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宽者道之量所自弘!”
    “仁者道之生所自顺,学者道之散见所自察。”
    “诚有之,诚宅之,诚尽之,各体其实而无摇荡拘迫之忧,故曰:志以道宁。”
    “君子之以康其心者此矣,此之谓立天下之本也。”
    “……”
    “……”
    “鲸卿,你于康诰之论,见解不错。”
    “看来这几日你出去,并未偷懒。”
    “很好。”
    “既如此!”
    “给!”
    “这是这几日……你该做的一些文章题目,接下来补上吧。”
    “……”
    竹林草堂。
    秦钟归来,一切如旧。
    倒是草堂里的学员渐渐变少了,似乎按照学堂的规矩,腊月十五之后,学员便可各自告辞离家。
    放假一个月,待上元节后,再行归来受教。
    然!
    于此学业者仍不少。
    啧啧。
    怪不得,国朝的进士榜单中,苏州府籍贯之人那般多,不是没有缘故的。
    秦钟感慨。
    归来见春台先生,少不了一番考校。
    秦钟一一应语,春台先生于自己的那份手札,一路上,早已经熟记心中,也有细细琢磨。
    所得还是有的。
    终究要看己身对于经义文章的感悟、诠释以及延伸,那也是会试之要,单单考察背诵书籍的能力。
    那是童试的标准之一。
    “是,师伯!”
    从春台先生手中接过一张纸,上面有四个题目,秦钟扫了一眼,微微颔首。
    “鲸卿!”
    “接下来每日晚间,你来这里……待一个时辰!”
    周应东轻捋颔下长须,满意的看着面前少年人,这几日……学堂的举人走了两三位,自己的时间多了一些。
    鲸卿!
    他原本对于《书经》都有根底,崇如的学业自己还是相信的。
    他让鲸卿前来自己这里,更为进益是其一,另外,还有开拓经义文章的眼界。
    那件事!
    因人的悟性而定。
    若是悟性很高,稍有点拨,就可明悟,若是悟性寻常,就缓慢很多了。
    鲸卿!
    自己相信鲸卿的悟性,而且鲸卿也是一个学业用心用力的。
    “是,师伯!”
    这里是师伯平日里的写字书画之地,师伯之意……,秦钟明悟,当即深深一礼。
    “去吧!”
    周应东摆摆手。
    ******
    “生本青莲界。”
    “自翻来、几重愁案,替谁交代。”
    “愿掬银河三千丈,一洗女儿故态。”
    “收拾起,断脂零黛。”
    “莫学兰台愁冬语,但大言、打破乾坤隘。”
    “拔长剑,倚天外。”
    “……”
    “妙玉姐姐,你这首金缕曲写的真好。”
    “是看了今儿《苏州日报》上《倚天》有觉而写?”
    苏州。
    吴县。
    城外玄墓山蟠香寺!
    一处佛家庙宇之地,其间皆女尼,冬日时节,往来之人许多,除了这里的先天神数传闻很准以外。
    便是这里玄墓山上盛开的梅花,万般枯寂一般红,凌霜傲雪自行行,游景赏玩,上佳之地。
    寺庙后方一处外人难入之地,临近巳时,天色……并无晴空白日,前两日刚晴了些,现在又多云了。
    此刻,其内多有说笑之音,多有谈诗论道之音,多有莺声燕语之音,多有空灵和润之音。
    林黛玉身着一件孔绿复式锁边针拽花文绮长裙,纤腰一束,系着黑色绣金花卉纹丝绦,挂着折桃花的的香囊。
    绾发成少女寻常侧髻,黛眉数缕青丝而落,纤巧灵动,雨润病情,搭着一件靛青双面绣的披风,多有幽兰气韵。
    手持一张纸笺,踏着鹿皮小靴,踱步方圆,将一首墨迹未干的金缕曲诵读而出。
    语落,多有赞誉。
    妙玉姐姐的才学还真好。
    “妙玉姐姐的诗词也好。”
    “曲子也好!”
    临近处,一位身着粉玫瑰落针烟色素裙的少女双手拍合,清丽的小脸上亦是赞叹。
    少女年岁不大,同临近的林黛玉相仿,寒冬时日,少女的衣衫稍显单薄,多为朴素,然……少女恍若未觉,步履有动,语论曲韵。
    “是《倚天》的缘故!”
    “也是一时有感!”
    如瀑秀发梳着妙常髻,身着一件月白素色的袖袄,罩着一件水田青缎镶边的厚实衣裙。
    手持麈尾念珠,腰系一条淡墨画的白绫丝带,远观之,飘然似仙,雅韵天然。
    女子,年岁十五六的样子。
    清丽绰然,气质娴雅,多有不俗。
    听得林黛玉所言,微微一笑。
    “《四女同舟何所望》这是报纸上倚天的最新章节,妙玉姐姐的这首金缕曲相合其中内蕴。”
    “妙玉姐姐,后山那里的梅花不少,可有收集上面的梅花露水?”
    林黛玉放下手中纸笺,看向妙玉。
    蟠香寺!
    是先前香菱母亲甄娘介绍的一个地方,自己也有耳闻,就是没有去过,有传这里有尼姑擅长先天神数,占卜吉凶很是准确。
    是以,便是和甄娘等人一块来了。
    原本这里的尼姑言语她们不会先天神数,后来……捐了一百两银子的香油钱。
    好吧。
    钟哥儿的法子还真管用。
    便是见到了一位老尼姑,外加……老尼姑身边的妙玉姐姐,偶然闲谈,意趣相投,林黛玉很喜欢。
    是以,连日来,多有前来于此。
    此外。
    还有碰到另外一个年岁和自己相仿的少女。
    邢岫烟!
    她家住在蟠香寺旁边,和妙玉相识很久了,如今在跟着妙玉读书认字,与之言谈,林黛玉亦是欢喜。
    真真难为一个佛家庙宇之地,让自己碰到两个有趣的人。
    妙玉姐姐,是带发修行的人,是以,一些规矩不多,就是为人稍有古怪,不过,亲近之后,还是无碍的。
    邢岫烟!
    于她知晓不多,何况彼此相交是意趣、兴致之故,也不当掺和其它,就是邢岫烟家里应该不为富裕。
    自己本想要赠她几件冬日里厚实的衣裙、氅衣,她拒绝了。
    说是最近在家里做针线活,下个月就有银子买了。
    林黛玉没有强求!
    《苏州日报》!
    和《扬州日报》相仿,上面也是不住连载《倚天》,自己都已经看到三十多章了。
    而江南的报纸上,才连载到二十九章!
    没想到妙玉姐姐一时有感,会有这样的一首曲韵作下,真的很好,妙玉姐姐才学独到。
    眸含笑意,环顾此处院子,观一株梅花树,趣言道。
    “今儿往来之人很多,多有红尘之气浸染,并未收集。”
    “师父所言,接下来苏州就要下雪了。”
    “到时候可以好好收集!”
    “将梅花上的雪水收集,他年用来冲茶,滋味极佳!”
    “只是……那时你应该不在苏州,倒是少了一丝运道。”
    气韵如梅之高雅,姿容若花月之姣。
    妙玉把玩手中念珠,亦是看重院中的梅花树,于友人之问给于回应,不是左右的露水都可收集的。
    “玄墓山附近也有山泉之水,那里的水也不错!”
    “妙玉姐姐,你待在蟠香寺已经十余年了,可有想要出去走一走,明年我会回京城。”
    林黛玉从妙玉侍女手中接过一只绿玉茶盏,看着里面的龙井茶,轻嗅一口,上品!
    “那里的山泉水,为人取用太多太多,已经沾染尘世的俗气,不可多饮用。”
    妙玉摇摇头。
    “京城?”
    “林姐姐,你明年要回京城。”
    “京城,那里应该很好。”
    邢岫烟亦是接过一盏茶水,轻呷一口,看向林黛玉,念叨一声,多有别样思绪。
    “京城?”
    “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
    “其实每个地方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这个问题,林黛玉觉得……某人先前的回答可以借用一下,同样一件东西、一件事物在不同人眼中,那是不同的。
    “那……那你可有听过京城荣国府?”
    邢岫烟点点头,林姐姐所语自己明白。
    当即,再次问道。
    “嗯?”
    林黛玉秀容奇异,含水清眸多有讶然。
    邢岫烟怎么会知道京城荣国府的。
    “妹妹知道京城荣国府?”
    “京城荣国府,我的确有知道。”
    难道岫烟妹妹有什么亲人在荣国府?
    或者从别人口中知道荣国府?
    京城之内,荣国府的名气还没有那般大,若言天下都知道,也不可能,定有缘由。
    “……”
    “我有一个姑母嫁入了荣国府,姐姐可有知道更多?”
    邢岫烟迟疑。
    对于那个姑母,自己所知也是不多,也只是从爹娘口中得知。
    如今林姐姐竟然知道京城荣国府,本不欲多言,却……想了想,还是语落。
    “姑母嫁入了荣国府?”
    “……”
    “是……是她!”
    “难道是她?”
    “妹妹姓邢。”
    “邢岫烟!”
    “怪道,怪道!”
    “……”
    林黛玉一时愣怔。
    脑海中拂过诸般,迎着邢岫烟看过来的目光,低语喃喃,她应该不会骗自己。
    既如此,一位姑母嫁入荣国府?
    自己应该见过。
    姑母!
    姓应该一样。
    邢姓的女子!
    姑母?
    年岁应该不小了。
    当即。
    脑海中跳出一道身影。
    是她!
    大太太!
    荣国府内也只有她符合了!
    大太太是邢岫烟的姑母?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听说大太太的家就在京城,怎么苏州这里?
    而且。
    天下间的事情格外巧了。
    邢岫烟的姑母是荣国府大太太?
    自己?
    自己的母亲是荣国府之人。
    自己和邢岫烟都和荣国府有关联?
    而今,更是在蟠香寺这里相遇。
    这也太……一时间,林黛玉无言。
    着实太巧合了一些。
    “林姐姐,你……知道姑母?”
    邢岫烟近前一两步,手持绿玉茶盏,虽然林姐姐所言自己听的不太明白,但……从林姐姐神色来看。
    她好像知道一些事情。

章节目录

红楼群芳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一顿两馒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顿两馒头并收藏红楼群芳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