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财政之忧
    翌日,谢家众人离开南阳郡城,而桓温也同样启程南下,临别时,桓温在与谢弈话别后,握着谢安的手,不舍道:
    “自与安石促膝长谈,于老夫而言,广受启发,很想能与安石朝夕相处,奈何天不遂人愿,今日就将分道而行。”
    桓温的重视,也让谢安心生感激,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若非谢安已经提前接受了桓熙的邀请,说不定还真就改变了心意,与桓温一同前往了襄阳。
    谢安躬身道:
    “惟愿楚公千万岁,假以时日,下官必能侍奉楚公左右。”
    桓温闻言颔首,谢安所言倒也不假。
    只要桓温能够将洛阳经营稳固,逼迫晋室还于旧都,借此专制朝廷,待桓温着手整合父子二人势力的时候,梁国的文臣武将,终会有在桓温麾下听用的时候。
    双方在城西别过,各自启程,奔赴目的地。
    与此同时,谢弈、谢安举家搬来长安的消息,也为桓熙所知,他当然欣喜谢安能够出山辅佐自己,但是最高兴的,还要数谢道韫、谢玄姐弟二人。
    能有父母、兄弟为伴,自是一大喜事。
    尚书省内,桓熙则与王猛说起了谢安:
    谢安并不知道桓熙与王猛在三言两语间,就已经敲定了关于他在梁国的官职。
    而尚书左丞辅佐尚书令,总领纲纪,尚书右丞辅佐左右仆射,掌管钱谷等事。
    汉献帝建安四年,始分左右仆射,权位仅次于尚书令。
    桓熙计划等谢安在尚书左丞的位子上作出成绩,再将他推上仆射之位,毕竟桓熙派人前往江东征辟谢安,本就是为了替王猛分担政务。
    “恭贺楚公,得胜而归,光复旧都,功在社稷。”
    “其人初来乍到,怎可委以仆射一职,世人不明真相,必定以为我在任人唯亲。
    郗超上前道贺。
    “战事固然凶险,可要是没有景兴为我稳定后方,我安能放心于敌僵持。
    “这样罢,我欲使他为尚书左丞,辅佐先生处置公务,先生以为如何。”
    “只是其人确有大才,不可屈就。
    郗超身为楚国尚书令,为群臣之首,带领众臣在城郊相迎。
    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二月十二,楚军南渡汉水,班师于襄阳。
    桓温走下马车,握住郗超的手,说道:
    虽然谢安不像王猛一样全面,并不具备出众的军事才能,但是在桓熙麾下,最不缺的就是能征善战的大将。
    “梁公行事周密,臣并无异议。”
    桓熙对谢安的能力,自是心知肚明。
    王猛自然不会反对桓熙的安排,赞道:
    “谢安石此人,有奇才,先生今后与他相处,便能了解他才干。”
    桓熙摇头道:
    “谢安石在江南虽有盛名,但在北方,也不过是名不见经传罢了。
    王猛闻言,笑着提议道:
    “梁公素能识人,今日言之凿凿,可见谢安石绝非凡品,既如此,不如让他入职尚书省,为一仆射如何?”
    “景兴坐镇荆州,总揽后勤,调拨军粮,从无短缺,此番收复洛阳,以景兴功劳为最。”
    事实上,桓温在为将佐们请封时,就是将郗超表为首功。
    当然,最关键的是洛阳之战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归根结底,桓温与慕容恪打的是一场后勤战。      因此,首功归于坐镇后方,总揽后勤的郗超头上,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郗超凭借此功劳,获封高平县侯。
    按理说,以首功收复洛阳,做个县公也是绰绰有余,毕竟光复旧都的政治影响不容忽视。
    但郗超之父郗愔为南昌县公,魏晋以孝治天下,这个崇尚孝道的时代,桓温、桓熙父子二人在官爵上并驾齐驱,终究只是特例。
    桓温与郗超携手入城,消却了重逢的喜悦,二人必须直面楚国财政拮据的难题。
    桓熙通过改革商税,增加财政收入,但这是因为桓熙此前为了鼓励商业的发展,制定了较低的税率。
    别看桓熙统治关陇的时间并不长,但在他的政策鼓励之下,关陇地区的商业繁荣更甚江南。
    而在江南地区,商税不可谓不重,除了十分之一的关税以外,还有百分之四的交易税,同时,征牛埭税、桁渡税等等,商业上的杂税名目繁多。
    桓温、郗超继续在商税上面想办法,用以补贴财政,只怕是要竭泽而渔。
    至于苦一苦民众,向他们摊派苛捐杂税,则更不可能。
    春秋时期,田氏阴谋篡位,广树私恩,用大斗借米给百姓,用小斗收回。
    齐国上大夫晏婴就曾预言:
    ‘齐政卒归田氏。
    ‘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德于民,民爱之。’
    因此,桓温就算勒紧了裤腰带,紧巴巴的过日子,也不可能加派税赋,夺民以肥己。
    桓温与郗超商讨许久,终无所得,万般无奈之下,叹息道:
    “为今之计,只能休兵养息,以待恢复国力,再作计较。”
    郗超自责道:
    “臣无能,不能为主上分忧。”
    桓温知道这件事情不能责怪郗超。
    “景兴何必苛责自己,是我低估了北伐的难度。”
    桓温曾以一万精兵,数月间灭亡成汉。
    当他领着五万步骑北上,面对周成这可软柿子,误以为手到擒来的时候,偏生没有想到,在周成与燕国并无交集的情况下,慕容恪居然会亲领十万步骑南下救援。
    以致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了桓温的预料,北伐也成为了消耗战。
    虽然如愿收复了洛阳,但是七年积累,几乎挥霍一空。
    眼看桓温带着失望,起身将要离开,郗超犹豫再三,终于忍不住献策道:
    “楚公何不推行土断,增加税户。”
    无论是龙亢桓氏,还是高平郗氏,都是北方侨族,而土断正是要损害侨族的利益,也难怪郗超此前一直闭口不言,直到确实无计可施,才向桓温建言。
    桓温说得容易,休兵养息,可燕、虞两国难道真的会坐视桓温控制洛阳。
    一旦慕容恽苻建领兵南下进攻洛阳,桓温救是不救。
    听得土断二字,桓温重新坐回了座位,沉吟不语。
    (本章完)

章节目录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我怎么可能是曹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怎么可能是曹贼并收藏东晋:我的权臣父亲最新章节