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大营。
    屠睢正在琉璃房子里帮着农家的人收割稻谷。
    温室里稻穗金黄,在春日是个难得的景象。
    水田里水早已放完。
    成簇的水稻要比撒种的水稻更好收割。
    一块田很快便十几个人收割完毕。
    这次的特殊实验事关大秦根基。
    隗状和李斯皆都到场,嬴氏宗室之人还准备了一个简单的开场礼仪,祭祀了神农。
    恢跟着张苍收了一行稻谷,小心的捡起吊在下面的稻穗。
    “不错,一粒稻米都不能丢了,这可是要去称量的!”
    一旁的农家人看到恢的动作,不由得夸赞。
    等到所有的稻子都收割完毕,堆放在用水泥铺就的场圃之上。
    “选出一穗粒多的,老夫传于陛下!”
    场圃边上,隗状指挥农家之人挑出大穗,要传信给秦始皇看。
    农乙很仔细的数着几人挑选出的稻穗,几个人屏气凝神听着他数数。
    “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八十一!”
    “八十一粒!最多的是八十一粒!”
    场面很热烈,很多人都面带笑容,这是难得的数字。
    农家人忙了大半年,水肥给足,终于种出来了一穗不错的稻谷。
    “老夫那片田里,以往最多也就五六十粒,这法子果然可以丰产啊!”
    场上议论纷纷,一些熟悉农田之事的大臣对这个数字做了一下对比,要是按照这个算法,竟能多收三成。
    “这法子好,今年关中种稻时,老夫也要家中之人试试!”
    “还是要在江南之地推行,关中种稻太费水力。”
    ……
    秦时,气候温润,关中、华北等地皆有稻米种植。
    不过都是靠近水域附近,干旱的地区都是种植小麦,大豆,谷子等作物。
    场圃上开始打稻米,场面很是壮观,一亩的稻子并没有太多,动手的人不少,都想上去展示一手,很快稻谷颗粒皆都打了下来。
    清陈枚画耕织图
    “称量!称量!”
    看到装满几大布袋的稻谷,很多人都很激动,都对最终结果很期待。
    这可是他们辛辛苦苦打落下来的稻谷,得认真称!
    “这些稻谷差不多有五石重!”
    “不止,得有六石!”
    一群人围着大称,每称一袋都是喝彩一片。
    “太仓令,多少数?”
    农乙看着手中的数字,有些激动。
    “五石三钧二十六斤十二两二十铢!”(约今380斤)
    众人皆都惊叹。
    多产了近三成!
    “大喜事,大喜事啊!”
    众人很激动,对于这个亩产,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
    三成粮食,得多养活多少人!
    屠睢当即下令,加急将此消息送与秦始皇车驾。
    就在众人一片欢腾的景象之时,有令卒快步而来。
    “太尉!北地郡倮君急信!”
    屠睢见来人呈上的书信,心中一惊,当即打开一看,脸上顿时露出愤怒神色。
    隗状等人见事情不对,连忙安静下来。
    “太尉,何事?”
    屠睢将手中信件递给隗状。
    “月氏使臣被匈奴掳去了!”
    “什么!”
    众人都是一惊,按时间推算,月氏来使北行将近一个半月了,此时应该已经返回月氏境内才对。
    “初冬之时,匈奴受到大秦北上袭扰,有几部西撤,侵蚀了大片的月氏领地,致使月氏使臣被劫掳。”
    隗状将乌氏倮传来的信息汇总念出,这件事对于西进之策打击很大,乌氏商贾西去的商队也被针对。
    “这匈奴单于多年没有兴兵,这是要与大秦开战啊!”
    屠睢皱了皱眉头,“战便战,如今大秦士卒焕然一新,诸多手段正要找人试上一试!”
    征伐多年,大秦将卒闻战则喜。
    这代表着土地和地位的提升。
    如今秦军武器更新,精锐士卒跃跃欲试,对于挑衅,他们自然不怕。
    “此事要交于陛下决断,老夫立即令上郡郡尉派骑士北上探查!”
    匈奴南下的规律王守阳已经告诉了秦始皇。
    北方游牧民族多在秋末冬初,马匹健壮之时南下。
    春季则是他们最虚弱的时候。
    这时候的马匹饿了一整个冬天,大多瘦弱不堪,难以支撑长途奔袭。
    而且大部分牲畜在冬季产下小崽,最怕迁徙。
    所以秋末冬初严守边防,开春之际大举进攻,这是秦之后的大汉王朝在对付北方民族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这件事很重要,匈奴之中已有马镫出现,势力大涨!”
    接过隗状递来的信件,李斯仔细阅读,找出了一条消息。
    屠睢这是长叹一声,“此物既然在战场之上出现,那便防不住被人学去,只是这东西传播的也太快了些!”
    隗状面色严肃,“看来大兴安岭以西的东胡之人,有和匈奴联手的迹象!”
    隗状此言一出,众人皆都面色阴沉了下来。
    两个北方最大的势力若是联合起来,对于大秦北境的边防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
    一场原本欢喜的丰收场面,因为这一封信气氛变的有些凝重。
    牵一发而动全身,东胡王确实已经归降,但是这也加速了,东胡部落与匈奴人的融合。
    两方之间终将会有一场大战拉开。
    两份急信迅速写就。
    隗状一脸苦笑。
    “一喜一忧,不知陛下收到之后,又会作何感慨。”
    众人都是摇头。
    育秧插秧之法,可令大秦稻谷丰产,这是天大的好事。
    若是让大秦有两三年喘息时间,到时粮草丰盈,多少外敌皆可一举而灭。
    “太仓令,此法可还要有一年实验才可推行天下?”
    农乙郑重点头,“这是陛下亲口所言,此法虽好,但是需要肥料、水力、人力,若要稳定丰产,仍需确定正常播种之下,最终的产量。”
    虽然在水晶暖房中种出的水稻多产了三成,但其中辛苦只有农乙他们这些农家人知道。
    他们就像照顾孩子一般照顾这些禾苗,普通的黔首绝对不可能做到这一步。
    单是充足的肥料和充足的水力就不是所有庶民能够获得的。
    农家人需要找到一个简单的种植方式,还需要多次的推行。
    才能稳定已有的高产。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隗状思索良久,然后朗声道:“老夫今年田中皆种水稻,为农家之人验证此法!”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敬佩这位左丞相的决定。
    屠睢轻哼一声,“老夫也让家中之人行此法!”
    “斯自当随两公身后!”
    李斯丝毫不慢,紧随着表态。
    宗室之人也笑着道:“公卿皆为大秦,嬴氏自不能落后!”
    相比于黔首,他们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和责任。
    一众之人,纷纷扬言,要在今年试用此法。
    看着场面中再次热烈起来,农乙默然深深一躬。

章节目录

穿越大秦的手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老柑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柑橘并收藏穿越大秦的手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