔,并二皇子家眷子女数人一道打入冷宫。
五皇子宣王赵云晟虽未有证据显示参与其中,但连带其罪,软禁八年。
账簿名单在列者,京城内的,视其情节轻重,或削官职,或入大牢,或问斩,江州府、彭县一众官员,由京城委派钦差查办,罪证确凿者,当即问斩。
瑞历二十二年正月二十日,二皇子赵云城于长安城西市,斩首示众……”
良久,黎安叹道:
“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李知县与方主簿泉下有知,亦可瞑目了。”
文先生淡淡道:
“于皇家而言,人命官司倒是其次,二皇子私造兵器,野心昭昭,这才是触犯皇上逆鳞之关键。皇权天威,容不得半分挑衅,不论这二皇子如此积存实力,是要同太子及其他几位皇子争权夺嫡,还是要举兵谋反,手握兵器,终是对皇权的极大威胁,那老皇帝怎能姑息!”
苏见尘此时回过心神,问黎安可还有别的事,黎安便将这几日同方氏下山去县衙认领尸首,又助她逐一安葬之事回了,如今方氏三人在家中守孝,待过了七七,再做打算。
苏见尘点头,又算了算日子,对黎安道:
“我父亲许在这几日回来,你在驿站或码头多留意,适时接应。”
“是!”
黎安应声,告辞下山。
那边厢苏攸攸泡了半日温泉,极为尽兴,待三人回来已是日暮时分。
这日晚间,苏攸攸照常由周妈妈伺候着就寝,而老爹依然在书房内彻夜未归。
第二日吃罢早餐,苏见尘便将苏攸攸领进书房,当着文先生的面,各自落座,随后,苏见尘郑重开口道:
“攸儿如今将满六岁,虽未到启蒙的年纪,但聪敏早慧,已现端倪,见尘有心想请文先生收了她做学生,不知文先生可愿意?”
“哎~见尘老弟哪里话,文某不才……”
“先生莫要谦虚,想当年……,谁人不知先生大名。以先生之才,对攸儿实是大材小用,见尘此番请求,无非仗着父亲与先生的交情,厚颜为之罢了!”
苏攸攸听老爹如此说,不禁对文先生好奇起来。
只听苏见尘又道:
“我亦不望她将来能有何大才,只要能识得几个字,知书达理便够了,还望文先生看在她没了母亲的份上,收了她这个弟子,让她行了这拜师礼,如此,见尘日后也好对倾音有个交代。”
“见尘老弟,快莫如此,莫说与令尊的交情,文某也是看着攸攸姑娘长大,与她亦是投缘,教她读书识字本就不在话下,自家人何谈拜师不拜师的。”
“先生既愿意教攸儿读书识字,那便须得有个规矩,拜师之礼少不得,择日不如撞日,今日便行了这拜师礼,先生莫要推辞,除非先生不肯教,那便罢了。”
文先生见苏见尘如此,眉心微皱,心下有了几番思量,片刻后,便应允下来。
遂各自准备去了。
至午后,待拜师帖与束修礼品备齐,便在文先生的西厢房堂屋内设了坐,准备行拜师之礼。
文先生坐于堂上主位,丰伯立在苏攸攸身后,手执托盘,托盘中为束修六礼,即六个小碟,分别放了芹菜、莲子、桂圆、红枣、红豆、腊肉,还有一个红包。
苏攸攸跪于堂下铺好的毡垫上,对文先生行了三拜九叩之礼,叫了师父,然后将拜师帖呈上。
拜师帖由苏见尘代笔,苏攸攸大略看了一眼:
“今有苏氏之女苏攸攸敬拜文斐文松年为启蒙恩师,……谨遵教诲,终生敬师如父……云云,瑞历二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
至此苏攸攸方才知晓文先生的大名,姓文名斐字松年。
文先生接过拜师帖,放于案上,又拿起笔,沾了朱砂,在苏攸攸眉心轻点,苏攸攸接过身后丰伯手中的托盘,将束修六礼及红包一并呈上。
文先生接过束修之礼,又自怀中取出一物,递与苏攸攸,作为师父给弟子的见面礼。
苏攸攸恭谨接过,向师父道了谢,方才细看手中之物,原来是一枚极为精致小巧、通体莹白、玲珑剔透的玉佩,苏见尘见之,面色微变,道:
“先生之礼,过于贵重了!”
文先生却难得正色道:
“该当如此,见尘老弟既将攸攸托付于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这传家之物留着亦无甚用处,如今也算名正言顺,物尽其用。”
苏见尘闻言,不禁动容,心中暗道:文先生果然是心思通透之人,知晓自己何以执意要攸儿拜他为师,看来这番心思没有白费!遂安下心来,当即让苏攸攸再次谢过师父。
至此,拜师之礼算便算是完成了。
这日,文先生与苏见尘在书房一直谈话至深夜。
第二日,苏攸攸一早见到老爹,竟吓了一跳,面色愈发苍白,眼窝深陷,薄唇更是没有一丝血色。
“爹爹可是身体哪里不适?”
苏见尘温和一笑,柔声道:
“爹爹无妨,攸儿不必担忧。”
遂出了门,苏攸攸目送老爹飘然远去的瘦削背影,如无绳风筝般轻飘飘消失在远处,顿时心中无比沉重,爹爹定是又去娘亲墓前了。
这日是苏攸攸正式启蒙第一日,文先生在西厢房设了课堂,考虑到苏攸攸年幼,不必过于苛刻,每日上午从辰正时学至巳正时,一个时辰,下午未正时至申正时一个时辰,如此每日学习两个时辰便可。
文先生先是板着脸训了一番话,只是训至一半,自觉无趣,索性作罢,于是拿出三本册子,让苏攸攸选一个。
苏攸攸看了,居然是三百千,经典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心道:这倒是和前世完全相同!
至于选哪个先学,三字经什么的,装不会是很容易的,但若装不认字,倒是容易穿帮。既然入学,自然是先须把字认全了才是首要的,所以苏攸攸当即选了《千字文》,再看文先生,一副“孺子可教”的神态,显然对她的选择表示首肯。
于是第一堂课便教了她四个个字:天,地,玄,黄。
午时苏攸攸用过午饭,因为记挂着老爹,也不打算睡午觉了,唤了丰伯道:
“丰伯,带我去一趟后山谷,瞧瞧我爹爹可还在那里。”
丰伯原本就记挂着自家少主人,见他不曾回来用午餐,早就想去看看,奈何又怕自己打扰到他,此时苏攸攸提起,他自是迫不及待地带着苏攸攸朝后山幽谷奔去。
山风冽冽,碧草萋萋,白衣男子靠坐在孤坟旁,似一尊沉睡千年的绝美雕像,茕茕孑影,不胜凄绝,道不尽的苍凉孤寂。
见此情景,二人不禁湿了眼眶,苏攸攸遂上前轻唤:
“爹爹……”
男子长睫微动,缓慢睁开深邃双眸,一汪深潭隐有微光闪动,令苍白如雕像般的面庞有了些许生气。
“爹爹这样睡在这里会着凉,随攸儿回家可好?”
男子探手轻抚苏攸攸的头,语声低哑:
“爹爹无妨,这就同攸儿回家。”
遂起身,牵起苏攸攸的手,丰伯在不远处等候,父女二人未走出几步,苏攸攸突觉手中一松,只见老爹翩然撒手倒下,如一片轻鸿,无声无息……
“爹爹!”
“少主人!”
二人同声惊呼,丰伯一个箭步跃至近前,扶起苏见尘,伸手探了探鼻息,附身将他背起,又捞过苏攸攸,提气跃步向家中飞奔而去。
……
回到家等候片刻,苏见尘依然昏睡在床,不见醒转,家中几人无不心急如焚,忧心忡忡。
此间唯一一个医术高明之人,便是苏见尘本人,丰伯虽略通医理,但此时亦是束手无策。
文先生断然道:“丰伯,去请黎掌柜来。”
丰伯闻言即刻向屋外走去。
与此同时,黎安携一老者已行至院中,竟无人察觉。待二人走至堂屋门前廊下,与丰伯撞了个正着,丰伯看清来人,险些喜极而泣。
“主子,您回来了!”
屋内文先生与苏攸攸闻声快步出门,此时三人已进堂屋,苏攸攸认得,这老者便是原主记忆中的爷爷,神医苏一笑。
但见他青衣长冉,两鬓斑白,虽风尘仆仆却也精神矍铄,苏攸攸见了,脑海中浮现起前世武侠小说中仙风道骨的黄药师来,晚年时想必也就这般模样。
堂屋内攸倾音的灵位赫然在目,苏一笑见之黯然神伤,见了文先生与苏攸攸后,道:见尘安在?”此时丰伯终是绷不住,扑通跪地:
“秦丰无能,未能照顾好少主人与少夫人……”
老爷子闻言一惊,转头看向黎安。家中近况,黎安在路上时已悉数告知于他,何以丰伯又出此言?
黎安也是暗自心惊,脱口道:“尘公子昨日尚且安好,如今究竟发生何事?”
文先生见状,当即说了原委。
苏一笑进得屋内,当下便给苏见尘把起脉来。
但见老爷子面色深沉,又探了眼敛、舌苔各处,甚至拨开苏见尘胸前衣物细细查看。随后自怀中取出针盒,拿出银针开始施针。片刻后起身道:
“秦丰随我来。”言罢走出屋子,拿起放在堂屋的行李药箱,直接绕过西耳房,去了后院的小药房。
小药房内。
苏一笑放下药箱,将包裹置于案上,一边打开包裹,一边道:
“你将那日之事细细说与我听,倾音回来时是何情状,见尘又是如何救治?”
丰伯细细回忆了一遍,道:
“那日我下山时,少夫人已中箭昏迷,回到山上,少主人先是为她施针,后来我发现小主子不见了,便又出去寻,直至亥时末才寻到小主子,到家时,少主人在给少夫人用药……,”
苏一笑从包裹中拿出数只大小不一的木盒,留了两盒在案上,其余则收入药柜中,闻言打断道:
“可知用的何药?”
“秦丰不知……,当时小主子也是周身发烫昏迷不醒,少主人给小主子配了药,着秦丰去煎药,回来时少夫人已醒来,少主人强喂小主子喝了药,便与少夫人单独在房内呆了有大半个时辰,到丑时初,少夫人便没了……”
“在山下时,见尘自己可有受伤,或中毒?”
“少主人并未有外伤,至于中毒,秦丰认为也不大可能,少夫人是远距离中箭,唯有那箭上有毒,也无暗器中伤。”
“可知那箭上是何毒?”
“少主人不曾说与秦丰,但前几日我无意中听到少主人与文先生说起“南疆之毒”……”
苏一笑闻言眸中精光一闪即逝,道:
“去请松年过来。”
丰伯闻言即刻去了前院,带了文先生来到小药房。
听闻苏一笑问及那箭上之毒,文先生当下便将南疆之毒,及牵涉到的李氏灭门,二皇子、景贵妃等事,悉数说了。
老爷子听罢,思虑良久,终是长叹一声,丰伯见状,心中惦记着苏见尘,道:
“主子可是诊出少主人体内有毒?”
“见尘的症状与中毒无异,且多种剧毒并行。”
苏一笑面露痛惜之色,又缓缓道:
“我料想他当日定是为了救倾音,解那箭上之毒,情急之下,自己试了毒……,否则,倾音也熬不到丑时……,中了南疆之毒,多则一个时辰,少则一柱香的时间,即刻毙命。”
丰伯闻言剧震,语无伦次道:“那少主人他……少主人现下该如何……”
“若时日尚浅,以他自己的法子,用针封住穴脉,辅以几味药与体内之毒相克,再以良药调理,好生将养,或可暂保性命无虞,待日后再寻了良方,解他体内之毒亦非不能。”
文先生闻言接道:
“如今他可是自行断了治疗的念头?”
老爷子点头:
“至少已有两日未曾施针用药,之前被压制的毒性加剧扩散,加之倾音亡故令他郁结于心,眼下已呈亏虚之状……”
说着,将案上木盒打开,剥离表面一层青苔,一只硕大完整又新鲜的野山参赫然在目。
文先生见了,心下了然,前些日子他们在北辽雪岭挖得几只百年野山参,这应是其中最大的一只。
苏一笑并未继续说下去,将野山参小心取出,放在盛药的簸箕上,又从药架上拣出几味草药,与丰伯交代一番,三人走出了小药房。
下坡穿过一片密林,行至密林尽处,苏攸攸感觉周身渐暖,但见前方一潭碧泉,由一丛横卧的巨石半包围着,从水底汩汩散发出的热气,向四面八方散发开去,扑面而来。
而距温泉不远处,竟还有一座茅草屋,丰伯将苏攸攸二人带至岸边巨石上,交代几句,便自去了茅草屋歇息。
这巨石砌了台阶,直达温泉底部,从近处看,整个温泉还分了大小两个池子,小的这边极浅,刚好适合孩童,或坐或躺,大的一边就很宽敞,像个小型泳池。
周妈妈附身试了水温,正适宜,便帮苏攸攸褪去衣衫,小心扶她入了水。
一进池子,水温微烫,待适应一会儿,苏攸攸顿觉通体舒畅。见周妈妈只在岸上为她拆了头绳,待要给她洗头,便道:
“周妈妈去那大池子里,这样给我洗头擦背也方便些。”
周妈妈为难再三,见苏攸攸丝毫不介意,方才褪去外袍,但依然着了中衣,下了池子,站在大池里为苏攸攸洗头,苏攸攸则枕在石上闭目养神,甚是享受。
书房内,苏见尘看着匆匆赶来的黎安,凝了神色,道:
“可是有京城来信?”
“回尘公子,正是叶鸣来信。”
说着将信递上前来。
苏见尘接过信件,当即拆开,读完之后心神恍惚,一旁的文先生瞧他神情古怪,忍不住问道:
“信中如何说?可是大理寺那案子有了定论?”
苏见尘也不言语,直接将信递给了文先生,便兀自坐下发起呆来。
文先生急忙拿过信,一目十行扫了几下,一旁的黎安也是好奇,文先生便念道:
“瑞历二十二年正月十六,大理寺奉皇帝口谕,连夜审理江州洛县李氏灭门一案。
正月十七,大理寺结案,并当朝宣判,二皇子安王赵云城暗中勾结工部,户部及江州府上下一应大小官员十余人等,于江州泽县一处私建兵器库,私造兵器,藏弓弩箭矢数十万只。涉事殒命者不计其数,其中包括洛县知县李积一家与主簿方良。二皇子赵云城罪不可恕,数罪并罚,削其王位封号,押入大牢,三日后问斩。
其母妃景贵妃因教子无方,铸成大错,降贵妃为嫔,并二皇子家眷子女数人一道打入冷宫。
五皇子宣王赵云晟虽未有证据显示参与其中,但连带其罪,软禁八年。
账簿名单在列者,京城内的,视其情节轻重,或削官职,或入大牢,或问斩,江州府、彭县一众官员,由京城委派钦差查办,罪证确凿者,当即问斩。
瑞历二十二年正月二十日,二皇子赵云城于长安城西市,斩首示众……”
良久,黎安叹道:
“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李知县与方主簿泉下有知,亦可瞑目了。”
文先生淡淡道:
“于皇家而言,人命官司倒是其次,二皇子私造兵器,野心昭昭,这才是触犯皇上逆鳞之关键。皇权天威,容不得半分挑衅,不论这二皇子如此积存实力,是要同太子及其他几位皇子争权夺嫡,还是要举兵谋反,手握兵器,终是对皇权的极大威胁,那老皇帝怎能姑息!”
苏见尘此时回过心神,问黎安可还有别的事,黎安便将这几日同方氏下山去县衙认领尸首,又助她逐一安葬之事回了,如今方氏三人在家中守孝,待过了七七,再做打算。
苏见尘点头,又算了算日子,对黎安道:
“我父亲许在这几日回来,你在驿站或码头多留意,适时接应。”
“是!”
黎安应声,告辞下山。
那边厢苏攸攸泡了半日温泉,极为尽兴,待三人回来已是日暮时分。
这日晚间,苏攸攸照常由周妈妈伺候着就寝,而老爹依然在书房内彻夜未归。
第二日吃罢早餐,苏见尘便将苏攸攸领进书房,当着文先生的面,各自落座,随后,苏见尘郑重开口道:
“攸儿如今将满六岁,虽未到启蒙的年纪,但聪敏早慧,已现端倪,见尘有心想请文先生收了她做学生,不知文先生可愿意?”
“哎~见尘老弟哪里话,文某不才……”
“先生莫要谦虚,想当年……,谁人不知先生大名。以先生之才,对攸儿实是大材小用,见尘此番请求,无非仗着父亲与先生的交情,厚颜为之罢了!”
苏攸攸听老爹如此说,不禁对文先生好奇起来。
只听苏见尘又道:
“我亦不望她将来能有何大才,只要能识得几个字,知书达理便够了,还望文先生看在她没了母亲的份上,收了她这个弟子,让她行了这拜师礼,如此,见尘日后也好对倾音有个交代。”
“见尘老弟,快莫如此,莫说与令尊的交情,文某也是看着攸攸姑娘长大,与她亦是投缘,教她读书识字本就不在话下,自家人何谈拜师不拜师的。”
“先生既愿意教攸儿读书识字,那便须得有个规矩,拜师之礼少不得,择日不如撞日,今日便行了这拜师礼,先生莫要推辞,除非先生不肯教,那便罢了。”
文先生见苏见尘如此,眉心微皱,心下有了几番思量,片刻后,便应允下来。
遂各自准备去了。
至午后,待拜师帖与束修礼品备齐,便在文先生的西厢房堂屋内设了坐,准备行拜师之礼。
文先生坐于堂上主位,丰伯立在苏攸攸身后,手执托盘,托盘中为束修六礼,即六个小碟,分别放了芹菜、莲子、桂圆、红枣、红豆、腊肉,还有一个红包。
苏攸攸跪于堂下铺好的毡垫上,对文先生行了三拜九叩之礼,叫了师父,然后将拜师帖呈上。
拜师帖由苏见尘代笔,苏攸攸大略看了一眼:
“今有苏氏之女苏攸攸敬拜文斐文松年为启蒙恩师,……谨遵教诲,终生敬师如父……云云,瑞历二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
至此苏攸攸方才知晓文先生的大名,姓文名斐字松年。
文先生接过拜师帖,放于案上,又拿起笔,沾了朱砂,在苏攸攸眉心轻点,苏攸攸接过身后丰伯手中的托盘,将束修六礼及红包一并呈上。
文先生接过束修之礼,又自怀中取出一物,递与苏攸攸,作为师父给弟子的见面礼。
苏攸攸恭谨接过,向师父道了谢,方才细看手中之物,原来是一枚极为精致小巧、通体莹白、玲珑剔透的玉佩,苏见尘见之,面色微变,道:
“先生之礼,过于贵重了!”
文先生却难得正色道:
“该当如此,见尘老弟既将攸攸托付于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这传家之物留着亦无甚用处,如今也算名正言顺,物尽其用。”
苏见尘闻言,不禁动容,心中暗道:文先生果然是心思通透之人,知晓自己何以执意要攸儿拜他为师,看来这番心思没有白费!遂安下心来,当即让苏攸攸再次谢过师父。
至此,拜师之礼算便算是完成了。
这日,文先生与苏见尘在书房一直谈话至深夜。
第二日,苏攸攸一早见到老爹,竟吓了一跳,面色愈发苍白,眼窝深陷,薄唇更是没有一丝血色。
“爹爹可是身体哪里不适?”
苏见尘温和一笑,柔声道:
“爹爹无妨,攸儿不必担忧。”
遂出了门,苏攸攸目送老爹飘然远去的瘦削背影,如无绳风筝般轻飘飘消失在远处,顿时心中无比沉重,爹爹定是又去娘亲墓前了。
这日是苏攸攸正式启蒙第一日,文先生在西厢房设了课堂,考虑到苏攸攸年幼,不必过于苛刻,每日上午从辰正时学至巳正时,一个时辰,下午未正时至申正时一个时辰,如此每日学习两个时辰便可。
文先生先是板着脸训了一番话,只是训至一半,自觉无趣,索性作罢,于是拿出三本册子,让苏攸攸选一个。
苏攸攸看了,居然是三百千,经典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心道:这倒是和前世完全相同!
至于选哪个先学,三字经什么的,装不会是很容易的,但若装不认字,倒是容易穿帮。既然入学,自然是先须把字认全了才是首要的,所以苏攸攸当即选了《千字文》,再看文先生,一副“孺子可教”的神态,显然对她的选择表示首肯。
于是第一堂课便教了她四个个字:天,地,玄,黄。
午时苏攸攸用过午饭,因为记挂着老爹,也不打算睡午觉了,唤了丰伯道:
“丰伯,带我去一趟后山谷,瞧瞧我爹爹可还在那里。”
丰伯原本就记挂着自家少主人,见他不曾回来用午餐,早就想去看看,奈何又怕自己打扰到他,此时苏攸攸提起,他自是迫不及待地带着苏攸攸朝后山幽谷奔去。
山风冽冽,碧草萋萋,白衣男子靠坐在孤坟旁,似一尊沉睡千年的绝美雕像,茕茕孑影,不胜凄绝,道不尽的苍凉孤寂。
见此情景,二人不禁湿了眼眶,苏攸攸遂上前轻唤:
“爹爹……”
男子长睫微动,缓慢睁开深邃双眸,一汪深潭隐有微光闪动,令苍白如雕像般的面庞有了些许生气。
“爹爹这样睡在这里会着凉,随攸儿回家可好?”
男子探手轻抚苏攸攸的头,语声低哑:
“爹爹无妨,这就同攸儿回家。”
遂起身,牵起苏攸攸的手,丰伯在不远处等候,父女二人未走出几步,苏攸攸突觉手中一松,只见老爹翩然撒手倒下,如一片轻鸿,无声无息……
“爹爹!”
“少主人!”
二人同声惊呼,丰伯一个箭步跃至近前,扶起苏见尘,伸手探了探鼻息,附身将他背起,又捞过苏攸攸,提气跃步向家中飞奔而去。
……
回到家等候片刻,苏见尘依然昏睡在床,不见醒转,家中几人无不心急如焚,忧心忡忡。
此间唯一一个医术高明之人,便是苏见尘本人,丰伯虽略通医理,但此时亦是束手无策。
文先生断然道:“丰伯,去请黎掌柜来。”
丰伯闻言即刻向屋外走去。
与此同时,黎安携一老者已行至院中,竟无人察觉。待二人走至堂屋门前廊下,与丰伯撞了个正着,丰伯看清来人,险些喜极而泣。
“主子,您回来了!”
屋内文先生与苏攸攸闻声快步出门,此时三人已进堂屋,苏攸攸认得,这老者便是原主记忆中的爷爷,神医苏一笑。
但见他青衣长冉,两鬓斑白,虽风尘仆仆却也精神矍铄,苏攸攸见了,脑海中浮现起前世武侠小说中仙风道骨的黄药师来,晚年时想必也就这般模样。
堂屋内攸倾音的灵位赫然在目,苏一笑见之黯然神伤,见了文先生与苏攸攸后,道:见尘安在?”此时丰伯终是绷不住,扑通跪地:
“秦丰无能,未能照顾好少主人与少夫人……”
老爷子闻言一惊,转头看向黎安。家中近况,黎安在路上时已悉数告知于他,何以丰伯又出此言?
黎安也是暗自心惊,脱口道:“尘公子昨日尚且安好,如今究竟发生何事?”
文先生见状,当即说了原委。
苏一笑进得屋内,当下便给苏见尘把起脉来。
但见老爷子面色深沉,又探了眼敛、舌苔各处,甚至拨开苏见尘胸前衣物细细查看。随后自怀中取出针盒,拿出银针开始施针。片刻后起身道:
“秦丰随我来。”言罢走出屋子,拿起放在堂屋的行李药箱,直接绕过西耳房,去了后院的小药房。
小药房内。
苏一笑放下药箱,将包裹置于案上,一边打开包裹,一边道:
“你将那日之事细细说与我听,倾音回来时是何情状,见尘又是如何救治?”
丰伯细细回忆了一遍,道:
“那日我下山时,少夫人已中箭昏迷,回到山上,少主人先是为她施针,后来我发现小主子不见了,便又出去寻,直至亥时末才寻到小主子,到家时,少主人在给少夫人用药……,”
苏一笑从包裹中拿出数只大小不一的木盒,留了两盒在案上,其余则收入药柜中,闻言打断道:
“可知用的何药?”
“秦丰不知……,当时小主子也是周身发烫昏迷不醒,少主人给小主子配了药,着秦丰去煎药,回来时少夫人已醒来,少主人强喂小主子喝了药,便与少夫人单独在房内呆了有大半个时辰,到丑时初,少夫人便没了……”
“在山下时,见尘自己可有受伤,或中毒?”
“少主人并未有外伤,至于中毒,秦丰认为也不大可能,少夫人是远距离中箭,唯有那箭上有毒,也无暗器中伤。”
“可知那箭上是何毒?”
“少主人不曾说与秦丰,但前几日我无意中听到少主人与文先生说起“南疆之毒”……”
苏一笑闻言眸中精光一闪即逝,道:
“去请松年过来。”
丰伯闻言即刻去了前院,带了文先生来到小药房。
听闻苏一笑问及那箭上之毒,文先生当下便将南疆之毒,及牵涉到的李氏灭门,二皇子、景贵妃等事,悉数说了。
老爷子听罢,思虑良久,终是长叹一声,丰伯见状,心中惦记着苏见尘,道:
“主子可是诊出少主人体内有毒?”
“见尘的症状与中毒无异,且多种剧毒并行。”
苏一笑面露痛惜之色,又缓缓道:
“我料想他当日定是为了救倾音,解那箭上之毒,情急之下,自己试了毒……,否则,倾音也熬不到丑时……,中了南疆之毒,多则一个时辰,少则一柱香的时间,即刻毙命。”
丰伯闻言剧震,语无伦次道:“那少主人他……少主人现下该如何……”
“若时日尚浅,以他自己的法子,用针封住穴脉,辅以几味药与体内之毒相克,再以良药调理,好生将养,或可暂保性命无虞,待日后再寻了良方,解他体内之毒亦非不能。”
文先生闻言接道:
“如今他可是自行断了治疗的念头?”
老爷子点头:
“至少已有两日未曾施针用药,之前被压制的毒性加剧扩散,加之倾音亡故令他郁结于心,眼下已呈亏虚之状……”
说着,将案上木盒打开,剥离表面一层青苔,一只硕大完整又新鲜的野山参赫然在目。
文先生见了,心下了然,前些日子他们在北辽雪岭挖得几只百年野山参,这应是其中最大的一只。
苏一笑并未继续说下去,将野山参小心取出,放在盛药的簸箕上,又从药架上拣出几味草药,与丰伯交代一番,三人走出了小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